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巴車出殯翻車,過世老人三兒子兩兒媳去世,留下幾個孩子

2020-12-23 馮鴻麟檔案室

文丨木子 審丨易桉

導讀:都說「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現在交通運輸在整個社會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天各種大大小小的車輛行駛在公路上,這也使得整個交通狀況是相對比較複雜的,畢竟車輛多行人也多,所以很多時候出行安全問題要格外重視,所以大家在行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規範行車,這不僅僅是對自己負責,同樣也是對別人負責,車禍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2020年11月,在福建南平延平區有一輛中巴車突然發生了側翻,造成多人受傷死亡,整個事件可以說是非常嚴重,發生這樣的事情大家都非常痛心,再次提醒大家珍愛生命,注意安全。

福建一中巴車發生側翻

據相關信息可知,發生側翻事故的中巴車在事發當天本來是從當地一個村鎮趕往一個火葬場出殯,也就是從西洋村前往南平火葬場,由於當地的一位老人過世,所以老人的親屬們紛紛搭乘這輛中巴車為該位老人出殯。

在事故中老人的家屬發生了傷亡,老人的三個兒子和兩個兒媳婦以及該中巴車上的司機均當場身亡。這樣的事情實在令人痛惜,好好的人說沒就沒了。

事後有村民表示,該路段是一個相對比較危險的路段,因為該地段相對地形比較複雜,除了有一個發下坡之外,還有一個彎道,在此之前該路段就曾經出過一次事故。

事故造成9人死亡,5人受傷

有一知情者表示,事故中有一對50歲的夫妻,他們的大兒子29歲,由於前段時間騎摩託車出了車禍,所以不得不在醫院接受治療,沒有自理能力,最近這段時間都依靠他們照顧,現在這夫妻兩人在事故中喪生,大兒子都沒人照顧了,而他們的小女兒才13歲。

老人的小兒子離婚了,留下兩個孩子,一個12歲,一個7歲,一下子孩子們今後的人生該怎麼走都不知道了,兩個孩子那麼小實在是可憐。

一位親屬表示自己在之前本來也去參加了老人的追悼會,之後因為有其它事情便匆匆離開了,沒想到第二天再給老人出殯的路上卻發生了那樣的意外狀況,真的令人非常痛心。

這場交通事故造成9人死亡,5名受傷。目前整個事件的詳細情況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但是一場事故卻摧毀了好多條生命,摧毀了好幾個家庭。

平安這兩個字包含了大家一生的心願和期盼,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速度的快慢都不是最重要的,首當其衝地應該是細心下的安全操作,無論是作為司機還是乘車人,都應該提高安全意識。特別是在一些路面相對比較複雜的情況下,一定要提前觀察好四周情況,更加謹慎地駕駛。

(版權說明:本文由大時代資訊V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中國新聞網、環球網)

