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情報部門決戰敘利亞,美CIA恐不敵格魯烏,情報網遭連根拔起

2020-12-14 小農看史

三大情報部門決戰敘利亞,美國CIA恐不敵格魯烏,情報網遭連根拔起!最近,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導,敘利亞與俄羅斯的情報部門展開了合作,在敘利亞地區成功搗毀了美國的一個情報網絡,這也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情報戰場上遭到的為數不多的失敗。在這次行動中,敘利亞的情報部門不僅僅抓到了很多美國的情報人員,搗毀了在中東地區發展多年的情報網絡,更重要的是挖出了一個在敘利亞的政府高層內部隱藏了很多年的臥底,那就是深受敘利亞總統所器重的敘陸軍通訊部負責人海珊。

根據有關方面的介紹,海珊作為敘利亞軍隊中的重要人物,掌握著中東地區國家間的很多機密消息。在擔任臥底的幾年間,他向美國傳遞了大量的軍事消息。美國的情報機構用威脅利誘的手段讓海珊為他們進行服務,美劇情報部門將大量的資金存到瑞士銀行指定的帳戶之中,並向海珊承諾到時候會將他安全送至美國,並且保證他的安全。但因為俄國的情報機構在行動中得到了大量的情報顯示中東地區存在著美國的情報網絡,並且這一網絡已經滲透到了敘利亞政府的內部。於是,兩國的情報部門進行合作,順著蛛絲馬跡抓到了一條大魚。

近幾年來,美國以及以色列的情報機構在中東地區進行了大量的地下行動,使用各種手段讓敘利亞政府的工作人員為美國傳遞情報,以挑起各個國家之家的戰爭。比如,不久之前發生的震驚全世界的蘇萊曼尼被飛彈襲擊致死事件的背後,就存在著美國CIA的身影,他們通過利誘伊朗航空部門的官員掌握了蘇萊曼尼所乘飛機的降落時間,並且精準地予以了飛彈襲擊。不僅如此,美國的情報機構還和敘利亞地區的反政府的武裝有著很深的聯繫,向他們提供敘利亞的行動情報情報,並且給他們配備先進的武裝支援,在敘利亞境內製造各種混亂,以給西方國家製造可以出兵的藉口。

在最近,敘利亞正在與俄國積極地進行聯合,準備出兵對敘利亞的恐怖武裝組織進行大規模的清繳,而這次搗毀了美國的情報網絡也讓反政府武裝難以得到情報的支持,保證這次行動的順利進行。順著這次破獲的情報網絡,美國多年以來在中東地區的行動徹底暴漏到大眾的視野之中,讓全世界都看清美國假意宣傳民主,實則在各地挑起戰爭的做法,也為敘俄未來的行動鋪平了道路。

