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亞盛醫藥-B(06855)首席商務運營官祝剛:港股原創小分子第一股...

2020-12-27 證券之星

(原標題:專訪亞盛醫藥-B(06855)首席商務運營官祝剛:港股原創小分子第一股的商業經)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E藥經理人」。

摘要:首個產品提交NDA以及首席商務運營官的就位,意味著港股原創小分子第一股亞盛醫藥-B(06855)迎來了真實世界的市場考驗。對於祝剛來說,「首戰告捷」意義非凡,HQP1351的表現不僅意味著亞盛醫藥第一個創新產品上市表現,還代表了市場對亞盛醫藥商業化表現的期待。

2020年6月,有著「港股市場首個原創小分子創新藥企業」之稱的亞盛醫藥向CDE提交了HQP1351的新藥上市申請,用於治療伴有T135I突變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

這是亞盛醫藥創立以來首個新藥上市申請,距離亞盛醫藥2009年5月正式創立已經過去了11年。11年來,亞盛醫藥在細胞凋亡這一前沿創新卻「冷門」的領域堅守,堅持做真正的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經歷了被冷落、被懷疑,並伴隨著中國原創新藥審評大環境的改變和投資人認知的整體提升,迎來了價值爆發:2019年10月,亞盛醫藥赴港IPO,成為當年港股市場「超購王」;2020年6月,亞盛醫藥提交了首個新藥NDA,標誌著亞盛醫藥即將邁入產品商業化的新的關鍵發展階段。

2020年12月10日,亞盛醫藥在蘇州召開了以「創新·致盛」為主題的2020年投資者日活動。這天,亞盛醫藥新任首席商務運營官(CCO)祝剛在活動中首次公開亮相。「亞盛醫藥的產品線令我非常振奮。而接下來如何把創新領先的技術平臺、在研產品轉化到市場,為更多的患者服務,這是我們商業化團隊的使命。」祝剛說。

具有臨床醫生背景的祝剛在醫藥行業有超過25年的工作經驗。加入亞盛醫藥之前,祝剛曾擔任新基中國區總經理7年,一手建立新基中國商業化團隊。早期祝剛曾在安萬特、諾華等跨國製藥企業擔任銷售總監和特藥事業部負責人等關鍵管理崗位,曾經負責包括慢性髓性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骨髓異常增生症候群等血液腫瘤治療領域的商業化布局。在血液腫瘤領域,從推動創新藥上市到連續3次參加國家醫保談判,祝剛親身經歷了國內創新藥從無到有、從價格昂貴到患者可及性大大提高的歷史階段。

祝剛在血液腫瘤領域的豐富經驗對亞盛醫藥來說至關重要。亞盛醫藥的首個NDA產品以及在研管線中細胞凋亡機制產品1類新藥Bcl-2抑制劑APG-2575均是血液腫瘤領域的重磅創新藥。如何深入滿足中國血液腫瘤領域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接下來,由祝剛領導的亞盛醫藥商業化團隊將書寫血液腫瘤領域中國創新藥的新徵程。

「港股原創小分子第一股」的商業經

在跨國藥企超過25年的管理經驗和新產品商業化經驗,使祝剛得以以國際化視野推動創新產品中國上市,他發展和培養了大批商業化人才,以構建反映臨床未盡需求和不斷演變的市場準入環境相關業務模式上有豐富的經驗著稱。

「中國出臺的一系列鼓勵創新的利好政策和配套措施,使創新藥商業化處在一個非常友好的大環境中。具體而言,首先是加速審評審批制度,使具有價值的創新藥能快速進入市場;其次創新藥上市後,能以最快的速度以醫保談判的形式進入醫保;最後是近期出臺的醫藥代表備案制度進一步淨化商業化市場,利好創新藥的規範化推廣。」基於此,祝剛對創新藥商業化環境非常看好。

挑戰在於,中國創新藥目前多為me-too或me-better,集中在同一治療領域和治療機理,同時快速審評審批和快速進入醫保提前加速了類似產品的市場競爭。祝剛表示:「競爭更加激烈,產品上市之後的生命周期大大縮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推廣,快速放量並收回回報,為後續創新產品的研發打下良好基礎,這是我們必須直面的挑戰。」。

