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無錫這家工業園經濟逆勢正增長

2020-12-08 騰訊網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今年一季度成為很多園區、企業的難熬時光。無錫星洲工業園(無錫新加坡工業園),作為無錫市高端製造產業高地、無錫高新區最早開發的成熟園區,一季度卻逆勢增長:預計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0.5%園區企業用電量與去年同期持平,3月園區用電負荷比去年同期增長5%;10個高端製造業新項目相繼落戶,總投資50億元,五年後預計年產值將達150億元。

抓緊產業機遇

長謀遠慮練就「定風丹」

首季「開門紅」,成為星洲工業園區在這次疫情「狂風」中的「定風丹」。今年一季度,無錫德芯光電感知技術研究院項目、泓慧飛輪儲能華東區總部項目、江蘇眾晶半導體項目、京浜光電科技項目、日本住友電工光器件項目、Nreal混合現實總部基地項目和上海多寧生物項目等多個高科技項目落戶星洲工業園,累計租用園區廠房面積6萬多平方米,項目投產後可為園區新增年銷售超百億元,利稅超20億元。

對於這些成績的取得,無錫星洲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楊二觀表示,這並非偶然,是園區高端產業集聚帶來的抗風險能力的釋放。緊緊抓住產業格局調整機遇,牽牢重大項目產業發展「牛鼻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不斷為園區經濟增添活力,也為園區增強抗風險能力。二季度伊始,已有多個有意落戶的高科技項目正在洽談,數家園區企業增資擴產項目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之中。

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

為企業發展賦能

「聽說你們海外工廠訂單已經轉移到我們園區工廠?物流、原材料供應方面還有什麼困難嗎?」「現在我們開足馬力生產,總公司也在調整策略,把所有產能朝消費電子方向發展……」這是記者採訪的星洲股份負責人與某企業負責人的一段電話聊天。疫情期間,類似的園企對話,園區服務團隊幾乎每天都在進行。

一個好園區,不僅體現於用遠見為企業發展賦能,還體現在「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新老項目在園區落戶紮根、開花結果,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的同時,星洲工業園也心系企業所難。疫情發生後,園區迅速組織30多名員工,建起300人「服務園區企業群」,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產業鏈上下遊配套企業復工、原材料運輸以及企業復工人員返崗等問題,盡最大努力保障企業儘快恢復產能。2月10日,園區50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2月12日,園區近百家製造業企業全部順利復工;2月14日,園區95%的生產性服務企業已全部復工;2月底,園區實現所有企業全復工、零感染,供應鏈基本恢復,物流人流基本正常。3月份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不少園區企業海外工廠停產。無錫工廠有序高效復工復產,吸引園區企業集團訂單大量轉入,生產滿負荷運轉。

三大產業「王牌」齊發力

助力園區「奔跑」

今年,園區將新建15萬平方米廠房,消息剛一公布,就一搶而空……」小編了解到,星洲工業園的廠房租金普遍要比周邊園區高,即便這樣,園區廠房出租依舊很緊俏。

近者悅,遠者來。很多企業願意把工廠落戶星洲工業園,正是看中園區服務和全球高端知名企業的集聚效應。經過多年發展,星洲工業園已走出一條集約化開發、高強度投入、高效益產出的良性滾動發展道路,已經成為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高端製造業轉型發展示範區、市場化運作高科技園區試驗區,成為無錫對外展示改革開放成果的一個亮麗窗口。

正是這份遠見與溫暖,伴隨著無錫星洲工業園走過風雨二十餘載。隨著園區企業的不斷壯大和新企業的進駐,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壯大,區半導體電子零部件產業、精密機械產業和光伏新能源產業三大「王牌」正一齊發力,推動園區經濟逆勢增長,成為無錫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日前,無錫星洲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楊二觀在《新產業》刊物(無錫市新產業研究會、蘇南發展研究院主辦)發表署名文章《無錫星洲工業園:集聚高端產業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管窺一斑。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一些星洲工業園區能夠疫情期間逆勢正增長的「密碼」。以下是全文:

