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叢樹
來源|魯商儒風
「只有夕陽的企業,沒有夕陽的行業」,不知道這個金句是誰最先說出來的。 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汽車新勢力、房地產等光鮮的行業,確實製造了無數的富豪,而一些曾經不太受待見的傳統行業,養豬、做豆腐等,近年也在默默製造出很多富豪。
你知道一頭豬,造出了多少富豪嗎?
1、養豬富豪,最高身家2000億
在不久前發布的胡潤百富榜上,財富超過1000元的養豬富豪,至少有2人。
一位是近年財富黑馬河南牧原秦英林,財富達2000億元,在榜單上排第10位,把眾多網際網路、房地產等行業企業大佬甩在身後。
他可能是純粹依靠養豬而成為巨富的養豬首富,今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營業收入400多億元,淨利潤超過200億元,相當於賣一頭豬賺半頭豬的錢。
而且,近兩年,他的財富以幾何速度增長。2019年,秦英林、錢瑛夫婦的財富是1000億元,2018年為355億元,2017年為255億元,2016年是185億元。最近2年多,財富增長了近5倍,是最近2年來財富增長速度最快的前5位中國富豪之一,已經穩坐河南首富多年
另一位過去一年財富翻番的養豬富豪是前中國首富劉永好,去年的財富為800億元,今年達1600億元,他也是兩2位財富超過1000億元的中國富豪。
要知道,在胡潤榜上,今年財富超過1000億元的富豪大幅增加,但也只有41個。
還有一家製造群富的養豬企業,溫氏股份。在2020年胡潤百富榜上,溫氏共有9人上榜,最高的溫鵬程財富為150億元,其他8人從30億元到49億元不等,是製造富豪最多的養豬企業,上榜人數在中國企業中排前幾位。
2、多人靠生產飼料登上富豪榜
與秦英林完全靠養豬成為富豪不一樣,劉永好的業務中很重要一塊是飼料生產,其還涉足了金融投資等業務,是民生銀行大股東之一。其實,劉永好兄弟的希望集團,當年起步的時候是養鵪鶉,隨後轉行生產飼料。
有2位山東富豪因為生產飼料而登富豪榜,他們來自劉永好的新希望,分別是青島的黃炳亮和張效成、曲善珊夫婦,他們的財富也都較去年翻番,分別達44億元和42億元。
他倆是萊陽農學院(現青島農業大學)同班同學,1990年代,與另一個同學張唐之一起創辦了山東六和,主要生產飼料。2005年,公司被劉永好收購,主要是張唐之出售了所有股份,退出山東六和,黃炳亮和張效成只出售了部分股份,留在山東六和。隨後山東六和併入在A股上市的新希望,他們的主要財富就來自於新希望。他倆又創辦了青島蔚藍生物,公司也已經在A股上市,不過市值不大,如今不到38億元。
張唐之的財富或許不會少於這2人,他又創辦了山東中慧,仍從事飼料生產等相關業務,在不久前山東商報編制的魯企300強中,營業收入達114.6億元。
另一家同樣以飼料起家企業江西正邦科技,如今同時生產飼料、養豬,也製造了2位富豪。其中林印孫的財富達320億元,是江西首富;另一位來自正邦的富豪劉道君,財富為44億元。
可以看出,和養豬同樣看似不起眼的上遊產業——飼料生產,也製造出不少富豪。
3、3人做火腿成為富豪,萬隆超過100億元
與養豬相關的下遊產業,也產生了多位富豪。
其中雙匯的萬隆,在2020年胡潤百富榜上的財富達105億元。雙匯是中國最知名的火腿腸生產企業之一。 其前身為漯河肉聯廠,當時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型屠宰場。
當年,河南曾出現多家火腿腸生產企業,都是由地方肉聯廠演化而來。最早是春都,前身為洛陽肉聯廠,1987年生產出中國第一根火腿腸,曾是中國火腿腸第一品牌,可惜後來衰落了。鄭州肉聯廠生產的鄭榮火腿腸也曾名震一時。後來發展最好的是雙匯。
多年前,雙匯曾被出售給外資,之後萬隆又買了回來。
山東也有多人因為生產火腿腸而成為富豪。在2020年胡潤榜上,臨沂大眾食品的明金星榜上有名,財富是24億元。大眾食品其實就是大家熟悉的金鑼。 金鑼的另一位創始人周連奎,多年前也是各類富豪榜上的常客。
另一位出現在胡潤百富榜上的是龍大宮學斌、宮明傑父子,財富是33億元。宮學斌是龍大創始人,一手打造出了龍大,並帶領其上市。不過,父子已經出售龍大股份,成功套現。
山東還有另一位生產火腿腸的富豪,得利斯的鄭和平。得利斯是中國第一家生產低溫肉製品的企業。始創人鄭和平幾年曾名列富豪榜,在2017年胡潤百富榜上,財富為30億元。
這些下遊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之前多是肉聯廠,如今除了生產火腿腸外,還生產冷鮮肉等,有的還自己養豬,但他們留給外界最深刻的形象是更常見的火腿腸。
一頭豬,從養殖到上遊的飼料,再到下遊的加工,製造了十多位登上富豪榜的富豪,多位財富超過百億元,2人身家超過1000億元。一頭豬也能創造財富神話!#豬肉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