而亞盛醫藥的產品有其特殊之處。擁有全球唯一覆蓋細胞凋亡三大主要通道的臨床產品管線這一特質,註定亞盛醫藥必須開拓新的商業化邏輯。而首個上市產品HQP1351雖然並非細胞凋亡管線品種,是亞盛醫藥在創新和市場之間尋求的平衡點,但仍然具備很強的差異性和獨特性:其針對的T135I突變的CML患者市場,此前並沒有被充分認知和挖掘。

「我們的產品上市策略和品牌策略,應該更早形成於產品的關鍵臨床研究階段。分析在研產品的臨床療效、安全性方面的優勢,更早介入分析產品在全球、在中國的市場格局,從而制定未來的商業化策略。」這是祝剛為亞盛醫藥的商業化體系定下的主基調。

其次是人才。產品競爭之外,對於創新藥企業來說,市場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搭建具備自主競爭力的聚焦血液腫瘤的核心團隊,是目前祝剛日程表上最重要的一件事。

不同於肺癌、乳腺癌等大癌種,血液腫瘤領域既往上市新藥相對較少,患者對疾病認知不足,診療需求長期被低估,這也造成了中國缺少相應的專業人才。祝剛對亞盛醫藥的商業化團隊有更高的要求:吸引、培訓和發展以血液腫瘤市場為背景的人才,該團隊不僅需要具備傳統的市場、醫學、市場準入、銷售、數位化等功能,還應該具備多元化知識技能的整合能力。

隨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傳統的按照功能模塊劃分的商業化團隊已經不能滿足日益複雜的市場需求。新的商業化人才除了需要具備專業醫學知識、產品知識,還應該具備將多元化知識技能以專業合規的水準進行客戶溝通的能力。「我要求各個崗位的人都要具備其他崗位的一些基礎知識,面對不同的客戶,他們需要有一整套基於市場問題解決的整體方案,而不是某一個部門自己的方案。這是整合的意義所在。」祝剛表示。

挖掘「三代格列衛」未盡需求

作為亞盛醫藥首個商業化亮相的產品,HQP1351的表現不僅意味著亞盛醫藥第一個創新產品上市表現,還代表了市場對亞盛醫藥商業化表現的期待。首戰告捷意義非凡。

雖然並非亞盛醫藥最具代表性的「細胞凋亡機制」產品,HQP1351依然份量十足。作為國內首個針對T135I突變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HQP1351出色的臨床研究數據從2018年至今連續三年在全球最負盛名的血液腫瘤會議ASH(美國血液學會)年會上獲得口頭報告,去年更是獲得大會「最佳研究」提名,足見國際血液學界對該產品的認可,也證明了其具備best-in-class的潛能。今年5月,HQP1351陸續獲得了FDA授予的孤兒藥和快速通道認證,10月,HQP1351的上市申請被CDE納入優先審評程序。

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治療領域,第一代BCR-ABL抑制劑——格列衛憑藉顯著的臨床效益革新了該疾病的治療效果,格列衛年銷售峰值一度逼近50億美元,顯示龐大的臨床需求。但耐藥性是CML治療的主要挑戰,加速期患者使用伊馬替尼的2年耐藥率高達40%~50%。

其中T135I突變發生率為20%左右,是最常見的耐藥突變類型之一,此類患者對目前所有一代、二代BCR-ABL抑制劑均耐藥,因此臨床上急需可有效治療T135I突變CML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

根據科睿唯安數據,中國大約有75000名正在用藥的CML患者,其中30%~40%為正在接受二線治療的患者。IQVIA數據顯示,在過去6年時間裡,中國CML使用TKI藥物治療的市場容量增長了6倍,這歸結於一代TKI藥物進入帶量採購,二代TKI藥物進入醫保報銷目錄,患者的藥物可及性大大提高。

祝剛分析中國CML市場時表示:「首先,中國CML患者平均年齡比歐美年輕10歲左右,因此治療需求十分強烈;其次由於老齡化等諸多原因,CML患者數量目前以每年3%~5%的速度在增長;並伴隨伊馬替尼進入帶量採購和更多的二代TKI藥物納入醫保報銷以及HQP1351的上市幾乎所有的患者都能用得起並使得更多的CML患者通過藥物治療達到長期生存獲益。」

