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忽有一矮矮動物撞我——為黃永玉畫像

2020-12-27 騰訊網

範曾和黃永玉

他使我們不禁想起柳宗元筆下的一種背上有粘液的蟲子——蝜蝂(fù bǎn),一路見東西就粘於身上,直到壓死為止。

——範曾

一個人周圍人們的面貌,大體是自己造成的,這誰也怪不了。

——羅曼·羅蘭

人都有光屁股的時節,正不須如《羅密歐與朱莉葉》中朱莉葉的保姆,時時要拿出朱莉葉兒時的尿布給人看。

——魯迅

蝜蝂外傳:為黃永玉畫像

文/範曾

我忍耐著,一月月、一年年的忍耐著,黃永玉以他那毒戟般的心靈、蛇舌般的刀筆,向我一次次地攻擊、刺傷和宰割。我遍體鱗傷、身心交瘁,但黃永玉的藝術到底如何?人品到底如何?他為什麼這樣恨我?這對世人是團團的迷霧,我今天作一次徹底的、公正的剖析。我恥於與黃永玉再有任何的交往,包括答覆他對我的攻擊,我這篇文章是對他的最後回答,使他知道,在中國不要以為可以仗勢欺人、為所欲為,上帝給每一個人平等的權利。在中國也沒有什麼高等華人。

範曾《蝜蝂外傳:為黃永玉畫像》

一評黃永玉的畫:國畫尚未入門

黃永玉的畫巧密有餘而睿智不足,停留在藝術的淺層智慧,而無佛家所謂的深入法性的「如有智慧」。他早期的木刻作品極盡工細而殊乏醇厚內涵,善用刀法變化而不善用黑白對比,尚不能見彥涵、古元等大師項背,不可在一流版畫家中廁身。十年前初學中國畫,由於缺乏中國畫的筆墨功底,用排筆、排刷、絲瓜囊和大片水粉色彩作畫,這未始不是一法,然而由於黃氏作畫,心浮氣躁,其所作國畫,類多線條破敗、色澤淆亂,油畫家以為無色彩而國畫家認為無線條。彼時他連一塊像樣的圖章也沒有,用豆腐乾刻一東倒西歪的印記,鈐於畫面,有一次他問我,圖章的優劣有何關係?我說這關係太大了,今後你不當如此草率。黃永玉的線條,作為「應物象形」的手段,尚可作到盡精刻微,轉折迴環,均所擅長,唯線條韻味不足,類似西方保羅荷加斯速寫之斷斷續續勾描,起伏頓挫是談不上的。我想,他如能虛心自處,認真攻習國畫,亦可望成為一個二、三流的國畫家,只是他似乎自視過高而手眼不逮,致使他至今於國畫門外徘徊,這真是有些令人惋惜的。

黃永玉:《阿詩瑪》 木刻版畫 1956年

二評黃永玉的畫:呆板寫實與荒率變形

造型永遠是一件使黃永玉頭疼的事,他也總想不同凡響,在變形上下功夫,殊不知變形是需要一些特別的天分的,莫提格裡安尼(即: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 Amedeo Modigliani)之變形,非本人著意想變,自家感受如此,故了無造作痕跡;塞尚之笨拙,性情使然,非巧密者故作「大巧若拙」狀所可夢見,此塞尚之所以高人一籌處,亦別人所不可力求處。黃永玉一圖變形,即入滑稽,試看其水鳥、遊鴨,類似卡通或漫畫,而畫面數隻以至數十隻鳥,其頭直指一方,頗類手槍排隊;其所畫懷素則一典型屠戶而杜甫恰似弱智愴夫;《水滸》插圖人物則更荒率不足觀。而黃永玉一求寫實,即落刻削,遺神而得貌,大體在日本或歐西彩印鳥類畫譜中可見原型。黃永玉在呆板的寫實與荒率的變形之間徘徊,因此他的作品不會在形象上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倒是早期的木刻如那條窮兇極惡的鯊魚和頗富神韻的阿詩瑪,人們還依稀有些印象。

三評黃永玉的畫:既無色彩,亦無線條

畫家的成功,永遠是他作品中的形象和深刻的蘊意,而不是合上畫冊之後渾渾然、噩噩然、喧喧然的一堆顏色和千篇一律的、雜亂的構圖。黃永玉的荷花,我不敢輕評,只覺與周敦頤的《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相去不可以道裡計。固然審美角度不同,正不必強求藝術家之所不能。鉤金、鉤銀在中國工筆畫中經常使用,倘中國畫講究惜墨如金,那更不能揮金如土,黃永玉在用金粉、銀粉上是近乎濫的,華麗其表,空乏其內,最後頗似漆器描花,很可作為地主、鹽商家屏風裝飾之用。

黃永玉畫作

概言之,黃永玉先生的畫是工藝性的裝飾畫,品味不夠高雅,基調缺乏純淨,有些故弄玄虛,有些譁眾取寵,有些自命清高,一言以蔽之曰:有些偽。真、善、美,真、善、美,不真,遑論善、美?我想這恐怕是黃永玉先生應於畫外人品方面下功夫處。在筆墨上,我想倘他不在書法上花些力氣,將永遠停留在一個低層次的臺階之上。最好先臨一臨石門頌、西狹頌,以求豐厚;再從魏碑張猛龍碑和二爨之中以求質樸,這些雖是國畫初步,然誰也不能逃此大限,我們等待著黃永玉會漸漸入門。

再論黃永玉的人品:

