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當太陽悄然接近地平線即將噴薄而出時,北京天安門城樓下,總會準時響起一陣鏗鏘有力的腳步聲。
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國旗護衛中隊官兵高擎國旗,邁著整齊的步伐,跨過金水橋,穿過長安街,在嘹亮的國歌聲中,整整46秒,五星紅旗精準地升上30米高的旗杆頂端,以最舒展的姿態飄揚在金色的陽光裡。
初夏時節,記者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國旗護衛中隊。在國旗護衛中隊榮譽室,牆上張貼的「護衛國旗,重於生命」八個大字十分醒目。
「『護衛國旗,重於生命』,這八個字是護衛中隊隊員宣誓時的誓詞,也是官兵用心血和汗水鑄就的諾言,這種獨特的精神特質已融入一代代官兵的血脈靈魂。為了展示五星紅旗風採,維護偉大祖國的尊嚴,我們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國旗護衛隊中隊長杜林說。
從2011年12月入伍以來,杜林一直在國旗護衛中隊,執行天安門升降旗任務1000餘次,他早已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組建28年來,一代代官兵愛黨愛國、無私奉獻,恪盡職守、不辱使命,將『護衛國旗、重於生命』的莊嚴承諾,化作拳拳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杜林說。
「這一輩子我的夢想就是當兵,大學畢業後,我選擇參軍,參軍能圓我的報國夢。」杜林說,「國旗護衛中隊的戰士,每年從上萬名新兵中挑選出來。進入升降旗方陣,參與到升降旗儀式中,更是每一位新戰士的神聖追求。」
從普通一兵成為一名國旗護衛隊員,杜林清楚其間的訓練艱辛和心理路程,國旗護衛中隊的日常訓練必須練好「三功」:一是「站功」,腰插「十字架」、領別大頭針、背貼硬板床,要求站得直、站得穩、站得久,頂著大風練站穩,迎著太陽練眼神,甚至用螞蟻爬臉練毅力;二是「走功」,腿綁沙袋、頭頂磚頭、尺量步幅、表測步速,必須練到護旗方隊橫看成行、縱看成列、步幅一致、擺臂一致、目光一致;三是「持槍功」,護旗兵用的是鍍鉻禮賓槍,夏天手出汗容易滑落,冬季冰冷的手握不住槍,為了達到操槍一個聲音、一條直線,在槍託上吊上磚頭練臂力,在腋窩下夾上石頭練定位,直到手掌拍腫了、虎口震裂了、右肩磕紫了,才闖過這道關。「每過一關,都要流幾斤汗,脫幾層皮,掉幾斤肉。」
杜林回憶說;「國旗護衛隊員新兵訓練時,每天訓練時間在10個小時以上,日均行進2.7萬步,經常溼透三四身衣服,有時一天要喝6000毫升水,4個月的強化訓練結束後,我的體重從195斤瘦到135斤。」
2012年7月12日下午,杜林成為同批兵中第一個補入國旗護衛中隊方隊的正式隊員,這個日子杜林記得非常清楚。
「每天升旗降旗,保持與太陽升起和降落同步,一秒不差;每次從金水橋走到國旗杆下,正步行進96步,一步不差。」這成為杜林每天的必修課。
有人說,國旗護衛中隊官兵是鐵打的,能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疼痛。杜林告訴記者:「沒有誰天生就是鐵打的,為了心中的信仰,苛刻的選拔和嚴酷的訓練,最終把我們百鍊成鋼。」
每次升旗降旗,令杜林最難忘的是天安門廣場上圍觀群眾熱忱的眼神。靜默、凝視,仰望、屏息、敬禮、歡呼……杜林說:「那一刻,你能看到他們眼中晶瑩的淚光,感受到他們胸膛急促的心跳。頭頂,是飄揚的五星紅旗;身後,是億萬人民的目光,護衛官兵的每一張面孔、每一個動作,都是向國人乃至世界展示自信的窗口。」
「那是從旭日上採下的虹,沒有人不愛你的色彩,一張天下最美的臉,沒有人不留戀你的容顏。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你歡呼,我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這首令人奮進的《五星紅旗》,是杜林平時經常與戰友唱起的歌曲。
「國旗是國家的標誌和象徵。我們只有護好『祖國第一旗『,站好『祖國第一哨』,高舉旗幟跟黨走,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杜林的話語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