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連續兩起「拖車鉤事件」將長城炮推向了輿論漩渦。哈弗H9在拖拽長城炮離開泥沙時,長城炮的拖車鉤突然斷裂,由於慣性力直接飛向前方,把 H9的外掛備胎蓋和後風擋還有頂棚都給砸穿,還好沒造成人員傷亡。
雖然長城炮及時作出了回應並提供免費升級方案,但消費者不免有疑惑,拖車鉤是皮卡十分重要的結構部件,這東西竟然這麼脆弱?
都是拖鉤,有什麼不一樣
汽車拖鉤是一種汽車牽引裝置,雖然我們使用的次數屈指可數,但是關鍵時候不能沒有它。當車輛遇到打滑或陷車等情況而動彈不得時,拖鉤就派上用場了,通過牽引拖鉤我們可以藉助其他車輛擺脫困境。
汽車拖鉤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隱藏式拖鉤環,適用於轎車的城市道路救援;另外一種是外露式拖車鉤,適用於皮卡拖拽小掛車、房車或者其他越野需求。
但由於車身設計和保險槓造型的不同,拖車鉤的位置、固定方式和使用方法也有所區別,不管是固定式還是隱藏式,一般在車頭和車尾保險槓下沿處。
隱藏式拖鉤主要用於轎車,為了保持前臉的完整造型,會把拖鉤設計在保險槓裡面,同時前保外部還有拖堵蓋用來遮擋,以保證美觀。當我們需要使用拖鉤的時候,只要打開裝飾蓋然後手動將拖車環擰緊安裝在車上即可。拖車環比較適用於城市路況,由於車輛以及拖車繩受力不是很大,因此不會發生拖車繩斷裂或者脫鉤斷裂的風險。
此外還有一種固定式拖鉤,顧名思義是直接安裝在大梁或元寶梁等位置,固定方式主要是螺栓連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可以承受比拖車環更大的重量、滿足越野的需求,因此常見于越野車或者皮卡車中。
為了承受更大的拖曳重量,以適應更極限的工況,好多SUV車主會在尾部加裝一種外露式拖鉤,這種拖鉤以螺絲旋緊方式固定,即使是暴力拉扯也難以發生鬆脫現象。雖然拖車鉤的強度增強了,但這種拖鉤稱為「流氓鉤」,因為這種拖鉤會突出車輛外部輪廓300毫米以上,一旦發生追尾,會對後車造成很大的傷害。
總之,不同類型的拖鉤,是適用於不同類型的工況而設計的。在拖車救援中,拖車繩或拖車鉤斷裂也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著名車手徐浪就是因為在救援中被拖斷的繩子連同拖車環擊中而英年早逝。因此需要根據使用情況選擇能承受住相對應拖拽力的拖車繩,避免出現拖車繩受力過大而斷裂,造成拖車繩飛回來打傷周圍的人或者車輛。
如果是在拖車繩中間搭一個衣服或者其他軟質物品,就可以有效防止拖車繩斷裂傷人了,這算一個救援小知識,朋友們要記住了。
拖鉤強度知多少?
拖鉤既然是用來實施車輛救援的,肯定要有足夠強度,保證在承受牽引力後不能發生斷裂,否則這個大的鐵塊向你飛過來,可得出事。從以上介紹,大家也知道了,對於不同救援工況,拖鉤承受的力量是不一樣的,比如城市道路救援相比野外陷車的拖拽力就小的多。不過基於某種使用工況下(比如城市道路),通常要求不管是哪個角度,在進行拖車救援時,拖車鉤都不允許斷裂。
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水平偏置25°方向等多個角度,向拖鉤施加牽引力,觀察拖鉤是否斷裂或損壞。
長城炮屬於固定式拖鉤,應該是通過焊接固定在車身縱梁上,從現場拖車鉤部件斷裂的圖片來看應該是焊處承受過大負載導致斷裂。
對於拖車鉤的斷裂原因,最直接的原因是拖車鉤的設計角度十分特殊,因為是與大梁垂直連接,拖車受力點和大梁是存在剪切力作用,這會對拖車鉤的焊接點造成極大負擔。
事件發酵後,有網友吐槽長城炮使用電阻點焊的方式,就筆者看,在這種角度下,又因為拖鉤是板材,選擇電阻點焊確實是最合理的工藝手段了,以後應該會從結構設計角度改進,比如做一個三角支撐結構。
你可能會說這是不是設計缺陷呢?筆者認為這要看廠家的定義。在使用手冊中,長城炮明確了這種拖車鉤的使用工況是基於「硬質鋪裝路面上低速牽引一小段距離」,所以也說得通。
其實針對拖鉤的強度,是有國家有強制規定需要進行拖鉤強度測試,新車的拖鉤強度必須滿足標準要求才能上市銷售。但是國家標準都是最低要求,只需要能夠承受車輛滿載一半的重量,不發生斷裂或損壞就可以達標了,這些只能滿足用於普通的城市車輛救援,面對一些極限工況就顯得有些不夠看。所以喜歡越野的朋友,還真的好好看看使用手冊。
不過還是得說,雖然國家標準規定了最低的拖鉤強度要求,但是車企卻不能以最低限值的來要求自己,針對皮卡等車型經常遇到野外複雜的路況,應該設計更高的強度以滿足各種複雜的極限工況。
拖車強度是拖車鉤必須要做的性能測試,將拖車環安裝到防撞梁上,在水平方向上壓縮和拉伸拖車,模擬拖車救援的工況。
雅斯頓小結
很多品牌的車輛認為拖車鉤在日常生活中它的使用機率極少,都忽視了它的重要性,能用就行,在性能和質量方面都不怎麼上心。但是拖車強度不夠,在救援時就可能發生斷裂,造成車輛損失甚至是威脅生命安全。
如今皮卡解禁進城的政策不斷落地,皮卡的銷量一路走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關注到皮卡。這次長城炮的拖車斷裂事件表面看是一則負面,但如果國內汽車品牌都能重新審視自己以此為鑑吸取教訓,不斷提高汽車質量,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讓消費者看到改變和誠意,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圖 | 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