一、黃永玉和《苦戀》

黃永玉年齡長我14歲,我當美院國畫系一年級學生時,他任美院版畫系講師,應是從香港歸來四五年,據彼時香港報人中知名人士回憶,他在香港並無藉藉之名,不似後來《苦戀》中所描述已赫然大家,只是在大公報畫些題頭、尾花之類。我曾看到他當年所刻幾幅以兒童為題材的木刻作品,竊以為雖今之美院低班生亦可達其水平,不過誠如魯迅先生所說:人都有光屁股的時節,正不須如《羅密歐與朱莉葉》中朱莉葉的保姆,時時要拿出朱莉葉兒時的尿布給人看。不過黃永玉的缺點是向白樺、彭寧諸朋友介紹自己時,不免過於浪漫,其神童式的穎悟程度竟如白居易之「生七月識知無二字」,以至於小說《苦戀》中的凌晨光在二十來歲時已成了世界名流。這裡順便提一下《苦戀》,白樺兄當時對黃永玉一腔熱情,初不料卻上了黃永玉的當。在《苦戀》甫成之時,白樺曾和我通話,說給黃永玉、梅溪念過了,他們感動得抱頭大哭,茲後又聞葉楠兄雲,黃永玉想主演《苦戀》改編後的電影《太陽和人》中的凌晨光,夏公講這太滑稽了,他這才罷休。設以黃永玉的容貌而上電影,我想那真夠得上李太白所稱的「塵穢視聽」四字。

然事亦有不可逆料者,不久《太陽和人》被批,主要論點是凌晨光女兒在影片中的話:「你愛祖國,祖國愛你嗎?」這句話乃脫胎於黃永玉日常談話。當白樺被批時,黃永玉則落井下石,在某權威雜誌起而聲明:不知道《太陽和人》是寫他,倘知道是寫他,那是不允許的,似乎已忘了當初與梅溪抱頭失聲的情景。

二、黃永玉和我曾相濡以沫

在美院當學生時,我與黃永玉無緣相識,只是很多年後,即四人幫時,他處境蹇促,百無聊賴。有一次我的好友楊先讓教授告訴我,黃永玉十分欣賞你的書法,想請你寫幾個字,記得我題:「卓葷觀群書」和「無惑」兩張字由楊轉交,意思是希望他放開眼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靜心讀書以解愁悶。不久,他邀我去他京新巷四號的翦陋的小瓦房去,牆上掛的就是這五個字。在十年浩劫的悽風苦雨中,這些雖已成昔年花黃、他日眼淚,但似乎不當淡忘。

黃永玉:《左看右睡》

不久,四人幫臭名昭著的批「黑畫」運動開始,黃永玉的獨眼貓頭鷹首當其衝,他的朋友們都十分關切他的命運,當時白樺、張鍥等人和我在賀龍元帥遺孤賀捷生的組織之下,寫過好幾份材料直上毛澤東,其中就包括所謂四人幫羅織罪名批黑畫的問題。四人幫既倒,關於此事,在文代會的材料中有詳細的描述。當黃永玉被人帶到黑畫展會場受批判的時候,我在人群中大呼:「永玉,我看不出這些畫黑在什麼地方。」與他握手,他當時「恐慄為兒恆狀」,佝僂著身軀逡巡而去,後來他見到我,既贊既嗔地指著我「罵」道:「你這傢伙,這多危險」、「你真是美術界的俠客」。你不忘舊情,曾以龔自珍「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袖口十年香」來激賞此事,我不認為你當時的感情有任何虛偽之處,因為你不只對我當面如此講,背著我也如此講,北京畫界都以為我們是忘年莫逆了。

三、黃永玉矛盾的人格

黃永玉的為人按「性格組合論」來分析,他是相違相悖、迥然不同性格的揉合,忽而豪放,忽而猥瑣,忽而傲視權貴,忽而趨附門庭,既慷慨又慳吝,既直率又陰詐,一切隨時間、地點、條件而定,宛如七月的彩雲,變幻莫測。他是非常清高的,但在北京他又以「朝扣富兒門,暮逐肥馬塵」著稱,他面部肌肉變化之神速,由氣指頤使而阿諛奉承,只俯仰問事,在京門也堪稱一絕。尤其當大人物八十壽誕之類的時刻,他必匐伏於地作丈二巨作,送貨上門,一幅「花好葉茂」傳為京城美談,能於一張畫上同時捧兩位領導人而又恰到好處,使人深感他運用詩道賦、比、興手法之高明。黃永玉似乎是很不願當官的,但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芥菜子大小一職,四年前在山東選舉時,因為他人緣太惡,幾乎落選,為此三夜失眠。

改革開放伊始,自京新巷搬住南沙溝之後,愛國如黃永玉者,對洋貨陷入盲目的貪心,竟至在室內放置六臺收錄機,身上掛三架照相機,其弟黃永厚當時謫居合肥工大宿舍,家中只一臺磚頭大小的錄音機,吱吱作水車聲。黃永厚講「家兄雖有六臺立體聲錄音機,但我沒有看見他耳朵聽大」。而且黃永厚告訴我,有一次黃永玉叫他摸摸自己穿的一件外套,永厚不知其緣故,黃永玉講:「二千美金一件。」

