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底古留城之謎

2021-03-02 微山招商引資

古留城是微山縣境內有名的歷史古城,位於微山島西南約四、五公裡的水面之下,至今沉眠於風光秀麗的微山湖懷抱之中。古留城是怎樣沉陷湖底的?張良為何選擇這樣一個地方做封地?民間傳說「古留城60年一現」的說法究竟有無根據?

  近年來陸續出土的漢代文物,在印證著古留城曾經的繁華。然而,貧乏的史料記載和民間的眾多傳說也為沉眠於湖底的古城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古留城傳說之一

  屠戶與石獅子

  古老的京杭運河幹流在蘇魯交界處經過一段美麗的湖畔,那就是有鐵道遊擊隊故鄉之譽稱的微山湖。關於微山湖的形成有一段古老的傳說。

  留城源於微子年代,微子,名啟。是殷帝乙的長子,殷紂王的同母庶兄,微子為宋國始祖,死後葬於宋國留邑(留縣治,今微山島西湖的東山上,即今微山島上)。此留城而今是一片蕩漾的湖水,湖裡有當年下沉的留城。微子死後不久,留城下沉到湖裡,據說當時從那裡逃出的只有一家屠戶。

  留城是富裕的城池,城裡的人們過著豐實的生活。城南有一家殺豬的屠戶,家門口有一蹲高大的石獅子,屠戶每天天不亮就在石獅子身上磨刀,天長日久,石獅子越發光亮。屠戶雖殺生,但為人很好,扶老助弱受人尊重,每到過年必在石獅子前燒香禮拜。

  一日,屠戶早起正要磨刀,看到石獅子在流淚,屠戶壯膽去問:「不知道何位神仙在此顯靈,我平日供你香火,不會是在你身上磨刀傷到你了吧?」只見那石獅子突然說話:「其實本不該告訴你的,只因為你平日為人和善,我不妨告訴你,留城有難」。屠戶聽說原委後大驚,原來留城氣數已盡,是夜子時要被大水淹掉(其實只是地震要發生)。

  屠戶聽後很想即刻告訴鄉親們離鄉避難,但石獅子說:「此是天機不可洩漏,會有殺身之禍的」。但屠戶依舊挨家挨戶去說服鄉親,只是城裡人不相信,日子過的好好的怎麼會一夜間就被大水淹了呢,只當屠戶發瘋了,大家照樣生活。

  天很快就黑了,屠戶只得含淚回到家裡,簡單收拾,和家人出門了,剛到門口石獅子動了,它告訴屠戶一家,馬上大水就要來,並且變成一艘大船,屠戶剛上去,大水翻天蓋地衝進留城,哭叫聲一片。石船帶著屠戶一家向南駛去,一夜飄泊,天亮時屠戶發現自己躺在一小島上,而石船不見了蹤跡。後來屠戶一家生活在島上,一代又一代……

  後人在島上發現一處碩大的土堆,一石柱在土堆頂,石柱上有金屬色的東西。當地人說誰碰石柱就會有好運,於是遊人每到這裡就會去觸石柱。當地流傳島的下面有一石船,就是那隻石獅子變的,因為它洩漏了天機,被壓在了島的下面。

  留城下沉多年後,住在附近的村民,在下大霧的時候,往往能看到留城再現,還能夠進城去。據說一大膽的人曾經趁大霧進入城內,帶回一口鐵鍋,用它燒出來的飯菜味道絕美,他還說裡面的人賣東西時,個個都不說話……

  

關於古留城傳說之二

  張良曾預見留城將沉陷?

  張良,字子房,戰國時韓國人。秦滅韓後,他立誓要報國讎。於是廣交志士仁人,重金聘求俠士刺客,伺機刺殺始皇未成。為避禍逃匿下邳,繼續結交四方豪傑,尋求復國之道。後與劉邦義軍在留城相會,遂輔佐劉邦南徵北戰,為劉邦的重要謀臣,終得天下建立漢朝。人們把他與當時的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漢六年正月,劉邦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子房功也。」令其擇齊三萬戶作為封地。但張良不為名利爵位所動,功不居激流勇退,他表示:「獨願封留」。這是由於留城較小,以示自己沒有野心。於是,劉邦便封他為「留侯」。

  關於古留城民間有一種傳說:張良在彌留之際曾吩咐子孫,把他葬在微子山(今微山島),平禮薄葬,但要趕緊修造七艘大船,等下葬七日祭祀時備用。子孫們對此遺囑頗費猜測,地處平原的留城,無河無水,造船何用?但又想到張良乃漢室謀臣,此言定有其道理,便請來工匠星夜趕造大船。就在張良下葬的第六天,奇蹟出現了,天降暴雨,黃河決口,水淹留城,張良的子孫乘上大船才得以倖免。

