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鎮江)重型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2020-12-23 中國港口網

二重(鎮江)重型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8年9月19日,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旗下國機重裝重大裝備出海口基地。  

公司位於經濟高速發展的長江三角洲江蘇省鎮江市,公司廠房佔地面積約1800畝,由陸域工廠和重裝碼頭兩大部分組成,已建成國內特大、超限重型石化裝備製造基地和重大件江海聯運的現代物流中心。  

擁有超大型石化壓力容器、風電、重大成套裝備、海洋資源開發、船機等設備的製造能力。

具有年吞吐量130多萬噸的中轉運輸能力。

核電容器廠房佔地約5.3萬㎡,分為四跨,配有帶極堆焊設備、窄間隙焊接設備、馬鞍形焊機等大型焊接設備,落地鏜床、數控立車等機加設備,以及大型卷板機、大噸位滾輪架、變位器等焊接輔助設備,並配置了大型行車、大規格熱處理爐、射線探傷室、噴砂室等。

車間主要用於生產大型石化容器設備,先後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提供了百餘臺超大型石化容器設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最大重量達2400T,最大直徑近10m,最長的產品超過70m。

隨著國家油品升級產業的持續推進,公司不斷提升自身技術和製造能力,現已具備2500噸級壓力容器極限制造能力,製造水平在國內首屈一指。  

成套重裝廠房佔地約3.9萬㎡,分為三跨,配有落地鏜床、數控立車、臥式車床、數控雙龍門鏜銑床等大型加工設備,配置了大型裝配地坑。車間可用於軋機、大型鋼構、礦山機械、海洋平臺、船機、風電等重大成套裝備製造。  

公司配有理化檢測中心和焊接培訓試驗中心,有拉伸萬能試驗機、擺錘衝擊試驗機、氧氮氫化學分析儀等一流設備,焊培中心具備18個工位同時進行焊接培訓的能力,為產品製造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公司重裝碼頭具備正式經營許可資格。

作業平臺全長709m,寬度25m,碼頭配套設施齊全。碼頭重件泊位可利用容器廠房擁有的2臺850噸橋式起重機吊運,實現貨物的江、海、公路、鐵路聯運和中轉。

目前已具備一次裝卸單件最大1700噸貨物能力,港區水位常年在15米以上,無封凍期,配5萬噸級海船泊位,被譽為「長江第一吊」。

近年來,公司重裝碼頭已先後完成國內最大的焦炭塔、代表國際領先水平的揚子石化超大直徑超大壁厚(「雙超」)加氫反應器、世界級全球最重、製造難度最大的260萬噸/年沸騰床渣油加氫反應器等100餘臺重型化工容器的裝船發運,彰顯了出海口基地獨特的市場服務優勢和交付能力。  

公司正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方式調結構上水平為主線,緊緊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的高端重型裝備集成服務商」的奮鬥目標,大力提升公司國際化水平,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為中國從裝備大國走向裝備強國不懈努力。