四、黃永玉寡情薄義

作家馮驥才曾有名篇「雕花菸斗」記述一木刻家本人喜刻菸斗,四人幫肆虐之秋,有一位花匠時時送鮮花給正受批判的木刻家,四人幫就擒之後,木刻家挑一最劣菸斗送他了事,寡情薄義如此,真是發人深嘆。無獨有偶,曾有一次黃永玉賜顧我新源裡陋廬,我將一些可憐的收藏品給他看,其中唯一令他驚嘆的是西安博物館唐昌東先生贈我的懿德太子墓的線描刻石拓片,那真是精美絕倫的唐刻。隔日,我去黃永玉京新巷小屋,遞他一封信,其中就放的這張拓片,並有我的兩句話:「我很愛它,它似乎更愛你。」秀才人情,亦可謂傾囊相贈,當時他感動得至於汪然出涕。不久他回報我的的的確確是一隻最劣的菸斗,菸嘴上已齒痕累累,顯是棄置不用久矣,然而天下就有這樣的痴情人,我將此菸斗置於櫃內欣賞著,放在案前撫摸著——在沒有看清某人的本性之前,人們會被最廉價地捉弄。

有一次,在某縣一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告訴我的朋友,黃永玉曾來彼縣,備受款待,臨向前不留墨寶卻贈他「一方印」,那位朋友以為黃永玉對一普通美術工作者隆情厚誼如此,可欽可敬,然而拿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張幾方寸的紙上鈐一「黃永玉」的朱印,鄙吝為人,令人齒冷。

黃永玉:《毛主席故居》 版畫 1974年

五、黃永玉政治投機

毛澤東生平之曲直是非,有待千秋論評,然其為一個巨人的存在,恐非任何人所可否認,一九七六年逝世之後,人們的心態非止一端,不似年初周恩來總理死後之舉世悲悼。黃永玉當時爭當毛主席紀念堂背景畫設計,以黃的藝術氣質,小巧有餘而滂沛不足,招架不住那浩浩然的鴻篇巨製,當年傅抱石、關山月畫《江山如此多嬌》,何等氣派,顯然黃永玉沒有關山月的本事,沒有傅抱石的才氣,以黃睥睨千古的抱負,固當於此與前輩一比軒輊,不幸心有餘而力不足,畫出之後昏昏然一派窮山惡水之象,雖由壁毯廠工人織出略增工藝光澤,但終覺灰暗,後來不得不從國庫中申請提出若干黃金,在畫中山川邊緣鉤以金線,中央領導人看後才得以通過。自詡超然物外如黃永玉者,也是很想與毛澤東一同永垂不朽的。

一九七六年四五事件以後,以「黑」畫家帶「罪」之身,黃永玉積極參加中央美術學院之木刻組,畫鎮壓天安門反革命事件之創作,四人幫走卒工人糾察隊隊長馬小六,讚許有加,黃永玉之喜形於色,正表現出立功贖罪的決心。

黃永玉私下談話,對四人幫有仇恨,對毛澤東有揶揄,而行動上則政治投機,避禍趨福,眾人皆知,這是客觀歷史造就了他這種品格,不當苛責。然黃永玉今天正不必揮斥方遒,以為民主鬥士非我誰屬。在承平之世,謀士、幕僚黃不夠格,退而求其次,當幾回東方朔或者紀曉嵐式之弄臣(當然他的學問比這兩位相去天壤),及至亂世,自以為遊說者之秋,搖身一變,家奴倒戈,而為勇士。今黃永玉又託人來向中央求情,欲歸大陸繼續當政協委員,另一方面又作出倘不一如既往,待以高賓,則繼續其民主鬥士生涯。民主鬥士者,古亦有之,譚嗣同、秋瑾、白雅雨耳,斷非今日在香港分一杯羹之黃永玉,天下風水不易為黃永玉一人佔盡,政治投機之結果,恐落得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國人鄙視黃永玉之為人,良有以也。

黃永玉:《鳥是好鳥,就是話多》

六、黃永玉這山裡人

黃永玉的口頭禪為「我們山裡人」如何如何,的確他出生於湖南鳳凰縣土家族的山寨,那兒山林錦秀,古風猶存,山裡人質樸、豪放、誠摯、彪悍、豪飲,然而這些品格在黃永玉的身上,似乎很難體會到,四人幫打他為「反革命畫家」,以山裡人脾氣,本當揭竿而起,他卻十分深情地說「黨就像我的母親,我像一個頑童,上時代的列車慢了一些,被打幾下屁股,我也許會鬧幾下、哭一場,但是這是愛。」如此乖孩子,難怪他在適當的氣候之下,是很會搖著貨郎鼓,討人愛憐的。四人幫倒臺,山裡人廣結四海良朋,商賈盈門。有一次大學者常任俠教授到黃永玉家小坐,因有高朋洋人在客廳,把老先生撂在小小耳室至一小時,常老忿然拂袖而去。昔日友人、患難貧賤之交、知根知底哥兒們,他都居高臨下,儼然一派高級華人姿態。養狗三隻,其中兩隻寵物繞膝舔足,一隻狼狗,足示威風,竟有一次咬傷老嫗,令京華論輿側目。黃永玉的心態是決不讓任何人得意,即使學生,亦難倖免其刻毒攻擊。女畫家蕭惠祥,天縱奇才,尤其白描人物,有出蘭之譽,然而在生活上十分孤高,不動凡心,她在大學講演提出繪畫相對論,黃永玉冷笑曰:「自己還沒有對上象,還相對論。」木刻家蔣正鴻,曾得世界青年聯歡節金質獎章,黃永玉妒恨及於門下弟子,講他「二扒」,攻擊其學德與品德。知道名畫家蔣鐵鋒在藝術上已超越了他,雖蔣遠在美國,黃亦視為仇寇。畫家劉秉江、周菱為北京飯店作壁畫,使觀眾耳目一新,黃永玉欲掠人之美,命題指導教師:黃永玉。對同輩或前輩,多表面虛與委蛇,背後插刀,講「吳冠中的線條是蚯蚓描」,講「李苦禪成不了大畫家」,講「關山月的梅花不過是一張女人月經紙」,虺蠍為心,令人憤怒。山裡人有如此刻薄的嗎?

