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的建築工人:戴著厚手套作業 每天要喝5公斤水

2021-01-09 浙江日報

資料圖 圖文無關

炎炎夏日,烈日炙烤大地。義烏多個重點工程建設現場,建設者依舊奮戰在一線,揮汗如雨,在高溫「烤驗」下用汗水書寫一份平凡的責任。7月23日,在義烏機場路立交化改造一階段土建工程現場,記者見到了這些在高溫下堅守的建設者們。

楊發光:

戴著手套扛鋼筋

每天至少要喝5公斤水

楊發光來自於貴州,今年44歲,2001年開始在工地上當鋼筋工。他每天早晨5點起床,晚上9點半之後才能下班。這段時間,楊發光的衣服溼了又幹。有時候休息時,摘下帽子,裡面居然倒出汗水來。

天氣炎熱,楊發光手上卻戴著厚厚的手套。「在太陽下鋼筋的溫度有60攝氏度,不戴厚手套容易被燙傷。」楊發光說。記者試著用手觸摸了一下地上的鋼筋,感覺熱得像烙鐵。「儘管鋼筋很燙,也不能放鬆檢查,畢竟建材質量直接關係到工程質量。」

為了防止燙傷,每次把鋼筋扛在肩上,他都需墊塊毛巾。時間一長,肩膀上長了不少老繭。下雨的時候穿雨衣搬運鋼筋,烈日下戴著帽子揮汗如雨,楊發光說,他每天至少要喝5公斤的水。

有著18年的鋼筋工經歷,楊發光已經習慣了辛苦,他說:「這幾個月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日子,不過,看著參與過的工程投入使用,也蠻有成就感的。」

李五弟:

揮汗如雨,哪有需要去哪

當天上午11點左右,記者在機場路立交化改造一階段土建工程見到了李五弟,只見他皮膚黝黑,身著黃色工作服,上半身衣服溼透,為了防曬,頭頂安全帽的邊緣圍著一層布。

李五弟平時負責工地上的管道施工、土方開挖以及配合工地上的其他工作。每天早上6點,李五弟就來到施工現場,每晚六點,他才能下班。

「前段時間天天下雨,我們就披著雨衣幹活,好在這段時間天氣好啦,情願熱點,好幹活,不影響工程進度。」風裡來,雨裡去,頂著烈日,哪裡有需要他就去哪裡。

工程進展:

主隧道在今年春節完成通車

基礎設施猶如城市的筋骨,只有筋強骨健,城市才有活力。據悉,本工程由義烏市城投集團實施,全長1780米。

自2017年11月進場開始地下管線改遷和保通道路施工,2018年9月開始民航路下穿和楊街人行地道主體施工,目前完成總工程量的48%左右。

天氣熱,任務重,工人的健康與安全也要得到保障。施工方負責人陳興進介紹,為應對高溫天氣,施工時間改為早上6點開始,上午11時收工,然後下午3時再進行施工。工人們的宿舍裡,全部安裝有空調,高溫天工人也能得到較好的休息。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有人身體不適,就會及時安排至工地附近的休息室休息。

「為了能夠順利按計劃完成2019年的節點工程,我們投入大量的機械和人工進行加班輪崗作業,目前施工現場鋼筋工、木工、泥工、架子工班組及支護班組,地面保潔班組等作業人員達到156人。」陳興進說,8月、9月、10月三個月是施工高峰期,作業人員達200人以上。

據介紹,該項目主隧道在2019年春節完成通車,楊街人行地道已經完成主體結構,8月份進行安裝和裝修工程,計劃9月份投入使用。

(原標題《義烏機場路立交化改造一階段土建工程建設現場 工人戴著厚手套作業 每天要喝5公斤水》,原作者孫丹玲。編輯童曉)

