威廉·莫裡斯《愛便足矣》|迪新讀詩

2020-12-22 咕噠鎮

迪新讀詩咕噠鎮

- - - 迪新讀詩 - - -

Love Is Enough

愛便足矣

作者:[英] William Morris

翻譯:迪新

朗讀:迪新

圖片來源:Wallpaper Abyss - Alpha Coders

Love Is Enough

愛便足矣

Love is enough: though the World be a-waning,

And the woods have no voice but the voice of complaining,

Though the sky be too dark for dim eyes to discover

The gold-cups and daisies fair blooming thereunder,

Though the hills be held shadows, and the sea a dark wonder

And this day draw a veil over all deeds pass'd over,

Yet their hands shall not tremble, their feet shall not falter;

The void shall not weary, the fear shall not alter

These lips and these eyes of the loved and the lover.

愛便足矣,任萬物凋零,

任森林無聲,只餘哀鳴,

任天色晦暗,迷眼難見

雛菊與金盞,花開爭豔,

任群山成影,深海幽冥,

任歲月如屏,遮掩往事,

但手無顫慄,腳無猶疑,

空虛不倦,恐懼亦難改

此二人相見、相親相愛。

圖片來源:KY3

「 詩歌簡介 」

《愛便足矣》是一首九行詩,描述了人類在最沮喪,最黑暗的經歷中,愛的力量是有多麼偉大,該詩的韻腳為AABBCCDDD,規律鮮明,押韻平整。

詩人在這首詩中運用了許多技巧詩歌方面的技巧,其中有擬人化的手法,前三行中的第二行描寫到「樹林裡沒有聲音,只有抱怨的聲音」,樹木具有了人的聲音,像人一樣在表達不滿,生動形象,富有情感。

圖片來源:Victoria News

這首詩中典故的最佳例子出現在第三行,Morris使用了三個以「 d」開頭的單詞。它們是「黑暗」,「昏暗」和「發現」,這種重複增強了線條的節奏。

中間三行,詩人也算是給了一些希望出來。黑暗的天空下有「金杯」和「雛菊」正在綻放,但是知道有這些美的事物,但卻看不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講比沒有希望更糟糕,這其實看讀者的個人理解。

詩人在最後三句中想要表達的是,愛有能力使戀人在一個充滿單調和令人沮喪的世界中無所畏懼;在黑暗中,彼此鼓勵面對一切,黑暗和恐懼是無法威脅到他們的。

「 詩人簡介 」

威廉·莫裡斯(William Morris,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是一名英國藝術與工藝美術運動的領導人和英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早起發起者,也是一名世界知名的家具、壁紙花樣和布料花紋的設計者兼畫家,他同時是一位小說家和詩人。

小編吐槽:這就相當於學校的三「好」學生,在參加各種活動並獲得很好名次的同時,學習成績也能在班裡佔前幾名,完事還有時間搞點副業賺學費,這種大神吾等只能望其項背!

圖片來源:Whidbey Island Center for the Arts

莫裡斯生於倫敦旁邊的瓦瑟斯多。他出身於一個富裕的家庭,就讀於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在那裡他受到約翰·拉斯金的影響,並結交了終身好友和合作夥伴但丁·加百利·羅塞蒂等一些好友。

