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河南,我國的大省市,自古以來它就很出名,地域廣闊,地勢平坦,物資豐富,古時候名為中原,在朝代更迭的歷史潮流中,它是很多國家的必爭之地。但是它的著名不只是在地域物質這一方面,更多的是河南人才輩出,從古至今,許許多多的民人來自河南。
大禹
大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社會的朝代—夏朝,是夏朝的開國首領,也是一代明君,大禹最著名的事跡是治理黃河水患,俗稱」大禹治水「,為了節約時間治理水患,它曾三次從家門口路過都沒有進去跟妻子和家人說句話,後稱」三過家門而不入「。後來世人稱他為大禹,是偉大的禹的意思。
蔡文姬
蔡文姬,東漢時期的女性文學家,是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它從小聰慧出眾,擅長文學書法對音樂也頗有了解,一生有過三任丈夫,第一任是衛仲道,結婚第二年因病去世;後又被匈奴擄走,嫁給匈奴左賢王為其生下了兩個孩子:後被曹操贖回,嫁給了董祀。蔡文姬雖然一生坎坷,但是她的才能並沒有被此淹沒,一生有過許多著名的作品,例如《悲憤詩》,《胡笳十八拍》等等。
商鞅
商鞅姓公孫,名鞅,被稱為商鞅是因為他的豐功偉績被秦孝公所認可,所獎賞給他商於十五邑,號商君,由此而來。商鞅是戰國接觸的政治家。歷史上很著名的」商鞅變法「講的就是他的功績,他積極主張變法,使得秦國變得越發的賦予強大,主張重農抑商,指定嚴格的法律條令,還率兵收復了河西這一塊地。他的功績非常的顯著,以至於在秦孝公去世後被公子虔所忌憚,最後死於彤地。
張衡
南陽五聖之一的張衡,是現河南南陽人,是歷史上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和地理學家,生於東漢時期。他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為中國的地震學和天文學奠定了基礎,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他還是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為了紀念張衡,聯合國用張衡的名字來為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叫做」張衡環形山「,一顆名為」張衡星「的小行星也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現在南陽還有為了紀念他修建的張衡博物館。
張仲景
張仲景,東漢史上著名的醫學家有著」醫聖「的美稱,為了寫出《傷寒雜病論》,他廣泛的的收集民間的醫學方法和藥方,反覆進行對比篩選,付出了很大努力,這本書不止記錄著那些醫方,化確立了辯證論治的原則,不僅是中醫的靈魂還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這本說在後世的醫學上起到了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張仲景還有《辨傷寒》,《療夫人方》和《口齒論》等醫學經典著作。
河南一個有故事的省市,他的出名不僅是因為現在的繁榮,更是因為他的歷史而著名,歷史的人和物,每一個都是河南的不一樣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