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曾輝煌一時,如今喜歡看港片的觀眾越來越少!

2020-12-26 白白看娛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是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末,那時,75後、80後正是上初中、高中的黃金時代。

那時候內地娛樂項目匱乏,電視機尚不能普及,沒有衛視,TVB的每一部電視劇,都能萬人空巷,並且只在沿海電視臺播放。

掏錢買票看電影,更是一件奢侈的事。何況當時的電影,多為國產主旋律。

加上當時沒有電影引進位度,許多香港電影並不能引進內地,美國大片還是遙不可及的事。

錄像廳裡香港電影,成了他們最好的娛樂項目。

雖然錄像廳環境差,效果不好,看的甚至是盜版錄像帶,但是價格便宜,一兩元一張票,可從看幾部與香港同步上映的港片,一天時間就這樣度過了。

相信很多75後和80後,認識劉德華、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張國榮等一線明星,並不是通過電視,更不是通過電影,而是通過錄像廳。

這些明星的第一代粉絲,也是最死忠的粉絲,就是這樣產生的。

這些巨星如今年近六十,仍能在娛樂圈佔據主導地位,錄像廳的功不可沒。

那時候的香港電影,對他們有著致命的誘惑。當時香港經濟發達,亞洲四小龍之一,內地剛改革開放,百廢待興,通過這些香港電影,他們看到了外邊的花花世界,看到了差距。

很多80後可能從來沒有去過香港,但是提起香港的中環、彌敦道、銅鑼灣,提起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提起香港的李嘉誠等富豪,提起香港的美食和購物中心,甚至從哪裡到哪裡,坐幾路小巴,都如數家珍。

你很難相信,他們從未到過香港,這些都是他們從香港電影中看到的。

香港電影對80後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香港電影的魅力,一在於明星,當時當真是俊男如雲,美女如雨。

二在於題材的多樣性和開放性。黑幫片、警匪片、功夫片、喜劇片、恐怖片、情色片,都被做到了極致,內地電影很難做到,更別說超越了。

2000年後,香港電影徹底落沒,不僅人才奇缺,數量急劇下降,票房更是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票房最高的《色戒》,剛過1億。原因是香港上映的是無剪版,吸引了許多內地尤其是廣東人到香港觀看。