一日黃永玉興來,宴請姚鍾華等著名畫家,拿出十幾個國家的食物飲料,大似八國聯軍之宴飲。他一一介紹,此美國貨也,此法國來也,此西班牙贈也,此澳大利亞產也,真如彼所云集「天下大快樂」於一生矣。山裡人本應以湖南辣椒、鳳凰縣土產待客,何炫耀豪富一至於此?七十年代於中央美院下放勞動時,打小報告至工作組,陷害同道。到香港後於報端刊尾寫誹謗文章、下流謾罵,無所不用其極,山裡人之質樸誠摯何在?四清中,黃永玉是向工作隊告密的積極分子,因此而殃及美術理論家、木刻家王琦。然而叛徒嘴臉總為人所不齒,難怪有一位曾任中央美院四清工作組長者,在合肥工業大學講話,提到中央美院有很多名畫家他都認識,如李可染、李苦禪、蔣兆和、董希文等等。聽眾有人問,「黃永玉你認識不認識?」他說:「黃永玉算不上,這個人品質惡劣極了!」當他知道黃永玉的弟弟黃永厚正在場時,補充說:「當然不是指他的政治品質」。所以,賣友求榮,最後也不會給人好印象的。

七、我記得黃永玉的好處

在四人幫猖披天下之時,我與黃永玉曾相濡以沫,那些動人情景,我是不會輕忘的。他為了看我的父親,到過南通市一條尋常巷陌,並為了慰我的思家之情,畫了一張家門的白描送給我。我也總懷著感激之情,懷念先嚴去京新巷看他時,他連尿罐也準備妥當,因為京新巷四號是沒有廁所的,黃永玉唯恐老人步履艱難,體貼如此,我十分感動。他又以極恭敬的線條為家翁造像,我以為這在黃永玉的肖像中是上乘之作,即使至今天黃永玉如此刻毒地攻擊我,我以為畫父親肖像時的黃永玉,不是今天的黃永玉。希臘哲人云:「人們不會走進同一條河流。」一切都在變,變得令人匪夷所思。

我感謝黃永玉曾如此對我已故的父親,於是世上就有了黃永玉題封面的《子愚吟草》;就留下了父親懷著深情寫給他的兩首詩。這些詩出於一個對人生無所奢求,即使印出詩集也決不送人的孤高之士,老人對黃永玉如此厚愛,不過是由於我給他講過很多很多的黃永玉的高風美德,我欣慰的是他老人家永遠不會知道這以後的一切,這使我懊喪、憤怒、悲涼的一切,人啊人,你為什麼如此?為什麼會如此?!

八、黃永玉和《範曾美術館》

我追憶往事,不禁黯然神傷,當我的父親病在垂危,黃永玉已早對我包藏禍心,那時日本友人正在彼國岡山縣建立一所永久性的「範曾美術館」,是黃永玉一次又一次寫信到中央,攻擊這件對中國人說來本是十分輝煌的事,他在信中講,這不是什麼美術館,而是一個小畫攤,說日本德高望重的岡崎嘉平太先生是受人欺騙,當上了名譽館長;至於我則完全是一個騙子,一個李萬銘式的人物,舌毒如焰,不必詳述。我的確沒有去成日本,「範曾美術館」的開館典禮成了沒有嫁娘的婚禮。而當黃永玉等彈冠相慶的時候,我悽遲千裡奔喪,我當時唯盼彼蒼天者能加父親哪怕一年的壽考,能東渡扶桑,看看他的兒子是不是李萬銘式的人物。

當黃永玉得意忘形的時候,他打電話給詩人艾青,說由於他的一紙呈告,範曾已不能赴日,美術館告吹。五分鐘後,艾青的夫人高英給我打電話,只評黃永玉兩字:「無恥。」公理自在人心,在北京的美術家們,只要主持正義,對這種醜行無不嗤之以鼻。人間不缺乏美和善,一年之後,我赴日參加「範曾美術館」一周年慶祝隆典,我在會上講:「櫻花一年一度盛衰,飄零的是花瓣,留下的是永駐的芳香,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的作品是精神的『落紅』,它飄灑在日本的土地上,培育的是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不朽的信念和情愫。」

