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204丨把日記當家書 給兒子寫下我的心裡話

2020-12-16 封面新聞

作者:梅枚

重慶市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銅梁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

時間:2月28日

地點: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

今天下班,當我走出湖北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時,心裡有些空落落的,想寫點什麼,就給我親愛的兒子寫點心裡話吧。

孩子,你還記得嗎,當媽媽把要來孝感支援的事告訴你的時候,我看到了恐懼和不舍,我知道,你是不願讓媽媽來的。但是,媽媽執念的是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堅守的是專業專注的護理精神。所以,我必須衝鋒到一線。

兒子,媽媽想通過日記給你說說我的四點想法。

第一,人當心存感恩。我是一個出生在70年代的農村娃,成長為了一名醫務工作者,事業和家庭都很順心。但現在,國家有需要,我作為醫護人員,我的使命就要求我衝鋒在前。平時,我們高談愛國主義,可愛國不是一句口號,落實在個人身上,就是以行動去愛護這個國家的民眾,無論他是家人還是陌生人。

第二,人要忠誠乾淨,勇於擔當。媽媽是一名黨員,還是所在黨支部的書記。現在,媽媽奔赴戰「疫」前線,以實際行動告訴其他黨員,什麼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戰「疫」中,媽媽會用行動兌現自己入黨時的宣誓。

第三,人要勇敢和盡責。媽媽是科室的護士長,也是全科室49名護土姐姐們的「媽媽」。之前,媽媽已經送走了兩批支援湖北的護士姐姐們。她們有的只比你大幾歲,有的剛結婚。她們對疫情也害怕,但她們依然勇敢地挺身而出;她們偶爾也會想家,她們同樣需要鼓勵和支持。媽媽比這些護士姐姐們擁有更多的護理經驗,媽媽在業務技能上也更強。我有lCU專科證,會血液透析,會PlCC穿刺技術,熟悉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還系統學習了心理學。如今,戰「疫」前線正需要媽媽這樣的醫務人員,媽媽有資格、也必須上前線。

第四,珍惜生活、愛惜身體、早睡早起、少打網遊;合理安排作息,多鍛鍊身體。只有身心健康,才不怕病毒侵襲。

兒子啊,別擔心媽媽,媽媽有足夠的信心和專業技能保護好自己。再過些日子,武漢的櫻花就要開了,也許那時,我們已經打敗了病毒,你可以跟爸爸到孝感來和媽媽匯合,我們一起去武漢看看美麗櫻花,登上黃鶴樓,遊歷浩渺的東湖。