即使如此,老一代港主演的港味十足的電影,如劉德華的《掃毒2》,周潤發、郭富城的《無雙》、古天樂的《廉政風雲》等,一旦上映,仍能奪得10億甚至更高的票房。

甚至連王晶的《澳門風雲》,明顯地炒賭片剩飯,依舊票房過10億,不得不說80後的貢獻甚偉。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對香港電影揮之不去的情結。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淪陷史:從港片稱霸到被好萊塢徹底佔領
    之前有寫過一篇以年份來詳述香港電影市場變遷的文章,但自80年代起到如今都都快40年了,倘若以每一年為單位的話,那篇幅會很長。今天,老賽就以時期來劃分,將自1980年到2019年間香港電影市場從盛到衰,從港片稱霸到被好萊塢攻佔的過程介紹一下吧。
  • 港片最後的輝煌,來自港片票房冠軍的《功夫》!
    曾幾何時,香港電影代表著先進特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張揚人物形象等等。在港片輝煌歲月裡,香港藝人來內地都是高人一等的。在薪酬方面也是差距很大,內地藝人按內地市場算,香港藝人按香港藝人算,同樣的戲份,薪酬方面可能要差個幾倍。即使是國外大片登陸香港影院,一樣難以搶奪影院票房。
  • 這些電影絕對終生難忘,盤點香港電影史上最輝煌的1994年
    1994年,全球電影大爆發。在這一年裡,全世界有很多的經典電影問世。而此時正處於黃金時期的香港電影也不例外,高質量的影片井噴爆發,在眾多影迷心中都留下了深刻記憶,所以1994年也被眾影迷成為是香港電影史上最輝煌一年,也是影迷最幸福的年度之一。
  • 香港電影你覺得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香港電影最輝煌時,由於題材涉及黑幫、賭片、三級片等原因,加上受合資片限制,所以很少能夠被引進內地,內地市場的票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大多數內地觀眾看香港電影,是花幾塊錢在街邊、火車站的錄像廳實現的。而香港電影早已經江河日下,從輝煌時的每年400多部電影,下降到現在每年二三十部。香港電影是整個行業萎縮。二、人才提起香港電影明星,恐怕很多人能脫口而出數十個,甚至上百個。
  • 新港片《除暴》帶你追憶那些年槍戰電影的輝煌時代
    香港的港片在輝煌時期有多厲害,你真的知道嗎?港片槍戰雙雄題材電影你知道幾部?新港片《除暴》絕對完美的槍戰系列電影,帶你追憶香港槍戰電影的輝煌時代:第一部是11月新上映的電影《除暴》, 王千源 和 吳彥祖 完美的配合和懷舊的畫面,把警察和賊之間的愛恨情仇詮釋的淋漓盡致,那些熟悉場景和兩位雙雄精湛演技再次把我帶回了90年代。
  •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說純粹的「港片」已死?
    「香港電影」是華語電影的四大分支之一,早在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香港電影」就已經享譽亞洲了,人們稱自為「東方好萊塢」,而八九十年代正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期。可是就那麼一個曾經輝煌無比的「港片」,現在為何會走下坡路,甚至常常有人嘆息「港片已死」。八九十年代的「港片」確實輝煌無比,但是現在純粹的「港片」確實已死,看看這幾年新拍的「港片」,有幾部能重現當初八九十年代的輝煌?僅僅也只有一部電影《無雙》讓人眼前一亮。
  • 電影《新警察故事》:港片謝幕之作
    一段輝煌的謝幕,往往也會有標誌性的東西,而2004年上映的電影《新警察故事》,就稱得上是港片的謝幕製作。因為這部電影實在太過經典、太能代表港片,後續仿佛也再沒有港片能夠超越。在《新警察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元素。比如成龍的武打電影風格,比如港片中經典的警匪元素,比如吳彥祖、謝霆鋒的帥氣。
  • 古天樂擦肩影帝,商業片失寵,香港電影凋落了嗎?
    不止是觀眾,專業影視圈評論人物也對默守陳規的香港電影,越來越沒有興趣。而且香港電影自進入2000年以後,因為各種原因,好作品少之又少。古天樂的演技其實沒有問題,眼神的殺氣,動作的乾淨利落,都值得認可,但是他演過太多這樣的角色了。
  • 這部港片刪減了15分鐘,內地版改動巨大,觀眾表示看了部假電影
    要說2005年的最佳港片,非杜琪峯的《黑社會》莫屬。這部電影雖然是香港海量黑幫片的一部;卻是黑幫電影中最有思想的一部,是不折不扣的經典之作。杜琪峯和他的銀河映像在《暗戰》和《槍火》之後,再次讓觀眾感受到什麼叫港味。
  • 洪金寶、袁和平等7位總年齡近500歲的老導演,聯手打造了一部港片
    對於內地30歲以上的觀眾來說,港片曾是最美好的回憶,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李連杰的動作片、王晶的賭片、林正英的殭屍片、吳宇森的槍戰片、徐克的武俠片、杜琪峯的黑幫片、洪金寶和成龍的功夫喜劇、許冠文的市井喜劇,等等,都曾讓人極度著迷。
  • 能稱得上港片巔峰的十部電影,你都看過?
