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個萬億GDP城市上半年成績單:南京、長沙增速最高,9城實現正增長

2020-12-23 中國江蘇網

又到上半年「成績單」集中出爐的時間。

隨著南京正式公布上半年「成績單」,2020年上半年,17個萬億GDP城市均已公布GDP總量和增速,其中,南京、長沙增速排名居前,GDP同比增長均為2.2%。此外,杭州為1.5%,重慶、蘇州、無錫增速均為0.8%。

根據各地權威部門發布的數據來看,17個萬億GDP城市中,9城實現正增長。

一 南京、長沙增速最高,南京歷史性躋身全國城市GDP十強

包括直轄市在內,我國去年共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武漢、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等17座城市的GDP超過萬億,它們是當前「萬億GDP城市俱樂部」的成員。

上半年南京地區生產總值6612.35億元,同比增長2.2%,增速位列全省首位,分別快於全國全省3.8個、1.3個百分點。南京在全國排名中晉升2位,歷史性躋身全國城市GDP十強。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9.76億元,同比下降0.9%;第二產業增加值2271.41億元,增長1.0%;第三產業增加值4251.17億元,同比增長2.9%。

南京上半年收穫九個全省第一。分別是:

從增速看,地區生產總值(GDP)、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費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項指標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從總量看,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金融業增加值、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金融機構貸款餘額等4項指標增速位居總量全省第一。

為何南京經濟增速較高?

1號君注意到,創新成為南京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科技創新動力進一步激發。上半年,南京公共預算支出中科技支出增長14.4%;規上工業和服務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3.3%。1-5月規上高技術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4%、14.9%。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34.0%,佔規上工業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6.2個百分點。

另一個因素是,新經濟成長加快。1-5月,規上服務業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增長22.4%,增速高於全市規上服務業26.9個百分點,規上網際網路廣告企業營業收入增長47.9%。

上半年,長沙GDP同比增長均為2.2%,與南京速度相同。

為何長沙經濟增速較高?第二產業「給力」是一個重要因素。

今年上半年,長沙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9%,比1—5月提升1.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升2.3個百分點。其中,專用設備、電子信息、通用設備等優勢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6%、21.5%和11.3%。另一個因素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長沙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分別增長29.2%和58.5%。

此外,重慶市GDP在今年上半年以240億元左右的優勢超越廣州市暫位居中國城市經濟排行榜第四名。2019年,廣州GDP為23628.6億元,重慶GDP為23605.77億元,僅相差不到23億元。

二 蘇州南京無錫3城集體「轉正」

「萬億GDP城市俱樂部」17個成員中,江蘇佔有3席,分別是蘇州、南京、無錫,值得關注的是,3城集體實現「轉正」。面對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先看蘇州——

上半年,蘇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050.2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0.8%,較一季度提高9.1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1.03億元,同比下降0.3%;第二產業增加值4042.95億元,同比增長0.2%;第三產業增加值4946.26億元,同比增長1.3%。

上半年,蘇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59.3億元,同比增長5.4%,比一季度提高7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735.3億元,同比增長26.3%,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3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及工業投資增速穩居全省首位。

看重點行業。上半年,蘇州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5萬億元,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年內首次實現正增長。作為蘇州聚力打造的「1號產業」,生物醫藥產業表現亮眼,上半年全市醫藥製造業產值同比增長44.1%,生物藥品製造產值同比增長6.03倍。

上半年,蘇州實際使用外資78.28億美元,同比增長151.6%,總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規模及增幅均創同期最高紀錄。

縱觀蘇州上半年經濟,可以發現,產業基礎得到加強,回升態勢進一步顯現;投資拉動作用加強,重大項目投入增勢強勁;內外貿易逐步回升趨穩,新業態新模式成發展亮點。

再看無錫——

上半年,無錫經濟由負轉正,GDP同比增長0.8%,主要經濟指標多數呈現回暖。

高技術產業茁壯成長呈現出無錫經濟自身較好的韌性。上半年全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2838.18億元,總量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5.4%,較2019年提升了7.3個百分點。1-5月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83.66億元,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下降7.1%的情況下逆勢增長23.2%,增幅遠超去年同期。

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消費模式,創造了新的消費亮點。新的消費習慣帶熱了與之相關的行業。1-5月,全市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8%,高於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速9.0個百分點。

三 南通未來可期

2019年,南通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8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2%),有望於2020年躋身萬億元GDP城市「俱樂部」之列。南通上半年經濟發展如何,也備受外界關注。