相關焦點

  • 福建一中巴車出殯翻車致9死 家屬:過世老人3個兒子2個兒媳去世
    謝先生說:「老人的三個兒子、兩個兒媳當場走了(過世),我姐的大兒子才29歲,在三個月前騎摩託車出了車禍,現在還躺在醫院裡,沒有自理能力,之前都是姐姐和姐夫輪流照顧,現在都沒人照顧。而她的小女兒才十三四歲,還在上初中。」
  • 福建一出殯車翻車,導致9死5傷,過世老人的三兒子兩兒媳去世
    出殯車翻車導致9死5傷近日,在福建省南平延平區,一輛中巴士在行駛過程中意外翻車,導致9人死亡,5人受傷。這件事情一發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根據警方的進一步了調查之後,了解了事情更多的細節。但是經過搶救,老人的三個兒子、兩個兒媳由於受傷嚴重當場死亡,出殯車的司機也在事故中身亡。現場救援工作結束後,事故共導致了9人死亡,5人受傷。受傷的5人被迅速送往醫院進行救治,目前生命體徵暫時處於正常。
  • 老人出殯中巴翻車致三個兒子倆兒媳不幸去世,最小的孩子才7歲
    而就在近日,福建南平延平區又有一輛中巴車因為翻車導致9人死亡,5人受傷。此事很快就傳到了網上,引發了社會的關注。據悉,在事發當天,那輛承載著多名乘客的中巴車從當地西洋村駛向南平火葬場,主要是為了給一名去世的老人出殯,沒想到,這一去,老人的多位親屬便再也回不來了。
  • 福建中巴車出殯翻車致9死 家屬:過世老人三兒子兩兒媳去世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交通出行的方式不斷多樣化,從前,相隔兩地人們要很久才能見一次面,但是,在現代交通方式的幫助下,人們往往可以朝發夕至,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交通的便利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近年來,各種交通事故頻發,威脅到了無數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 福建一出殯車發生車禍致9死:去世老人的三兒子兩兒媳,當場離世
    近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發生一起小客車翻車事故,造成9人死亡,5人受傷。記者了解到,事發當天,該中巴車車從當地西村前往南平火葬場為當地一位已故老人舉行葬禮,車上乘客均為老人親屬。當車輛發生側翻時,老人的三個兒子和兩個兒媳不幸當場死亡,司機也在事故中身亡。
  • 兒子去世後,老人要求前兒媳和孫子盡贍養義務,事實讓人很無奈
    就是我老家鄰居陳伯伯,大兒子都去世10多年了,他們老兩口又找前兒媳和孫子,讓他們給自己盡贍養義務,結果讓人很無奈。陳伯伯家是倆兒子,10多年前大兒子因為一場意外去世,現在就把留下一個小兒子和女兒。小兒子已經結婚生子,女兒也嫁人了。而大兒子留下的孤兒寡母,原先繼承了家裡的宅基地,但是因為陳伯伯老兩口總是偏心小兒子,也不幫忙大兒媳種地和帶娃,大兒媳婦帶著孩子過不下去,就選擇了改嫁。
  • 貴州一老人有三個兒子,因這個原因,他一個人在牛棚裡住了五年……
    自從妻子過世後老人就輪流跟三個兒子過日子因為這個原因老人竟一氣之下去山上牛棚住了五年......妻子於2004年去世後,楊某前就開始過著輪流跟3個兒子生活的日子。因為嫌兒子、兒媳講話不好聽,楊某前從2015年起就搬到山上牛棚裡過上一人世界。今年4月6日,榕江縣法院派駐該村網格員魏毅在走訪中發現這個情況,分別做了楊某前及3個兒子的思想工作,但無果。
  • 七旬老漢被兒子騙光家產,三個孩子無人願養,老人無奈欲上吊自盡
    老劉今年七十多歲了,膝下有三個孩子,因為老伴早早去世,小兒子又在長春工作,大女兒早早嫁人,所以老劉現在和大兒子住在一起。老劉一個人辛苦把三個孩子拉扯長大,但是如今自己的養老卻遇到了大麻煩。這一天,小兒子給老劉打電話,希望老劉打點錢過來。這件事被大兒媳知道後,心中很是不滿,於是讓老公和老劉說說,讓他把房子和土地交出來。
  • 江西餘江:錦江有個好兒媳,84歲老人有福氣
    央廣網餘江8月24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汪有輝 鄒玉群)在餘江區錦江鎮民主村,每當人們坐在一起,提及56歲的林魚蘭都會情不自禁豎起大拇指:「老朱福氣好喲,多虧有個好兒媳。」家住餘江區錦江鎮民主村三組的朱新林是個農民,年輕時以種田為生,今年84歲,有一個兒子五個女兒。過去兒女多,為哺育他們長大,朱新林與老伴省吃儉用,吃了不少的苦。現在老朱84歲了,兒女們也都成爺爺奶奶輩了。2002年64歲的朱新林因為中風,導致手腳不便,口齒不清,生活起居一直由其老伴照顧。
  • 73歲老人去世一周後兒女才知道消息:養這樣的孩子,到底圖什麼?
    新聞中的這位老人是有一雙兒女的,只不過都把家安在了新城區,可是兒女到老人家中的距離,開車不過40分鐘的車程,可兒女已經有20多天沒來探望過老人。看完這則新聞以後,我也簡單翻看了一下網友評論,有位網友這樣評論道:「兒女離得不算遠,竟然20多天都沒回去探望,養兩個孩子還不如一個盆。」這位網友的評論非常犀利。