    《奪帥》這部電影,我相信看過的人都知道,首先演員陣容豪華,洪金寶,吳京,任達華三位影帝級人物的演技比拼,影片中「忠信義」這個組織的實力在香港黑幫中獨領群雄。 在兇險黑社會世界裡,爾虞我詐 、弱肉強食。江湖恩怨每每以血腥暴力解決。可以說這部電影是港片中的巔峰經典。
  • 《奪寶聯盟》:港片與好萊塢電影的雜交良品
    《奪寶聯盟》整體就像港片與好萊塢電影的雜交體,外形上試圖發出好萊塢大片的精緻光澤,內裡向舊港片作坊式的細工打磨取經。高揚拿來主義,埋頭虛心研習,韓國電影人的手藝越來越嫻熟。繼《漢城大劫案》、《田禹治》之後,《奪寶聯盟》在本土的成功,又一次證明了導演崔東勳掌控不同類型電影的能力。
  • 香港亞洲電視停播告別觀眾 上世紀80年代輝煌一時
    原標題:香港亞視停播告別觀眾(港澳在線)   從4月2日凌晨起,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電視臺——亞洲電視停播,開播58年309天的亞視就此退出香港免費電視舞臺。未來,亞視將會何去何從?
  • 港片在輝煌時期有多厲害,你真的知道嗎?
    港片的輝煌絕不是偶然,我們可以粗略地分析其幾個成功的主要原因:1、港片類型獨具本土化特色,體現了中西跨文化多樣性兼容並包。2、港片內容多具有大眾娛樂性,使用了大量的商業元素和多種藝術手法。2、編刷導演要側重弘揚人性、抒發人類普遍情感的感人好故事題材,期棄粗製濫造和跟風複製不良舊有習氣,以探索香港電影新的類型風格並適應內地電影檢查制度和廣大內地觀眾的不同口味。3、以多種方式籌措前期融資貸款和後期費用,合理分配電影營銷收益,規避發行風險,改善投資環境,保障投資收益增強投資信心。
  • 劉德華,演警察出名、用警察轉型、以警察定義如今的香港電影
    他曾在一個採訪中說過,自己很喜歡照鏡子,有時候一天要照50次,他應該是最愛照鏡子的男演員。喜歡「耍帥」的他,還有撩頭髮的習慣,還因此在拍攝《天若有情》的時候被杜琪峯痛罵:「你們偶像就是這麼愛美!」好在如日中天的劉德華比很多小鮮肉都明白「帥不可能帥一輩子」。世紀交替前後,退盡嬰兒肥,還清債務的劉德華繼續他的「轉型」之路。
  • 經典港片IP,會成為網絡電影下一個改編風口嗎?
    、類型廣度、還是投資體量上看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2020年也是網絡電影發展的轉折期,疫情發生以來,線上觀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在網絡電影早期發展時,曾出現過一段時間「蹭IP」盛行的混亂現象,2015年院線電影《道士下山》上映後,市場上接連出現了《道士出山》《道姑下山》等「山寨」作品,此後更出現了一系列蹭香港電影IP的網絡電影,單以經典影片《賭神》為例,2015年後,市場上就出現了《賭霸天下》《命運賭神》《輪盤賭神》等數十部蹭「賭神」IP的網絡電影。
  • 譚耀文《扎職》遭收保護費 老街拍攝品香港特色
    網易娛樂6月6日報導 近日,由英皇電影投資的純港片《扎職》拍攝接近尾聲。這部以古惑仔為題材,講述了香港十年巨大變遷的電影,一經拍攝就取得了眾多支持純港片觀眾的關注,這部電影由譚耀文,陳偉霆,曾國祥、徐偉棟、溫碧霞等聯袂主演。就在拍攝當中,這部社團電影也被拍攝地的幫派收取保護費,好在順利化解。
  • 當年的香港電影有多節儉?從「烏鴉」掀桌子的動作就能夠看出來
    上世紀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內地好幾代人都是看香港電影長大的,那時候的港片真的非常好看,而且影響深遠。當然雖然那個年代港片最為輝煌,但大量拍片也導致他們的資金緊缺,所以他們是特別節儉的!有多節儉?從「烏鴉」掀桌子的動作就能夠看出來!
  • 曾經風靡一時的香港電影,為什麼感覺現在的電影大不如以前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越長大越發現很多東西都已經沒有了小時候的味道,比如現在的過年就有越來越多人說沒有了「年味」,吃小時候的零食也沒有了兒時的味道,就連看的影視劇都沒有了之前的感覺。說到影視作品,就不得不讓大家想到80後小時候看的那些港片,現在的很多人都說港片再也沒有以前的那個「港味」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應該是在70到90年代,那個時候的香港經濟高速發展,與此同時在電影業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那時的整個華語圈的人才,包括內地、臺灣都在那個時間湧入到了香港娛樂圈,變相的造成了香港在影視劇和唱片,皆是百花齊放、群星璀璨的現象。
  • 王晶:是爛片之王還是救了香港電影?中國人最恨的胖子
    他叫王晶,有人說他是爛片導演,看王晶的電影,就像往腦袋裡倒垃圾,買票看他的都是傻子,可是每年爛片那麼多,為什麼大家就只罵王晶呢?80年代電影只要掛個王晶的名字,就必定賣座,但很多同行卻說他的電影太低俗,缺乏深度,一點藝術情懷都沒有。可進入90年代,外國電影進入中國,港片市場受到劇烈衝擊,那些同行寧願在家坐吃等死,也不願意拍電影,賠的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