今年上半年,南通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逾4664億元,同比增長2%,增幅居江蘇第二。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75億元,下降0.3%;第二產業增加值2202.3億元,增長1 %;第三產業增加值2287.1億元,增長3.3 %。

危中尋機,項目成為南通上半年經濟增長主旋律。

重大產業項目陸續開工。上半年,南通億元以上項目投資同比增長5.0%,佔全部項目投資的比重達80.9%,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9個百分點。

南通將今年確定為「大項目突破年」,要求一切盯著大項目幹,圍著大項目轉,呼喚「狼性」幹部走向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從以蘇州「三大法寶」為師,到走出去跑遍蘇錫常三市,拼的勁頭、搶的意識、融的視野越發強勁。

上半年全市省級重大項目開工數全省第一,省級、市領導掛鈎、市級重大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均超過序時進度,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下半年南通的機會在哪裡?除了項目為王,南通再亮王牌!

7月28日,南通市崇川區、海門區正式揭牌。

2019年,南通經濟總量達9383.4億元,海門市以1352.37億元排名位列南通第二,僅次於通州區。如今,海門撤市設區,一直困擾南通的中心市區首位度不足的問題有了解決方案,老城區弱、新城區強的「小馬拉大車」局面不再。

2016年,國家《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對南通的定位,是城區常住人口達到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Ⅱ型大城市」。如今,有了海門區的百萬級人口規模,各項交通、建設規劃也將加速落地生根。海門設區,也意味著南通市區真正實現了與上海市區接壤,南通與上海進一步同城化、一體化發展。