無錫星洲工業園:集聚高端產業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2020年3月20日,無錫高新區管委會與Nreal籤署合作協議,同時無錫星洲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Nreal籤署廠房租賃協議,正式啟動Nreal混合現實總部基地項目在無錫星洲工業園建設。太若(Nreal)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AR/MR(混合現實)研發的新一代智慧型科技企業。Nreal混合現實總部基地項目從北京遷入無錫,將投資20億元,主要從事MR眼鏡、光學模組和整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預計兩三年後的銷售規模可超百億元。這只是無錫星洲工業園區近期引入的眾多高科技項目之一。

去年以來,已有十多個高科技項目落戶無錫星洲工業園。今年1月10日,無錫星洲工業園集中簽約了無錫德芯光電感知技術研究院項目、泓慧飛輪儲能華東區總部項目、江蘇眾晶半導體項目、京浜光電科技項目和日本住友電工光器件項目等5個高科技項目落戶園區,涵蓋了智能製造、5G通信、半導體智能設備、光電新材料、光學薄膜技術應用等無錫市計劃重點發展的高科技產業。為承載這些重大項目的發展,佔地近百畝、建築面積9萬多平方米的無錫星洲智能信息技術創新園已於2020年2月11日開工建設。與此同時,還有多個有意落戶的高科技項目正在洽談之中,數家園區企業增資擴產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之中。這些新老項目在園區落戶紮根、開花結果,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為什麼在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低迷的大環境下,無錫星洲工業園仍能吸引一個個高科技產業項目落戶?秘笈在於園區20多年來堅守高端產業定位和產業生態營造。

一、精準定位,培育高端特色產業優勢

區域發展難在定位,定位難在取捨。90年代初,無錫高新區將電子零部件、機電一體化、醫藥及精細化工等七大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無錫星洲工業園合作雙方經充分調研論證,立足無錫產業基礎,根據自身規劃面積較小、土地資源非常有限的實際情況,確定半導體零部件產業和精密機械裝備產業為園區重點發展的產業,而且通過環境保護嚴要求和土地廠房高租金兩道門檻把附加值低、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中低端項目拒之門外。2009年,園區才將新能源產業增列為重點發展的產業。20多年來,園區專注於這三大產業,精選行業龍頭項目和技術創新的潛力項目,集聚一大批在全球所屬行業和細分市場內數一數二的著名大公司或富有競爭力的專業中小公司,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和供應鏈生態。

截止2019年底,園區已高起點完成開發面積3.5平方公裡,集聚了外商投資企業115家,合同利用外資39億美元,到位外資31億美元。進區企業中超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30多家,包括美國希捷、高通、新美亞、唐納森、泛達通訊、捷普電子,日本松下、村田、住友電工、阿爾卑斯、日立麥克賽爾、三井物產、KYB、橫新軟體,德國英飛凌、歐司朗、紐豹,義大利阿里斯頓等世界著名大公司,也包括隆基股份、先導智能等國內知名高科技企業,初步形成了半導體電子零部件產業、精密機械產業和光伏新能源產業三大支柱產業。2019年,園區客戶實現工業總產值623.2億元。其中,作為園區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半導體電子零部件產業產值為410.8億元,佔園區工業總產值65.92%;精密機械產業產值為86.9億元,佔園區工業總產值13.94%;光伏新能源產業產值為82.6億元,佔園區工業總產值13.25%。園區單位土地工業總產值達到177億元/平方公裡,單位土地利稅達到10億元/平方公裡,可謂國內工業園中的「畝產英雄」。