  • 很多婆婆開始拒絕幫兒媳帶孩子,原因是什麼?三位老人說出實情
    不過現在很多家庭都出現了婆婆開始拒絕幫兒子兒媳帶孩子的問題,而說到背後的原因,讓我們來聽聽這三位老人怎麼說。為何很多婆婆開始拒絕幫兒媳帶孩子?②趙大媽:拒絕帶孫子,最大的原因是兒媳說孩子身上一堆壞毛病都是我給慣的趙大媽的說法應該不少老人都感同身受,自己辛苦幫兒子兒媳照顧孩子,然後如果孩子身上有了什麼不好的行為習慣,人家父母就會說都是老人給慣的。所以老人是出力還不討好,而趙大媽就是因為這方面原因才拒絕繼續幫兒媳兒子帶孩子。
  • 福建9死5傷車禍:送殯路幾乎送走全家人,死者最小的孩子才7歲
    出事的中巴車當時正前往火葬場,車輛翻落山谷後,出殯老人三個兒子和兩個兒媳當場身亡,司機也在事故中身死。當地是革命老區,涉事公路路況不佳。圖文無關老人病逝,乘車弔唁出事故塔前鎮一位朱老先生不幸因病去世後,家人為他停靈十多天,並舉辦了追悼會。11月11日,家人決定送別老人,將老人送往殯儀館火葬。
  • 前夫過世,前妻再婚想遷出戶口,前婆婆反對:她拿了55萬拆遷款
    隨後,前婆婆說要給小兒子打個電話,讓小兒子來處理,調解員表示諒解。 「兒子兒媳離婚時,兒子不要孫女,她也不要孫女,我說孩子是娘生出來的,肯定要娘養,但是我前兒媳說她養的話要讓孫女跟她姓,這怎麼可能呢?」 調解員問:「如果你前兒媳願意把這六年多的撫養費用現金的方式現在補償給你們,你們能讓她遷出戶口嗎?」 前婆婆:「我們不要她的補償!」
  • 老夫妻在兒子去世27年後,把孫子和前兒媳告上法庭,索要贍養費
    據河南商報報導,諸暨一對老夫妻距離大兒子去世時隔27年,將孫子和前兒媳告上法庭索要贍養費,諸暨市法院和紹興中院都審理判決駁回了其全部訴請。 因贍養狀告孫子與前兒媳 諸暨的湯大爺夫妻共育有兩子一女,本案被告人即是與大兒結婚,並育有一子的前兒媳章某和孫子小湯。1990年,湯大爺夫妻將三間新樓房分給大兒子、二兒子一人一半,田地則分予二兒子耕種,兩個兒子每年需給父母固定的穀物和金錢,大兒子則另需償還之前為其治病所欠債務。
  • 親娘去世後,出殯的時候兩個兒子卻要妹妹來打幡
    李九的姥姥八十歲那年去世了,在姥姥的葬禮上,李九卻看到了親人之間人性最為醜陋的一幕。本來,姥姥死了,出殯打幡的事自然就應該輪到大舅的頭上,這也是他作為老大當仁不讓的責任。可是老大卻拒絕為老娘打幡,理由居然是老娘生前處事不公。大舅不願意給老娘打幡,二舅更不願意。
  • 早先年,鄉下老人去世的那些事
    但是這一口氣完全不能支撐起生命,只會讓復活的屍體亂追亂咬,最後那口氣累出來倒地,才算徹底死了。東北山有一戶王姓人家,找了個老婆。的孩子虐待後媽,老人後腦勺生了個大包,從裡面往外爬蛆蟲,沒有人給醫治。老人去世後,大女兒趴在繼母的身邊訴說不孝,表示懺悔。已經死去多時的老人,忽然爬了起來,兩眼直勾勾地盯著大女兒,兩手死死掐住她的脖子不放,好在眾人上前用力拉扯開來,不然那大女兒就會被活活掐死。
  • 村裡老人去世,結果5個兒子各自擺桌收禮,去的要給5份,合理嗎?
    兒子都在收人情錢,如果去世的老人有五個兒子,那這家的親戚就遭不住,吃一次酒席有破產的感覺。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別說親戚,村裡人都得隨多份,因為事主的兒子們都住一個村,所以遇到兒子多的,酒席都吃不起。之所以如此,與農村酒席人情帳的不對等有關,比如一家辦酒席對方五個已成家的兒子都來吃酒席,不能只隨一份禮吧,為了今後還禮方便,就分開就設帳收禮,主家有幾個兒子就要送幾份情。當然,女兒是不計算的,反倒要和賓客一樣給人情錢。
  • 貴州一老人去世,全村人大吃大喝14天!「6天已經吃掉2000斤米」
    貴州銅仁一個山寨裡,一名老爺爺過世,全村人去他家裡大吃大喝14天。其家屬稱是「地仙」給推算的日子,要停滿14天才能「抬上山」。在這14天期間,整個村寨的人都要去她家吃飯,不去的人「顯得自私」。才第6天的時候,光大米就已經吃掉2000斤!基本每2天吃掉一頭豬!接下來還要每天兩餐,這樣吃8天!
  • 兒子城裡成家多年未回,老人一聲不吭去看望,翻開被子她泣不成聲
    劉大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婦女,嫁給丈夫五年後,丈夫就不幸去世,留下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和體弱多病的婆婆,她像男人一樣撐起了家,其中心酸村裡人都看在眼裡,紛紛勸她趁年輕,再找個人家,以劉大媽的條件,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劉大媽看著懷中的兒子,想到病床上的婆婆,眉頭緊鎖,心裡還是捨不得離開他們。
  • 農村老人過世,哪種情況下才能算是喜喪?除了年齡還有三個標準
    那麼為何百歲老人走後,還不能喜喪?對於傳統文化所講的喜喪,究竟有哪些標準呢?下面我給您們講解下。一、喜喪標準之一年齡雖然以前人常講,70古來稀,但70歲的老人並不能被稱為喜喪。對於喜喪的年齡,曹操曾在對酒歌裡,側面提起老人幾歲過世能稱為喜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