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開播,戰國七雄最強兵種各是啥?

2020-12-14 上遊新聞

大家盼了幾年的《大秦賦》,於12月1日在央視八套開播。

從《大秦帝國之裂變》到《大秦帝國之縱橫》,再到《大秦帝國之崛起》,三部劇的評分都很高,得到一致好評,相信《大秦帝國》的終章《大秦賦》也不會辜負大家。

該劇的歷史背景,不需要多言,為中國歷史上可考的第一段大分裂時期的戰亂。

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是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自此各諸侯國混戰逐漸變成了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混戰,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結束。

幾百年的混戰,縱橫捭闔和戰場廝殺始終是焦點。

成就了很多謀士,成就了很多武將。

大家最熟悉的謀士當屬蘇秦、張儀等,最熟悉的武將當屬白起、孫臏、王翦等。

《大秦帝國》系列中都有講述,書生不再贅述。

戰國七雄都有最強大的兵種,我們一起看一看各是什麼,書生相信很多人只知道其中二三。

一、齊

《漢書·刑法志》載:「齊愍(mǐn)以技擊強, 魏惠以武卒奮, 秦昭以銳士勝」。

其中提到齊愍王(齊湣王)時期,齊國的技擊強大,也就是近身搏鬥。

為何提這齊愍王呢?

因為在他之後,齊國那支訓練有素的技擊部隊也走到了盡頭。

齊愍王很牛,上任之後就開始了徵伐,先擊敗了楚國,又擊敗了秦國,四處樹敵。

內部與孟嘗君田文產生矛盾,田文與自己的國家成為敵人,整天想著怎麼對付齊王和齊國。

公元前284年,秦、燕、魏、趙、韓五國聯軍大舉進攻齊國,齊湣王大敗,自此齊國元氣大傷,精銳部隊也不復存在,齊湣王之子齊襄王忙著收復失地,他的孫子齊王建忙著看其他諸侯國混戰的熱鬧,最終投降秦王政。

二、楚

戰國中期,楚國成為「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的軍事大國,楚王出徵時的王卒、被稱「舟師」的水軍、效仿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楚騎等,都是楚國的王牌部隊。

要說最為突出,給後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那支被稱作「申息之師」的軍團。

俗話說「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楚國「申息之師」便是那不要命的。

該部隊由楚國滅掉的兩個諸侯國申國和息國的遺民所組成,像是一隻敢死隊,屢立戰功,威震戰國。

只是,這支軍團並未留下太多的詳盡史料。

三、燕

燕國地處大北方,大將軍樂毅以遼東胡人為主力,尋找了大批猛士和死士,組成了一支勇猛無比的「遼東堅兵」。

這支部隊戰鬥力極強,還成為了五國聯軍攻伐齊國的主力。

四、韓

韓地處各諸侯國包圍之中,屢遭其他六國攻伐,國力不強,戰力也不高。

韓國的兵種最強大的是弩兵,其他諸侯國皆畏懼不已。當時有「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的說法,其弩射程800米之外,號稱「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

射程800米開外的冷兵器,這是多麼恐懼的數據,現如今的大多數狙擊步槍的射程也只是400米到1000米。

正因有如此強大的弩兵,才讓屢遭其他諸侯國攻伐的韓國沒有迅速滅亡。

當然,這只是韓國沒有過早滅亡的原因之一。

五、趙

趙國的最強兵種,大家都很熟悉,胡服鐵騎。

趙國在中山之戰中失敗,趙武靈王發布胡服騎射的國策,趙國士兵將戰服改為緊小的胡服,將步兵為主的趙國軍隊改為騎兵和弓弩兵。

此後,趙國鐵騎威震天下,滅掉中山國。

各諸侯國感受到趙國鐵騎的厲害,於是紛紛效仿,建立了自己的騎兵部隊,但都不如趙國鐵騎。

六、魏

魏國的王牌,大家也都很清楚,魏武卒。

「魏武卒」是戰國兵家代表人物吳起訓練的魏國精銳步兵。

《荀子·議兵篇》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裡。」

是說魏國士兵身披三層重甲和頭戴鐵盔,能開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每人背五十隻弩矢,拿著長戈或鐵戟,腰帶利劍,攜帶三天的作戰糧草,半天能走一百多裡。

必須接受「非人」的訓練,才能成為魏武卒的一員,這就是這支部隊強大的根本原因。

就像現在的特種部隊一樣,都接受過魔鬼式的訓練。

公元前389年陰晉之戰,吳起率五萬魏軍,擊敗十倍於已的秦軍,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公元前341年,龐涓戰死馬陵,魏武卒元氣大傷。

公元前293年,戰神白起率領秦軍大敗魏韓聯軍,斬首24萬將士,魏武卒在此戰中損失殆盡,結束了屬於它的神話。

七、秦

秦人以彪悍著稱,都是虎狼之士,且軍士必須有戰功才能得爵,諸公子也不例外,因此秦兵格外的驍勇善戰。

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採納商鞅的策略,施行變法。

軍事方面,挑選精兵強將,組建秦銳士,二十萬新軍,銳士不到2000人,可見其門檻之高,比魏武卒只高不低。

另外,秦軍中作戰最為勇猛的特殊兵種也被稱作銳士。

後期,銳士成為秦軍中作戰最勇猛軍團的代名詞。

戰國七雄的各大王牌部隊,相信在《大秦賦》中都能看到。

各大王牌部隊哪支最厲害呢?