他的朋友但丁·加百利·羅塞蒂等人創建了前拉斐爾派,在繪畫上追求古典的復興,反對「後拉斐爾」時代的學院派機械式教學與畫風。

威廉·莫裡斯亦是前拉斐爾兄弟會的一員,無論在繪畫與設計理念上都有追求古典、反對機械化的傾向,這樣的設計理念也影響了莫裡斯在其它領域的發展,例如壁紙花樣等。

下圖為莫裡斯壁紙花樣的設計圖。

圖片來源:BBC
圖片來源:V&R

歡迎來到咕噠鎮

相關焦點

  • 迪新讀詩|因為我愛你
    迪新讀詩咕噠鎮- - - 迪新讀詩 - - -Because I Love You因我愛你作者:[美] Sarah KnowlesBolton翻譯:迪新朗讀:迪新無法予你財富,讓你出人頭地,讓你功成名就,但我愛你。
  • 威廉·莫裡斯:最前衛的古典主義者
    LoveIs EnoughApoem by William Morris© i-D& LOEWE愛就足矣——威廉·莫裡斯(1834–1896),《愛就足矣》 設計先驅、印花之王、對抗時弊的詩人——威廉·莫裡斯(William Morris)用一件件偉大的藝術作品點亮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格蘭,更是影響了今天遍布在世界各個角落的設計師與藝術家。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
    位於英格蘭肯特郡鄉間的紅屋(RedHouse)是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裡斯(1834~1896)的故居。威廉·莫裡斯威廉·莫裡斯的妻子簡·伯頓家安在何處?1859年,威廉·莫裡斯(WilliamMorris)和簡·伯頓(JaneBurden)在牛津結婚了。新婚夫婦很年輕,新郎25歲,新娘不過19歲。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2)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2)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41期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4)
    位於英格蘭肯特郡鄉間的紅屋(RedHouse)是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裡斯(1834~1896)的故居。莫裡斯提倡的「藝術是人所創造、為人所創造」直到20世紀才得以實現,「二戰」後藝術家為工業化生產提供設計成為普遍,公眾才真正享用到「文明」的設計。在19世紀60年代,莫裡斯的手工藝烏託邦夢想讓人不由得懷疑這家公司是不是心血來潮成立的,連朋友們都奚落他在手工藝中寄託的社會改良理論和建議。他熱衷把公司招來的工人培養成手工藝者,開會的議題經常是藝術,最後草草討論下業務便散會。
  • 靈動的設計:威廉·莫裡斯的經典設計紋樣
    靈動的設計:威廉·莫裡斯的經典設計紋樣 陳曄 2019-01-21 14:10 來源:《靈動的設計 :威廉·莫裡斯的經典設計紋樣》
  • 設計大師 | 威廉·莫裡斯
    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位設計師,他被稱為「現代設計之父」「現代設計的起跑點」,在歷史上是極其重要的人物,他就是: 威廉·莫裡斯 相信大家都對他設計的「紅屋」耳熟能詳。威廉·莫裡斯,正是這場運動的主要推動者與領導者。 他反覆強調設計的兩個基本原則:1、產品設計和建築設計是為千千萬萬的人服務的,而不是為少數人的活動。
  •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3)
    威廉·莫裡斯的紅屋(3) 2013-10-12 09:30 作者:李孟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41期
  • 「圖案之王」威廉·莫裡斯,成就跨越百年的時尚
    19世紀下半葉,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傳統手工藝遭遇了來自現代工業化生產的挑戰,以威廉·莫裡斯(William Morris)為代表的一群英國文藝青年,卻對維多利亞時代手工藝的矯飾風格和現代工業產品設計風格十分不滿,他們迷戀的是中世紀質樸自然的手工業傳統。
  • 威廉·莫裡斯——現代設計之父,他的設計一點也不現代