相關焦點

  • 鏡頭實錄桐鄉建築工人:每天喝6升水 兩天換一副手套
    因為炙熱,王峰扎鋼筋的手套,兩天就得換一副。  太陽下,建築工人王峰的臉和脖子被曬得又黑又紅,臉上的汗珠流進了眼睛裡,讓他睜不開眼睛。  王峰是一名鋼筋工,作為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建築工人們,烈日下依然無法停下自己的雙手。  在一個離地面2.5米深,面積近30多平方米的基坑內,4個工人正在用扎絲專注地綁著鋼筋。
  • 高溫下的施工現場工人:安全員日行2萬步 施工工人戴厚手套
    連晴高溫下,雖然按相關規定,他們的作業時間有所縮短,但頭頂烈日作業時,仍有汗水在揮灑。8月11日,記者走訪了位於渝北區的石龍大道、宏盛路等道路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在了解建設方如何兼顧搶工期和戰高溫的同時,也看到工地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
  • 長沙縣人民醫院施工迎來新節點,工人每天要喝五六斤水
    歲的鋼筋工羅愛軍和工友們正在烈日下忙著焊接鋼筋。因工作環境處在樓面層,工作時間全是露天作業,烈日當空,陽光的炙烤加上鋼筋的高溫,溫度常突破50℃,為防止曬傷及被鋼筋燙傷,他們工作時都穿著長衣長褲,戴著厚厚的手套,被汗水浸溼的衣服貼在身上,工人們已習以為常。 羅愛軍老家在益陽的一個偏闢農村,他當鋼筋工有10年了,「這麼多年來,基本都呆在長沙,在很多工地上幹過。」
  • 高溫下的連淮揚鎮高鐵站等工地數千工人奮戰一線
    工人們戰高溫熱氣騰騰的工地連日來,揚州氣溫持續攀升,位於生態科技新城的連淮揚鎮高鐵站、揚州軟體園一期及人才公寓等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數千名工人冒著酷暑、奮戰在施工一線。昨天,記者走近了他們。連淮揚鎮鐵路高鐵東站工地:分班作業安全施工昨天下午四點半,記者通過揚州東站站房內扶梯來到候車層。「為讓我們降暑,項目部給我們準備了西瓜、茶水,讓我們避暑。」施工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主要負責揚州東站候車層道路及乘客入站口的施工,天天頂著太陽在室外工作的他們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分班作業。
  • 建築工人高溫作業中暑 120急救人員用一袋鹽水救急
    建築工人高溫作業中暑 120急救人員用一袋鹽水救急 瀋陽晚報
  • 揭秘「地鐵醫生」高溫天的堅守日常:手戴厚手套、腳穿厚膠鞋
    8月27日,記者走進重慶軌道交通唐家沱綜合基地,探訪「地鐵醫生」——信號維修工在高溫天裡堅守一線的日常。信號維修工在高溫天進行戶外作業48.9度下的厚手套、厚膠鞋8月27日上午10點,重慶軌道交通唐家沱綜合基地,電子測溫儀顯示,戶外溫度達到48.9度。
  • 高溫下鐵路「編程師」 戴雙層手套 扒車作業就像抓熱鍋柄
    面對持續的高溫「烤驗」,杭州北車輛段的調車員好似「編程師」,精準完成貨車的分解、編組、取送車作業,用汗水打通貨車送醫「診治」的最後一公裡。孔凡孝介紹道,「調車作業時間緊任務重,平均每天有140鉤活,大約調1100輛貨車,多的時候多達160鉤活,近1300多輛貨車。從早上8點到傍晚18點半,除了中午吃飯,其餘時間都在鐵軌上,一個班下來人均步數有3萬多步。」
  • 【戰高溫鬥酷暑——三湘勞動者頌】南益高速建設工人孫錢:大橋施工...
    大橋施工,一個月磨壞10雙手套 南益高速建設工人孫錢:戴著紗手套,仍感受到鋼鐵的滾燙 記者 潘顯璇 攝 8月6日,36℃高溫,正在建設中的南益高速南洞庭大橋上,孫錢和工友們麻利地將一節節防撞欄安裝到橋上。即便戴著紗手套,孫錢仍能感受到鋼鐵經烈日炙烤後的滾燙。連日來高溫酷暑,孫錢依然和工友們通力合作,加班加點地進行建設。 長衣長褲防曬傷 南益高速起於南縣程家山,止於益陽市資陽區,全長超過86公裡。
  • 穿著厚重工作服,一天喝掉8升水,你試過嗎?
    穿著厚重工作服,一天喝掉8升水,你試過嗎?正在建築工地上忙碌的工人,沒有功夫欣賞藍天白雲。正在兩港大道快速化工程中段P4匝道上幹活的孔令合穿著厚厚的帆布工裝,戴著安全帽,帽子下又用一塊毛巾嚴嚴實實地圍著脖子和臉。雖然已經將近下午5點,但烈日依舊炙烤著大地,鋼筋水泥裸露的工地上更覺處處滾燙。「太陽烤在皮膚上生疼。」他對小布說,此刻他的臉上全是汗珠,一滴一滴不停地向下落。
  • 半夜的地鐵車廂、烈日下的建築工地,他們揮汗如雨……
    謝斌表示,桶內有16升水,加上噴霧設備,總共有20公斤重。儘管整個過程只有短短的三四分鐘,但當謝斌背起噴霧桶時,臉上已掛滿汗珠。 「夏天車庫內溫度比室外高三度,加上現在每天要消毒,工作量比疫情前增加了。一個夏天下來,體重能減個2.5到5公斤,適合減肥。」 邱增連笑著說。