素材來源:二重(鎮江)重型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相關焦點

  • 【快訊】國機重裝獨立董事、國機集團派駐監事到二重鎮江公司調研
    10月19日,國機重裝獨立董事李強、宋思忠、唐克林,國機集團派駐監事會主席、國機重裝監事會主席趙飛,國機重裝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劉華學,國機集團派駐監事臧曉遜、譚聰等一行到二重(鎮江)重型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調研指導工作。
  • [發行]二重重裝(601268)招股說明書
    ,下列簡稱具有如下特定意義: 發行人、公司、本公 指 二重集團 (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司、股份公司 重裝公司 指 二重集團 (德陽)重型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本公司前身) 中國證監會 指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務院國資委
  • [年報]二重重裝:2010年年度報告- CFi.CN 中財網
    孫德潤:現任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曾任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建輝:現任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黨委常委,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任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 重慶重型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中新社重慶十二月二十九日電(記者 和平)中國重型汽車主要生產基地之一的四川汽車製造廠,二十八日在此間掛牌成立重慶重型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據了解,該公司由原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所屬的綦江齒輪轉動有限責任公司、卡福汽車零部件有限責任公司、紅巖汽車彈簧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中方股權)、重慶重汽集團銷售有限公司等二十餘家子公司改制組建而成,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這一具有三十五年歷史的大型軍工企業,從單一的生產企業實現了向集生產、銷售、科研一體的綜合型現代公司的轉變。
  • 二重、中國重型院與昆鋼交流加強合作
    本報訊(記者王曉江 通訊員李照峰)4月2日下午,昆鋼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杜陸軍與來訪的國機重裝總經濟師、中國二重總經理胡洪,中國重型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社昌一行就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合作進行了座談交流。
  • 國機重裝回歸A股8日上市交易 瞄準國家級高端重型裝備旗艦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3年到2020年,歷時7年改革歷程,二重重裝經歷了主動退市的陣痛,推動進行了資產重整並引入戰投獲得新生,打造了集科工貿於一體的國家高端重型裝備旗艦企業——國機重裝。主動退市重整脫困2013年,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與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二重)實施聯合重組。2015年5月,中國二重主業上市公司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二重重裝)主動退市,同年7月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交易。
  • 二重鎮江公司開展2020年度法律知識培訓
    金山網訊 為進一步提高公司相關部門職工法律意識,做好法律風險事前防範,11月27日,二重鎮江公司特邀江蘇南崑崙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 退市新規後首家主動退市公司出現 *ST二重5月21日正式摘牌
    摘要 5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作出決定,同意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二重)提出的主動終止上市申請,並將在5月21日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 二重重裝變身國機重裝重新上市
    6月8日,國機重型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至此,A股「主動退市第一股」二重重裝歷時5年,兌現承諾,以全新面貌成功回歸。這也是繼ST長油(現「招商南油」)之後,A股市場第二家申請重新上市獲批的公司。國機重裝是世界500強企業——國機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是以中國二重核心製造主業為平臺,整合中國重機、中國重型院等國機集團重型裝備板塊優質資源,組建的集科工貿於一體的國家高端重型裝備旗艦。5年間,國機重裝通過扭虧脫困與二次創業,回歸良性發展軌道,連續4年實現盈利。
  • 國機重型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機重型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機重裝)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機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是以中國二重核心製造主業為平臺,整合中國重機、中國重型院等國機集團重型裝備板塊優質資源,組建的集科工貿於一體的國家高端重型裝備旗艦
  • 二重變身國機重裝 6月8日重新上市
    重新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 國機重裝前身為二重重裝,2010年2月2日登陸上交所主板。彼時的二重也曾風光無限,為國內最大的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基地之一。但是,上市不久,二重就開始走下坡路,行業不景氣疊加自身經營不善,公司連續虧損。在2011-2013年連續虧損三年後,公司股票被上交所暫停上市。
  • 中石化重型起重運輸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起運公司2021年800噸級起重機...
    招標公司受業主委託,於2020-12-21在網上發布:中石化重型起重運輸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起運公司2021年800噸級起重機購置項目履帶式起重機招標結果公告。各有關單位請與公告中招標負責人接洽聯繫,及時開展投標及相關工作,以免錯失商業機會。
  •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銀...
    中鐵工業: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中鐵高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募集資金存放與使用情況專項核查意見 時間:2020年03月31日 01:21:30&nbsp中財網
  • 二重重裝:估值極限區間為6.44-9.5元
    8.5-9.18元  二重重裝新股分析報告:力做世界知名成套裝備和鑄鍛鋼基地   研究機構:齊魯證券 分析師: 李將軍  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13.9億股,本次擬發行3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7.75%。
  • 「主動退市第一股」中國二重滿血復活,前十大流通股東8家是銀行
    成交明細顯示有投資者追高買入23家金融機構持有18億股國機重裝前身為二重重裝,也是繼長航油運(現招商南油,601975.SH)後,A股第二隻退市「復活」股。公司於2010年2月上市,但次年就虧損,到2014年連續4年虧損。
  • 曾經的上市公司主動退市第一單*ST二重 又要回來了
    3月13日晚間,上交所發布公告,同意國機重裝(原*ST二重)重新上市。投資者熟悉的那個*ST二重又要回來了。公告顯示, 國機重裝於2019年12月12日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出股票重新上市申請,上交所於2019年12月18日受理。
  • 涅槃重生,火鳳凰中國二重,以國機重裝的全新面孔重返滬市!
    涅槃重生的中國二重始建於1958年,是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製造基地,具備極限制造能力,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戰略性作用和意義。2011年以來,中國二重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陷入破產清算的邊緣;2013年7月,國機集團與中國二重實施聯合重組,制定了改革振興總體方案;2015年5月,中國二重選擇主動退市;2016-2017年,中國二重分別實現利潤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