黃永玉:《你他媽又吹》

九、黃永玉和黃永厚

黃永玉的胞弟黃永厚,才能在黃永玉之上,其散文迭宕縱橫、其繪畫光怪陸離、其書法亦俊逸清新。而黃永厚之容貌與乃兄豈止大同小異,幾乎像孿生一對。只是兩人的品德大相逕庭,兄薄弟厚、兄狠弟慈、兄俗弟雅,自古邪正同冰炭,黃永玉最害怕的是世界上出現「二黃」,侵犯了自家的風水。大龍錯版郵票倘若世上有兩張,最好燒掉一張,那另一張價值連城。黃永玉在壓制黃永厚方面,暴露其人性上的惡劣,達於極點。黃永玉不願黃永厚成為教授,當我去合肥時,黃永厚尚未當上副教授,然而璞中之璧,豈會埋沒。我以為評職稱之時,「副」字已非必要。我希望他成為正教授,在我與劉海粟先生的力舉下,高教委終於批下正教授之職稱,這是黃永玉始料所不及的。於一飯局上,華某某含嘲帶諷問黃永厚之職稱,並雲可回合肥爭取,黃永玉慢慢地說:「評上了!」華急問:「什麼?」永厚兩分鐘後說:「正的!」舉座鴉雀無聲,永厚更進一步講「範曾、劉海粟推薦!」黃永玉面含慍色,講:「你怎麼不請李可染?」永厚講:「範曾是國務院學術委員會成員,有資格推薦。」這頓飯不歡而散。「二黃」皆成教授,差距越來越小,這一統天下保不住了。黃永厚少時當過國民黨小兵,一次黃永玉「關切」地對黃永厚講:「你別老是拋頭露面的,你過去不是還有那一段嗎?」改革開放以來,黃永玉亞、歐、美、澳跑個遍,聲稱給黃永厚謀一出國展覽機會,結果至今泥牛入海。黃永厚講:「君子求諸己」,自己上了一趟新加坡,終於轟動獅城。黃永厚一向清貧,但決不仰人鼻息,確有山裡人強勁。有一次到乃兄家,臨行嫂子拿出四百人民幣(60元美金)以壯行色,彼時黃永玉已是大陸畫家首富,一件外套二千美金,如此刻薄待弟,明擺是嗟來之食,黃永厚放於桌上揚長而去。一日黃永玉在吳祖光先生家看到黃永厚給吳歡畫的一隻白虎,當場踩於地下,臭罵垃圾,其對親兄弟之仇恨,何至於此?!

十、黃永玉與吳鐸

關於範曾假畫案,黃永玉所投注的熱情可謂舉世無雙,容我慢慢說來。

四年前北京有吳鐸者,專以剽竊本人作品為業,並偽刻範曾圖章,進行詐騙,曾被公安局審問,並被日本《朝日新聞》揭發。而黃永玉的心腹與日本某華僑勾結收買他的畫在日本展覽,全部是幻燈放大或對臨本人畫冊的作品,經我揭發之後,黃派心腹邀吳鐸至其家面授機宜,並說,你的畫本來就比範曾的好嘛,鼓勵他繼續大幹下去,另一方面黃之心腹在外揚言,範曾的畫很快會一落千丈,不值一文。從此吳鐸成了黃永玉家的座上客,並把他帶到家鄉湖南鳳凰縣,當著很多人的面講:「吳鐸,來兩張範曾」,吳鐸即伏案作畫,竭盡醜化本人作品之能事,然後大家轟堂大笑。吳鐸之人格,即使人家對他如犬如豕,也不會有心靈上的愧惑,人家已不把他當人玩了。而私下黃永玉指著吳鐸的畫對黃河(畫家,黃永厚之子)講:「到底還是不行啊」,黃永玉就是這樣一個靈魂陰詐的人。他的這種痞子手段,恐美術界更無第二人。吳鐸有黃永玉為後臺,有恃無恐,法律報記者為假畫和剽竊事件去採訪他,他說,你叫範曾去問某中央領導去。記者問他,為什麼你畫的、題的都和範曾畫冊上的一樣,他無賴地說:對了,我也奇怪,怎麼和範曾想的一樣?也不知道是我抄範曾,還是範曾抄我。

十一、黃永玉誣衊範曾製造潘天壽贗品

十年前友人李雪廬先生與我在畫家吳悅石家飲酒,酒酣,李雪廬屬我畫一幅怪誕的作品,以奇制勝,我講潘天壽畫一頭陀,宛若一山,今亦試用其意畫一達摩,乃將紙鋪於地上,用白描幾分鐘勾一長髯高僧,身體則以山石皺法為之,題款範曾所作,即非潘天壽畫中人物,亦非潘天壽作畫技法,更非對臨,送給李雪廬,作畫的目的不過是自娛娛人而已。進言之,以範曾人物畫之水平,須不須去製造潘天壽人物畫的贗品?以範曾人物畫之價格,有沒有必要去製造贗品?自香港報紙發表黃永玉的無聊文章「賊喊捉賊」之後,李雪廬頗感內疚,對香港藝術家聯盟主席謝宏中先生講:因為需錢孔急,把這幅畫賣了,初不料會出現這種問題。人心如黃永玉之險惡,真令人不寒而慄。

近兩年之臺灣名人畫廊範曾假畫案和佳士得公司範曾假畫案,黃永玉都迫不及待地跳出來為贗品辯護,其謬論有三:一、範曾畫本來不行,何必偽?二、範曾完全是為了炒自己的名聲,故年年揭發偽畫;三、範曾本人即製造潘天壽的贗品,賊喊捉賊。然而墨寫的謊說掩蓋不住事實的真相,今臺灣詐騙犯胡登峰已被判一年零十個月徒刑,黃永玉還會粉墨登場嗎?你所支持的吳鐸,相信也會受到法律制裁,黃永玉這幕後執鵝毛扇者,我希望你不要「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十二、黃永玉打擊同道不擇手段

一九八六年山東美術出版社出辦《青年藝術家》雜誌,當時正好全國美術家協會代表大會在濟南舉行。黃永玉看到創刊號上有介紹我的照片和專文畫頁,立刻糾集華某某、韓某某通過山東省有關部門阻礙該刊的發行,然而創刊號幾萬冊已印就,而且有幾百本已發至郵局。黃氣急敗壞,通過發行機構追回,並且準備集中銷毀。後來範曾與北京文藝界知名人士王景愚、馬季、林麗芳等人聯名致電山東,堅決反對此舉,並提出倘任黃永玉等一意孤行,將向法院提出申訴,這才制止了黃永玉的一場陰謀。