  • 「火爐」裡的建築工:「擦汗當洗臉,手套膠鞋當電熱毯!」
    此刻,建築工人吳亮和他的工友們,正在「浴霸下穿長袖長褲洗熱水澡」。  36歲的吳亮在橋上檢查人行道護欄的焊接情況,他身上的長衣長褲早被汗水打溼,汗水正順著他臉龐往下流,他麻利地用手甩開臉上的汗水說:「流汗就當洗臉,洗了臉就涼快啦!」  焊接質量、用電安全、施工進度……這些都是吳亮每天的工作。
  • 確保高溫天氣建築施工生產安全,氣溫高於35℃時段應停止室外作業
    落實各種防暑降溫的設施設備運行是否正常、勞保用品和防暑降溫物資是否配備到位、氣溫高於35℃時段應停止室外作業。日前,臨沂市住建局取多種有效措施,確保高溫天氣建築施工生產安全。高溫期間,住建部門要求各施工單位必須做到合理安排工序和工作量,採取「抓兩頭、歇中間」的方法,氣溫高於35℃時段應停止室外作業;日最 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嚴禁11:00至15:00進行室外作業,全天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當日最高氣溫超過40℃時,應當停止施工作業。
  • 鏖戰酷暑 他們是高溫下最美麗的風景線
    黃帽子詮釋「堅守與擔當」7月28日上午,在興平路口平改立工程施工現場,工人們的臉頰被曬得通紅,黃色安全帽下被汗水打溼的頭髮緊貼著額頭,汗水不時從額頭淌下,流到眼睛裡。由於高溫會讓鋼筋表面發燙,稍不留神就會燙傷手和肩,有的工人就穿著厚衣服,帶著厚厚的橡膠手套,身體和雙手整天泡在汗水裡,出現了蛻皮和溼疹現象。
  • 體驗高溫下的勞動者|電焊工王張建:「1500度高溫」下,他的焊槍口開...
    8月14日,35℃的南京五橋建設工地東側引橋下,電焊工人王張建正逐一修正排水管道的固定三腳架,他右臂夾住電焊機,左手扶穩,對準了焊接點,一個個火星從近30米的空中飄落,一同落下的,還有他大滴大滴的汗珠。手背上的傷疤,是電焊留下的特殊記號夏天幹活要趁早。
  • 海門市明辦來到建築工地 志願者為工人送手套
    海門市明辦來到建築工地 志願者為工人送手套 發表時間:2013-12-04   來源:南通文明網     天氣漸冷,為改善建築工人的勞動條件,海門市文明辦為海門的十個大型建築工地的一線工人採購了一批手套。11月25日,張建偉環保志願者工作站的10名志願者冒著寒風到南海路龍馨家園工地,把一副副手套送到工人們手中。
  • 為這事,他們甘願忍受100多攝氏度的高溫……
    在項目施工現場,瀝青攤鋪機、壓路機來回作業,工人正頂著烈日、冒著高溫進行瀝青攤鋪作業,現場十分繁忙。 記者 林志鑫:那一天需要喝多少水? 現場施工人員 李根:因為每天要出汗,每天大概要喝十幾瓶水,來補充水分。
  • 炎炎夏日,防暑事項建築工人應牢記
    北京自5月起一秒入夏,五一當日氣溫便高達34℃,進入6月中旬,近期最高氣溫更是達到了36℃。很多人最大的感受是,沒有空調,這日子就要過不下去了!早晚溫差小、最高氣溫高,炎夏烈日之下,每年都會發生多起建築工人中暑事件。
  • 高溫天,環衛工換上防暑套裝
    信息時報記者  胡瀛斌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歐嘉福) 近日廣州高溫天氣持續,室外最高溫度保持在30℃以上。記者在採訪中獲悉,為保證高溫天氣條件下環衛工人的作業安全,天河區城市管理部門為環衛工人準備了諸多防暑降溫物品。
  • 踐行四力,揮汗如雨 致敬奮戰在高溫一線的你們!
    昨天(14日)早上8點不到,他套上長袖牛仔工裝和袖套,戴上安全帽和手套,蹬上沉重的保護鞋進入車間,不到10分鐘,李駿的後背就被汗水溼透。據了解,李駿每天的工作是把成塊的大鋼板通過各種型號的衝壓機變成將近4000件形狀各異的結構件。「無錫出產的汽車品質從我們這裡開始。」李駿和工友們抹了抹額頭的汗珠,又開始了調試機器的例行操作。、
  • 那狗狗每天要喝多少水?如何才算喝夠水
    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我們每天都會喝大量的水,來維持正常健康的新陳代謝。對於狗狗來說也一樣,如果狗狗總是不愛喝水,不僅容易脫水,還可能會造成尿毒症。但你知道,你家狗狗需要喝多少水嗎?怎麼知道它喝夠水了沒?狗狗喝水量因它的身體狀況而定一般來說,狗狗對水的需求量,可以按照每公斤每天大約需要100毫升的水來計算,例如10公斤的狗狗大約就是每天要喝1000毫升的水。而幼犬生長發育需要的水分更多,需要每公斤體重150ml。不過這並不能一概而論,還需要根據狗狗的年紀、健康程度、飲食、犬種與活動量來做最後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