  「這個傳說在當地流傳甚廣,但卻無從考證,應該是民間演繹的成分多一些。」微山縣文物所所長種法義研究了相關石料,認為留城並非消失於張良死後,因此這個傳說可信度不高。

  另有一種傳說是明代留城住著一戶叫劉伯通的,祖上顯靈,命他速造木筏。待他木筏建造成功那天,夜裡陡漲大水,一夜之間,留城的房屋、樹木以及人畜全部葬身水底,只有劉伯通一家和表親姓陳的爬上木筏得以活命。風大浪急,他們只能聽天由命,隨水漂流。一夜,他們突然看見了火光,拼命划過去,才得以上岸定居。他們把這地方起名『遇火地』,據說這便是韓莊最早稱『遇火地』的由來。劉氏譜碑曾有類似的記載:吾祖劉氏,世居彭城,始遷留城,永樂二年八月十三日子時,尹河漲水,湮沒留城,劉伯通攜三子來嶧陽定居……」然而這種說法亦無從考證,但時間基本與留城消失相吻合。

  民間傳說,「古留城60年一現」,是以訛傳訛還是確有其事?山東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李平認為,根據史料記載,在明代以前這裡確實曾有座古留城,後來在黃河、淮河、泗水的洪水泛濫中消失,「但古留城60年一現的說法缺乏依據,而且沒有任何史料記載它曾經60年一現,甚至它根本就沒再出現過。然而,地理的變遷導致湖水乾涸,繼而露出古城痕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古留城

  曾是兵家要地?

  古留城由於處於中原與南方交匯的咽喉地帶,所以造就了它的繁榮。春秋時期,留城為宋國的重要城邑,與沛邑(今沛縣)相鄰。楚漢相爭之後,漢高祖劉邦(沛縣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時期,劉邦率眾佔領沛縣,被推舉為沛公)取得了勝利,由於古留城是距離其家鄉最近的大城市,從而吸引了大批被封官、加爵的親朋好友。其中,張良被封為了留侯,這更促進了這一帶的繁榮。這一時期的古留城最為輝煌,地位也相對十分重要。

  據《微山縣誌》記載,東漢光武帝建武四年(公元28年)春,漢虎牙將軍蓋延與蘇茂、周建戰於蘄(今安徽宿縣),蘇茂、周建大敗。蓋延回軍北上,圍擊駐守在留城的海西王董憲。據此可知,古留城曾是兵家重地。

  然而,古留城並沒有因此長期繁榮下去。由於所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歷來又是兵家必爭之地,老百姓經常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地殼的變化,這裡地勢比較低,又是各種水害經常肆虐的地方。特別是黃河水到來的時候,人民更是遭受滅頂之災,活著的人們只有被迫出逃,等洪水消退後,再來此生活(史籍裡亦有水淹留城,居民南遷建銅山的記載)。幾千年裡,如此往復了多少次,久而久之,在古留城周圍形成了幾個小的湖泊和大片溼地和沼澤,到了宋元時期,黃河決口更加頻繁地掃蕩這一地區,並長期佔據此地。終於,在明朝萬曆年間,黃河大決口奪泗入淮,古留城徹底被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

  古留城

  究竟有多大規模?

  史書中雖未記載留城的規模,但常將其與沛縣相提並論,由此可推測出古留城的大致規模。鼎盛時期應該在方圓三五裡,人口萬餘。這個數據是怎樣推算出來的呢?史料記載說,漢朝建立後,泗水郡改為沛郡,下轄沛縣,沛縣當時的規模約為十裡方圓,人口數萬人;而留城(當時稱留縣)為楚國下轄之縣,當時楚國轄區共有七縣,49萬餘人。留城的規模雖然小於沛縣,但應該不會相差太懸殊。

  近年來,微山縣曾搶救性發掘了30餘座漢墓,出土了千餘件文物。這些漢墓都是石棺墓,底部和四周都是用整塊的石板砌合而成,上面用兩塊石板蓋頂,有的石板上雕刻有銘文和精美的圖案,展現當時的民間風俗。這說明當時的留城比較富裕,否則不會使用石棺,而且棺墓中陪葬品很豐富,既有鐵製農具、錢幣,還有很多陶製的生活用品。

  其中有陶鍅,是古代盛酒的器具;陶鼎,是盛放雞、魚的器具;陶倉,是微縮的糧倉,造型精緻;陶圈,即豬圈的模型,內有陶製小豬;還有陶灶、陶磨以及鍋、碗、盆、羹、勺、杯、盤等生活日用品。陪葬這些冥器,意味著人死後也可在陰間享受富足的生活。

