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需對3件事夠「狠」

2021-01-09 潮觀大自然

人們都喜歡和性格溫潤的人相處,因為他們待人更加和善,就能更大程度上的保證你們的這段情誼的「穩固性」,但是一味的心軟和善並不是一件好事,特別是人到中年,五十歲就是一個人生的分水嶺,雖然五十歲的時候我們身體逐漸衰老,肯定不如年輕人「能幹」,但是我們有他們沒有的「閱歷智慧」,以及半輩子對人生的感悟。

古時候有一個人,他被人們尊稱為「聖人」,與孔子孔聖人齊名,是中國上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唯一一個能與孔子一起被稱為「聖人」的人,且沒有之一!這個人就是明代大哲學家,心學集大成者,人稱「心學大師」的王陽明!

王陽明對修心治心十分有研究,他的一生都致力於研究「心」,他就曾告知人們「心軟之人多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為人處世需對這3件事心狠,往後餘生才能越來越有福。

一、對欲望心狠

與其說對欲望心狠,倒不如說是自己心狠。因為人活到五十歲了,就算再怎麼健康,肯定也不如一些年輕人們了,精氣神也遠不如20歲的小夥子,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對自己的欲望心狠。

不論是對金錢的欲望還是對口腹之慾,都應該有所克制,少在外奔波,要知道這時候的身體已經不再年輕,而你追尋了半輩子的金錢和名利能得到的已經得到了,所以要對它們都心狠一點,不要再將全副身心都放在那上面了,身體才是第一位的,沒了好身體一切都「免談」。

人到中年的我們,人生的沉澱和閱歷,是年輕人所沒有的獨特魅力,沒必要再拿身體去和年輕人拼。

所以,人到五十,要學會對自己的欲望狠一點,更加重視一下自己的身體吧,對自己好一點,往後的日子才能越過越幸福!

二、對兒女心狠

老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這句話其實就是在告誡天下父母,子女們自有他們的福氣,人生的路該怎麼樣還是靠他們自己去走。父母只能因勢利導,不能強逼或放任不管,否則只能適得其反。兒孫的福氣,長輩不必為他們過於操勞擔憂,如果有福的話,什麼都沒有,也能白手起家。

人到五十,兒女應該也長大了,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們心狠一點,放手他們出去獨當一面了。

不要再過多地去幹涉兒女的生活,畢竟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彼此的生活方式和接觸人事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強行介入,彼此都不舒服, 既然如此,還不如多給彼此一些自由的空間。

也許你對兒女心狠一點了,他們會在這個過程中,遇到困難和挫折,但這都是他們成長路上必經的考驗,畢竟也是成年人了並沒你想像的那麼脆弱。

三、對「假」關係心狠

人到中年,就別像個未經世事的小孩那樣天真了,有些人有些關係就是走著走著就疏遠了,這是人之常情,若是兩個人之間沒有「利益」做紐帶,那人家要走你也留不住。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既然是經歷了半輩子風雨洗禮的人,該在身邊的人,早就應該珍惜了,在經歷了各種風雨的考驗之後,能留下來的,都已經成功留在了自己的身邊,剩下的也沒有必要再浪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那種「假模假式」的關係,而更應該關心身邊的「真朋友」。

所以,我們不妨對不冷不熱,「假」關係心狠一些,不必擔心傷感情,真正的感情都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王陽明心學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如果你想學習王陽明的智慧,推薦閱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王陽明傳奇的一生和其卓越的學習思維。讓你擁有超越自己的勇氣,在人生不同階段去品讀,都會讀出新的感悟。越早讀它,對你的思維方法提升越大。

閱讀王陽明知行合一,不僅能學習到他的智慧方法,而且能夠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讓你的人生充滿智慧與豁達。

