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家庭出生的孩子,容易變成白眼兒狼,長大了會不願意回家

2021-01-09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月初公司完成了一個大項目,老闆大手一揮給了七天假,讓好好休息一陣。接到消息我和大多數同事都急忙定了回老家的票,畢竟為了這個項目,我們連春節都是在公司裡過的,現在有時間自然要回家看爹媽。沒想到同事文文卻意興闌珊,反而報了個旅遊團要出國玩,我這才想起,她平常甚少回老家,節假日也多留在上海過,似乎有點逃離原生家庭的意味。

文文倒也沒隱瞞,直接說受不了家裡氣氛,父母永遠都在無休止的爭吵,去年春節砸了滿桌的年夜飯,今年接到加班通知時,她不停感謝老天爺給了她不回家的藉口,被罵白眼兒狼也無所謂。聽得我非常感慨,也想提醒下家長們,現實中,這3種家庭出生的孩子,容易變成白眼兒狼,長大會很少回家,大家記得避開。

戰爭不斷的家庭:父母無休止的爭吵

這種情況在老一輩身上極為常見,夫妻兩人三觀不合卻不肯離婚,勉強維持著婚姻,然而一天到晚都不消停。用文文的話說,她爸媽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偏偏又不肯離婚。生長在這種家庭裡,孩子是最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從小就要經歷兩個約等於兩米的成年人的戰爭,對於不到一米高的孩子來說那麼可怕,可想而知留下的心理陰影多嚴重。

不得不說,大多數爭吵型夫妻,都有輕微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習慣從爭吵和彼此傷害中獲得快感,拒絕從這種扭曲的婚姻關係中走出,於是互相折磨到白頭。這種家庭養出來的孩子,要麼像文文一樣不願回家,遠離原生家庭的禍害;要麼,就變成父母一樣的人,以後婚姻難幸福。

打擊式教育的家庭:對孩子諸多挑剔

著名導演姜文就生活在這麼一個家庭中,根據姜文陳述,他從小沒得到過來自母親的肯定,對他永遠都是諸多挑剔,哪怕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中央戲劇學院,在母親眼中也不值一提。他不能理解父母為何如此對待他,至今無法釋懷,成名後只往家裡寄錢,卻很少回家,因為那個家裡只有「打擊」「挑刺」,以至於母子關係相當疏遠,直到薑母去世倆人也未和解。

父母強勢的家庭:家庭氣氛過度壓抑

強勢的父母容易養出懦弱無能的孩子,參見歷史上的劉邦、呂后夫妻倆,養出了不配帝王之位的漢惠帝。這是因為老一輩太過強勢,小一輩就常年活在沉悶陰鬱的家庭氣氛中,性格受到的負面影響暫且不提,長大後逃離將是必然的。