通訊員 周振宇 封面新聞記者 餘木 實習生 李茂佳

相關焦點

  • 「援鄂前線·戰疫日記」左石D31:你學習,我戰疫,我們共同努力!
    「兒子,今天是我來到鄂州的第31天。說實話,31天裡,我絕大部分心思都在考慮如何更好地救治鄂州患者,關心你的時間不多,甚至很少,但我真的很想你。」3月13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貴州援助鄂州醫療隊隊員左石在《戰疫日記》中寫下了對兒子的希望和要求:兒子,我想讓你明白責任和擔當的意義。我們一生的不同階段會經歷很多不同的事情,勇於擔當,方為好男兒。
  • 【戰疫日記】體育人抗擊疫情一線日記
    下面就讓我們聽一聽市重點少年兒童業餘體校教練員——張松巖 寫下的防疫日記。體育人變身社區防疫員2月3日清晨,寒意襲人,我戴好口罩,按時來到了建設街25號樓門口。「您好,請配合一下工作,檢測一下體溫」。「把車停到這裡,請出示一下身份證,檢測一下體溫」。「出示一下出入證,對不起,您不是這個小區的人員,不能進去」。「不好意思,疫情期間不能隨意出入」。
  • 8歲兒子看爸爸的援鄂日記:日記中的爸爸越來越忙,和我通話卻越來越...
    日記中的爸爸越來越忙,但和我通電話卻越來越困難,這是淮安8歲男孩惠亦辰在看完爸爸援鄂日記後在自己的日記奔上寫下的一句話,因為他的爸爸——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援助武漢副主任醫師惠亮亮博士在武漢「疫」線真的很忙,從1月28日離開淮安馳援武漢後,他不但擔任江蘇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淮安黨小組組長、淮安援鄂醫療隊危重症救治組組長,還負責淮安援鄂醫療隊的隊務宣傳,協助隊務後勤工作。
  • 「白衣天使」戰疫日記:我們雖來自五湖四海 但志同道合
    (抗擊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戰疫日記:我們雖來自五湖四海 但志同道合  中新網太原2月21日電 題:「白衣天使」戰「疫」日記:我們雖來自五湖四海 但志同道合  作者 楊傑英  「這一晚,我對『中國加油,武漢加油』這句話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 戰疫日記(23):雙胞胎媽媽的生日願望,希望疫情早點過去
    戰疫日記(22):防護服下心照不宣的秘密戰疫日記(21):我們來自全國不同的地方,卻有著共同的目標和使命戰疫日記(20):從「抗拒」到接納,我們握手互相鼓勵戰疫日記(19):記錄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一天
  • 我好想「理」丨我的異地日記
    我好想「理」丨我的異地日記 2020-04-07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援疆日記(99)• 與書記聊天
    他請我明年幫助他兒子填報高考志願,我說只要相信我,樂意效勞。  中午,到周長根老師宿舍,梅伍老師過來,我們把跟各自學校領導匯報的情況交流了一下。我說謝書記明確答覆,我們在這兒參加年度考核。  下午,到學校。在辦公室,借來畢立功老師的電腦,再熟悉一遍《古代文化常識》PPT的內容。看的過程中,發現「及笄」的「笄」注音錯了,立即修改。
  • 山東淄博體育場街道:志願者李傳政的「戰疫」日記
    這些,都是興喬社區的志願者李傳政在他的日記中寫下的內容。從大年初四正式上崗開始,他幾乎是一天不落的出現在興喬社區門口,幫助居民登記、辦理出入證,勸返社區之外的人員和車輛,雖然天氣依舊寒冷,雖然每天都是同樣的工作內容,但他卻能每一天都能量滿滿的上崗,為居民守護著安全與健康。
  • 【戰疫日記⑮】「因為有你們,我才活過來」
    【戰疫日記⑮】「因為有你們,我才活過來」 2020-03-10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日記丨溝通,無聲也感動
    抗疫日記丨溝通,無聲也感動 2020-12-0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庭醫生戰疫日記:非典時還懵懵懂懂,而今我們已成為白衣戰士守護...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6日訊2月6日,礄口區漢正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9歲的家庭醫生陳俊向記者分享了她寫下的13篇戰疫日記。2005年,襄陽女孩陳俊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考入洛陽某醫院感染科工作。用她當時的話說,她以前很難融入武漢這座城市。
  • 兩萬篇作品傳播正能量,「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大賽戰疫主題...
    南方網訊 5月16日下午,「第二屆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大賽」的特別頒獎禮在廣東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行,主題為「戰疫日記」,設「突出貢獻獎」、「特別紀念獎」、「優秀指導教師獎」、「特別紀念獎」、「優秀組織獎」。
  • 楊大夫的最後一篇戰「疫」日記
    在這五十多天裡,楊大夫寫了30篇戰「疫」日記,記錄了他在武漢戰疫的難忘經歷。3月19日,是他在武漢的最後一天,收拾完行李,打掃完房間,忙完了最後的工作,楊大夫寫下了他在武漢的最後一篇戰「疫」日記。楊楠戰「疫」日記第30篇 3月19日深夜 武漢 今天,是我在武漢的最後一天,白天剛把行李收拾完,又對酒店房間進行了消毒和清潔,基本恢復了剛來這裡的樣子,現在我準備寫下我在武漢的最後一篇戰疫日記。2020年3月19日,這是我到達武漢的第53天,也是我在武漢的最後一天,明天我將踏上歸途,回到河北。楊大夫在武漢街頭。
  •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亞馬遜預售頁面 人民網上海7月2日電 (記者 曹玲娟)記者日前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
  • 孩子,媽媽的日記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孩子,媽媽的日記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2月27日 武漢 陰有小雨講述者:楊雪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神經外科的護士2月28日是兒子六周歲的生日。之前,曾和兒子多次討論過應該怎樣度過這個特別的生日,也曾反覆想像過與家人歡慶寶貝生日的場景。可是,我卻不得不缺席了。前兩天,兒子打電話過來還在說要辦生日Party,邀請朋友到家裡來玩。我只能無奈地告訴他,現在是特殊時期,Party是開不起來囉。
  • 【戰疫日記二十二】我相信你,因為你是專業的!
    【戰疫日記二十二】我相信你,因為你是專業的!「請到七號位」隨著巡迴老師的指引,我的採樣位來了一位和我一樣全副武裝的旅客,面屏護目鏡、口罩、手套、防護服一樣沒少。「您好,請坐,請問您的姓名?請將您的護照打開」 , 「我有潔癖的,等會你幫我消毒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消毒哦……」 他沒有回答我的提問,說完他不好意思地看著我說 「呃……我有潔癖的!」 「好的,您放心,我會的。」
  • 在方艙22天寫下1.7萬字重生日記:「醫療隊員比我孩子還小,我要去...
    記者金振強 攝長江網訊(記者黃琪) 「方艙醫院裡大家齊心協力,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我的無數感激和感動都記錄在這些日記裡。這是我的重生日記。」 63歲的武漢大叔王金龍是江漢方艙醫院第999名康復者。在方艙治療期間,他寫下1.7萬字日記,記錄他和病友們治癒出院的點點滴滴。5月9日,王金龍正在細心整理自己的方艙日記,有些存在他記憶裡不能忘卻的故事,他想潤色得更精彩,更感人。
  • 不堪入目的小學生日記
    日記,對於小學生來說,就是一本作文訓練本,主要功能是為寫作文準備的。但是老師交代寫日記的時候,都會鄭重其事地說:「真實地記下你的小秘密。」有的小學生就真的去「我手寫我口,我口說我心。」麥田老師也會讓小學生去寫日記,但是我從來就沒有要學生上交過日記本,我覺得那樣不道德,我無意去窺探一個孩子內心的隱秘。倒是可以把日記中的感受寫進作文裡去,那已經是經過過濾加工的了。同一年級一位新教師,也要求學生寫日記,並每周上交一次,老師批改。上交前,該老師保證:「保守秘密。」
  •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預售 2020-07-03 0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父親帶厭學兒子開房車遊全國 稱只是普通家庭 每天讓兒子寫日記記...
    1月12日,徐先生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表示,之所以放下事業陪兒子行萬裡路,是因為他覺得比起追求物質下的教育,他更希望兒子有一個豐盈的內心世界。對於網絡上網友關於「有錢人開房車」的質疑,徐先生表示,他們只是普通家庭,一個月以來和兒子在旅途上的消費大約在七八千元左右。在旅途中,徐先生讓兒子每天寫一篇日記,也教兒子做飯、教兒子攝影,父子倆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