同年公安部舉行展覽,曾請我畫一鍾馗,顧問李某某星夜趕往黃永玉家,告訴他必須阻攔此畫的展出。黃立刻畫同樣大小一張鍾馗,送去公安部,為此引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公安部、中宣部、文化部領導為此兩幅鍾馗的取捨作過多次的商量、批示,有的講同時展,有的講展範而不展黃,有的講展黃而不展範,有的講都不展,最後決定全不予展出。黃永玉在北京為打擊對手,不遺餘力,此一例也。一九八四年湖南人民美術出版社欲出版《範曾畫集》,黃永玉和華某某分別兩次到長沙,阻止出版。講範曾有嚴重問題,所以不讓他到日本參加「範曾美術館」開幕式,出版此書是嚴重的政治事件,果然起了作用,此書從印刷廠撤回。同年國務院公布學術委員會評議組成員名單,這是中國最高學術審批機構,範曾名字忝列其中,責任編輯徐中敏拿著報紙去找湖南有關部門,最後才決定重新開印。黃永玉打擊對手,不擇手段,此又一例也。一九八五年《藝術家》雜誌有專輯介紹我的藝術,由新加坡評論家劉奇俊著文,此書由黃永玉作為範曾私通臺灣「敵對勢力」的材料,送到中央,黃並幾次三番用蠅頭小楷寫信到中央領導,揭發檢舉我的「罪行」,告密者故伎重演,當然不會得逞,徒逸天下笑柄。

十三、黃永玉大打出手

在種種造謠、攻擊、迫害的手段用盡之後,黃永玉真的大打出手了。他派其心腹周葆華到北京畫店對劉克欣講,你告訴範曾,我們要打他。在美術館一次美展會場,忽有一矮矮動物撞我,定睛一看,乃叼著菸斗的黃永玉。不久我與香港女畫家餘妙枝、前人民日報記者胡思升在北京飯店吃飯,另一桌為黃永玉、黃永厚、梅溪三人。當著眾多外國人,忽然黃永玉大喊:「我今天要打一個人!」黃永厚立即站起來擋住去路,我則以將一瓶啤酒看準,倘黃永玉施以拳腳,我則投桃報李,擊以酒瓶。然而由於黃永厚與梅溪之勸阻,醜劇告終,黃永玉憤憤而去,而鄰桌範曾等三人,則不動聲色,繼續飲酒。後來北京美術界盛傳黃永玉拳打範曾,範曾瓶敲黃永玉,此乃演義,未完成式變成進行式。其實以黃永玉之三寸丁葛樹皮和嶙峋瘦骨,何待用啤酒瓶,以本人少小時學得的一、二散拳,足以使起跪地求饒。北京美術界文採風流、掃地以盡,黃永玉,黃霸天也。

十四、黃永玉慾壑難填

黃永玉由於他難填的欲壑、慳吝的為人、刻薄的性格,使他永遠在痛苦、煩惱、暴怒、狂喜中自我折磨和煎熬,他看到周圍的人都不順心,羅曼•羅蘭有云:「一個人周圍人們的面貌,大體是自己造成的,這誰也怪不了。」才能高於他的,他仇恨、打擊;整過他的人,他報復、上訴;達官貴人,他伺候周旋;洋人商賈,他拍馬、招待;洋貨要囤、外幣要存,半山房子要買,騎士勳章要得,女兒婚變,洋媳私奔,他生活在一鍋熱粥裡,得意時少,怨怒無常時多,有好幾次妒、惱、怨恨,七情六慾攻心,竟至昏厥倒地,口吐白沫,他很累,很值得同情。

由於黃永玉出生微寒,山裡人沒見過大世面,一旦發跡,物質的誘惑使他目迷五色,宛如傑克•倫敦筆下那個在荒原飢餓得太久的人,見了所有可吃的東西都往床下塞。一切對他都新鮮,任何新玩意兒都能使他沉醉。皮鞋上的一個名牌商標,早被商人們淘汰了的手錶上的計算器,一萬元一隻的超低音喇叭,都足以使他翹起腳、撩起衣袖向人炫耀。他使我們不禁想起柳宗元筆下的一種背上有粘液的蟲子——蝜蝂(fù bǎn),一路見東西就粘於身上,直到壓死為止。

柳宗元《蝜蝂傳》

風度不太好裝,真正的高風度,恐怕得修幾世才行。黃永玉這土法上馬的貴族,已有不少事貽笑大方,你比不上世家大族,甚至比不上破落戶的飄零子弟——山裡人本無悲哀,這是你自找的悲哀。

十五、認識黃永玉的醜惡靈魂

我向世人披露以上的情況,僅僅是想把黃永玉這位畫家的靈魂展示,使人們對他有一個生動的了解,了解被個人的貪慾、妒忌、私心、詭計所煽惑的心靈,宛若地獄般的黑暗。他散播給大地的除去仇恨和痛苦之外,更無他物。你對先輩們的汙穢的攻忤,不會因為你一篇「大姚堡胡同甲二號」的文章,得到亡靈們的寬恕。歷史上的確有無才的前輩仇視後輩,竟至於施行慢性自殺者,如德國的薩裡瑞之於莫扎特;也有卓有才華的前輩妒忌後輩,暗中派殺手者,如吳道子之於皇甫軫;而小有才具,手段卻遠勝前人者,黃永玉是其人焉。

範曾:鍾馗神威圖 1984年作

北京榮寶拍賣2017年春拍 345萬成交

我敢在神聖的上帝面前發誓,我說講的一切沒有一件虛構,我不會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僅希望黃永玉能於月朗風清之夜,捫心自問,一生之中作過多少卑汙的壞事,構陷過多少人,說過多少謊,瞞過多少人?