二、抓住機遇,推動園區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強,必須依靠高質量的企業來支撐。無錫星洲工業園區適時抓住全球產業格局調整的機遇,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以產業高端化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無錫星洲工業園區敏感地捕捉到了跨國公司應對危機的對策必然是全球業務布局再調整。2009年,無錫星洲工業園區吹響了「轉型發展二次騰飛」的集結號,搶抓全球產業格局調整機遇,鼓勵和引導企業積極引進高端產業,增加研發、銷售、總部等職能,進一步完善製造業產業鏈,推動製造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鼓勵園區內優勢跨國企業主動向總部申請實施兼併重組,將集團海外高端產品產能轉移到無錫公司。在此期間園區英飛凌、康斯博格、橫新軟體等一批重點企業逆勢而上,紛紛增資擴產,將高端項目、新產品生產線轉入園區,特別是無錫英飛凌發展成為了英飛凌集團在全球的第二大生產基地。同時,園區也成為了一些高科技創業產業化項目的首選之地,集聚了先導自動化等一批產業化項目,為園區發展注入了新活力,這些企業日後逐步成長為帶動園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隨後幾年,無錫星洲工業園堅持高端化產業方向,突出「高」「新」「精」特色,加大招商引資、項目引進力度,以增量調結構,以創新促升級,實現強鏈延鏈補鏈,激發「鏈式」效應,加快提質增效,提升價值鏈。園區企業也主動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進行產品升級換代,提升技術水平,創新商業模式,發展新業態。不少企業從製造環節向服務延伸,使加工製造向投資、品牌和生產性服務業升級,一些重點企業在園區內設立銷售中心、研發中心、區域總部。2014-2016年,園區推動了愛普科斯(全訊射頻)新項目、英飛凌半導體項目、村田擴產項目、先導智能新增註冊資本項目等一批重量級項目落地,同時引進了美國寶依德精密膜切、貝迪科技電子標識、奧地利AVL發動機部件以及日本石山製作所偏光膜貼片機等一批外資項目,為園區高質量發展「賦新能」。經過多年蓄勢聚能,2016-2017年期間園區規上企業產值實現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長。即使在今年年初,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園區製造業和95%的生產性服務企業在2月中旬全部復工,至2月底全面恢復正常生產。今年一季度,園區企業工業總產值還實現了同比正增長。

三、提供優質服務,營造良好產業生態

多年來,無錫星洲工業園堅持將「親商理念」作為服務園區企業(投資商)的最高宗旨,並在實踐中不斷創新,使親商理念在內容上得到了豐富、外延上得到了拓展、區域上得到了擴展,使其成為園區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招商引資的核心競爭力。依託園區「一站式」服務、電力能源等特色服務,加強對園區管理、企業服務、政策指引等資源的整合,不斷構建和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生態。

堅持「不求最大,只求最精」的發展理念,專注於產業服務和園區運營,精耕細作,以高效率的服務,實現「有限空間,無限發展」。20多年來堅持的「聯絡人制度」,對園區企業實行一對一的服務,加大對園區客戶管理、企業服務、投融資服務、政策指引、中介服務的整合力度,努力提升園區運營的核心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星洲」品牌形象和示範效應,不斷打造園區文化特色。在2020年初,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園區第一時間深入企業一線,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政策宣傳,並「一對一」地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預案,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物資不足問題,確保防疫情、促復產兩手抓、兩不誤。園區企業在疫情大考驗中,進一步堅定了在園區發展的信心,英飛凌、高通(全訊射頻)、希捷國際科技等重點企業正努力推動智能製造、物聯網技術等高端項目轉入無錫,全面「引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長期穩定高效的電力能源服務。建園之初,在供電部門的支持下,園區開創性地探索園區供用電服務新模式。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園區配電網不斷完善,形成由外來電源供應、光伏發電和儲能電站構成的配電網絡。2018年,園區應用物聯網技術,建立了「能源中心」,實現園區全方位配電網智能化管理。更引以為傲的是,園區電力能源服務已走在全國電改領域的前列。同時,園區增量配電網項目作為無錫市唯一的申報項目獲得了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批准,正式納入國家第三批增量電網試點。同年,園區成功獲得電力業許可,成為江蘇省非電網企業投資的增量配電企業。

貼心保姆式全面物業管理服務。園區從一開始就將「物業管理」理念引入到園區管理工作中,為園區的安全生產、環境衛生、保安服務、綠化養護、設施設備養護等提供統一綜合性維護管理服務,並針對性地為園區租賃廠房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特殊維護維修及相關配套物業服務,全力打造24小時的園區「保姆式」物業服務。1997年,園區優質的物業服務獲得省部優榮譽,率先成為江蘇省物業管理示範工業區。2018年,園區為全方位滿足企業客戶物業需求,結合 20多年來園區物業管理的實踐創新經驗,制定物業管理標準規範,目前該規範已在試運。園區用實踐詮釋著良好產業生態環境是園區高質量發展的軟實力。

一個個「高、精、特」重點項目的落地,形成了以三大支柱產業為代表的高端產業集群,成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源泉。一代又一代園區人正是緊緊抓牢重大項目這個產業發展的「牛鼻子」,才使園區經濟釋放出源源不斷的發展新動能,才呈現出園區如今的「高顏值」和「新活力」。也只有堅持「項目為王」的理念,以高端產業為支撐,無錫星洲工業園才能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爭當全市高科技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標杆和示範。

