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多麼痛的領悟
你曾是我的全部
只是我回首來時路的每一步
都走得好孤獨」
辛曉琪《領悟》唱的這段歌詞與「我」的感受相輔相成,一路走來,「我」的成長之路孤獨、痛苦。
回首過往,每一步人生路,「我」邁出的腳步荊棘遍野,在被質疑聲中「我」試圖做出改變,在被否定聲中「我」毅然決然地站起,在被安排的人生中「我」奮起掙扎,以期活出自我。
這裡的「我」就是《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的主人公,是作者珍妮特溫特森半自傳體敘述的小說,也是她抒發自我感受的一個出口。
珍妮特溫特森,英國當代作家,1959年出生,自小被篤信基督教的家庭收養,16歲時出走,靠在殯儀館、精神病院等地做兼職完成牛津大學學業。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珍妮特溫特森的處女作品,1985年出版即獲英國惠特布萊德小說首作大獎。2016年,溫特森入選「BBC100位傑出女性」名單。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我」遇到的那些不期而遇,始料未及的成長經歷。
01 「我」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所帶給「我」的收穫與成長
幾乎每一本個人勵志類書籍都給我們以心靈上的「震撼」,那是因為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生活磨難,和獲得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這本書書名,顧名思義,就是說水果有很多種選擇,橘子不是唯一的,橙子、蘋果、菠蘿、香蕉等等都是水果,象徵人生有多種選擇,不執拗於一種人生路,「條條大路通羅馬」。
看似「我」的人生就是「橘子」,我又如何抗爭與活出多種選擇的?
一、「我」生來就是基督教徒,這似乎已註定我的人生
「我」是母親從教堂抱養來的孩子,母親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培養「我」做她的傳教接班人,所以「我」的人生從一開始就是被設定好角色,設定好路徑。
母親性格偏執,同樣給「我」影響深遠。
「喜歡的內容並不重要,她總是站在光明正義的一邊,就這樣。」「她從來都不是很講道理,要麼愛,要麼恨。」
母親不允許「我」上學,她說學校是「孽生地」。結果在母親日夜生活習慣薰陶下,在母親的嚴格管束下,我即使到了學校,也因信仰基督教的「執念」,讓「我」在學校備受嘲笑與冷落。
「我也做噩夢的。」「問題不是你做不做,而是你一直在對年幼無知的心靈談論地獄。」
這些原生家庭背景與經歷,註定「我」的人生路充滿坎坷與委屈,有些經歷能讓人步入正途,可有些經歷能讓人誤解和轉路。
二、「我」的性取向是反抗與衝突的結果,它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想我會像母親和身邊大多數人一樣,一生忠誠於宗教,也只做傳教這一件事了。後來一切都變了,他們說「我」背叛了宗教,可我也明明遭到了「背叛」。
「別讓任何人碰你下面。」她含糊地指了指和圍裙口袋差不多高的位置。「不會的,媽。」我乖順應答,然後一溜煙兒跑遠了。
「我」跑去梅蘭妮家,她是我第一個「女朋友」,那是夜裡,然後是早上;新的一天。之後「我」和梅蘭妮做什麼都在一起。
「我」不知道我的性取向為什麼與大多數人不一樣,可能是母親警示「我」的意思是不讓我與男人交朋友,意思是可以與女人交朋友。
沒過多久,這件隱私的事情被梅蘭妮說了出來,然後神父和母親,及周圍人都知道這件事,「我」成為人們眼中毀壞和背叛宗教的人,而梅蘭妮,她背叛了我。
靜默了很長一段時間,可「我」還是再一次把女人當作戀愛對象。本來註定「我」的人生以傳教士為主要職業,可是「我」的性取向,讓我與傳教工作背道而馳,我與母親產生非常大的矛盾。
三、「我」離家出走,兼職度日,所經歷的事情讓我身心成長
母親要我搬出去住,牧師和大部分教友都支持她。我讓她噁心難受,我玷汙了這個家,也把邪惡帶進了教堂。
我與母親的矛盾不僅是親子之間,而是宗教教義上的不同,她的家裡已容不下我這樣的人,對母親來說,我是被「魔鬼」附體的人。我不得不從家裡搬出來,世事艱難,可我沒有地方可去。
「我」做兼職養活「我」自己,賣冰激凌,在殯儀館把某人的遺體收拾妥當,這樣的工作不僅讓我獲得一份收入,也讓我漸漸懂得自己,理解他人,獲得成長。
讓「我」清楚地知道,「背叛有很多種,但背叛永遠是背叛,無論何時何地。」
讓「我」懂得「總有事情橫生枝節」,「身不由己,生活的悲哀之處就在於此。」
讓「我」必須記住一點,「並非所有漆黑的角落都需要光明。」
當「我」再回到母親家時,一切似乎都與原來一樣,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母親也像原來那樣待我。時間可以消逝一些仇怨,也會讓我們都懂得、理解與成長。
只不過這個過程是痛苦、折磨與孤獨的,無論年方幾何,我們都在不斷地經歷中,不斷地感受與成長。
02人生所有經歷都是不期而遇的成長過程
聽人說,讀勵志類書籍,要讀外國作者的作品。讀過幾本這樣的書籍後,我的感受是有兩個原因,不是外國作者的勵志成長類書籍寫得好,而是他們善於總結,善於把個人所經歷的生活當作成長的階梯和寫作的素材。
還有一個原因是「創意寫作」的作用引發,創意寫作其中一個寫作方式是寫回憶錄,像《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就是半自傳性質的回憶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塔拉韋斯特弗個人回憶錄,《女傭的故事》是史蒂芬妮蘭德個人經歷與成長的回憶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寫作這樣一本回憶錄,預期回憶錄完成之後,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很精彩,也都很勵志,也可以鼓舞與激勵他人。
此類「回憶錄」相關書籍所講述主題不外乎「磨難」,「成長」與「活出自我」。
仔細想來,人生不像「打怪升級」的遊戲,關卡等在那裡,而且每個人遇到的關卡都相同,而是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是不期而遇,始料未及的,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我們要做的是堅定信心,見招拆招,然後勇敢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