有道是慈悲海上君可渡,菩提樹下有坦途,有道是天藏巨眼,把你關注,我希望黃永玉從泥淖中爬起來洗心革面,須知心外本無佛祖、大地即為蒲團,祝你朗然徹悟。

我希望你心靈那方只生荊棘與毒刺的土地上萌發一點新綠,希望你帶給人間的不再是秋的蕭瑟,而是春的溫暖。

(來源:觀察者網)

- END -

相關焦點

  • 大師間的江湖恩怨:82歲範曾VS96歲黃永玉,誰贏了?
    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故事,可能也就是82歲的範曾與96歲的黃永玉因為畫作而鬥爭的這樣一個故事。那麼他與畫家黃永玉之間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其中又有哪些謎團呢?特別是在當時這樣一個環境裡,範曾對於黃永玉的畫雖然是完全看不上,但是他在討論畫作的時候,居然把話題直接引向了黃永玉的人品一說。範曾在他反擊的文章裡這樣表示,他認為黃永玉的畫完全就是一個門外漢的水平。作為一個國畫大師,單單看他的畫作來說既沒有線條也沒有色彩。
  • 畫家與恩師反目,把老師畫成一條狗,稱其為無賴,老師題8個字回應
    但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和老師們的關係頻頻高度緊張,甚至惡語相向、作畫互諷,甚至一位恩師拒絕讓這位學生為自己扶靈,也是歷史上罕見的一幕。這位曾經的學生,就是今日名聞遐邇的畫家、書法家範曾。範曾成人後進入中央美院學習,在這裡認識了一位幾乎互掐一生的恩師——黃永玉。黃永玉是誰?是逃學當過木匠的叛逆少年;是得弘一法師提點的幸運兒;是擅長版畫的一代「鬼才」;是在窄小黑屋裡為自己「畫一扇窗」的豁達老人。
  • 範曾字畫多少錢一平尺?2020年範曾字畫收藏趨勢分析
    範曾範曾當代國畫大師,提倡「回歸古典、回歸自然」,身體力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的美學原則,對中國畫的發展厥功至鉅,開創了「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先河。1984年,日本岡山範曾美術館建立;1986年,捐建並主持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2008年,南通大學範曾藝術館揭牌;2011年,榮獲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有二十四字自評:痴於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
  • 97歲黃永玉倒寫書法,簡單2個字意義重大,外國人看了鼓掌稱好
    黃永玉是一代國畫大師,其筆下的繪畫功力不一般。甚至很多繪畫圈裡面的名人都聲稱在當下的藝術繪畫界,黃永玉是真正的唯一老師傅,就連範曾也需要讓他三分。近年來黃永玉已經不再出現在繪畫市場之中,只有熟悉他的人才能獲得黃永玉的贈畫,可以用一畫值千萬來形容,如今能獲得黃永玉大師的真跡者,絕對是有力實的繪畫界能力。老爺子如今已經97歲的高齡,生活仍舊還是如他93歲所形容自己的一樣「老頭我已經九十了,但九十不老」!
  • 範曾最新書法:簡單的9個字充滿內容性,飽含必勝的決心
    當然就連藝術大師範曾也不例外,身為大師的他早就已經為大家獻出了自己最得意的書法,而且把作品都已經擺到了大眾的媒體之中。簡單一點來講,範曾不僅僅是捐了不少的錢放到前線之中做慈善用,更用自己的書法作品代表著自己在發聲!
  • 五百年無法超越之大師範曾 遠遠望去很美近看脂粉無比!
    儘管有黃永玉、李苦禪、沈從文、吳冠中等等和範曾關係密切者的負面評價。但範曾先生還是獲得不少人給他很高的評價,如國學大師季羨林說:我認識範曾有一個三部曲:第一步認為他只是個畫家,第二步認為他是一個國學家,第三步認為他是一個思想家。在這三個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詣。
  • 李敖評範曾:人品有問題,字如帳房先生,畫千篇一律
    有一本書叫做《李敖大全集》,裡面收錄了李敖大部分作品,其中有一篇文章《評範曾》,裡面講述了這麼樣的一個事情:一天, 範曾去某家電視臺裡錄節目,剛剛下機的時候,就被名人畫廊的負責人胡云鵬打了一頓。在警方經過數月馬不停蹄的調查下,終於將這一夥盜竊團夥打掉了,而後胡云鵬通過臺北某畫展負責人的鑑定,證明了這些畫作是真品,並非範曾口中的贗品。更有人評價他:"範曾的藝術是託人家的命活著的。"本來胡云鵬是想要和範曾面對面理論一番的,可是一看到範曾,就沒有辦法控制住不住自己衝動的情緒了,沒忍住衝上去打了範曾一頓。
  • 在張梅溪眼裡,夫君黃永玉是一隻「小黃牛」
    有人覺得這是在炫富,黃永玉無奈說道:「我純粹是為了好玩,跑車就是一玩意兒。」在他生命裡,「玩」才是正經事,有趣,亦是他半生行過的註腳。 黃永玉當年在北京的家命名為「罐齋」,家裡沒有窗戶,他在牆上畫了一扇窗戶,窗外還有樹。