來源:無錫日報、新產業

相關焦點

  • 無錫高新區:老牌園區化危為機謀發展
    無錫星洲工業園(無錫新加坡工業園),作為我市高端製造產業高地、無錫高新區最早開發的成熟園區,一季度卻逆勢增長:預計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0.5%;園區企業用電量與去年同期持平,3月園區用電負荷比去年同期增長5%;10個高端製造業新項目相繼落戶,總投資50億元,五年後預計年產值將達150億元。
  • 歐系輕客市場一季度下降4% 上汽大通、福特全順、圖雅諾逆勢增長
    對3月份市場銷量貢獻較大的企業(正增長的企業)主要有江鈴福特全順、上汽大通V80/V90、福田圖雅諾等。但不得不提及的是,3月份市場看似不錯,實際上更多的還是體現出開票數,終端市場客戶需求相比去年同期仍處於較低水平。
  • 實現逆勢增長!白象集團一季度銷售額上漲39%
    向全國10餘省份捐款捐物、增加招聘了2500餘名員工、一季度銷售額增長39%,方便食品企業白象集團疫情中逆勢增長。據了解,白象不僅努力把泡麵賣出「網紅感」,也在與資本市場接觸,希望獲得助力。【一季度銷售額上漲39%】發布會上,張鑫一口氣道出了復工復產背後「三個排名不分先後的『感謝』」。第一個,要感謝生產基地所在地的相關防疫指揮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們在生產線旁陪白象一起度過了最困難的時間;第二個想感謝合作夥伴,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在疫情期間的支持和幫助,才讓一個個的產業環節組成了產業鏈條。
  • 一季度國際和港澳臺郵件逆勢增長
    央視網消息:關注正在加快復甦的中國經濟。當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復工復產的力度和速度都在增加。3.2億!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在今天(18日)下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一季度,國際和港澳臺郵件快件累計完成了3.2億件,同比增長9.5%,行業呈現逆勢增長、穩步回升的態勢。17.4萬!國鐵集團貨運部主任趙峻介紹,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共計開行1941列,發送17.4萬標準貨櫃,同比分別增長了15%和18%。
  • 疫情之下,越南經濟實現「逆勢」正增長
    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國際貿易、旅遊、投資大幅萎縮的背景下,越南是世界上實現「逆勢」正增長的少數國家之一。越南政府堅決不將經濟復甦置於民眾健康之上,因此,越南經濟復甦的能力不僅讓東南亞國家欽佩,還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 佳木斯市一季度外貿進出口實現逆勢上揚 同比增長23.55%
    東北網5月7日訊(記者 莊園)記者從佳木斯市商務和經濟合作局了解到,一季度,佳木斯市對外貿易逆勢上揚,外貿進出口實現11.22億元,同比增長23.55%。據了解,受疫情影響,一季度,佳木斯市外貿企業出現訂單減少、通關受阻、無法履約等諸多困難,對外貿易形勢嚴峻。為儘快扭轉不利局面,推動全市對外貿易健康穩定發展,確保全年外貿指標順利完成。佳木斯市加快培育打造對外貿易新亮點,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擴大約翰迪爾公司W430新型收割機出口量,增加在中東、非洲國際市場的市場份額。
  • 2020年一季度友誼關海關轄區外貿逆勢增長
    據海關統計,2020年一季度,友誼關海關轄區進出口業務總值442.8億元(包含邊民互市貿易),與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5%,其中出口312.3億元,下降0.9%,進口130.5億元,增長14.4%。在廣西和崇左外貿均有所下降的背景下,友誼關海關轄區外貿整體呈現逆勢增長。
  • 雲南一季度GDP約5107.77億元,全省下轄哪些地級市經濟表現較好?
    雖然受疫情衝擊促使昆明GDP實際增長率下降5.6%,但GDP仍在上年同期基礎上逆勢增長,隨著復工復產的到來主要經濟指標出現回暖的跡象,主要產業降幅收窄,因此,全市經濟正處於穩步恢復的階段。另外,曲靖作為雲南第二大經濟城市,今年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00.89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比全省高出5.4個百分點,屬於全省為數不多經濟呈負增長的地級市。
  • 長三角一體化的無錫樣本:上海人都在用的Metro大都會無錫造
    這家剛上市一年的公司,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卓勝微是國內智慧型手機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的頭部企業。7 月 9 日,卓勝微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 3.44 億元至 3.59 億元,同比增長 125.09% 至 134.91%。卓勝微亮眼的業績和股價表現,是無錫板塊突出的一個代表。