相關焦點

  • 川普「栽贓」中國遭美情報部門反駁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川普「栽贓」中國遭美情報部門反駁據美聯社華盛頓消息,美國主要國家安全機構當地時間5日證實,美國政府部門和企業遭遇的大規模黑客襲擊可能源自俄羅斯,從而否認了美國總統唐納·川普關於中國可能是幕後黑手的說法。
  • 尼斯恐襲製造者有5名同夥 法情報部門對這些人一無所知
    原標題:尼斯恐襲製造者有5名同夥 法情報部門對這些人一無所知   圖為尼斯恐襲事發地,民眾為遇難者獻花。   除1人因入室搶劫和販毒有案底外,法國情報部門對這些人一無所知。   【5名同夥】   7月14日晚,31歲的突尼西亞裔法國男子拉胡艾傑-布赫萊勒駕駛一輛卡車衝進法國南部旅遊城市尼斯正在欣賞國慶煙花的人群,造成84人死亡、202人受傷,其中52人重傷。
  • 世界三大情報組織的前世今生
    世界三大情報組織的前世今生 黃立志《百科知識》 近兩年,獨狼式恐怖襲擊頻頻出現,恐怖活動呈現越來越扁平化的發展趨勢。
  • 法國恐襲調查:情報系統全面失敗 特種部隊互相「踩腳」
    調查委員會6日說,這些案件中的許多襲擊者先前都在法國情報機構監控名單上,但監控不力、各情報部門通氣不暢,致使他們有機會作案。  調查委員會主席喬治·弗內什說:「我們的情報機構都不合格。他們所有人:巴塔克蘭劇院襲擊者、《查理周刊》襲擊者、猶太人超市襲擊者……以及其他人都處於我們情報機構的監控之下。」
  • 從《決戰中途島》看情報在戰爭中的作用
    近年來,二戰題材的電影似乎備受青睞,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決戰中途島》也在2019年被搬上了熒幕,影片以參戰士兵鮮活的故事和激烈的戰鬥畫面,將1942年6月初發生在太平洋中途島附近那場令人難以置信的戰爭展現在觀眾眼前,拋開戰爭場面、人性刻畫、演員演技不談,情報之戰似乎是剖析這場轉折之戰絕佳的切入點。
  • 俄羅斯情報工作淺析
    1925年8月14日,國家政治保衛局、外交人民委員部、總參情報部、共產國際再次開會,決定情報部門的工作脫離大使館,通過當地共產黨來減輕情報部門的工作,駐外諜報網開展工作必須徵得共產國際領導的同意,如果駐在國共產黨員轉到蘇聯情報部門工作,他們必須事先脫離所在的共產黨組織。會議同時決定不全面停止與駐在國共產黨的合作。
  • CIA稱無證據顯示中國情報部門利用TikTok,中方回應
    CIA稱無證據顯示中國情報部門利用TikTok,中方回應 澎湃新聞記者 於瀟清 2020-08-10 17:51 來源:澎湃新聞
  • 維也納恐襲本可避免?調查:情報機構錯過數次預警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法新社報導,奧地利維也納此前遭遇恐襲事件,造成包括襲擊者庫伊蒂姆·費祖萊在內的5人死亡。當地時間12月23日,奧地利政府發布一份報告稱,該國情報機構錯過了數次本可以發現襲擊者所構成的威脅的機會。 報導稱,維也納恐襲發生後,奧地利政府開始著手調查襲擊發生前,該國有關機構是如何處理威脅預警的。
  • 美國情報醜聞曝光,CIA黑手遮天,或給出答案
    其中最詭異的是,鋪設這個間諜網,CIA不但沒花一分錢,反而賺了幾百萬美元。這到底是什麼操作?簡單說來,CIA控制了一款設備,並通過貿易手段,把設備賣到全世界。幾十個國家部門,不但花錢買設備,而且,通過這個設備,把機密情報源源不斷,傳送到CIA。簡直連皮帶骨一起吃!而這款設備,還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創立過功勳。
  • 國家情報總監易人,美情報界擔心「政治侵蝕情報分析客觀性」
    新情報總監曾領銜反恐中心據美國媒體8月19日報導,美國新的代理情報總監約瑟夫馬奎爾16日在一份聲明中說,「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繼續致力於領導情報機構,為支持我們國家的安全提供關鍵信息。」馬奎爾是前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成員,之前一直擔任國家反恐中心主任。
  • 西湖邊的桃樹被「妖風」連根拔起,下周氣溫直衝30℃
    今天下午,19樓網友@小小草就爆料說:西湖白堤的一棵桃樹已經被連根拔起,不少遊客都圍著這棵桃樹拍照,「快變成網紅樹了」! 四月上旬天氣70年裡頭一遭
  • 美媒:美情報部門並無證據顯示俄羅斯在協助川普連任
    美國《紐約時報》此前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2月14日「嚴厲斥責了」美國國家情報局代理局長約瑟夫·馬奎爾,原因是2月13日他向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議會舉行的一場閉門發布會。報導稱,負責主持發布會的國家情報局局長辦公室官員謝爾比·皮爾森著重指出了,俄羅斯在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前試圖幹預美國選舉進程以便讓川普連任。
