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到過玉門關,逐虜上過金微山,笛聲高奏《梅花落》

2020-12-16 騰訊網

《從軍行·其一》,載於《全唐詩》卷十九"相和歌辭"。又見於《全唐詩》卷一百六十五,詩作述寫了戰士的作戰經歷、從軍感想以及徵戰殺敵實現和平的願望。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

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而又哀婉動人的詩篇。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

【吟詠《從軍行·其一》】

《從軍行·其一》

唐·李白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

鼓聲鳴海上,兵氣擁雲間。

願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

經歷、感想、願望

詩作述寫了戰士的作戰經歷、從軍感想以及徵戰殺敵實現和平的願望。《樂府解題》曰:"《從軍行》,皆軍旅苦辛之辭。"此詩反映的就是軍旅之事——

從軍到過玉門關,逐虜上過金微山。

笛聲高奏《梅花落》之曲,

手中的大刀的刀環像明月一樣圓。

瀚海之上戰鼓咚咚,

殺氣直衝雲霄。

願斬敵陣單于之首,

長驅直下鐵門關,

永息戰塵。

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

金微山、梅花曲、明月環

從軍行——樂府《相和歌辭》舊題。玉門——即玉門關。金微山——即今阿爾泰山。東漢竇憲曾遣耿夔等破北匈奴於此。《後漢書·竇憲傳》:"憲以北虜微弱。遂欲滅之,明年,復遺右校尉耿夔、司馬尚任、趙博等擊北虜於金微山,大破之,克獲甚眾。"梅花曲——即古樂府曲《梅花落》。蕭士贇注《古今樂錄》:"鼓角橫吹五曲中有《梅花落》,乃胡笳曲也。"明月環——古代大刀刀柄頭飾以迴環,形似圓月。——瀚海,大漠。單于——匈奴稱其王為單于。鐵關——即鐵門關。《新唐書·地理志》:"自焉首西五十裡過鐵門關。"故址在今新疆焉耆西庫爾勒附近。