另一方面,HQP1351是用於T135I突變患者,而我國基因檢測和伴隨診斷技術並未得到大規模應用和推廣,尤其是基層醫院,這也限制了對格列衛耐藥患者後續的治療。隨著精準診斷的推廣和下沉,HQP1351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容。

在挖掘市場未盡需求方面,祝剛的策略將分三步走:首先是深度調研CML市場,包括中美CML患者生存率差異的原因、中國患者的分布、治療狀況、突變基因檢測的應用狀況以及耐藥患者的流向,通過調研精準施策,去滿足該市場臨床需求;其次,積極配合國家醫保談判,使更多患者用得起藥;最後是上市後真實世界研究,收集真實世界產品在療效、安全性方面的數據,更好地指導醫生用藥。

而HQP1351作為潛在國內首個「三代格列衛」競爭格局良好,上市時間有望比競爭對手早2~3年,這有助於亞盛醫藥快速佔領市場。由於中國血液腫瘤患者分布相對集中,祝剛表示亞盛醫藥的自營商業化團隊將覆蓋中國TOP400血液腫瘤相關的醫院,而這400家醫院也代表了國內60%的市場。核心市場的布局也將對亞盛醫藥後續產品管線特別是APG-2575的諸多血液腫瘤適應症上市打下良好基礎。

重磅產品滿足更多臨床需求

也是在投資者活動日當天,亞盛醫藥公布了APG-2575的最新臨床進展。APG-2575是首個在中國進入臨床階段的、本土研發的Bcl-2選擇性抑制劑,也是亞盛醫藥細胞凋亡產品管線的重要品種。作為單藥,APG-2575對於Bcl-2依賴的腫瘤細胞具有強的抗腫瘤活性,並且與其他抗癌藥物組合表現出更廣泛的抗腫瘤活性。

在全球範圍內,APG-2575共有9項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合計100多例患者接受APG-2575給藥,涉及的疾病包括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濾泡性淋巴瘤(FL)、套細胞淋巴瘤(MCL)、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多發性骨髓瘤(MM)、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高白細胞急性白血病(HCL)等。目前,APG2575共獲得了三項FDA孤兒藥認證,適應證分別為CLL、MM、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

亞盛醫藥在血液腫瘤領域將繼續深耕。從研發管線上看,聚焦細胞凋亡機制的MDM2-p53、Bcl-2/Bcl-xL/Mcl-1等都將專註解決血液腫瘤診療。

在投資者活動日中,亞盛醫藥董事長兼CEO楊大俊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HQP1351和APG-2575對患者來說都是臨床剛需,患者和醫生在產品上市之前就已經找到我們,呼籲監管部門儘快批准上市,使產品不止能夠覆蓋臨床試驗的100多名患者,還能夠覆蓋上千萬患者的需求。而在搭建商業化團隊上,我們不需要上千人的銷售隊伍,亞盛醫藥要類似於美國聚焦腫瘤疾病的生物技術公司,用幾百人的核心商業化團隊覆蓋核心醫院市場。」

隨著亞盛醫藥更多產品和適應證的獲批上市,祝剛表示,不排除在全球尋求商業化合作夥伴。在國際市場,亞盛醫藥今年以來已經達成多項全球性合作,積極探索多個疾病領域產品的聯合開發,這無疑為後續產品商業化奠定基礎。而中國市場,隨著產品後續進入醫保以及市場的成熟,不排除聯手專業的商業合作夥伴去覆蓋更加廣闊的基層市場。

(編輯:馬火敏)

