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莞香藝人在採集莞香。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葛宇飛 通訊員曉君攝影報導)前日,2020年文化年曆「時令東莞」暨大嶺山「莞香文化季」系列活動「東莞香典」在大嶺山莞香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園舉行。活動採用「非遺墟市莞香專場+線上直播帶貨+莞香產業研討會」的方式,傳承傳播莞香文化、採香技藝,促進莞香文化產業發展。
莞香是東莞傳統文化的瑰寶,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唐代時莞香已由國外傳入,至宋代時,廣東各地已普遍種植,尤以莞邑為甚。莞香製作技藝、寮步香市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溪傳統香製作技藝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受到各界關注。
遵循古法採頭香
「東莞香典」舉行的當天,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莞香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歐帶領採香師傅在莞香非遺保護園採集頭香。黃歐遵循古法,慢慢將莞香樹內已結香的樹幹鋸開,再緩緩取下白木包裹的莞香原材料,採割了今年的莞香頭香。
「傳承千年的莞香靠的是東莞人的勤勞和智慧。」黃歐表示,東莞人在長期的勞動中,掌握了斷根移植等結香方法,並經過一代又一代香農的傳承與改良,逐漸形成了完整且獨特的天然結香技藝。
此次採集的「頭香」進行了現場拍賣,拍出了16萬元的高價,將用於助學活動。每年的採香日都會舉行助學義拍,至今已拍得的善款超過百萬元。
連結
四方面努力推動莞香文化現代化
據了解,近年來,東莞市委、市政府著力打造「東方香都」,推動莞香文化產業發展,基本形成了莞香生態、莞香養生、莞香藥材、莞香藝術、莞香收藏、莞香器物、莞香餐飲等形態在內的立體開發態勢。經過市鎮各方共同努力,東莞莞香文化產業化和莞香文化的現代化都躍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尤其是隨著莞香製作技藝和寮步香市兩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落地、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開館、每年一屆的香博會、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申報、生態原產地申報、沉香標準制定、莞香文化博物館建立,尤其是大嶺山莞香小鎮的規劃和建設,不僅突顯莞香文化的當代價值,更推動了中國香文化產業的縱深發展。
東莞市文化館館長、東莞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黃曉麗表示,接下來,東莞市非遺保護中心將從四個方面推動莞香文化產業健康發展:一是建立東莞市莞香文化傳承中心。以大嶺山莞香小鎮建設為契機,以東莞市莞香文化博物館為基礎,建立一個橫跨生物科技、文創研發、教育培訓、展示展覽、研學策劃、信息發布等領域的綜合性地方特色文化傳承中心。
二是完善「香博會」運營機制。打造以專業融媒體為平臺,線下運營為基礎,線上推廣為主體的運營模式,突破時間和空間局限,打造「雲上香博會」。
三是繼續推動莞香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堅持跨界融合發展的理念,對接生態、旅遊、休閒、醫藥、創意、藝術等方面的高品質項目,共同開發,迭代推進,實現本市莞香文化產業發展新跨越。
四是繼續推動莞香人文精神的藝術轉換,為建設人文灣區、品質東莞,創作一批主題鮮明、形象生動、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文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