  唯一遺憾的是,漢墓發掘至今未發現當時的商業痕跡。由於考古發掘主要是搶救性發掘,因此局限性比較大;另外,微山與古留城距離十餘裡,商業與建築的痕跡應該在古城內,這可能是為何沒有見到商業痕跡的主要原因。」也有人認為,當時的商業應該還不是很發達,人們以農耕為主,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從漢墓的陪葬品可看出這種風格。儘管這個數據還有待於將來的科學考證,但與史料中的記載應該是相吻合的。

  雖然人們期待著哪一天古城能真的露出全貌,但隨著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微山湖不會再乾涸,古留城也許將永遠沉眠於湖底。古留城也成了我們永遠的謎團。(探索·發現)

相關焦點

  • 末代沙皇的500噸黃金藏匿地點之謎:是真的沉入貝加爾湖底了嗎?
    就在部隊乘著雪橇在貝加爾湖冰面上前行時,冰面突然出現巨大的裂縫,所有的士兵沉入100多米深湖底。結實的冰面為何會出現裂縫呢?因為雪橇上的500噸黃金嚴重超出冰面的承受力,使冰面出現裂縫。18年後,一名生活在美國的沙俄軍官斯拉夫.貝克達諾夫道出一個秘密:沙皇的這批黃金並沒有沉入貝加爾湖,而是被藏匿在貝加爾湖畔的一座已倒塌的教堂的地下室中。
  • 北緯30度未解之謎 是否真的存在魔力
    北緯30度未解之謎概述     北緯30度主要是指北緯30度上下波動5度所覆蓋的範圍。在這一個緯度發生著許許多多讓人捉摸不透的未解之謎和神秘事件,四大文明古國全部集中在神秘的北緯30度附近。     據研究發現,在北緯30度附近發生的地震都是災難深重,不僅僅地震,海難,火山和空難在北緯30度發生的概率以及嚴重程度也非常之高。
  • 從軍到過玉門關,逐虜上過金微山,笛聲高奏《梅花落》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吟詠《從軍行·其一》】《從軍行·其一》唐·李白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鼓聲鳴海上,兵氣擁雲間。願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此詩反映的就是軍旅之事——從軍到過玉門關,逐虜上過金微山。笛聲高奏《梅花落》之曲,手中的大刀的刀環像明月一樣圓。瀚海之上戰鼓咚咚,殺氣直衝雲霄。願斬敵陣單于之首,長驅直下鐵門關,永息戰塵。
  • 汪藏海竟把張家古樓給燒了!
    《盜墓筆記·陰山古樓》寫的就是張起靈家族的張家古樓,這個古樓是在廣西巴乃深山的一個湖底,它本來是在露天地面上的。不是張家古樓在湖底,而是湖底有一整個村子,包括張家古樓。吳邪在張家古樓中發現它的建築風格是明末清初的「樣式雷」,而這種建築本來只出現在皇宮貴族裡。
  • 北緯30度未解之謎,帶你探索地球上的神秘地帶!
    神秘的武當山,謎窟破謎,日月並升的奧秘,神農架的白熊白鹿野人之謎,三星堆又是何人的傑作?種種奇景數不勝數,這麼多奇物怪事一齊分布於北緯30度這個區域,僅僅是因為巧合?還是有什麼玄妙的「天機」呢?神秘的北緯30°線,連結著一串串絢麗多彩、懾人心魄的世界自然之謎——百慕達三角、埃及金字塔、諾亞方舟、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瑪峰……,神農架野人之謎也令人注目地串在這條神秘緯線上。
  • 北緯30度,神秘的北緯30度未解之謎
    在北緯30度,既有著許多奇妙的自然景觀,又存在這許多神秘現象以及未解之謎、北緯30度發生的一系列的現象都有著一定的必然聯繫,其被人們稱為地球的臍帶,該緯度的磁場,電場,重力場等都對地球環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北緯30度未解之謎等著人們去探索。
  • 北緯30度未解之謎,帶你探索地球上的神秘地區!
    神秘的武當山,謎窟破謎,日月並升的奧秘,神農架的白熊白鹿野人之謎,三星堆又是何人的傑作?種種奇景數不勝數,這麼多奇物怪事一齊分布於北緯30度這個區域,僅僅是因為巧合?還是有什麼玄妙的「天機」呢? 神秘的北緯30°線,連結著一串串絢麗多彩、懾人心魄的世界自然之謎——百慕達三角、埃及金字塔、諾亞方舟、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瑪峰……,神農架野人之謎也令人注目地串在這條神秘緯線上。
  • 奇奧的6個未解之謎,極少人知道!
    山西湯帝廟未解之謎---近年來,中國先秦史學會頻繁來陽城,越來越好奇,全國各地很多地方有湯廟,但不像陽城分布這麼集中。
  • 99%的微山人不知道,微山的這兩大特色竟是熱門出口食品!
