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內作品展】
以生活化角度呈現莫內藝術性格
當代藝術新聞 / 北京報導
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主辦的【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內作品展】自5月4日至7月11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包括〈睡蓮〉、〈春天的吉維尼〉等在內的17幅參展作品,是從法國國家級博物館及私人珍藏中選出。這是香港舉辦過的最大型的莫內作品展。主辦方介紹,此次展覽共分為巴黎及法蘭西島、倫敦及威尼斯、吉維尼等四部分,按照畫作裡的景地分類展出,讓觀展過程如同隨莫內遊覽和感受他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工作人員在記者會上放置克勞德.莫內的作品
這17件作品,大多包含了天、地、水、光線等體現印象派特點的創作元素,可以讓觀眾更好地體會印象派的創作風格。展覽中,一幅創作於1907年,整體以圓形構圖呈現的〈睡蓮〉獨具特色。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盧秀麗介紹,莫內從1890年開始創作大型系列畫作,經常反復繪畫同一主題,但莫內一直嘗試突破自己。以圓形做整體構圖,就是莫內在那個階段的一種嘗試。除了難得一見的莫內畫作,此次展覽還特別模擬了莫內位於法國吉維尼的故居,讓觀眾從生活化的角度瞭解莫內和他的作品。
克勞德‧莫奈 睡蓮 油彩布本 1907
聖艾提安現代美術館藏 © RMN-Grand Palais / Daniel Arnaudet
克勞德‧莫奈 維特尼流域塞納河解凍,面向拉瓦古 油彩布本 1880
巴黎奧塞博物館,1974年歸入公共收藏,由裡爾美術宮義務永久存放
© RMN-Grand Palais / Jacques Quecq d'Henripret
克勞德‧莫奈 春天的吉維尼 油彩布本 1890
香港私人收藏 © akg-images © private collection
更多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6年 5月號 No.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