    威廉·莫裡斯19世紀最偉大的設計師之一, 出於改善當時英國設計過分裝飾的目的,他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設計改革運動,這場運動發源於英國,影響波及歐美,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工藝美術運動。工藝美術運動也是近代歐美一系列設計改良運動的源頭,莫裡斯的很多先進的設計理念得到傳承和發揚,他因此被設計史學界稱為現代設計之父。
  • 愛讀詩的女孩運氣不會差,詩詞才女武亦姝獲得冠軍,考上清華大學
    文 | 專聊教育君(文章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們從小學開始便接觸詩詞,學會讀詩,唐詩宋詞都有所涉及,通過詩詞,我們可以與千年前的詩人對話,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但在應試教育體系下,我們單純是為了考試而讀詩、背詩,沒有從詩詞中尋覓到讀詩的樂趣,為了考試而背詩,被迫讀詩,機械化地記憶詩詞,不僅讓我們對讀詩失去了興趣,也讓我們一見到詩詞便頭暈目眩,不想去做深入的學習和研究。
  • 親愛的,我愛你,有幸遇見你,此生足矣
    奧斯卡·王爾德說:如果我寫不出美麗的書,至少我可以讀到美麗的書,還有什麼能比這更使我快樂?我也想告訴你:即便我不能守在你身旁,至少你一直都在我心上,還有什麼能抵得過遇見你的美好,和想著你的幸福!人海茫茫,相遇不易,寂寂紅塵,能遇見一個讓自己願意傾心相待的人更是不易,有些人,終其一生尋尋覓覓,始終無一人能走進心裡,所以,今生能夠遇見你,一顆心,一份愛,一生相惜,此生足矣!
  • 詩經中最肉麻的一首詩,「少女懷春」便出自此詩,女生讀都會臉紅
    而說到愛情詩,還得說《詩經》,《詩經》中的《關雎》、《蒹葭》、《子衿》可謂是愛情詩的鼻祖。 愛情詩中讓人看著臉紅的句子 而在愛情詩中,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存在,它們讀起來會讓人臉紅,甚至很多女生都不好意思讀。它們有點像是閨中的詩詞,比如李清照《醜奴兒·晚來一陣風兼雨》中"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 一方小園,足矣
    撫慰凡心或床頭一抹翠色或桌案一盆遊魚或是紙筆之間的觸碰若可選上一處一方小園,足矣亦或一葉扁舟不為渡人,而是渡情「看松讀畫軒」以退為進,勇納一池江潮以虛為實,讀盡滿園松濤以暗接明,吞沒漫天月光恰逢冬日,煨雪煮茶一杯香茗,三兩行字,幾頁書篇讀畫、聽香、拍曲、灑詩
  • 有愛,不須言,足矣
    人們易察覺小愛而忽視大愛,身在愛中不知愛。愛不得而生恨。愛恨為一體,恨為愛反面。恨有多深,愛就有多深。七情六慾皆因愛生。愛乃人之天性,乃至萬物之天性。那些因怨因恨等而說無愛的人,是誤以為無愛。真正無愛的表現是冷漠。對此無愛但對彼有愛,還是有愛的。只有對所有東西都冷漠,都無愛,才是無愛之人,是被蒙蔽了天性的人。
  • 假期應讀詩歌推薦(10):寫給父親的詩(2)
    [保加利亞]安蓋洛夫幸福[法國]保爾·福爾 孩子們[美國]朗費羅 路[英國] 哈代 星之葬余光中 初夏顧城 窗外的夏天顧城我們宗白華 我相信每一件事情[美國]瑪麗-吉爾伯特一組北歐兒童詩選讀:假期讀詩素材(6):詩塾課(228)我很小的時候[芬蘭]卡亞拉 茅屋[丹麥]漢斯·安徒生 我以為看見一封信投在門廊
  • 威廉·莫裡斯丨 英國最傑出的設計大師,一位不走尋常路的藝術人生
    今天我們要聊到的這位大神級人物,威廉·莫裡斯。他的頭銜有,工藝美術運動創始人,英國最傑出的設計師,被後人譽為「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裡斯,1834年3月24日,出生於英國的沃爾瑟姆斯託。他的父親是成功的股票經紀人,家庭富裕殷實,屬於當時中產階級家庭。母親對小威廉的教育從小也抓得緊。14歲的小威廉就進入當時的名校莫爾伯勒學院進行學習(優秀)。
  • 我繾綣你心房,你停靠我心港楊陽為你讀詩·第1007期
    世間有人吟誦我的詩篇這詩就將會不朽永葆你的芳顏- 收聽 -(點擊音頻或視頻,即可收聽)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二十二首)作者:威廉·莎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