點擊上方商品卡~

相關焦點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心狠,是在積攢大愛
    古人也說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可能這就是人生年輪給五十歲人的一個忠告或者內心的感悟吧,對於人生到了五十歲這個事實,應該重視這三件事,必須對自己心狠起來,可能很多年輕人看不懂,也可能看起來很是刻薄,但這確實是一種大愛,老了老年慢慢回想自己之前的往事,慢慢地品一品,這個時候才能體會老酒的味道。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生在世,對這2件事上要「心狠」
    明代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事實確實如此,心軟之人,遇事猶豫感性,往往只會將自己置於一個尷尬的窘境,不上不下,這樣總是下不定決心反抗,狠不下心拒絕。人生在世,一時心軟可以讓人看到你的慈善,可若是一世心軟,那旁人只會看到你的軟弱無主見,你自己也缺乏成功的堅定意志。長此以往,那心酸窮苦一生也只是必然的。故人生在世,在這兩件事上,不得不「心狠」!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生在世,要對這3件事「硬起來」
    如果問你,什麼樣的人最好欺負,十有八九是老實人,心軟的人,這也正回答了,為什麼王陽明說「心軟的人一生窮」。當然,並不是說心軟不好,但心軟也要分情況。人生在世,無論是心軟之人還是心狠的人,在這3件事上都要學會「硬起來」。
  • 王陽明:人到五十,學會對這四件事「揣著明白裝糊塗」,很有道理
    王陽明:人到五十,學會對這四件事「揣著明白裝糊塗」,很有道理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往昔經歷,歷歷在目,猶如昨日。王陽明:「賢弟今年可有四十九了?我只說四件事,你把這四件事,學會如何揣著明白裝糊塗,自然就可以像我這樣悠然自得。」人生在世難得糊塗,卻也不能真糊塗,尤其是在這四件事上,聰明人是看透卻不會說透,「揣著明白裝糊塗」才是五十歲知天命時節最該有的大智慧。
  • 王陽明:心軟之人窮一生,人到四五十,要對3件事情「心狠」
    人到四五十,是人生的一道風水嶺,那時候的我們將褪去一腔熱血,變得更加成熟穩重,將對人生有更多地感悟。關於人到四五十歲的學問,中國古代有一位「心理學大師」,他最有發言權,此人便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王陽明對於「心」十分有研究,創立了為世人所震撼的「陽明心學」,在國內外都很受推崇。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則是無福之人,為人處世要對3件事心狠」。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到四五十,要對3件事情「心狠」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到四五十,要對3件事情「心狠」俗語說:「活到四五十,人生過半」,的確!人的一生只不過百年光陰,人到四五十歲,是人生的另一道分水嶺,是我們褪去一腔熱血,把人生智慧和成熟穩重裝進胸膛的分水嶺,也是我們青春逝去,人生下半場的分水嶺。
  • 「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這3件事要狠心,是對自己大愛,要注意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曾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我們縱覽王陽明的一生,歷經坎坷,挫折重重,他所歷經的是常人所無法想像的。他的成長曆程,也為我們指明了人類心靈的無儘可能性,甚至於包含身心健康和改變命運。他給後世遺留下了許多 忠告,在其中一個便是對於年過50的人!人生五十,是一道坎。暮然回首,一轉眼來到知天命的年紀。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到中年,要學會對這3件事心狠
    人生在世,誰都想有一個幸福美滿的生活。為了這個人生追求,每個人都在努力工作、學習。但是我國心學大師王陽明在自己的「陽明心學」中認為外界是自己內心世界的反映,幸福感源自人的內心世界,如果心幸福了,那麼人無論在什麼境況下,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王陽明告誡:人到50,人生過半,在3件事情上心狠,是積攢大愛
    人生存在太多變數,而人永遠都會將自己的欲望放在第一位,當人生到了50歲,一輩子已經過去了一半,心中的慾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執著使我們受束縛。而這樣的束縛只會讓你越活越累!在人生欲望這一方面,老顧最敬佩王陽明,王陽明的一生經歷起起落落,但是最終他成為了中國的聖人!
  • 王陽明:人到四五十,人生過半,要對這3件事「心狠」一點