  • ...媒稱美1800萬人遭「中國網襲」 美國情報機構先後監聽三任法國...
    盧布狂貶值、中國團免籤掀起赴俄旅遊熱 1、美稱美1800萬人遭「中國網襲」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6月23日報導稱,CNN22(參考消息) 2、斯諾登:美英情報機構盯上中俄殺毒軟體公司 據美媒23日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斯諾登披露的文件,美國和英國情報機構曾嘗試破解抗病毒和計算機安全軟體,從而在網上監測用戶。
  • 伊朗情報部長:涉美恐怖組織頭目被捕前 曾稱得到FBI保護
    海外網8月3日電 當地時間1日,伊朗發布聲明稱逮捕了總部設在美國的恐怖組織「閃雷」(Tondar)頭目沙爾馬赫德,這一組織曾在伊朗境內發動多起恐襲。日前,伊朗情報部長介紹了相關細節,稱沙爾馬赫德曾吹噓自己得到了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保護。
  • 美龐大情報監控系統曝光:美澳分工盯著全中國
    美龐大情報監控系統曝光:美澳分工盯著全中國 據韓國《朝鮮日報》12日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不但使用個人信息搜集分析系統「稜鏡」,還與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情報機構一起組建全球性的大型監聽系統。除了國家安全局外,美國還有多個隸屬於不同部門的情報機構,監聽範圍從商業活動到國家領導人的通信,幾乎無所不含。  據介紹,美國情報系統如今已發展到17個公開單位,包括大名鼎鼎的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DIA)和國家安全局(NSA)。
  • 美情報高官訪臺,臺媒披露:臺美交流情報,臺灣在港口設美軍船位
    在美國總統川普明年初即將卸任之際,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昨天傍晚率團搭機降落松山機場,預計在臺停留3天。據臺媒報導稱,此行在加強臺美區域情報交流與布局。對史達曼來訪,臺涉外部門並未否認僅表示,此行並未公開,沒有進一步加以說明。
  • 阿桑奇:斯諾登下周將回應歐巴馬情報部門改革講話
    據俄羅斯媒體1月18日報導,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阿桑奇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稱,美國情報部門前僱員斯諾登下周將對美國總統歐巴馬就美國情報部門改革的講話做出回應。阿桑奇還認為,歐巴馬在45分鐘的講話中沒有說出任何實質性內容。他說:「我最大的擔心……在於他沒有提到的東西,即對保密法缺少限制。」
  • 美國全球網絡攻擊黑招再遭起底:授權CIA網絡滲透、竊取情報
    來源:央視授權CIA網絡滲透、竊取情報……美國全球網絡攻擊黑招再遭起底近日,美國新聞網站雅虎新聞披露,美國總統川普曾於2018年籤署密令,全面授權中央情報局(CIA)進行網絡攻擊活動,目標國家包括俄羅斯、中國、伊朗、朝鮮等。
  • 雷諾稱臺灣構成情報威脅
    隨後,雷諾根據聯邦調查局、司法部和國務院的報告按先後順序列出了以下國家和地區:俄羅斯、中國、朝鮮、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塞爾維亞控制的波士尼亞、越南、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利比亞、蘇丹和臺灣。(原文如此——本刊注)  此外,所謂的國家安全威脅清單還涉及指導聯邦調查局情報工作的八個問題:恐怖活動、間諜活動、武器擴散、經濟間諜活動、將基礎設施作為目標、將政府作為目標、觀念管理以及合法情報搜集活動。  現任和原先的美國情報官員說,把臺灣列入這個清單似乎基於政府的親北京政策。這些政策尋求把臺灣與北京一樣列入同一個威脅範圍。
  • 和美國共享情報,印度會不會引火燒身?
    三大關鍵協議  2014年莫迪上臺執政後積極推行「東向行動」,與美國「亞太再平衡」形成高度契合,兩國軍事關係迅速升溫。2015年,美印續籤《防務合作框架協議》,並首次明確了開展技術與軍工生產的合作內容,使得美印的防務合作不斷拉近。這之後,一向被外界視為美國對外深度軍事合作的三大關鍵協議陸續籤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