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三世因果經(輪迴太可怕)

2021-03-02 佛教正法眼藏

佛說三世因果經

     爾時,阿難陀尊者,在靈山會上,一千二百五十人俱。

     阿難合掌頂禮,繞佛三匝,胡跪問訊。請問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閻浮提內,一切眾生,末法時至,多生不善。不敬三寶,不孝父母。無有三綱,五倫雜亂。貧窮下劣,六根不足。終日殺生害命,富貴貧窮,亦不平等。以何果報?望世尊慈悲,願為弟子一一解說!」

     佛告阿難,與諸大弟子言,汝等諦聽。善哉!善哉!吾當為汝等分別說之。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苦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前生因果之報。以何所作故?先須孝敬父母,次要敬信三寶,三要戒殺放生,四要持齋布施,五要了知正道,廣種後世福田。

佛說因果偈云:

          富貴皆由命;

          前世各修因;

          有人受持者;

          世世福祿臻。

          善男信女聽言因,聽念三世因果經。

          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真語實非輕。

         今世做官為何因?三世黃金裝佛身。

         三世修來今世受,紫袍玉帶佛前求。

          黃金裝佛裝自己,遮蓋如來蓋自身。

          莫說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處來。

          騎馬坐轎為何因?前世修橋補路人。

          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僧人。

          有食有穿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

          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未舍半分文。

          高樓大廈為何因?前世造庵起涼亭。

          福祿具足為何因?前世施米寺庵門。

          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

          聰明智慧為何因?前世吃齋念佛人。

          人見歡喜為何因?前世佛門多結緣。

          夫妻長守為何因?前世幢幡敬佛前。

          父母雙全為何因?前世敬重孤獨人。

          無你無母為何因?前世忤逆不孝順。

          多子多孫為何因?前世開籠放鳥人。

          養子不成為何因?前世皆因溺嬰身。

          今生無子為何因?前世填穴覆巢人。

          今生長壽為何因?前世買物多放生。

          今生短命為何因?前世宰殺眾生身。

          今生無妻為何因?前世偷奸謀人妻。

          今生守寡為何因?前世輕賤丈夫身。

          今生奴婢為何因?前世忘恩負義人。

          今生眼明為何因?前世施油點佛燈。

          今生瞎眼為何因?前世指路不分明。

          今生缺口為何因?前世吹滅佛前燈。

          今生聾啞為何因?前世惡口罵雙親。

          今生駝背為何因?前世恥笑拜佛人。

          今生曲手為何因?前世都是造業人。

          今生跛腳為何因?前世攔路打劫人。

          今生牛馬為何因?前世欠債不還人。

          今生豬狗為何因?前世皆因騙害人。

          今生多病為何因?前世殺生害命人。

          今生無病為何因?前世施藥救病人。

          今生囚牢為何因?前世作惡害別人。

          今生餓死為何因?前世常閉鼠蛇洞。

          毒藥死者為何因?前世藥物毒眾生。

          眷屬歡笑為何因?前世扶助孤獨人。

          今生矮小為何因?前世地上看經文。

          今生瘋癲為何因?前世葷辛佛前供。

          今生吐血為何因?前世酒肉念經人。

          今生耳聾為何因?前世誦經不悉經。

           今生瘡癲為何因?前世魚肉佛臺燻。

           今生體臭為何因?前世和香賣不真。

           今生吊死為何因?前世攜索山獵獸。

           鰥寡孤獨為何因?前世狠心嫉妒人。

           雷打火燒為何因?大秤小鬥不公平。

           蛇咬虎傷為何因?前世冤家對頭人。

           萬般自作還自受,地獄受苦怨何人。

           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