當然,眼下,推動行政區劃調整到位只是南通邁出的第一步。我們相信,南通「下半場」更值得期待。

記者 許海燕 見習記者 王靜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相關焦點

  • 中國「GDP萬億」城市17個,下調今年GDP增速?有您家鄉
    據媒體報導,各省2018年公布經濟成績單,其中江蘇GDP總量首次突破9萬億元大關,或許這才是「不敵國家」,此外,GDP超過萬億的城市增加到17個,預示著2018年我國GDP總量將進一步增長,據成績單顯示,江蘇省GDP總量首次突破9萬億韓元大關,江蘇省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相當於2018
  • 最新中國城市GDP百強榜:南京長沙西安崛起,江蘇13城全入圍,你的家鄉排第幾?(附查詢器)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TOP20城市經濟總量達15.85萬億,全國貢獻比高達34.7%,較去年底提高0.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受國內外疫情影響,哪些城市更快復甦?從韌性強的經濟TOP20城中可窺見一二。相比去年底,今年GDP頭部城市座次變化較大,最顯著的幾個變化是:1、南京超過天津與武漢,首次躋身全國前十,排名第9。
  • 四川2020上半年gdp城市排名公布 成都GDP總量遠超各市
    日前,四川  交出2020年上半年「成績單」  今年上半年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22130.27億元  同比增長0.6%  而自貢2020年上半年GDP為644.95億元  在四川21市州排名第11名  排在前面的從高到低分別是
  • 哪些城市將躋身GDP萬億俱樂部?
    部分城市經濟總量「猶抱琵琶半遮面」,哪些城市將晉級「GDP萬億俱樂部」仍待解,不過至少泉州、南通、福州、西安等4城側面確認預計首超萬億。  17城GDP超萬億「GDP萬億俱樂部」,指的是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或超過1萬億元的城市。
  • 2020年上半年「成績單」公布,此省成最大「黑馬」 GDP增量超廣東
    更加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2季度我國的GDP增速已經為3.2%了,這比預想的還要快,有專家表示,今年很有可能只有中國完成正增長,確實是個不錯的成績。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好,和各個省份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每個省份的發展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就有「因城施策」這四個字的出現。
  • GDP增速第一,人口淨增長117萬,長沙勢不可擋!
    近期的長沙可是妥妥的站上了「C」位,先是近日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各城市GDP排名,在2019年GDP總量排名20強城市中,2020年上半年長沙以2.2%的GDP增速排名第一。據悉,2020年上半年,長沙工業增加值增長3.9%,比一季度提升2.3個百分點;全市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1%,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6.2個百分點。2020年上半年長沙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分別增長29.2%和58.5%。
  • 最新GDP百強城市榜,南京重慶實現反超,蘭州烏魯木齊成黑馬!
    那麼今年上半年百強城市有哪些新變化呢?下面我們通過不同區間來具體分析。GDP20強,重慶超廣州,武漢暫別前十,南京重回第一梯隊!上半年,GDP20強城市經濟總量高達15.85萬億,佔全國比重達34.7%,較2019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目前,31省份2020年經濟「成績單」均已出爐。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
  • 2020年上半年gdp什麼時候公布 中國2020上半年gdp預測
    比如6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0.9%,已經連續三個月上升,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高於上個月0.8個百分點,已經連續4個月回升。  但因為受到第一季度的影響,所以整個2020年上半年我國經濟仍然有很大的可能繼續出現負增長。  目前2020年已經過去一半了,具體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是什麼樣,估計很快就會有數據統計出來。
  • 26省份上半年GDP出爐:這個省份領跑,兩地人均可支配收入負增長
    ——廣東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由去年的超5萬億同比下滑2.5%,而江蘇則增長0.9%至4.67萬億元,兩者間的差距由去年上半年的約4000億元縮小到約2500億。圖據國家統計局而在目前公布的省級「中報」,多出現了投資「恢復增長」「扭負為正」等表述,基礎設施、高技術產業、醫療衛生等領域成為重點;同時,有18個省份投資增速實現正增長,15個省份的回升幅度超過兩位數(與一季度相比)。
  • 運氣還是實力,2020上半年臺灣GDP實現正增長!
    貿易出口額實現正增長今年上半年臺灣出口貿易總額增長0.5%,對比香港-5.4%,中國大陸-6.4%,新加坡-10.3%,韓國-11.2%,日本-11.6%,臺灣在這一方面已是相當優秀,在全球貿易大衰退的趨勢下,臺灣尤其在半導體方面的出口達到了10年來最快的增長——20.2%!
  • 中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中國GDP將破100萬億
    這五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破100萬億元大關,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  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要如何交出一份「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  11月11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唐登傑稱,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在世界經濟增速大幅下滑,主要經濟體普遍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  去年,我國人均GDP已達70892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0276美元,與高收入國家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 2020年上半年四川各市GDP排行榜:成都等17市增速正增長
    中商情報網訊:上半年四川省經濟經歷了從一季度明顯下降到二季度企穩回升的艱難轉折,主要經濟指標由降轉增或降幅明顯收窄,恢復回升勢頭較好。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上半年四川省地區生產總值為22130.27億元,同比增長0.6%。
  • 10萬億俱樂部將再添新成員,還擁有4個萬億級城市
    10萬億俱樂部將再添新成員,還擁有4個萬億級城市江蘇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轄13個地級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一個進入百強的地級市。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9931.52億元,離實現10萬億元目標僅一步之遙。
  • 2020年前三季度gdp城市排名 27個省前三季度gdp公布
    據統計,截至10月25日,已有27個省份發布了前三季度經濟數據。相比上半年,各省份增速持續回升,其中有14個省份的GDP增速達到2%以上,最高的貴州達到3.2%。總體上看,長江中上遊地區增速持續領先。
  • 中國GDP超萬億的城市擴至22個!有沒有你家鄉?
    近日,隨著各地2020年經濟成績單揭曉,至少有5座城市公開宣布GDP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包括福州、泉州、南通、合肥、西安。目前,中國GDP超萬億的城市擴至22個。5座城市GDP首破萬億大關對於一座城市來說,GDP躋身「萬億俱樂部」是經濟實力的象徵。
  • 在19年全國有17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那麼經濟墊底的屬於哪個?
    首先,在全國GDP超過萬億元的17個城市中,北京、上海經濟最為發達並處於遙遙領先的水平,因為19年兩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均在3.5萬億元以上,同比依次增長6.0%和6.1%,在全國分別位居第一、第二,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對應經濟實力遠超其他城市。
  •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深圳近3萬美元居首位 萬億GDP城市僅重慶落榜
    作為中國城市的第一梯隊,萬億、準萬億GDP城市有多少已跨過中等收入階段,邁入高收入門檻?2019年末,GDP達萬億元的城市有17座,按照GDP突破萬億的時間順序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寧波、鄭州、佛山。
  • 人民幣持續升值突破6.5關口中國經濟首次正增長,經濟佔比美國78%
    人民幣從最高7.19到現在6.49中國前三季度GDP數據出爐實現正增長0.7%,第一季度增長-6.8%,第二季度增長了3.2%,上半年增速為-1.6%,第三季度增速為4.9%。預計全年增速為2%,2021年增速將高達13%,預計2020,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將超三分之一。
  • 前三季度外貿成績單公布:連續6個月正增長,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10月13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同比增長0.7%,實現今年以來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首次轉正。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我國進出口8.88萬億元,同比增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