【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涼州詞》:這裡有「春風不度玉門關」外,壯闊悠揚的大漠風景
    相傳詩人王之渙曾與高適、王昌齡到酒店飲酒,正好碰上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便私下約定以伶人是否演唱各自所作詩篇以定詩名高下。結果三人的詩都被唱到了,而在伶人中一位最美的女子所唱詩詞則為「黃河遠上白雲間」,這讓王之渙甚為得意。
  • 孤城遙望玉門關
    ,此刻,我想到了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其實,玉門關帶給我們回味的遠不止一兩首詩文,歷代的騷人墨客,不管是否到過兩關,詩詞裡都會有諸如羌笛、胡馬、胡煙、胡霜、烽燧、鐵騎、瀚海等意象。
  • 玉門關,望斷西北,何處是玉門.
    在歷史上眾多的玉門關裡,它也是走得最遠的一座,象徵了大漢帝國開疆拓土的雄心和氣象。  甘肅嘉峪關城西北7、8公裡遠處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叫懸壁長城。一段明長城在平地上向北、向南延伸到兩側的山底下後,陡然沿山脊向上攀升,又繞了一個彎,如同懸掛在崖壁之上,因而得名。來這裡的遊人不少,但基本上一上一下便結束了。    緣於一個突發奇想,我決定繼續一路向西,往景區的深處走一走。
  •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帶你了解玉門關的前世今生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尤其是最後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人們對玉門關最初的認識。包括我自己也是,因為這兩句詩曾對玉門關有過無限的嚮往和憧憬,很想去那裡看看。玉門關(圖片源自網絡)但直到我親自到了玉門關,見識到了那個殘垣斷壁的四方城,才覺得更喜歡李白《關山月》對玉門關的描述。
  •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將軍向皇帝上表,奏請班師,以便能把戰死沙場的將士們的屍骨運回故土安葬,不能讓士兵們為他鄉埋葬自己的戰友而傷感痛哭。【其四】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裡,遙遙相望。【其七】玉門關周圍山巒層層疊疊,像重重屏障護衛著王朝的西北邊防;烽火臺遍布各個山頭。人們戍邊要依靠烽火來傳遞消息;那裡山深林密,馬兒跑過一會兒就看不見蹤影了。
  • 十首最具成就的邊塞詩,幫你了解古人的邊塞生活和從軍經歷
    五、《磧中作·其一》唐·岑參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裡絕人煙。在唐代詩壇上,岑參的邊塞詩以奇情異趣獨樹一幟。他兩次出塞,對邊塞生活有深刻的體會,對邊疆風物懷有深厚的感情。這首《磧中作》,寫下了詩人在萬裡沙漠中勃發的詩情。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出塞》詩詞講解: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涼州詞:又名《出塞》。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 踏上陽關道,尋覓玉門關
    漢武帝為了鞏固他的成果,經營西域,就在敦煌一南一北設置了陽關和玉門關,兩個軍事關隘,作為通西域的門戶,也相當於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海關。敦煌博物館內對陽關和玉門關用圖片和文字以及大量的文物等做了詳細介紹這就是史書上記載的「列四郡,據兩關」,當時在河西走廊先是設置了武威郡和酒泉郡,後從武威郡分出了張掖郡,從酒泉郡分出了敦煌郡。
  • 敦煌縣陽關之謎玉門關
    龍勒境內有兩座軍事 重鎮,一座是玉門關,另E便是陽關,從長安出發「由敦煌;出玉 門關,經伊吾、』鄢善、龜茲*中亞到小亞細亜半島,是為天山北路「 出陽關*蟲嬌羌、且末、於闔,越蔥嶺、波斯到小亞細亞半島,是為 天由南路。這便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七由於陽關、玉門關 分掘天山南北路的咽喉,所以它們在漢代均為都尉治所,設兵駐守。
  • 玉門關詩詞周《甘肅詩詞》微刊第十四期
    其中到過邊漠,親歷過沙場洗禮,作品真切感人的,當數王昌齡、王維、高適、岑參諸人。這些盛唐名家的傳世作品,自然是千秋獨步,震古爍今,細嚼慢品,筋道殊非一般。    情景交融,氣象雄偉者如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 》其一:「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代時,雖然樓蘭已不復存在,但這不影響作者借歷史故事來描繪典型的古戰場情景。
  • 玉門關是一個怎樣的關隘,以至於班超都「但願生入玉門關」
    這條通道由玉門順疏勒河而往西,經羅布泊,溯孔雀河西上,在尉犁沿塔裡木盆地北緣通往蔥嶺、中西亞。這條通道是漢帝國通往西域的主幹道,漢帝國對西域用兵,多走此路。如李廣利伐大宛時即走此路。據《史記》記載,當漢軍西過「鹽水(今羅布泊)」,「當道小國各堅城守」,不肯提供糧秣,漢軍要費盡力氣攻破城池才能獲得補給,因此,漢軍又飢又疲,還沒到大宛都城就慘敗而歸,當退回敦煌時,「士不過什一二」。
  • 「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在什麼地方?它為何出現在很多詩中?
    玉門關在詩詞中出現的頻率是比較大的,其中最著名的還是王維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戍守玉門關的將士是何等的孤寂荒涼?這句詩無論是從詩句本身的美感還是意境來說,李白的「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都要好很多。
  • 春風不度玉門關,不!這裡怎一個美字了得
    春風不度玉門關,不!這裡怎一個美字了得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王之渙的詩,最後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說的是,過了玉門關,春風就再也吹不到了!從漢唐到如今,玉門關都是中原王朝經營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將士們戍邊的重要補給之地,更是從古至今我國絲綢之路必經之地!
  • 高適和李益,笛聲悠悠思故鄉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兩首邊塞詩在悠悠的笛聲中將讀者帶入思鄉的情懷中。同為思鄉但高適詩表現得感而不傷;李益詩則表現得悽涼幽怨。 先來欣賞高適的詩歌。
  • 華人德 絲路禮佛訪古系列(十一):走近玉門關、陽關
    這裡的漢長城基寬3m,頂寬1.5m,高約3.25m,均為就地取材,由芨芨草、黃土、砂礫逐層夯築而成,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漢長城在軍事防禦、交通、文化交流、商貿和各民族的溶融團結方面發揮過重大的積極作用。【蘭亭會】華人德「絲路禮佛」之行實景視頻:
  • 詩詞地理——春風不度玉門關
    《登鸛雀樓》的作者王之渙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涼州詞》蒼涼慷慨,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又蒼涼寂寞的景象,詩詞全文是: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雲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的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呢?
  • 2019長城徒步計劃第一站(甘肅玉門關、陽關行)
    關城之內據《漢書·地理志》,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於敦煌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徒步隊伍漢班超久在絕域,年老思歸,上書曰:「臣不願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張岱《夜航船》漢長城遺址以前人們從挖掘的漢簡內容判定小方盤城為玉門關所在地,但近年來專家們認為,玉門關在小方盤城西150米處的長城線上。現暫定小方盤城遺址為玉門關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孤城遙望玉門關 |這裡帶給我們回味的遠不止幾首詩文
    在陽關,最讓我感懷的是那首《送元二使安西》,在前往玉門關途中,望著窗外茫茫戈壁和在秋風中搖曳的紅柳,一股悲壯蒼涼之感襲上心頭,此刻,我想到了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其實,玉門關帶給我們回味的遠不止一兩首詩文,歷代的騷人墨客,不管是否到過兩關,詩詞裡都會有諸如羌笛、胡馬、胡煙、胡霜、烽燧、鐵騎、瀚海等意象。玉門關距離陽關直線距離大約50公裡,兩關一南一北,成犄角之勢。
  • 過幾天,玉門邊塞詩展覽館將建成對外開放!
    玉門是歷史上有名的絲路要道和邊塞重鎮,邊塞詩詞文學作品更是燦若繁星。為了傳承和弘揚經典邊塞文化,今年玉門市積極打造玉門邊塞詩展覽館,目前,展館即將建成投運。「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的一首《出塞》掀開了邊塞詩主題展館的序幕。一層展廳主要展示的是中國邊塞詩的一個總概述,各個朝代的邊塞詩人及邊塞詩歌在這個展區內都有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