           不信吃齋多修舍,但看眼前受福人。

           前世修來今世受,今生修積後世人。

           有人毀謗因果經,後世墮落無人身。

           有人受持因果經,諸佛菩薩作證明。

           有人書寫因果經,世代勤學家道興。

            有人頂帶因果經,兇災橫禍不臨身。

            有人講說因果經,生生世世得聰明。

            有人高唱因果經,來生受人多恭敬。

            有人印送因果經,來世便得帝王身。

            若問前世因果經,梁皇武帝是何因。

            若問後世因果經,郗氏娘落蟒蛇身。

           若是因果無處應,目連救母是何因。

           若人頂禮虔誦經,事事如意得稱心。

           若人傳道因果經,來生後世智慧興。

           若人深信因果經,同生西方極樂行。

           三世因果說不盡,上天不虧善心人。

           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喜舍萬文收。

           以君寄在祿宮庫,世世生生福不休。

           若問前世事,今生受者是。

           若問後世事,今生作者是。

           善男信女聽知音,印送此經吉星臨。

           能送十本身強壯,如送百本福壽增。

           如送千本無災難,愈多相送愈得善。

           多多益善福星臨,世代兒孫家道興。

           一人傳十十傳百,永世不墮地獄門。

輪迴太可怕了。且看玉皇大帝的輪迴史

先科普一下,三十三天是欲界的第二層天,也叫忉利天,忉利天的天人壽一千歲,一日當人間百年,佛母摩耶夫人命終後登入此天。三十三天天主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玉皇大帝、也叫帝釋天。

一個日月、一個須彌山、一個四天下,這為一個小世界;聚集一千個日月、一千個須彌山、一千個四天下,這是成為一個小千世界;集一千個小千世界,這是中千世界;而一個大千世界是由一千個中千世界所集聚成。因為三遍言「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下面是一小世界的示意圖,忉利三十三天是在須彌山之上:


註:此為佛智睹見所說,非凡人測量而知。

那麼三十三天的天主是以什麼因緣做的天主,做完天主之後又輪迴去哪兒了呢?這個內容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正法念處經》上有所說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經文:

初帝釋者。名庵舒摩。既作三十三天王已。自福盡故。生大海中作摩伽羅大身之魚。本在人中。作獵魚師。常多殺魚。亦常禮佛。以禮佛業。是故得生三十三天。為帝釋王。殺生因緣。海中作魚。以餘業故。生畜生中。

最初的帝釋天叫做庵舒摩,做完天主之後,因為福享盡了,就生在大海做了一條大魚。原來他在做天帝之前是漁夫,常殺魚,也常禮佛,因為禮佛的業,所以升了三十三天做了帝釋天。因為殺生的因緣,所以去了海裡作魚,主要因為有餘業未了的關係,所以生到了畜生道。

第二帝釋。名三浮提。本在人中。曾作善業。與病者食。或清淨心。與比丘食。彼業因緣。是故得生三十三天。為帝釋王。後時福盡。餘業因緣不善業故。作蜥蝪蟲。彼前世時。邪見心故。外道齋中。殺蜥蝪蟲。以彼因緣。生地獄中。出地獄已。餘業因緣。作蜥蝪蟲。


第二個帝釋天叫做三浮提,以前做人的時候做過善業,常給病人食物,或者以清淨心供養給比丘食物,因為這個善業的關係,死後升天做了帝釋天。後來做天主福享盡以後,餘業是不善業的關係,所以做了蜥蜴蟲。因為前世曾經邪心行外道齋,殺了蜥蜴蟲,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先是生在了地獄,後來又作了蜥蜴。


第三帝釋。波羅迦奢。是其名字。受天境界。五欲樂已。於彼欲退。本人中時。供養父母。病時瞻視。彼業因緣。是故得生三十三天。為帝釋王。本業盡故。彼天處退。生餓鬼中。彼過去時。於異處生。時世飢儉。多儲谷等。貴糶與他。誑惑他已。心更悕望後時大儉。以彼因緣。是故生於黑繩地獄。彼餘業故。生在針咽餓鬼之中。


第三個帝釋叫波羅迦奢,因為孝順供養父母,在父母看病的時候常來看望守護,因為這個因緣做了帝釋天王。後來善業盡了,從天上退下來就生到了餓鬼道理,原因是前世在饑荒的時候,自己多儲存糧食,然後貴賣給老百姓,而且心裡想,要是以後饑荒更厲害我就能發更多的財該多好,由於這個惡業,從天宮報儘先是到了黑繩地獄(註:此獄獄卒,以熱鐵繩縱橫捆縛罪人之身,或斫或鋸。)中,地獄罪盡之後又生在餓鬼道。

第四帝釋。名曰作愛。天處退已。生於豬中。如是見已。觀彼善業。何業因緣。為帝釋王。彼前世時。於他邪見婆羅門人。病因欲死。與藥令服。憐愍心言。當服此藥。以是業緣。生於善道三十三天。作帝釋王。善業盡故。墮地獄中。彼處既出。以餘業故生在豬中。彼天復觀如是業果。以何因緣。復生豬中。彼前世時。恆常喜獵。多殺眾生。或多殺鹿。或多殺豬。彼業因緣命終。生於活地獄中。彼業既盡。以餘業故。生在豬中。

