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我國一道更加清晰的雨帶從西部地區延伸到東部的長三角地區,這是梅雨帶確實已經重建了的表現。中央氣象臺已經發布了暴雨藍色預警,指出在這道梅雨帶中,不少地方可能再次出現暴雨甚至局部大暴雨,給長江中下遊多地的防洪形勢增加壓力。
在這道梅雨帶之下,今天我國長三角地區氣溫相當低迷,上午9點的整點氣溫圖上看,今天梅雨帶覆蓋下的長三角地區出現了一道低溫帶,特別是江蘇南部、上海和浙江北部,很多地方的氣溫僅僅是在20度上下徘徊,讓很多江浙滬網友感覺到了「迷惑」:這是要直接入秋了嗎?
比如長三角地區的蘇州,監測數據顯示蘇州今天凌晨氣溫低至19.7度,夜裡睡覺不僅不用開空調,甚至於還感覺有點涼!7月16日就要正式入伏,這麼涼的天氣真讓人感覺不到三伏天即將到來。同樣的,今天上海寶山國家級氣象站最低氣溫也降至20度以下,同樣是強烈「涼夏」。
雖然清涼的天氣讓很多人覺得還挺舒服的,甚至不少廣東福建網友還隔空喊話,求江浙滬多地分點清涼,但也有的網友也要問了「是什麼情況導致了這種涼夏?」「這是不是不正常?」從監測數據上看,最近10天(7月5日-7月14日),我國中東部多地的確是遭遇了強烈「涼夏」,部分地區氣溫偏低達到2-4度,偏低嚴重。
從環流形勢上說,這種情況是今年副熱帶高壓北抬乏力,同時冷渦和冷空氣勢力強橫的表現,在強橫的冷渦和冷空氣活動下,不僅打擊副熱帶高壓難以北抬,也導致中東部多地氣溫持續偏低,持續出現涼夏。從目前來看,在7月17日之前,這種極品涼夏還要在長三角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