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村自己剪斷網線卻稱被運營商斷網?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2020-12-14 小王聊社會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河南安陽一個全國文明村被四大運營商聯合通告斷網一事自曝光網絡之後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之前相關媒體報導的消息,這四大運營商的線路因為被毀,無法對該村進行通網,所以也就發布了斷網通告。被切斷網絡的這個村子還是省市的重點全國文明村,按道理來說這個村的基礎設施要比其他的村莊更為完善一點,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斷網的事情呢?根據通信公司的通告得知,是村裡面自己剪斷了網線,運營商在修復無果的情況下才被迫斷網的,並非運營商掐斷了網線。村裡面之所以剪斷運營商的網線,是為了讓運營商購買村子裡面已經做好的預埋線。而村子的如此操作,完全可以說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全國文明村被斷網

根據一名村領導介紹,他們這個村要實現管線入地的政策,所以在施工的時候也就提前埋好了通信電纜,要求運營商付費或者說買斷使用。但運營商並沒有接手他們提前所埋好的這個通信電纜,所以後來就發生了剪斷通訊公司通信線的事情。由於雙方在溝通無果的情況通訊公司也就沒辦法及時的搶救好電纜,所以才會出現了斷網的情況。事發之後,通訊公司也及時給廣大村民發出了一個通告,正是對此事的解釋。

村裡整改網絡斷網

不過有意思的是該事件發酵到網上之後就變成了另外一種感覺,有媒體寫了一個標題《文明村惹毛了四大通信公司,4大通訊公司集體給這個村子斷了網》,所以網絡第1步有的先是攻擊了通訊公司。不過如此看來,並非是通訊公司斷了網,而是這個文明村自己斷網的,跟別人通訊公司有毛關係?人家通訊公司本來都是正在做正常的通信服務,線路什麼都接的好好的,偏偏給別人剪斷了,自己斷網了還要怪別人不成?人家通訊公司沒讓村裡面包賠網絡維修費已經很仁慈了,人家憑什麼要買你已經鋪設的通信電纜?

村裡面有人提前墊付了錢

退一步來說,如果真的需要電纜入地,村委會在當初電纜入地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事先和這些運營商協商好?如果在線路入地之後,表面上的線路不允許再使用的話,並且合理的提前通告。地面線路禁止使用的話人家運營商自己自然會想辦法,也沒必要讓村委會在這裡操心。比較有意思的就是村裡的一位領導表示,這些線路的工程費都是由村裡墊付的。看來這裡的村民還是挺熱心的呀,在沒有徵得別人同意的情況下,就幫別人墊錢,既然要修線路為什麼不先和別人通訊公司溝通好呢?就不怕照出來的東西,別人不用嗎?

