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距離冬至節氣還有5天的時間。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冬至對於農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冬至是晴天好不好呢?
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天,並且從冬至節氣後,白天的時間會越來越長,夜晚的時間會越來越短,這種狀態會一直持續到夏至節氣。冬至節氣的到來,還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寒冷,在農村還有「提冬數九」的說法,意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就進入到數九寒冬。
幹晴冬至邋遢年的意思是,如果在冬至節氣這一天是晴天的話,那麼整個冬天都降雨降雪會很頻繁,這種降雨降雪狀態會一直持續到春節前後,在過去農村的路都是土路,只要下雨下雪土路就會變得更加泥濘不堪,所以人們便將降雨降雪多的年份稱為邋遢冬。
在農村中關於冬至天氣的俗語還有很多,除了這句「幹晴冬至邋遢年」以外,還有「晴冬至,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乾淨冬,年必髒:晴冬至,年必雨」等說法,雖然說法不同,但是所表達的意思大致相同,意思是都是冬至節氣是晴天的話,冬天的降雨會很頻繁,氣溫也會很低,是冷冬的象徵。相反如果在冬至節氣是陰雨天氣的話,冬季的降雨降雪會很少,氣溫略高,是暖冬。
在過去由於沒有可以預測未來天氣的技術和設備,人們只能在生活和耕作中來總結經驗,人們發現如果在冬至這一天是晴天,冬季的降水會很頻繁,所以才有了「幹晴冬至邋遢年」的說法。
那麼冬至是晴天對農民來說好不好呢?冬季降雨降雪很多,不僅會讓道路變得泥濘不堪,也會影響到人們的出行,但是對於農民來說,冬季降水頻繁卻是一件好事。儘管冬季農作物已經進入到休眠狀態,但是在第二年開春後卻需要充足的水分來返青和生長,此外冬季降雨多,氣溫也會偏低一些,可以將潛伏在土壤中的害蟲蟲卵和病菌殺死,所以冬季降雨頻繁,對農民來說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