畢竟,誰會喜歡壓抑的生活環境呢?這樣的孩子參加工作後,會找遍藉口不肯回家,原因很簡單:他不想回到「監獄」中去。

相關焦點

  • 這3種家庭看上去讓人羨慕,孩子卻感覺不到幸福,長大也不願回家
    記得網絡上有段時間曾經流行虎媽,源於趙薇主演的一部電視劇,人人都想培養出精英兒童,結果這種教育下,孩子的幸福指數卻降到最低,長大後容易疏遠父母。如果孩子成為精英的前提是與我們疏遠,那這種教育就與我們的初衷相違背了,比如,這3種家庭看上去讓人羨慕,孩子卻感覺不到幸福,長大也不願回家,家長及時反省。
  • 過年不願回家的孩子,大多出生於這些家庭,父母要負主要責任
    很多父母都想不明白,在過年這樣歡慶、熱鬧的日子裡,孩子能有多忙,竟然寧願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外面,也不願意回家和父母分享過年的歡樂?其實,孩子長大後的一切行為,都和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過年不願回家的孩子,大多出生於這些家庭,他們在家庭裡有了很多糟糕的體驗,導致了他長大以後厭倦、逃避家庭,父母要負主要責任。
  • 上大學後不愛回家的孩子,多半出自下列家庭,父母需自我反思
    如今很多家長抱怨,自從孩子長大上大學之後就不願意再回家的情況,殊不知,背後原因父母要負主要責任。有些孩子,獨立之後就不願意再回家,其中和父母的關係很大,所以家長們也要反思自己,別二三十年後再抱怨孩子白眼兒狼。
  • 父母是這幾種類型,孩子難孝順,一旦長大就不想回家
    看到父親對待孩子的態度,多少也就理解為什麼孩子會在別的地方尋找溫暖,而不想回到自己家了。而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在長大之後,有機會出門就選擇遠走高飛,寧願帶著「不孝」罪名,也不願回到自己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
  • 長大後不肯回家的孩子,很多都來自於這兩種家庭,父母責任最大
    可能不少父母都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孩子長大後一直都在外面漂泊,寧肯在外面長期租房也不願意回家,甚至有的連過年也不回家,讓父母感到非常寒心。其實出現這樣的現象,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般來說下面這兩種家庭出現這些情況的機率比較大:1、父母感情不好,經常吵架有的家庭生活的非常和睦,一家人團團圓圓的,但是有的家庭卻不一樣了,父母感情不和,而且經常吵架,孩子從小在這樣的家庭中生長,經常遭遇各種責罵以及暴力,因此對孩子成長將帶來很大影響
  • 孩子長大後為啥不願意去姥姥家了?並不是不想去,而是有苦說不出
    文/依肯的爸爸孩子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很多的幸福,尤其是老人對孩子更是喜愛,但是一般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的疼愛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跟爺爺奶奶親,有的孩子跟姥姥姥爺親,但是隨著孩子長大後,孩子好像跟長輩還疏遠了。
  • 以下家庭出身的孩子,上大學後便不再與父母聯絡,理由現實又扎心
    對比大家的積極主動,文文大概是最無動於衷的一個,甚至會主動提出替我們值班,畢竟三倍工資呢。這次也一樣,大家都拉著箱子下班時,只有文文一身輕鬆,明顯是不打算回家。在我詢問她原因的時候,文文才告訴我,她從上大學開始就不再回家了,不到春節,不想熱鬧。
  • 為什麼孩子在嬰兒時期是媽媽一個人的,可是長大後卻變成了大家的
    為什麼感覺孩子在嬰兒時期是媽媽一個人的,可是長大後就變成了大家的?相信很多寶媽們都是感同身受,這孩子小時候不管幹啥都是媽媽一個人的,可是長大後就突然之間變成了大家的,對此我也是深有體會!想著這我一個人帶實在太累了,於是我又帶著大寶回到了娘家,而這一住便住到了臘月間我老公回來了我們才回家,而這時候的寶寶已經8個多月了,能吃會坐、還會咿咿呀呀的說嬰語了,可是有趣多了,而這回也是明顯不一樣了,是人見人愛,個個爭著抱,除了吃奶的時候我能抱一會兒外,其他的時候我基本都很難近她的身。
  • 出生在這幾種家庭的男孩,長大找媳婦可能會很難!和有錢沒錢無關
    靦腆內向的男孩不懂得主動尋找話題,這會在相親中給女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加上溝通得不多,女孩子也不了解男孩是什麼樣的人,也沒有太大的興趣,最後自然就不了了之了。男生這類性格的養成,大多數都是受到來自原生家庭或者父母教育的影響。
  • 孩子,終究會慢慢長大。男人,會慢慢成熟嗎?
    有了家庭和孩子的女人,很難變得自私,孩子會成為女人的軟肋。自己再省再辛苦,也希望保護孩子健康長大。麗鳳出差一個月,她對丈夫的行為忍無可忍,本想將就的婚姻,她無法繼續將就。一個有良心的父母,苦了自己,也不會太苦孩子,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不論妻子在不在身邊,都會努力把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沒有誰生來就是生活能手,都是要靠學習、靠實踐攢出經驗,而不願意為了家庭學習技能的男人,身上也沒有所謂的責任感。
  • 同性戀家庭的孩子在長大