村裡的人承認線給剪了

就算在和別人通訊公司溝通發生了分歧,也不應該一下子將別人的網線給剪斷呀?將網線剪斷說白了為難的只是自己村的村民,和通訊公司並沒有多少關係吧?如此惡劣的一個行為除了是坑騙自己的村民,也並沒有坑騙到他人,這又是何苦呢?村子裡為什麼要先墊付這個通信光纜的費用呢?真的只是為了給通訊公司省麻煩嗎?說白了,這其實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無非也就是想要從中間獲得更多的利潤罷了,對此你有什麼樣的評價和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個人們廣為熟知的成語,語出自《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意思為司馬昭篡權的野心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什麼意思
    臨終之前,司馬師把朝中一切權力都交給了弟弟司馬昭。司馬氏父子三人,一個比一個厲害,一個比一個專橫。司馬昭總攬大權後,野心更大。他不斷剷除異己,並總想取代曹髦。曹髦知道自己只是個傀儡,遲早會被司馬昭除掉,就打算鋌而走險,幹掉司馬昭。有一天,曹髦把跟隨自己的幾個心腹大臣召進宮裡,氣憤地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思是說,司馬昭的野心,連過路人都知道了)。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
    典故出處:《裴松之注三國志·魏書四·三少帝紀第四》引《漢晉春秋》:帝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
  • 為什麼曹髦會評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可能沒那個心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流傳甚廣的成語出自魏武帝曹操的曾孫,魏國的第四任皇帝曹髦的口中,這句話是用來形容司馬昭想要篡國的野心已經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按說司馬昭最後也沒能當上皇帝,他的帝王封號還是自己兒子晉武帝司馬炎改朝換代後給追封的,那麼為什麼會得到曹髦這樣一句評語呢?
  • 每日成語故事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解釋:司馬昭的想法,連路人都知道。【造句】十年動亂中,「四人幫」篡黨奪權的野心,有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國時期,魏國大將軍司馬懿有個兒子叫司馬昭。魏國在魏文帝曹丕死後,大權實際上落到司馬家父子手裡。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實後面還有一句,只有後人才敢說出
    詩中描述一條因傷受困的龍,無法跳出深潭,只能看到泥鰍、鱔魚等在自己面前張牙舞爪,對此表達自己無法施展抱負的痛苦心情。此詩被司馬昭得知,當場大怒,逼迫魏帝認錯,魏帝無可奈何只能低頭默認。司馬昭自認為司馬家族有功於魏國,魏帝競不知好歹,司馬昭很是不悅,但是不能過於強硬,對於曹髦的舉動,司馬昭只能默默的策劃改朝換代。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世人皆知其野心,而不知其陰謀
    其實司馬昭一直放不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這句話是魏帝曹髦自感皇權日益被孤立、聖聽逐漸被蒙蔽,決定孤注一擲,率眾聲討司馬昭時所說的。據《漢晉春秋》記載:帝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謂曰:「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弒君
    到了正始十年,司馬懿趁曹芳去高平陵掃墓時,發動高平陵之變,其後不久,曹爽被夷滅三族,魏國之軍政大權已徹底被司馬家所掌控。同年四月,改年號為嘉平。而司馬氏篡魏時間長達16年之久,歷三代四人,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為起點,到司馬炎建立晉朝為終點。
  • 都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馬昭到底有多囂張?
    其實從某個角度去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說法是有誤的,應該把司馬昭中的昭去掉,改成「司馬之心,路人皆知」,只有這樣才符合當時司馬一族專攬曹魏政權的境況,而司馬昭只不過是曹髦樹立給天下人看的專權的司馬一家的代表。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背後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魏文帝曹丕之長孫,東海定王曹霖之子,即位前為高貴鄉公。     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耳熟能詳的歇後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至於這句話的來歷,則未必能說得上來。          這個寒假,我耐著性子把84集94年版《三國演義》重新看了一遍。雖然時過境遷,但此時此際,看來仍是讓人唏噓不已,感慨萬千並獲益匪淺。
  •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司馬炎後來依樣畫葫蘆,也上演了一出「禪讓」的曲目,表面上看確實是有樣學樣,實際上曹魏的江山完全是曹操一手打下來的,而司馬家的建立的晉王朝其實是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從曹爽手上搶過來的,也就是說晉並不是另起爐灶的一個新興王朝,而是直接竊取了曹魏的政權,因此後來稱三國及稍後的那段歷史為魏晉南北朝,而從來不說漢晉南北朝。
  • 讀三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炎後來依樣畫葫蘆,也上演了一出「禪讓」的曲目,表面上看確實是有樣學樣,實際上曹魏的江山完全是曹操一手打下來的,而司馬家的建立的晉王朝其實是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從曹爽手上搶過來的,也就是說晉並不是另起爐灶的一個新興王朝,而是直接竊取了曹魏的政權。因此後來稱三國及稍後的那段歷史為魏晉南北朝,而從來不說漢晉南北朝。
  • 《三國隨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炎後來依樣畫葫蘆,也上演了一出「禪讓」的曲目,表面上看確實是有樣學樣,實際上曹魏的江山完全是曹操一手打下來的,而司馬家的建立的晉王朝其實是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從曹爽手上搶過來的,也就是說晉並不是另起爐灶的一個新興王朝,而是直接竊取了曹魏的政權。因此後來稱三國及稍後的那段歷史為魏晉南北朝,而從來不說漢晉南北朝。
  • 都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卻不知這是司馬懿的高明安排
    可能連曹操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打下來的天下,最終會落到司馬家的手中,司馬懿在死後會跟自己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司馬懿死後,他的繼承人是他的長子司馬師,說到這個人,在歷史上似乎並不怎麼出名,比他出名的是他的弟弟司馬昭,也就是晉國後來的皇帝。「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一句話就已經讓司馬昭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直流傳了。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歷史評判 ‖楊森武
    司馬懿、司馬師死後,司馬昭權傾朝野,篡魏的野心日益暴露,洛陽城內,路人皆知。(欲欣賞「楊森武評三國」第58評,歡迎點擊以下連結:三國時期誰的箭術最高?‖楊森武)司馬懿和司馬師死後,司馬昭總攬朝政,對待皇帝和政敵們手段更加殘忍,不斷翦除異己,以達到殺死魏帝取而代之的目的。司馬師暴死於許昌時,司馬昭去處理後事,皇帝曹髦想利用這個機會,奪取司馬昭的兵權,便下詔給司馬昭,要他駐守許昌,以便自己掌控都城洛陽。但司馬昭的黨羽鍾會獻策說,當今的皇帝,文比曹植,武賽曹操,不可輕視,應該馬上返回京都,不能讓皇帝掌權。司馬昭便立刻率軍回到了洛陽。從此,便策劃弒殺皇帝。
  • 司馬昭之心到底是什麼!?
    接著,司馬昭又質問,你寫的《潛龍詩》,把我們比做泥鰍鱔魚,這是什麼意思?曹髦不敢回答,司馬昭冷笑著走開了。      曹髦回到後宮,把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三人召來商議。曹髦氣憤地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髦死後,司馬昭假借太后名義,列舉曹髦罪狀無數,把曹髦貶為庶民,以平民的身份安葬了他,想以此把事情掩蓋過去。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為何不跟司馬師爭權,還能繼位呢?
    最為典型的是就是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奪嫡之爭,最終李世民勝出,而李建成、李元吉家破人亡!您聽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語,這司馬昭的權力欲可不比李世民差,為什麼司馬昭沒成為曹魏時期的李世民而取代大哥呢?福認為,一言以蔽之是團結就是力量,具體來說原因有三:第一、司馬師太強了,太狠了。
  • 施壓足協禁賽保利尼奧,江蘇媒體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保利尼奧就是恆大的定海神針,如今江蘇媒體想要略施小計拔掉廣州恆大的這根定海神針,意圖不可謂不明顯,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以本人在各個平臺上的對各路球迷的看法的搜集,大部分球迷並不認為保利尼奧這是個惡意的挑釁動作,也不是針對對方的球員以及球迷,更多的是進球之後情感的宣洩,大部分球迷都能理解。
  • 誰的司馬昭之心
    「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是曹髦討伐司馬昭的檄文。同樣的,殺人這件事在老夫子那裡也有著嚴格的用字規定,如果是臣子殺君父,那就不能「殺」字,而要用「弒」。一個「弒」字包含的意思那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對臣子的一種譴責。所以董狐那句「趙盾弒其君」,才會成為千百年來史家們治史的準則。 事實上,司馬昭一生也沒有推翻曹魏政權,自己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