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圖文無關
炎炎夏日,烈日炙烤大地。義烏多個重點工程建設現場,建設者依舊奮戰在一線,揮汗如雨,在高溫「烤驗」下用汗水書寫一份平凡的責任。7月23日,在義烏機場路立交化改造一階段土建工程現場,記者見到了這些在高溫下堅守的建設者們。
楊發光:
戴著手套扛鋼筋
每天至少要喝5公斤水
楊發光來自於貴州,今年44歲,2001年開始在工地上當鋼筋工。他每天早晨5點起床,晚上9點半之後才能下班。這段時間,楊發光的衣服溼了又幹。有時候休息時,摘下帽子,裡面居然倒出汗水來。
天氣炎熱,楊發光手上卻戴著厚厚的手套。「在太陽下鋼筋的溫度有60攝氏度,不戴厚手套容易被燙傷。」楊發光說。記者試著用手觸摸了一下地上的鋼筋,感覺熱得像烙鐵。「儘管鋼筋很燙,也不能放鬆檢查,畢竟建材質量直接關係到工程質量。」
為了防止燙傷,每次把鋼筋扛在肩上,他都需墊塊毛巾。時間一長,肩膀上長了不少老繭。下雨的時候穿雨衣搬運鋼筋,烈日下戴著帽子揮汗如雨,楊發光說,他每天至少要喝5公斤的水。
有著18年的鋼筋工經歷,楊發光已經習慣了辛苦,他說:「這幾個月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日子,不過,看著參與過的工程投入使用,也蠻有成就感的。」
李五弟:
揮汗如雨,哪有需要去哪
當天上午11點左右,記者在機場路立交化改造一階段土建工程見到了李五弟,只見他皮膚黝黑,身著黃色工作服,上半身衣服溼透,為了防曬,頭頂安全帽的邊緣圍著一層布。
李五弟平時負責工地上的管道施工、土方開挖以及配合工地上的其他工作。每天早上6點,李五弟就來到施工現場,每晚六點,他才能下班。
「前段時間天天下雨,我們就披著雨衣幹活,好在這段時間天氣好啦,情願熱點,好幹活,不影響工程進度。」風裡來,雨裡去,頂著烈日,哪裡有需要他就去哪裡。
工程進展:
主隧道在今年春節完成通車
基礎設施猶如城市的筋骨,只有筋強骨健,城市才有活力。據悉,本工程由義烏市城投集團實施,全長1780米。
自2017年11月進場開始地下管線改遷和保通道路施工,2018年9月開始民航路下穿和楊街人行地道主體施工,目前完成總工程量的48%左右。
天氣熱,任務重,工人的健康與安全也要得到保障。施工方負責人陳興進介紹,為應對高溫天氣,施工時間改為早上6點開始,上午11時收工,然後下午3時再進行施工。工人們的宿舍裡,全部安裝有空調,高溫天工人也能得到較好的休息。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有人身體不適,就會及時安排至工地附近的休息室休息。
「為了能夠順利按計劃完成2019年的節點工程,我們投入大量的機械和人工進行加班輪崗作業,目前施工現場鋼筋工、木工、泥工、架子工班組及支護班組,地面保潔班組等作業人員達到156人。」陳興進說,8月、9月、10月三個月是施工高峰期,作業人員達200人以上。
據介紹,該項目主隧道在2019年春節完成通車,楊街人行地道已經完成主體結構,8月份進行安裝和裝修工程,計劃9月份投入使用。
(原標題《義烏機場路立交化改造一階段土建工程建設現場 工人戴著厚手套作業 每天要喝5公斤水》,原作者孫丹玲。編輯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