    埃瑪和卡米爾·塞茨徹納姐妹倆有兩個爸爸,到目前為止,她們兩個都不知道哪一個是她們各自真正的父親,也就是生物學上的父親,這裡面是有故事的。丹妮爾、埃瑪和卡米爾是千千萬萬個「同性戀家庭養育的孩子」中的一部分,這些孩子正是美國鬧同性戀最兇的年代出生的。那個高潮始於20年前,女同性戀者紛紛組建家庭。
  • 有男孩子的家庭,這3個底線家長要堅持,否則孩子長大了會恨你
    ,比如孩子長大之後,有的在初中就開始住校,一周回家一次,等到高中、大學之後更是只有假期的時候才回家,一部分是因為學校的原因,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孩子越長大就越想要遠離父母,日本一位作家,伊坂幸太郎說:「為人父母而不需要考試,實在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和父母「離心」,是因為父母沒有掌握好尺度,對孩子的教育讓他們厭煩
  • 李玫瑾:長期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長大後這4種缺陷就越明顯
    像這樣的喪偶式育兒,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會產生難以彌補的傷害,這也讓我想起了李玫瑾教授曾經的一句話:「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不僅難以管教,長大後這幾種缺陷就越明顯。」長期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長大後這4種缺陷就越明顯1、難管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去關心周邊的孩子,那些不聽話很叛逆的孩子們,往往原生家庭環境不完整,要麼缺少父親的陪伴,要麼是缺少母親的陪伴,又或者是父母出遠門打工,孩子交給老人帶。對於這類孩子來說,在他們成長的環境中,總有一種愛是缺席的,而如今缺少父愛的孩子佔比更高。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出現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因此,若是孩子有這些飲食表現,長大後會影響人際關係,主動性也會變低,家長需要多注意,引導他們改正吃飯時會出現這幾種表現,家長需要多注意,及時要求孩子改正:1、喜歡在菜裡挑挑揀揀。這養行為是最不受人待見的。這不僅不衛生,而且對一起吃飯的人也不尊重。有不喜歡吃的菜時,孩子便習慣性地在裡面挑挑揀揀。吃飯時總是挑三揀四,這是非常自私的行為。
  • 從小就不懂規矩,孩子會變成什麼樣?讓不同的家庭告訴你答案
    從小得到過良好家庭教育,或是沒有人管教的孩子,差別分化其實是很大的,有眼力見的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出來。一些孩子小時候家庭缺乏疏忽管理,從小就不給孩子樹規矩,不讓孩子養成遵守規矩的意識,讓孩子變成了不懂規矩,不按規矩做事,不尊重別人,輕視別人,只會重視自己的性格。
  • 如果你是這3種媽媽,如果不及早改變,孩子長大後容易疏遠你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你是這3種媽媽,如果不及早改變,孩子長大後容易疏遠你我們都是媽媽都是愛孩子的,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但是為何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孩子卻漸漸疏遠了母親呢?可能很多人都會說這個孩子不孝,但是卻少有人從自身尋找原因。
  • 孩子出生在這3個時間節點,長大是個「福娃」,你家寶寶佔幾個?
    尤其是小周跟老婆吵架的時候,孩子總是會躲在角落裡,不敢出聲。 所以說想要生個孩子,一定要找到有利的時間節點。如果孩子出生在這三個時間節點,長大往往是個福娃!不知道你家寶寶佔了幾個呢?
  • 如果你是這樣的父母,就別怪孩子不孝順,長大後不想回家!
    都說家庭是溫馨的港灣,每個外出的遊子一到節假日或是受到挫折失敗的時候,最先想到的都是回家看看,但是有些孩子卻是例外。小林每到節假日,總是積極主動地與想回家的同事換班,讓其它人回家過年過節,自己就頂替同事們坐在辦公室值班。
  • 越窮的家庭越有以下壞習慣,父母不醒悟,孩子長大也跟著富不起來
    文|文兒如今,是一個經濟高速發達的社會,父母們在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的同時,也很注重「財商」的培養。但是,有一些家庭,卻根本沒有給孩子樹立這樣的意識。而且,尤其是越窮的家庭越有以下壞習慣,父母不醒悟,孩子長大也跟著富不起來。
  • 在不融洽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唯唯諾諾
    在不融洽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唯唯諾諾。教育學家李玫瑾說過:「父母如果情緒溫和,友善待人,孩子的性格也是落落大方,家庭關係融洽,自信有愛。反之,如果在有家暴、或者經常被父母怒吼甚至暴力的家庭,孩子對父母的臉色就非常敏感,生怕做錯什麼事又招來事端,唯唯諾諾,努力的笑臉相迎。」隨著孩子的成長,為人父母有很多煩心事。但那些總是情緒溫和,保持家庭氣氛和諧的父母總是諸事順心嗎?一定不是。生活中的煩惱誰都有,關鍵是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