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總統:土裔選民不要在德國選舉中支持默克爾

2021-01-07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路透社報導,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8日表示,德國總理默克爾是土耳其的敵人,並號召在德土耳其人在下個月的德國大選中反對默克爾。

此番言論被認為埃爾多安對默克爾及其政黨的多次不敬行為之一,這顯示出了德土作為北約盟友和重要經貿夥伴之間不斷加深的裂痕。自去年土耳其政變失敗後,土耳其當局停職解僱了超過15萬人,有超過5萬人被拘留,其中包括許多德國籍人士。

報導稱,德國指責埃爾多安以清算政變者為藉口剷除異己。埃爾多安作為一個政治領袖,其根本野心在於成為伊斯蘭領袖,曾多次指責德國反對土耳其、反對穆斯林。目前德國有大量土耳其裔人口,他們在德國政界擁有廣泛的聲音。

9月24日德國將舉行大選,默克爾尋求獲得第四個總理任期。目前她享有明顯優勢。(林凱)

相關焦點

  • 拉舍特:德國總理默克爾最有可能的接班人
    >德國執政聯盟中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選出新黨魁,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州長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意味著他很可能成為默克爾總理的接班人,作為聯盟黨的候選人參加今年9月聯邦議會選舉。
  • 是否參加2024年總統選舉?年度記者會上,普京做了回答
    普京還談到了川普,稱「川普沒必要(在俄羅斯)找工作,大概一半美國選民都支持了他……據我了解,他也沒有要退出美國政壇」。在記者會上談到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關係,普京稱自己與默克爾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係。在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在默克爾不再擔任德國總理)後是否會想念她」時,普京說,「她(默克爾)現在還是德國總理,因此談這個問題並不合適。我和德國總理有非常好的私人關係,而且我們兩國的關係仍然處於較高水平。」
  • 默克爾呼籲歐盟國家支持希臘,法意希塞四國舉行聯合軍演
    28日,據希臘《每日報》(Kathimerini)、《希臘城市時報》(Greek City Times)等媒體報導稱,原先在土希爭端中保持相對中立的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呼籲所有歐盟成員國一起支持希臘,並稱「歐盟國家有義務這麼做」。 不過,默克爾並未批評土耳其,認為土希兩國的海上爭端問題應通過對話的方式解決。
  • 德國大選馬上來了 默克爾看似穩操勝券,不過背後有這些危機……
    當然這絕不是因為這場在世界第四經濟強國和歐盟核心大國上演的選舉不太重要,而是因為在近幾個月的民調中默克爾穩定地保持著大幅領先優勢。絕大多數預測都認為,如果沒有恐怖襲擊、難民危機或是歐元區動蕩等突發危機的情況下,默克爾將領導中右翼聯盟黨維持議會第一大黨地位,贏得組閣的權力,蟬聯德國總理的寶座。
  • 土耳其對德國發布旅行警告 指控德國對種族主義「無動於衷」
    2017年9月11日訊,土耳其外交部9日發布一份旅行警告,告誡本國公民赴德國時「要小心」,因為這個國家的種族主義傾向和反土耳其情緒「高漲」。土耳其外交部告誡本國公民在德國避免討論政治,指控德國司法部門對仇外情緒和種族主義「無動於衷」。聲明還稱有土耳其公民在德國機場受到刁難。
  • 德國執政聯盟柏林邦選舉受挫遭遇六連敗
    中新網9月1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德國柏林邦18日舉行議會與市長選舉,總理默克爾率領的聯合政府再次受挫,在今年德國的地方選舉連續吞了六敗。政治觀察家認為,柏林邦選舉失利,將對默克爾聯合政府造成重大的象徵性衝擊。投票結束後公布的出口民調顯示,柏林現任的同志市長沃維雷特將順利踏上第三個任期。
  • 民調:超三分之二選民支持川普要求重新計票
    )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美國人支持川普(川普)總統要求關鍵州重新計票,他們認為這一要求是公平的。圖為德國爆料人莫爾公開的2020年美國選舉地圖。圖文關係不大(推特) 美媒Newsmax和從事公眾輿論、調查研究及戰略諮詢的McLaughlin & Associates民調機構周四(11月26日)公布的最新民調指出,超過三分之二的美國人支持川普總統要求關鍵州重新計票。
  • 為什麼歐盟不接受土耳其入盟?
    如果從申請那年算起,也就是30多年過去了,在歐盟的35項指標中,土耳其只與歐盟談成了1項。如果按照這個進度談下去,土耳其與歐盟的談判就需要1000年,那真可謂是千年等一回了!加入歐盟真的那麼難嗎?可是看到捷克和波蘭等國加入歐盟的速度,並沒那麼難。但是到土耳其這兒就難了。
  • 戰「疫」中的德國,默克爾收穫政治回潮
    在歐洲五大國中,目前德國的疫情是最輕的,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視頻截圖:默克爾支持歐盟關閉所有對外交通的邊界。在當今國際政壇,默克爾算得上是最資深的國家領導人和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政治家之一。如從連續任職的時間看,在世界主要國家中,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外,默克爾連續擔任國家領導人的最長。視頻截圖:默克爾總理發表全國電視講話。(來源於環球網)2005年,默克爾出任德國總理,至今已連任四屆。
  • 安格拉•默克爾:四度問鼎總理的德國「鐵娘子」