第四帝釋,從天主退下來以後先是生在活地獄中,後又生在豬中,原因是他前世以憐憫心給婆羅門藥,因為這個善業做了天主,但是他前世常常打獵,或者殺鹿或者殺豬,所以天福享盡以後,福盡苦來,就墮了地獄,又生在畜生道。

第五帝釋。名為善意。以何業故。生於彼處為帝釋王。彼前世時。曾見他人師子欲殺。救令得脫。以憐愍心。將來歸家。多日供養種種飲食。彼業因緣。是故生於三十三天。為帝釋王。名為善意。彼處退已。生於焦熱大地獄中。以何因緣生彼地獄。本前生時於王眾中。妄語言說是業因緣。墮彼地獄。

第五位帝釋叫善意,他以前見到他人要殺獅子,就給救了下來,以這個憐憫心,領回家裡多日供養飲食,因為這個因緣而作了天主。但是後來因為在王眾中造了妄語的業,所以在從天主退下來之後墮落了在焦熱大地獄中。

善意帝釋彼處退已,復有帝釋次第而生。名憍屍迦。彼夜摩中山樹具足地處天眾。彼佛塔內異處壁中而得見之。彼何善業。謂前世時。是多財寶富婆羅門一居奢內置婆羅門。設大齋會。集尊重人飲食供養施其財物。彼業因緣。是故當來作帝釋王。名憍屍迦。又本復作無量福德。當作帝釋。名憍屍迦又夜摩中山樹具足地處天眾。彼佛塔內異處壁中。見彼天處。帝釋王處。有佛世尊釋迦牟尼說法勢力。令彼帝釋閉塞惡道。天中退已。生於人中。如是七返。如是道行。諸夜摩天。如是見已。生希有心。

……(中間省略部分內容)


彼佛世尊。為說欲味過患出離。廣說如是勝修多羅。彼憍屍迦如是聞已。即時獲得須陀洹果。時憍屍迦。既得果已。次第退生。閉塞惡道。以此因緣。夜摩天眾。此佛塔內壁中不見彼憍屍迦第八生處。彼帝釋王。得涅槃故。過第七返第八返生則不可得。如是因緣。

憍屍迦是因為前生曾設大齋會,所以升做了天主。這部經講到這裡的時候,其實是一些夜摩天人在佛塔內觀看這個各種因緣的景象,他們看到憍屍迦從天上退了之後,生於人間,又生在天上,像這樣七返,沒有見到第八生處,所以他們覺得很稀有。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將要退墮的時候,到釋迦牟尼佛處求法,釋迦牟尼佛為他講法,令他證了須陀洹果、也就是初果,證果成了聖人,也就不會再墮惡道了,是這個緣故。

所以大家可見,這個修行佛法、求生西方、超凡入聖、了脫生死才是究竟的解脫,如果是只作善業,為求五欲快樂,那在天福享盡以後,也還是要墮落的,如此光輝的天主,和地獄、餓鬼、畜生等道也只是轉瞬之間。另外也像宣化上人說的「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一點不假。

