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詩人中除了傳統的士大夫之外,還有一些僧人,他們同樣有很多的名篇佳作流傳於世,而且這些僧人的作品,往往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字裡行間卻又充滿了哲理,所以我們讀這樣的作品,只要細細品讀,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思,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畢竟哲理就是詩人對於人生的感悟,他們有過豐富的經驗,對於人生有著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充滿了哲理。
黃櫱禪師這首經典的七言絕句《上堂開示頌》,那就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整首詩情感細膩,詩人以一種很細膩的筆觸,借用梅花告訴了世人許多的道理,一個人正是要經歷無數的磨難,最終才會有所成就;這就好像是梅花一樣,儘管天氣異常的寒冷,可是依舊在紛紛揚揚的雪中綻放,這也正是梅花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這首詩也是收錄在了《全唐詩》,成為了裡面一首很有哲理的作品。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梅花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獨特性,它不像別的花全部集中在春天開花,而是選擇在寒冷的冬天綻放,這就使得梅花顯得與眾不同,而且古人們也最是欣賞這種獨特的個性,所以把梅花稱為君子,意思是它們品格高尚,即使是在寒冷的天氣中,那也是能夠堅守自我,依舊會開出燦爛的花朵,這也正是梅花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所以古人也都喜歡梅花,從而去讚美梅花。
那麼黃櫱禪師在這首詩中,只是借用了梅花獨特品性,以此來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一個人一定要能夠吃苦,要知道生活的不易,只有在磨難中才能夠真正成長,能夠成就一番事業,所以我們做人做事都一樣,要有自己的原則,要懂得珍惜,要吃得苦中苦,才能夠成為人上人。
開篇的兩句詩人便是直抒胸臆,告訴了人們應該如何去做事,怎麼樣才能夠把事情做好,「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一個人想要擺脫塵世的勞累,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做事的時候一定是要認真,千萬不要半途而廢,這樣的話到頭來終是一場空。這兩句寫得很是深刻,也很是令人感動,讓我們從中也是能夠學會很多的東西,詩人正是以把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兩句充滿了哲理。
最後兩句也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寫得就更加的深刻,「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一個人如果不經歷一番勞累,吃不了苦的話,那終究是不可能成功,所以一定是要吃盡無數的苦,梅花也是一樣,它也是經歷了寒冬的洗禮,最終才開出了撲鼻的梅花,那香味即使是在很遠的地方也是能夠聞到,這也正是梅花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做人做事都一樣,一定是要有梅花那種品格,這樣的話才能夠成功。
黃櫱禪師很多的詩都充滿了哲理,這也是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他很少的時候就出家,一直在寺廟裡修行,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那自然就與眾不同,還處處充滿了哲理;在這首經典的七言絕句《上堂開示頌》中,他先是拋出了觀點,然後又是引用梅花,以此來告訴世人許多的大道理,梅花雖然很普通,可是它最為令人感動,無論天氣多麼寒冷,依舊在雪中綻放,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