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炮拖車鉤斷裂到底是操作不當還是質量問題?這個原因最重要!
平淡無奇的昨天,被長城的「拖車鉤」打破了。近日,兩起「長城炮拖車鉤斷裂」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引起網友熱議。俗話說得好,禍不單行,這一次對於長城炮而言,真的就是不單行!在第一起事故中,一輛FJ 酷路澤嘗試拖拽長城炮從沙丘中脫困,突然長城炮上面的拖車鉤發生斷裂事故,順勢飛向FJ 酷路澤,險些將後者擊穿。長城炮拖車鉤斷裂到底是屬於操作不當還是屬於質量問題?
第二起事故與第一起事故類似,拖拽長城炮的哈弗H9也遭到了拖車鉤「襲擊」,除了後擋風玻璃,前擋風玻璃,側窗玻璃以外,頂部的天窗遮陽簾等地方,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損傷。所幸,此次事故沒造成人員傷亡。事後,針對拖車鉤的事故,長城汽車已作出及時回應。
我個人認為,最近一段時間,是長城汽車品牌向上的關鍵時期,這一點從魏建軍前段時間的演講也可以看出。而長城炮又是長城汽車佔領皮卡市場的關鍵車型,所以說,此次「拖車鉤事件」對長城的影響是極大的。目前網上針對此事件有兩種評價,一種是長城汽車的質量問題,另一種就是拖車的拖拽方式討論,那麼你支持哪一種觀點?
針對上述事件,長城汽車皮卡品牌公司做出了官方回應:企業已成立專項工作組並與用戶進行了溝通。目前,長城皮卡已協助用戶對受損車輛進行妥善處理,並取得了用戶認同。這家企業表示拖車鉤斷裂是由於未能完全考慮到用戶的特殊使用場景,公司將在本月底前公布對已售、在售、在產車輛拖車鉤強化的升級方案,並會對已售車輛進行免費強化升級,對在售車輛同步升級。此外,長城皮卡承諾長城炮拖車鉤終身免費保修。
皮卡在脫困救援過程中,原車的拖車鉤斷裂,且導致了前車嚴重損壞,一時間該視頻在各種自駕和越野圈子中廣泛傳播,然而事件的本質究竟為何?拖車鉤為何會斷裂?是車輛問題?錯誤操作?還是另有原因?施救車輛為何又被二次損傷?在戶外環境下,我們該如何採用正確的手段救援?
從原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幾個細節:雙車沙地拖拽救援,後車被擔在形似沙坡的地形上,車身俯仰,且底盤已經被擔住,車輪失去附著力,因為沒有絞盤,所以前車對後面的皮卡採用了大力拖拽救援的方式,但因為後車的拖車點是原車設計,被困車輛又處於有阻力的狀態,更加禁不住大力的拖拽,且拖車繩上沒有掛纜旗或重物,直接導致拖車點斷掉後飛了出去,砸壞了前方施救車輛。
長城炮拖車鉤斷裂問題出現後編輯部內容同樣引發熱議,大家從拖拽角度、分力合力聊到拖拽方法,而我跟同事則一同打開長城炮的官網查閱車輛使用手冊。根據長城炮官網線上的車輛使用手冊給出的信息來看(商用、乘用、越野前拖鉤差異不大)。
對於前拖鉤有著明確使用規範與說明,比較關鍵的信息是:1、陷車請聯繫服務商,不要用拖鉤拽,容易損壞拖鉤與懸架;2、拖鉤只能在硬質鋪裝路低速牽引一小段距離。同樣我們也查閱了比較火熱的H9車輛使用手冊,對於它前拖鉤的使用手冊中也提到了只能在硬質鋪裝路低速牽引一小段距離。
舉這個例子是想告訴大家無論你是否帶大梁亦或者硬不硬派,在經驗並不豐富的情況下,耐下心來熟讀說明書,了解車輛各個拖車點的強度以及正確的拖拽方式。有趣的是,對於後拖車鉤的使用,H9與炮也有著明確要求:能拖但請慢拖,切勿急加速;別拖比自己重的。相反同事的那款車說明書中則明確了後拖車鉤不能拖拽。
當然話是兩面說,對於愛自駕以及玩車的人來說,難免陷車,如果每次都聯繫服務商確實不現實,更多時候還是聯繫附近車友幫忙拖出,那麼拋開拖拽角度以及「彈」的拖拽方法不談,我們來聊聊為什麼炮的前拖車鉤會發生斷裂呢?事件發生後我們查看了乘用版的長城炮、普拉多、T60、途達等車型的前拖車鉤設計。
除了拖拽角度、「彈繩」等操作外,拖車鉤的力臂過長很可能也成為一個誘因。事件經過兩天的發酵,長城已就拖車鉤斷裂事件發布聲明,核心內容就是,使用場景未考慮全面;月底前出強化方案;對在售、已售車輛進行強化;拖車鉤終身保修。實話講,長城這波反應迅速,積極處理「問題」的態度真的值得稱讚,關於升級方案我們將持續追蹤。下面就讓我的同事任博來為大家還原一下,在相似場景下我們應該如何安全的救援。
拖拽救援小貼士:1、自駕玩車前提前查看車輛手冊了解車輛拖拽須知。2、拖拽請搭纜旗或相似重物。3、多車拖拽,多點固定會「輕鬆」。4、巧用絞盤省時省力更省心。
講真,從長城炮拖車鉤斷裂這件事來看,這真不是一件多麼複雜或者意外的事件,首先我們可以關注幾個點:官方手冊中明確的說明了拖車鉤的使用強度和須知,不管我們的使用場景如何,但確實官方有言在先了。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長城炮的原車拖鉤相比常見的硬派車型來看,確實弱,無論是結構還是焊接情況都不樂觀。
其次,即便原車拖車鉤強度夠好,我們也極力不建議大家採用彈繩或大力拉拽的救援方式,畢竟安全的採用彈繩救援,需要你具備非常強的經驗和判斷能力,並非人人皆可模仿。
對於有經驗的人來講,拖車鉤的強度和結構是否合理,能承受多大的拉力和操作,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來,老道的救援者肯定不會盲目進行拉拽操作。最後,施救車輛因為沒有採用纜旗或配重導致拖車鉤斷裂砸壞車輛,這就更沒得多說了,類似的經典案例可以翻到數年前,就不多說了。
說這麼多無非也是想讓大家對於救援這件事兒能多一些思路上的參考,無論你的車有多硬派,硬體有多可靠,充足的經驗和合理巧妙的操作都是重中之重,一定不要忽視經驗和技巧,畢竟,越野駕駛和救援本身就屬於特種駕駛技巧,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掌握的。最後,希望大家能玩得開心,從遠行和越野中收穫成長,從救援和被救中收穫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