相關焦點

  • APG-2575臨床開發迎來裡程碑 亞盛醫藥-B(06855)細胞凋亡研究取得...
    來源:智通財經網今年以來,亞盛醫藥在細胞凋亡管線創新研發和新藥落地的關鍵進度上實現了質的飛躍。以上顯然是亞盛醫藥細胞凋亡管線全球化臨床開發穩步高效推進的一個縮影。而如今APG-2575最新臨床數據新鮮出爐,則預示著亞盛醫藥細胞凋亡產品距離落地上市又進了一步。
  • 亞盛醫藥-B(06855):用於治療胃癌的PG-115獲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
    智通財經APP訊,亞盛醫藥-B(06855)發布公告,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公司在研原創新藥MDM2-p53抑制劑APG-115孤兒藥資格認定,用於治療胃癌。這是APG-115獲得的首個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認定。「孤兒藥」又稱為罕見病藥,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罕見病的藥品。
  • 亞盛醫藥-B(06855):APG-2575獲得第二張FDA「孤兒藥認證」門票...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9月7日,亞盛醫藥-B(06855)宣布,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公司在研原創新藥Bcl-2抑制劑APG-2575孤兒藥資格認定,用於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這APG-2575獲得的第二個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認定,也是亞盛醫藥從FDA獲得的第三個孤兒藥資格認定。
  • 亞盛醫藥-B(06855)向中國藥監局提交HQP1351新藥上市申請 可治療...
    原標題:亞盛醫藥-B(06855)向中國藥監局提交HQP1351新藥上市申請 可治療伴有T315I突變的慢性髓性白血病
  • 亞盛醫藥-B(06855.HK):在2020年美國血液學學會年會公布HQP1351...
    亞盛醫藥-B(06855.HK):在2020年美國血液學學會年會公布HQP1351(奧瑞巴替尼)關鍵性註冊II期研究的積極數據
  • 亞盛醫藥(06855.HK):HQP1351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
    原標題:亞盛醫藥(06855.HK):HQP1351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   亞盛醫藥(06855.HK)宣布,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
  • 亞盛醫藥-B(06855):奧瑞巴替尼(HQP1351)獲納入優先審評
    原標題:快訊|亞盛醫藥-B(06855):奧瑞巴替尼(HQP1351)獲納入優先審評   10月21日,
  • 亞盛醫藥-B(06855):在研原創新藥Bcl-2抑制劑APG-2575獲美國FDA...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亞盛醫藥-B(06855)發布公告,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日前授予公司在研原創新藥Bcl-2抑制劑APG-2575孤兒藥資格認定,用於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 亞盛醫藥-B(06855):治慢性髓性白血病藥HQP1351獲美國FDA孤兒藥...
    智通財經訊,亞盛醫藥-B(06855)發布公告,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授予公司核心在研產品HQP1351孤兒藥資格認定,用於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CML)。這是亞盛醫藥獲得的首個孤兒藥資格認定。
  • 亞盛醫藥-B(06855):奧瑞巴替尼(HQP1351)獲納入優先審評,國產三代...
    對於亞盛醫藥而言,核心候選產品奧瑞巴替尼獲納入優先審評程序便是其走向國內商業化的關鍵一步。智通財經APP了解到,10月21日,亞盛醫藥-B(06855)正式宣布,公司全資子公司廣州順健的1類新藥奧瑞巴替尼片(HQP1351的擬定中文通用名)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新藥審評中心(CDE)公示,符合臨床急需新藥的審評審批工作程序,正式被納入優先審評。
  • 第三次亮相美國ASH年會 亞盛醫藥-B(06855)重磅產品奧瑞巴替尼再獲...
    繼2019年美國血液學會年會上獲得「最佳研究」提名後,今年亞盛醫藥攜奧瑞巴替尼第三次亮相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向全球血液學界公布了其最前沿的研發進展。智通財經APP了解到,12月8日,亞盛醫藥-B(06855)宣布,公司在研原創1類新藥HQP1351(擬定中文通用名:奧瑞巴替尼)的兩項關鍵性註冊 II 期臨床研究結果已在第62屆美國血液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ASH)年會上以口頭報告的形式公布,數據令人振奮。