這個不好說,兵種之間也有相剋,不能說誰不要命,誰就厲害。

沒有最強,只有更強。

總體來說,秦銳士的整體實力更勝一籌。

參考文獻:

1、《戰國策》

2、《荀子》

3、《漢書》

4、《史記》

相關焦點

  • 看《大秦賦》,品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興衰成敗!
    《大秦賦》以我國古代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年)為歷史背景,不論在時間、地點、人物還是故事情節上都非常接近史實。《大秦賦》以秦趙「邯鄲之戰」為切入點,藉以引出本劇的主要人物呂不韋、趙姬、嬴政以及嫪毐,因此,要想更好地觀賞這部大劇,有必要更多地了解一些有關「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歷史知識和它們的興衰成敗。
  • 《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大秦賦》賦的是什麼《工人日報》(2020-12-20 04版) 劉兵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無悔入華夏》哪些兵種厲害 各諸侯國最強兵種一覽
    導 讀 《無悔入華夏》各諸侯國最強兵種分別有哪些呢?相關的兵種介紹小編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
  • 跟著史詩大劇《大秦賦》重新認識烏爾禾
    戰國末年,七雄爭霸,合縱連橫,權謀宮鬥,刀光劍影…...期待許久的《大秦賦》終於開播了!《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電視連續劇的終結篇,自《大秦帝國》系列於2009年播出以來,受到了觀眾一致的好評。前三部作品都獲得不錯的成績,在豆瓣上的評分更是得到高分的水準。
  • 《大秦賦》開播 歷史正劇還能扛鼎市場嗎?
    從2009年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開播算起,電視劇「大秦系列」先後走過了《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走到2020年的《大秦賦》,已經過去了十一年。作為極為少見的國產系列劇,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後豆瓣開分即達8.0分,雖然不及該系列平均分8.5分起的高紀錄,但也算是個不錯的開始。在歷史正劇已經逐漸沒落的當下,嚴肅敘事是否還保有吸引力?備受業內外關注。
  • 史詩大劇《大秦賦》熱播 丁宇辰顛覆形象詮釋韓王·安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丁宇辰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已於12月1日正式開播,一經上線便掀起了觀劇熱潮。此劇延續了《大秦帝國》的主線,講述秦始皇平定六國,實現大統一的故事。
  • 《大秦賦》力求還原史實細節 開播後收穫好口碑
    從2009年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開播算起,電視劇「大秦系列」先後走過了《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走到2020年的《大秦賦》,已經過去了十一年。作為極為少見的國產系列劇,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後豆瓣開分即達8.0分,雖然不及該系列平均分8.5分起的高紀錄,但也算是個不錯的開始。在歷史正劇已經逐漸沒落的當下,嚴肅敘事是否還保有吸引力?備受業內外關注。
  • 一本正經的《大秦賦》是一篇什麼樣的賦?
    也許手撕鬼子的抗戰神劇看多了,年終歲尾,中央電視臺8頻道突然播放78集歷史正劇《大秦賦》,讓吳鉤引起了注意。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的故事已經講了幾千年了,一本正經的《大秦賦》會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今晚,《大秦賦》播到了30多集了,吳鉤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 《大秦賦》:戰國為何人才輩出?一句「先生教我」說明了一切
    《大秦帝國》【《大秦賦》:戰國為何人才輩出?高評分源於《大秦賦》展現出來的高製作水準,恢宏的氣勢格局,渾厚的歷史質感,還有一眾優秀演員的精彩演繹。而且,《大秦賦》的收視並不太高,真正用心收看的自然都是那些從前三部開始就一直喜歡《大秦帝國》的忠實觀眾,或者原著小說的讀者。
  • 展現鐵血精神與強國之路,《大秦賦》顯正劇品格
    歷史劇「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篇《大秦賦》開劇便在豆瓣創下8.9高分,被不少人推薦為「年末最燃大劇」。從2009年起至今,「大秦帝國」劇集系列共推出《裂變》《縱橫》《崛起》及《大秦賦》四部作品,制播長達11年。
  • 從《大秦帝國》三部曲到《大秦賦》,看秦國一統天下的強國之路!