  • 董卿三請黃永玉:你們都太正經,我只好老不正經
    而他為自己製作的的名片上,卻是簡短的令人忍俊不禁的兩行字:享受國家收費廁所免費待遇(港、澳、臺、暫不通用)他不承認自己是「鬼才」,也不願意別人叫他「大師」,九十歲那年,國家博物館為他舉辦個人作品展,幾個收藏家一見面就熱情地喊他黃大師。他一點也不領情,當場一拉臉:「畢卡索、吳道子才算大師,我算什麼大師。
  • 黃永玉的泉州印象
  • 黃永玉黃裳汪曾祺,「三劍客」在上海
    記得有一次我和蘇北談起黃裳, 他說老爺子請客很有派頭,捨得花錢,有一次拿出 5000 塊錢請人吃飯,你想想啊,那年頭,5000 塊! 黃永玉曾以見過一些好友的父母為榮,如黃裳的母親,又如汪曾祺的父親,「近處講,見過汪曾祺的父親,金絲邊眼鏡笑眯眯的中年人」。我在想,黃永玉是在什麼時候見到汪曾祺父親的?是在高郵還是在上海?
  • 範曾的畫《牧牛圖》筆墨賞析
    範曾,1938年生,字十翼,別署抱衝齋主,江蘇南通人,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其作品熔山水、花鳥、人物於一流,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在繪畫語言上有創新,功力不凡。浦君藝術創始人胡桂忠與範曾合影範曾提倡「回歸古典、回歸自然」,身體力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的美學原則,對中國畫的發展厥功至鉅,開創了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先河。
  • 國畫大師範曾的書法作品有收藏價值嗎?
    綜觀古今中外,有收藏價值的、能流傳千古的藝術家的作品,無一例外都與藝術家的人品光輝、人格魅力有密切關係,再加上對藝術的孜孜追求和不懈努力,勤學苦練,這樣流傳下來的藝術品才是真正受到大家認可、喜愛、欣賞、讚揚的。感覺範曾的書法非常獨特有個性,其書法可能取法魏碑書法。
  • 人們不談劉海粟畫畫有代筆,卻大罵範曾涉嫌複製畫作
    學者榮宏君撰文談過一次見聞:「劉一次周日叫張弦到家吃飯,卻安排他臨摹一幅畫,自己卻打麻將去了,中午回來,在張作品上署了自己的名字。第二天又讓張弦臨了一幅,又署了自己名字。」張弦工作繁忙,還得為劉海粟代筆。傅雷看不慣,常為張弦打抱不平。劉海粟1936年8月,傅雷得知張弦積勞成疾,不治而去。
  • 李瑞環為何罵範曾「毫無人格、國格」?!
    所以,無論是過去,還是今天,範曾的存在依舊是一把雙刃劍,損人利己,人人喊打!他除了多變的佞言,每前進一步,總是驚世駭俗,讓人詛咒又譏諷。我今天所寫的主要內容,對於範曾的真相只是九牛一毛。如果範先生有異議,期待回應!
  • 觀察 李瑞環為何罵範曾「毫無人格、國格」
    以下是「蚊子」的自述    我好喝茶與品酒,也格外注意養生。一天晚上,朋友給我一個電話號碼,此人姓須,名遵德,是個美食家,對養生很有見解,並且還畫畫。我得到這個消息,非常興奮。而我給他準備的是陳年普洱。    茶間,大家聊得很盡興,沒想到須遵德先生的愛人石某在美食方面比須先生更勝一籌。這女人一幅菩薩長相,穩重大方,談吐文雅,很有學問。我開始讚賞須先生的福氣,找了這麼一位好媳婦兒。
  • 範曾先生懷念老友趙忠祥:一個聲音消逝了!
    著名書畫家範曾先生也在第一時間撰文痛悼摯友:「一個聲音消逝了。這聲音如此渾厚華滋、如此葳蕤蔥蘢、如此博大深沉。這聲音慰藉過、鼓舞過、激勵過你、我、他,這是我心愛的摯友——趙忠祥的聲音。」字裡行間,有著太多的感嘆和不舍。
  • 黃永玉作品價格,2020年多少錢一平尺?一平尺超百萬到底值不值?
    黃永玉,畫家,當代中國最富盛名的藝術家之一。中國畫院院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曾任版畫系主任。黃永玉作品價格近年來一直在上漲,所以前些年入手黃永玉作品的藏家大賺特賺了。小編初次接觸黃永玉是從讀他的書開始,讀他第一本書,是《永玉六記》。
  • 範曾老婆楠莉有多渣?偽造身份隱瞞婚史,婚內不忠卻稱嫁給了愛情
    1990年的11月,範曾公開發表了一份聲明,其中這樣寫道:「我既愛江山,也愛美人,我願與相愛二十年的楠莉,共赴天涯。」一時間,這段看似浪漫的愛情故事轟動了海內外,引得媒體紛紛報導。此外,範曾還在自己的自傳中詳細講述了他與楠莉的相愛故事。
  • 往事|黃永玉手書訃告的背後:相愛已經「十萬年」
    黃永玉妻子張梅溪將軍之女為愛出走張梅溪的父親是一位將軍,她在家庭的薰陶下從小就酷愛藝術和文學。當時有好多人都在追求張梅溪,其中有一個在航空站工作的青年,人長得很瀟灑,他知道梅溪很喜歡騎馬,每次都要牽一匹馬來邀請她出去到大樹林裡遊玩。黃永玉心想這下麻煩了,自己連自行車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