我們看了這篇內容之後內心真的應該好好的參一參了,輪迴真的是太危險,我們每天在忙忙碌碌究竟是為的什麼?一切在生死的面前都太渺小了,如果遇到佛法,今生千萬要求生西方了脫生死,不要再有任何留戀,不然真不知道輪迴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得到解脫,願各位有緣的朋友謹記!願大家都能同生西方,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三世因果經
    有吃有穿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高樓大廈為何因,前世造庵起涼亭。福祿俱足為何因,前世施米寺庵門。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聰明智慧為何因,前世誦經念佛人。賢妻美婦為何因,前世佛門多結緣。
  • 《三世因果經》看完你就全明白了!
    聽念三世因果經。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真語莫非輕。今生做官是何因。前世黃金裝佛身。前世修來今世受。紫袍金帶佛前求。有人信行因果經。福祿壽星照臨門。有人推介因果經。代代吉慶家道興。有人常帶因果經。兇災橫禍不臨身。有人講說因果經。
  • 《三世因果經》看完你就全明白了
    聽念三世因果經。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真語莫非輕。今生做官是何因。前世黃金裝佛身。前世修來今世受。紫袍金帶佛前求。有人信行因果經。福祿壽星照臨門。有人推介因果經。代代吉慶家道興。有人常帶因果經。兇災橫禍不臨身。有人講說因果經。
  • 佛說:三世因果,非常準!
    佛說:三世因果,非常準!為什麼我們為人越來越小心?為什麼我們處世越來越謹慎?生活處處是陷阱,不知哪一次就陷入絕境;現實次次是深坑,不知哪一回就再無翻身。不是你想得太多,是經歷讓你學會了不語沉默;不是你變得太假,是世事讓你懂得了自我保護。做人大方可以,但要遇到知恩圖報的人,不然你的一片好心就是白費;做人善良可以,但要碰到通情達理的人,不然你的良苦用心就是浪費;做人包容可以,但要給予有心有肺的人,不然你的一直忍耐就是白給。
  • 佛說:緣分有因果,愛情也有輪迴
    佛說:愛情也有輪迴。如今你遇見的人都是和你有緣分的人,今生離開你的人都是和你毫無瓜葛的人,曾經你怎麼對待別人,如今你遇見的人便會如何的回饋於你,你辜負他人的真心,別人也會來糟蹋你的真心,你傷害他人,也會有人來傷害你,一切你遇見的人看是偶人實際是必然的因果,造下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
  • 正月月初五,你把《三世因果經》發一次、增福消災,福澤子孫,功德無量!
    佛說因果偈,云:富貴皆由命。前世各修因。有人受持者。世世福祿深。善男信女聽言因。聽念三世因果經。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真語莫非輕。今生做官是何因。前世黃金裝佛身。「有人受持因果經,諸神菩薩作證明。」受持,指不但相信因果循環報應,而且在實際行動中堅持行善積德之事,所以,諸佛菩薩可作證明。「有人書寫因果經,世代兒孫家道興。」書寫因果經,一指把因果經的經文抄下來經常學習,二是把因果文寫下來作為贈送品,向人家宣傳學習《三世因果文》的好處。如果堅持這樣做,世代兒孫的家都很興旺。因此,現在不少人,把《三世因果文》印成冊子免費贈送給別人。
  • 「因果輪迴」這四個字你知道是什麼嗎?你又了解多少呢?
    「因果輪迴」是佛教的中心思想。再次基礎上衍生出各種細分流派。釋迦牟尼最初教化門徒的時候只提出「因果」理論,但但不能解決許多現實中的問題,比如很多壞蛋並沒有收到相應懲罰,許多善良的人卻日子過得不好。於是引入了「輪迴。因果輪迴並不複雜與深奧。
  • 今日轉發,供養「三世因果經」一次! 願消除一切業障!增福增慧一切吉祥!
    (圖解三世因果!看後恍然大悟!建議放在朋友圈!)佛說三世因果經  爾時。阿難陀尊者。在靈山會上。一千二百五人俱。阿難頂禮合掌。遶佛三匝。胡跪合掌。請問本師釋迦牟尼佛。南閻浮提。一切眾生。末法時至。多生不善。不敬三寶。不重父母。無有三綱。
  • 什麼是三世佛?
    過去佛--燃燈佛(右下)現在佛--釋迦牟尼佛(中)  未來佛--彌勒佛(左下) 有些寺廟大雄寶殿中供奉的三尊像即為三世佛。佛教中有三世三千佛的說法, 即過去莊嚴劫一千佛,統稱燃燈諸佛;現在世賢劫一千佛,統稱釋迦諸佛; 未來世星宿劫一千佛,稱彌勒諸佛。佛壇上的三尊像,即此三世三千佛的代表。
  • 佛說:愛情有輪迴
    佛說:愛情有輪迴。愛情是一場輪迴,這輩子的情,上輩子的債,今生的果,前世的因。真心相愛的人,是前世的重逢,今生在一起,來生還要一起走,塵世的愛戀,在三生三世的輪迴中,遇見與別離,都是因果的轉變,也是宿世的姻緣,一切都是因果輪迴,是冥冥之中的註定,所以,今生不論遇到誰,都請你用心善待,因為這是愛情的輪迴,更要執念美好,因為愛情定有輪迴,塵世間,兜兜轉轉,終要為那些痛苦和幸福買單。
  • 真實恐怖的因果輪迴照片
    除了佛,沒有人知道因果的詳細來龍去脈。 善男信女至誠聽,聽念三世因果經。 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真語實非輕。今生做官為何因,前世黃金裝佛身。 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 不信吃齋多修積,但看眼前受福人。前世修善今享福,今生作惡後沉淪。 有人毀謗因果經,後世墮落失人身。有人受持因果經,諸神菩薩作證明。
  • 佛說:凡事有因果,萬物有輪迴!