    《大秦賦》以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著名的「邯鄲之戰」開篇,可謂是吸引了不少影迷的關注,然而影迷們本以為《大秦賦》的豆瓣評分會一路扶搖直上,卻沒有想到該劇在維持了一段時間的8.3分後,驟然降到了7.7分。不管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大秦賦》得不到更多影迷的認可,值得肯定的是,《大秦賦》是《大秦帝國》三部曲的延續,完成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後拼圖。
  • 《大秦賦》:為什麼只有燕國要刺殺嬴政,看看他的出身就明白了
    自從《大秦賦》開播以來,對他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但隨著劇情越來越拖沓,大家對這個大秦帝國最後一部的評價越來越低。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單是這首詩我們都能感受到,當年是何等的波瀾壯闊和激動人心,相互攻伐了五百多年的華夏大地終於得到了統一。
  • 《大秦賦》的正確打開方式,你需要了解這些歷史背景
    《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自12月開播後收穫了無數觀眾點讚,許多人都評價該劇是近年來難得出現的一部國產歷史正劇。今天夜讀史書就借《大秦賦》這個話題與大家聊聊關於秦國歷史上的那些事。秦惠文王之後經歷了短暫的秦武王(秦惠文王嫡長子)執政,然後便開啟了秦昭襄王(秦惠文王之子)時代,也就是《大秦賦》前幾集中的那位老秦王。秦昭襄王在位長達56年,期間秦國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秦軍在戰場上所向無敵,為後來秦統一天下打下堅實基礎。
  • 歷史上真實的戰國七雄實力排名,戰國七雄是怎麼形成的
    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直都是戰爭與和平交替出現,每一次戰爭都意味著改朝換代,從秦始皇一統中國開始,中國就成了一個大一統國家,不過在秦始皇之前,中國是四分五裂的,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地諸侯佔據一方,自己封王封侯,直至戰國時期,出現七雄爭霸的現象。
  • 《大秦賦》:影像敘事的歷史觀照——講述秦王政的奮鬥故事
    看法不一樣,塑造和講述就不一樣,在秦腔戲曲片《千古一帝》(1987)、電影《荊軻刺秦王》(1997)和《英雄》(2002),電視劇《秦始皇》(2007)等影視作品中,嬴政形象各不相同。2020年,電視劇《大秦賦》恢宏來襲,引發熱議。單看《大秦賦》是一部取材於王朝史中的「帝王戲」。
  • 大秦賦一共有幾集 大秦賦每周更新時間一周更新幾集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那麼,大秦賦一共有幾集?大秦賦每周更新時間!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秦賦一共有幾集?大秦賦每周更新時間!
  • 《大秦賦》中,為何齊國沒有什麼存在感?甚至還不如韓國呢?
    雖然《大秦賦》的主角,是秦始皇嬴政等秦國的君臣,但是,眾所周知,在戰國時期,秦國和山東六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較量。所以,在《大秦賦》中,其他諸侯國的人物,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魏國信陵君,燕國太子丹,趙國郭開,楚國春申君。即便是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韓國,也因為經常和秦國之間作戰,所以不失為一個戲份較多的諸侯國。
  • 《大秦賦》秦國和趙國是同宗同源,為什麼是世仇
    《大秦賦》裡說秦國和趙國是世仇,秦國要想一統天下,必須打敗趙國這個強勁的對手,「世仇」是從何說起呢?戰國七雄裡只有秦趙是同宗同源,但是卻成為了仇人,難道僅僅是因為利益?秦國和趙國是戰國後期七個國家最為兇猛的兩國,它們真正崛起是戰國中後期,秦孝公進行商鞅變法,秦國逐漸強大,趙武靈王也將趙國帶進強國之列,所以秦國和趙國之間的戰爭正式拉開序幕,最著名的當屬長平之戰,當時秦國坑殺40多萬趙軍,這才有了兩國世仇之說。
  • 戰國七雄後期實力排行,齊國僅排第4,第1名實至名歸!
    戰國時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為動蕩的年代了。從名字都能大致知道了, 能以這樣的名字去命名一個時期,當時得有多麼混亂呀!戰國七雄,群雄割據,秦王嬴政一統六國的霸業絕非常人想像般容易,宛如唐三藏的九九八十一難。那這七國國家,他們的實力排名具體是怎樣的呢,你絕對想不到!
  • 戰國七雄各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兵力,為何動輒數十萬大軍
    而根據戰國七雄的國力強弱,以及列國的分布區域,大致可以推算出戰國中後期時,戰國七雄的人口數量:1、秦國:戰國七雄之中最為強盛之國,尤其是佔據了渭河平原和川西平原兩大糧倉,其人口數量最多,約為70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