  • 中金:康希諾生物B 等8隻股一個月後有望納入港股通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港交所(00388)就同步擴大滬深港通股票範圍的相關措施安排達成共識,其中包括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納入港股通標的範圍的安排。該行認為,這8家未盈利生物科技股有望在此次擴大範圍中實現率先納入,並且本次滬深港通股票復蓋範圍的擴大,或有助於將更多符合條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納入滬深港通。
  • HQP1351申請上市實現國產三代格列衛「零突破」 亞盛醫藥-B(06855...
    來源:智通財經網國內首個「三代格列衛」落地在即,讓市場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亞盛醫藥-B(06855)。智通財經APP了解到,6月18日亞盛醫藥宣布,公司已向國家藥監局新藥審評中心(CDE)提交HQP1351的新藥上市申請,用於治療伴有T315I突變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這是亞盛醫藥創立以來的首個新藥上市申請,HQP1351也有望成為國內首個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
  • 專訪亞盛醫藥董事長楊大俊:創新藥企要把握內外雙循環歷史性機會
    財聯社記者(杭州,鄧浩)訊,疫情對生物醫藥企業帶來了什麼?創新藥企業如何選擇與投資人的合作?創新藥企該如何安排管線布局?近日,第五屆新藥創始人俱樂部在蘇州召開。財聯社記者在年會期間為此專訪了亞盛醫藥(06855.HK)董事長、CEO楊大俊。
  • 亞盛醫藥發布2019年度業績 全球臨床開發全面推進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3月29日,亞盛醫藥(06855)發布2019年業績,交出公司上市後的首份成績單。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亞盛醫藥已構建包括八個處於臨床階段的小分子候選藥物在內的豐富在研產品線,在美國、澳洲及中國有超過30項I期或II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公司研發產品管線主要專注細胞凋亡路徑關鍵蛋白的抑制劑,通過抑制Bcl-2、IAP、MDM2-p53 等,重啟腫瘤細胞的凋亡程序;以及新一代針對癌症治療中出現的激酶突變體的抑制劑等。
  • 獨家專訪亞盛醫藥楊大俊:創新和國際化是生物醫藥做大做強的根本
    8月,亞盛醫藥董事長兼CEO楊大俊在公司蘇州總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身側是公司全球總部、研發中心和產業基地的3D模型。 楊大俊所說的裡程碑,一個是公司核心品種三代格列衛HQP1351提交了新藥上市申請,另一個是在蘇州的全球總部、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建設在疫情之後的迅速恢復。
  • ...ABL抑制劑再領風潮,亞盛醫藥-B(06855)HQP1351治療CML研究榮耀...
    其中一項關於中國本土創新企業亞盛醫藥-B(06855)自主研發的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HQP1351治療既往TKI耐藥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Ⅱ期關鍵性研究進展亮相ASH進行口頭報告。這是繼2018、2019年之後,HQP1351的臨床進展連續第三次入選ASH年會口頭報告,充分顯示了國際血液學界對該藥物安全性和療效的認可。
  • 三大原因揭秘醫藥股爆發:恆瑞醫藥漲停 君實生物跳水為哪般?
    來源:新浪港股12月17日消息,隨著醫藥集採不斷,醫保談判結束,近期醫藥股上演集體爆發行情,B類股更是直飛沖天,還有醫藥股上演驚魂一幕,發生了什麼?近期醫藥股集體爆發,今日醫藥股更是全面上漲。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疫苗研發已經進入衝刺階段,我們處於全球第一方陣,但不為第一而搶跑。」2)醫保談判落幕,靴子落地,市場風險偏好提升。
  • 亞盛醫藥發布首份年報:新藥預上市,產業化布局已鋪開
    業績公告顯示,2019年,亞盛醫藥的研發支出由2018年度的2.496億元增至人民幣4.639億元。研發開支主要是由於集團針對候選藥物進行更多臨床試驗,研發人員數量增加及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的相關開支增加。作為一家立足中國,放眼全球的處於臨床階段的原創新藥研發企業,亞盛醫藥擁有近四百人的研發團隊,重點放在臨床設計和開發上。
  • 江倩教授:國產第三代BCR-ABL抑制劑再領風潮,亞盛醫藥-B(06855)HQP...
    其中一項關於中國本土創新企業亞盛醫藥-B(06855)自主研發的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HQP1351治療既往TKI耐藥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Ⅱ期關鍵性研究進展亮相ASH進行口頭報告。這是繼2018、2019年之後,HQP1351的臨床進展連續第三次入選ASH年會口頭報告,充分顯示了國際血液學界對該藥物安全性和療效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