  • 崑山臺資經濟 疫情下逆勢增長
    有著「小臺北」之稱的崑山市,以優質服務穩存量,以精準招商強增量,以創新轉型提質量,面臨疫情嚴峻挑戰,臺資經濟逆勢實現新突破。1至3月,該市新批臺資項目30個,增資項目14個,新增投資總額超10.788億美元,新增註冊資本4.283億美元。
  • 無錫錫山:6%!電子信息產業逆勢而上的「密碼」
    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日前,無錫市錫山區公布了一季度全區電子信息產業的相關數據——整個產業實現產值45億元,同比增長6%。錫山區四家大型電子企業均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其中統盟電子增長46.8%、高德電子增長27.1%,聯茂電子增長14.72%、健鼎電子增長15.0%。
  • 銅鼓:逆勢而上!這家企業讓人驚喜
    銅鼓:逆勢而上! 在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嚴重,市場疲軟的情況下,江西騰達有機矽有限公司今年1至9月銷售額超8000萬元,比去年全年翻了一番;實現稅收52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倍。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向創新要增量 無錫梁溪區打造4.0版「新...
    無錫市梁溪區作為無錫城市「雙核」之一,一直以商貿流通、現代服務業為主要發展領域。近年來,老城廂一直在尋找新的突破點,探索引導企業走出一條新型都市工業之路。今年,受疫情影響,多數企業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但梁溪北部片區的山北光電新材料科技園卻是逆勢增長,而這正是傳統產業園區發力新型都市工業,著力打造4.0版「新園區」的成效顯現。
  • 17個萬億GDP城市上半年成績單:南京、長沙增速最高,9城實現正增長
    隨著南京正式公布上半年「成績單」,2020年上半年,17個萬億GDP城市均已公布GDP總量和增速,其中,南京、長沙增速排名居前,GDP同比增長均為2.2%。此外,杭州為1.5%,重慶、蘇州、無錫增速均為0.8%。根據各地權威部門發布的數據來看,17個萬億GDP城市中,9城實現正增長。
  • 多數行業正增長,「四新經濟」勢頭強
    絕大多數行業實現正增長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株洲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8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0.9%,較一季度(-3.3%)提升4.2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當季增長4.6%,經濟增速實現由負轉正,經濟整體呈加快復甦態勢。
  • 逆勢增長!茶山這家文創企業靠的是什麼……
    逆勢增長!茶山這家文創企業靠的是什麼…… 2020-11-23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季度綿陽GDP為619.70億元 3月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回升
    川報觀察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0年一季度,綿陽經濟受疫情衝擊明顯下滑,但3月以來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經濟呈現積極變化。 根據市(州)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綿陽地區生產總值為619.70億元,同比下降1.5%。
  • 金華:婺城「雙十大」百億項目逆勢增長
    從就近招納新員工、想方設法打通產業鏈、不遠千裡趕赴河南搶訂單,到實現滿負荷生產,再到引進新設備、擴充產能……這是金華婺城區吉峰齒輪今年一季度的發展軌跡。昨天(5月20日),吉峰齒輪企業總經理戴錦芳說,一季度,公司實現逆勢增長,產值同比增長30%。去年,作為婺商回歸企業代表,吉峰齒輪投資8000餘萬元的各類農機、汽車齒輪技改項目落地乾西,該項目也是婺城首期「雙十大」百億項目之一。在婺城區「三服務」專班的全程跟蹤下,該項目比原計劃提前兩個多月竣工投產。
  • 嘉定一季度工業經濟呈現積極變化
    今年一季度,「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成為嘉定經濟發展的關鍵詞。其中,高性能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產業連續2個月保持增長。今年,聯影醫療等醫療設備和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產值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聯影醫療2020年一季度產值更是同比增長120%。就在2周前,聯影車載智能CT「駛」進了紐約市,為新冠患者提供隨時隨地的影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