    2017年,濟寧市梁山菱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國家質檢總局「三同」示範企業稱號;金鄉不但是「大蒜之鄉」,也是「辣椒之鄉」,種植量已達40萬畝,經過3年努力,辣椒出口終於突破9000噸。辣椒醬的已成為出口調味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年出口1305批,出口數量5.39萬噸,出口額3.78億元圓蔥遠銷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等十幾個國家
  • 終極筆記迎來新高潮:下一站湖底張家古樓
    但是也經過他的調查,吳邪和小花眾人才知道,不小心被湖水捲入湖底的王胖子和小哥有可能進入了張家古樓。接下來就是張家古樓的秘密了,期待更新啊。劇透下張家古樓出來後,他們一定會去新月飯店,看過陳偉霆和趙麗穎主演的《老九門》就知道新月飯店和張家的關係,畢竟兩個人當年是夫妻,所以有些秘密新月飯店一定是知道的。
  • 微山農商銀行與微山衛健局舉辦黨建共建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思瑤)為加強衛銀雙方黨組織建設,讓黨的建設融入日常工作,促進雙方共同發展,6月3日,微山農商銀行黨委與微山縣衛健局黨委舉行了黨建共建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及部分黨員參加會議並見證了戰略籤約、牌匾互授。
  • 【世界之謎】揭秘全球35大未解之謎,你一定都不知道!
    13、【鬼魂之謎】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感覺:旁邊好像有東西在走動;脊背發涼;後面有人呼氣,但後面並沒有人……  從古至今,總有人相信死者的靈魂會在其喪生之地或葬身之所徘徊遊蕩。20、【恐龍滅絕之謎】  恐龍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動物,它身上存在著很多未解之謎,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恐龍是如何滅絕的。  恐龍消亡之迷,已困惑人類多年,比如地磁倒轉說、酸雨說、氣候大變動說、性別失調說、海洋收縮說、火山爆發說等。
  • 我是謎犯罪之密室攻略
    我是謎是一款非常燒腦的劇本殺遊戲,犯罪之密室真相是什麼?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我是謎犯罪之密室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犯罪之密室真相 兇手:張朋朋 幫兇:古圓圓 犯罪之密室劇情還原 「通過高偵探一連串的精彩推理,我們已經確認了
  • 「雙十二」前夕,微山公安破獲一起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
    「雙十二」前夕,微山公安破獲一起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 2020年12月11日22:01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近日,微山縣公安局兩城派出所巡邏途中
  • 《蝙蝠俠:俠影之謎》不死的忍者大師雷霄古
    《蝙蝠俠:俠影之謎》中蝙蝠俠為了學習自己的信念前往了一個叫作影武者聯盟的地方,這個地方的人世世代代都在接受著訓練,每當世界上有著重大戰爭發生的時候,他們會不擇手段地去
  • 華山峭壁之上「全真巖」之謎
    險峻華山,還有黑龍潭、蓮臺佛影、雲天弧光、中方仙橋、崖頂全真巖、蒼龍嶺等十大未解之謎。而「崖頂全真巖」是最被廣大遊客津津樂道的一個未解之謎。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 【葉少飛】越南訪古記:古螺城安陽王祠
    自2012年11月26日在河內越南學國際會議上認識陳繼華博士,驚歎其越南語和英語之佳妙,倏然五載,年如流水,多次從而問學。同道之人,所涉話題甚多,黃博士有位師弟褚廷福博士從臺灣學成歸來,家住東英縣,邀請前往參觀古螺城,黃博士遂邀我次日一同前往。我研究越南古史起源,知曉古螺城定與安陽王相關,尚未去過。且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東英縣古螺城出土過一件刻銘文銅鼓,我曾根據拓片撰文研究,亦欲一見真面目,心下十分樂意。
  • 古白馬城——喬李村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雲「魏刑白馬而築之,故世謂之白馬城」即指此。現存最早的明萬曆十九年(1591)《臨汾縣誌》、清康熙年間3個版本的《臨汾縣誌》、康熙四十七年(1708)由著名的戲曲作家孔尚任主纂的《平陽府志》都記載:「白馬城在城東北二十裡,魏刑白馬而築之,故世謂之白馬城。元魏及唐晉州皆治此。」所指就是喬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