    默克爾在東德接受教育,成為了一名物理學家。    默克爾命運的轉折發生在1989年。斯蒂凡·科內琉斯所著的《默克爾傳》中寫道,那年11月9日,默克爾和一位女性朋友「在蒸汽浴中經歷了柏林圍牆的倒塌」。從此,她的政治生涯也拉開了帷幕。
  • 國際思想周報|美國最高法院再度右傾;默克爾與難民危機
    在公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最高法院人事變動帶來的利害關係上時,正是民主黨人向選民們說明司法在塑造這個國家中的關鍵性作用以及法院為什麼應該在每一次投票中被重點考慮的重要時刻。文章接著解釋道,當超級黨派、政策僵局和普遍的推卸責任使得國會的功能失調越來越嚴重,司法機構在從移民、槍枝到選舉提名和工作權等領域都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 「穩定的政府」大過天 默克爾組閣出現轉機?
    德國總理、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領導人安格拉·默克爾27日說,她願意與中左的社會民主黨(社民黨)展開「嚴肅」對話,以組建一個「穩定的政府」。  先前,基民盟的姐妹黨、巴伐利亞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領導人霍斯特·澤霍費爾已經表示,基民盟與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與社民黨再次聯手,對德國而言是最好的選項。
  • 土耳其特種兵越境瘋狂襲擊,德國下刀子:驅逐庫德人
    土耳其再度進行了空襲土耳其方面稱,土耳其將加大對死敵庫德武裝全面打擊。面對著土耳其又瘋狂打擊庫德武裝,作為歐盟國家中,對土耳其最友好的國家:德國將庫德難民驅逐到保加利亞。德國政府宣布將在不久的將來將86名庫德人難民,驅逐到包括保加利亞在內的國家。近年來,保加利亞政府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政權的密切關係引起了庫德難民的嚴重關注。保加利亞無視提供難民保護的國際條約,於去年9月將庫德政治家塞拉哈丁·烏倫引渡到土耳其,隨後被土耳其判處無期徒刑。
  • 德國的代表為什麼是總理默克爾,德國的最高領導人不是總統嗎?
    德國的體制則為議會共和制,僅就總統這個職位而言,類似議會君主制,所不同的是議會君主制「架空」的是國王、皇帝的權力,而議會共和制則是把禮節性工作任務賦予總統實施,總統並沒有任何行政權力。總統和總理可以簡單定義為,總統是國家元首,總理是國家首腦。
  • 話說德國大選(一)
    2021年即將迎來德國大選,總理默克爾已經宣布不再參加2021年的大選,德國在歐盟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未來德國總理人選將直接影響德國甚至歐盟的政治走向。從這一期開始,我們介紹一下德國的選舉制度,德國的主要政黨,未來有可能競選總理的人選及其政治傾向,以及有可能給中德、中歐關係帶來的影響。
  • 安格拉·默克爾:四度問鼎總理的德國「鐵娘子」
    中新社柏林9月25日電 (記者 彭大偉)當地時間25日公布的德國大選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安格拉·默克爾帶領的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獲得33%的選票。這意味著,已幹滿三屆德國總理的「鐵娘子」再度連任已成定局。默克爾當晚在基民盟選舉集會上發言。
  • NBA球員將花錢協助美國非裔選民參與總統選舉投票
    新華社記者 李穎 攝勒布朗·詹姆斯等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NBA)球員數周內將啟動一個招募投票工作人員項目,以推進美國非洲裔選民參與今年的總統選舉。知情人士24日告訴路透社,這批NBA球員已組建「不只是投票」組織,將與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法律訴訟基金合作,耗資數百萬美元,在十多個州非洲裔選民居多的選區招募年輕人到投票站工作,同時通過付費廣告等形式鼓勵民眾充任投票工作志願者。
  • 「小默克爾」卡倫鮑爾當選德國基民盟主席
    【文/觀察者網 李東堯】 當地時間12月7日,牽動德國未來內政走向以及其歐洲政策和對外關係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黨首選舉在漢堡落下帷幕。 據德新社消息,當天,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秘書長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在黨內選舉會議上以517:482擊敗對手,其將接替德國總理默克爾擔任基民盟主席一職。 現年56歲的卡倫鮑爾有著「小默克爾」之稱。德新社表示,她之所以獲得這一稱號,主要因為她務實的中間派政治風格,以及她本人還是默克爾的忠實擁護者。
  • 拜登贏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美媒宣布:他當選美國總統!
    據美聯社11月7日報導,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已贏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根據選舉規則,如果最終結果確認有效,率先獲得270張選舉人票的總統候選人獲勝。
  • 卡倫鮑爾當選德國基民盟主席,成為默克爾的接班人!
    當臺下響起掌聲時,默克爾強忍淚水。默克爾在演說中暗示,自己將支持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秘書長卡倫鮑爾成為接班人,並稱讚她在競選薩爾州州長時的表現。青年從政 老公甘當「賢內助」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的姓名很長,德國人喜歡將她簡稱為「A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