    這裡的畏是畏懼的意思,也就是害怕的意思,在生活當中,無論是工作也好,上下級關係也好,還有人際關係都有因果,凡事都去自己身上找到不足和缺點,發現對方的優點向他們的優點學習。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當自己放下自己的心態,向別人學習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是成長最快的那個人,也是最優秀的那個人。
  •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具體指的是什麼
    01三世因果何為三世?何為因果?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說白了就是上輩子、這輩子、下輩子。因果:又稱業因果報,即善惡業會引來善惡報。就眾生的身心活動而言,可分為——身業:做的每一件事;口業:說的每一句話;意業:動的每一個念頭。就行為的主體而論,又可分為——個業:個人的業;共業:眾生共同造作的業,往小了說可以是家庭的業,往大了說就是國家的業乃至整個世界的業。業因果報,我們這一生的遭遇都是過去業因的果報顯現,而我們這一世的業因也會在未來中顯現出相應的果報。
  • 景會法堂丨豎三世佛和橫三世佛指的是誰?
    豎三世佛指的是誰?  豎三世佛是指過去佛、現生佛、未來佛。從時間上體現佛的傳承關係,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豎三世」的「世」指因果輪迴遷流不斷的個體一生中存在的時間。 正中為現在佛,即釋迦牟尼佛;左側為過去佛,即燃燈佛,佛經說他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亦說釋迦未成佛時,燃燈佛曾為他「授記」,預言將來成佛的事;右側為未來佛,即彌勒佛,佛經講他將繼承釋迦的佛位而成佛,所以叫未來佛。
  • 別傻傻的分不清道教的天道承負論和佛教的三世因果論?
    在中國的道教的經典巨著《道德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最先提出的善惡轉化思想。在東漢年間的《太平經》卷卅九說中說:「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過失,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前人有過失,由後人來承受其過責;前人有負於後人,後人是無辜受過,這叩承負。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前世,今世和來世,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一場因果,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一個人的因果通達三世,因緣成熟,就要接受自己的果報。佛說父母是我們人世間最大的福田,能夠孝順父母,感恩父母,就是為自己培福,也是自己的功德,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能夠孝順父母,就會令父母老有所養,有了溫暖和關懷,也為兒女樹立了榜樣,有良好的家風和愛的傳承。
  • 道教論承負,佛教說因果!「因果」和「承負」有什麼區別?
    佛教的《涅盤經·遺教品一》有「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的說法。三世因果,正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一般,起心動念也因前世之因,也會招致後世之報。簡單地說,佛教所說的因果是站在個人(或者一個眾生)的角度。《地藏經》也有「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
  • 什麼是橫三世佛,什麼是豎三世佛,不明白就會鬧笑話
    首先,「佛」是什麼?佛的含義是「擁有智慧,覺悟的人」。這個覺有三層含義,包括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作為佛家修行的最高果位。狹義的佛僅指釋迦牟尼一人。而廣義上,所有覺悟之人,都是佛,包括如來佛,彌勒佛等等。
  • 為什麼佛教會說善者愈善,惡者愈惡?原來因果的奧妙就藏在其中!
    《無量壽經》下卷也有兩段經文來說明因果輪迴不虛。第一段經文:「天地之間,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天地之間,五道分明」。是「從苦入苦」——從現在到未來都是從苦入苦,「從冥入冥」——現在的日子不好過,未來的日子更不好過,這就是因果。「誰能知者」?誰知道這些深遠的因果關聯性?一般人不知道。「獨佛知耳」,只有佛才知道。世間人不畏因果,不相信因果,也不害怕因果,因為不知道,好像因果也看不見摸不著。而佛是大覺聖人,佛知道宇宙輪迴的真相。
  • 因為超然於因果,才能走出因果
    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也不能讓自己忍氣吞聲,白受欺負與委屈,但是還有一種人,他們會選擇以德報怨,就是你傷害了我,我不計較,你怎麼待我,是我的因果,而我怎麼對你,是我的修養。為什麼說別人怎麼待你,是你的因果?佛家講究三世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然而世人不信輪迴,所以造業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