    人一輩子都在追求幸福,幸福是什麼呢?是家庭美滿,是事業突飛猛進,是兒成龍,女成鳳……幸福有時很容易,兒女少讓我們操一些心,便是幸福;幸福有時很艱難,即使擁有再多財富,很多人依然愁眉苦臉。王陽明:心軟之人窮一生,為人處世要對三件事心狠。一、對兒女心狠一點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身為過來人,我們最清楚兒女終將成長,他們會獨自工作,獨自生活,會認識自己的愛人,建立新家庭,會比我們過得更幸福。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人處世,要對這幾件事「心狠」
    明代思想家,心學創始人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曾國藩、蔣介石等人對王陽明非常推崇,「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國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學。「心軟之人一生窮」心軟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卻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生在世,對這3件事要「心狠」
    王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還被世人稱為除了孔子以外的「千古聖人」。王陽明「心學」的提出,甚至影響了很多的中國古代有名的的文人,到了現在,他的「心學」依然備受推崇,受到很多學者的喜愛。
  • 王陽明心學智慧:人到五十,還在這幾件事上瞎忙的,註定勞碌命
    老友點點頭,就把自己人到五十還覺得自己沒啥作為的惆悵告訴給了王陽明。王陽明聽了,笑著說道:小弟啊,你要記住,人到五十,還在這幾件事上瞎忙的,註定勞碌命啊,希望你沒有。王陽明是誰?王陽明不僅僅是中國的聖人,一代心學大家,他還是一個軍事家,一個創造心學的人,能將自己的心學智慧運用到帶兵打仗上,還能打勝仗,王陽明是個擁有大智慧的人。那麼,54歲王陽明所說的這幾件事,究竟是指什麼呢?
  • 王陽明告誡:窮人總是心太軟,要想成功,對這2件事一定要心狠
    工作中、生活中,很多人都會不斷埋怨,為什麼自己出身普通家庭,事業做得又不如人,費盡心力撫育孩子,給他最好的呵護,可算盼到孩子長大了,不爭氣。而這些人當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心太軟,明朝心學大家王陽明曾說:一個人要想成就大事,一定不能太心軟,特別是對2件事一定要心狠。心軟之人窮一生王陽明說:百死千難,但為此心。
  • 低谷的王陽明,做了3件事,最終成為「聖人」,人到中年值得一看
    王陽明以前說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只需心裡充滿光明,遲早會見到成功的光芒。貧困潦倒時,恰好是磨練一個人氣魄的時候,如果能從困境中自救,那麼就能從低谷期邁向光芒萬丈,如果就此沒落,人生的黑暗將無邊無際!
  • 王陽明:人這一輩子,該看透的五件事
    」 耍小聰明的人只能風光一時,只有和我們風雨同舟的真誠之人,才能深交一世。 就在平定了寧王之亂以後,王陽明一時聲名大噪,武宗皇帝身邊的寵臣江彬分外眼紅,酷愛弄權的他居然跑到皇帝面前造謠,意圖給王陽明使絆子。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對這3件事「心狠」,才是對自己大愛
    王陽明還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想到了就去做,想盡一切辦法,一定要把想法變成現實。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對這3件事「心狠「,才是對自己大愛第一件事:久利之事如果有人和你說,這件事可以獲得長遠的利益,你是否會心動。
  • 鬼谷子:心軟之人多無福,做到這3件事,人生越來越好
    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如果不能了解一些處世智慧,很有可能會在和人打交道時掉進對方的陷阱,成為別人成功路上的墊腳石。人性本善,善良是對的,但是無底線的善良只會讓人覺得你傻,過於心軟只能淪為別人欺負的對象。鬼谷子曾對弟子說,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容易吃虧上當做到這三點,人生才能越來越好。1、做人有分寸做人有分寸指的是掌握做事情的技巧,學會懂得拒絕,這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容易。
  • 鬼谷子:「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真的有福氣的人,牢記3句話
    鬼谷子將必生聰慧撰寫進《鬼谷子》一書裡,書上說:「心軟之人就是無福之人」單純又心軟的人,似乎很容易共存,滿足別人。其實,沒有原則的表現,只有理解一種憤怒感。「人善被人欺,馬善被別人騎」,這樣的人,不僅會容忍別人對你的尊重,還會受到別人更嚴厲的對待。
  • 王陽明:人到五十還是一事無成,不是敗於懶,而是亡於它
    王陽明:人到五十還是一事無成,不是敗於懶,而是亡於它心中雜念太多,難以取捨。你的內心之中,雜念太多。就像釣魚的小貓,魚雖然好吃,但是周圍的蝴蝶也很好玩,鄰家的小花狗也很可愛。雖然魚竿是插在岸邊了,魚餌是穿在魚鉤上了,線是放到水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