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傳》:獨立如徽因,也會爭執、慪氣,面臨婆媳和姑嫂關係

2020-12-26 和呆呆一起讀書

24小時,我們給了工作、給生活、給家庭、給愛人、給孩子。每天,請抽出一點時間,給自己。煮一壺清茶,在暖陽下,捧一本書,看別人,思自我。這是我的自由25點,每天一小時,請和我一起與書本為伴。」

有人這樣說:「再完美的婚姻,也有一百次想要離婚,有五十次想要掐死對方。」不知道看文章的你怎樣,我自己的確如此,我沒有計算過次數會不會就這麼多次,但當時的心情真是糟糕到了極點。林徽因和梁思成也是如此。

1924年6月初,林徽因和梁思成前往美國,這一年,徽因20歲,思成23歲。剛到美國時,兩人都沉浸在建築和美術的前沿學術和思潮中,儘可能多地汲取著知識的能量。當最初的新鮮和激動過去之後,每天的學習生活就成了日復一日單調的重複和循環。

思成是一個專注的人,當他一旦投入到學問中,就會忘記周圍的一切,專注而認真。徽因的成績也照樣不俗,但作為一個受過藝術薰陶的女性來說,她愛美、敏感,在遠離了家鄉和朋友,融入新的環境中時,她難免懷念、感傷,她想念北京、父母、表姐妹們還有新月社的友人們。

而此時的直男梁思成只是沉浸在雅典帕特農神廟的圓柱和衛城的愛奧尼亞圓柱中,對於徽因和朋友的邀約只是溫和地說抱歉,下次一起去。

徽因失望地走了,看著一起的友人談笑風生,徽因內心隱隱地失落,捉摸不透而又揮之不去。

而之後國內家庭的發展則讓徽因感到彆扭和難堪。思成的母親病逝了,悲痛而又不可迴避的是思成母親生前一直對徽因這個「現代女性」的芥蒂,她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對思成和徽因的婚事耿耿於懷。

有句俗語這樣說「當婆媳關係處不好時,有幾個姑子就有幾個婆婆」,這句話在徽因身上也應驗了,思成的姐姐受母親的影響,也對徽因感到不滿。此時,是要壓抑自己、委曲求全呢?還是找個出口宣洩出去呢?同樣經歷的自己深感選擇的不易,兩種選擇都是煎熬,很多時候我們總會抑制不住的宣洩。此時的徽因和我們所有平凡的女孩一樣,將自己的委屈宣洩給自己深愛的那個人,於是爭執、慪氣,說著言不由衷、對方不願意聽的話,做著讓對方介意的事,行為疏遠而內心想要靠近。然後和好如初,再因為一件小事爭執、慪氣,如同兩隻刺蝟一樣,內心想靠近,然後互相刺傷,遠離,再慢慢相互靠近。

而事情的結局最終以愛弟弟的思順包容和接受徽因而結束。很多時候愛更多的就是包容和接受,包容和接受自己所愛之人的一切。其實,這件事情看來林徽因是幸運的,雖然經歷了幾個月的痛苦,但最終得以解決。而我們今天更多的女性都是在這樣的痛苦中周而復始,婆媳關係如同一根扎在心間的刺一般,當你開心時突然刺你一下。婆婆不會想你因為對其兒子的愛而選擇隱忍和妥協,總會認為你奪取了兒子的愛,她不忍心自己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中怕化了的兒子被一個半道殺出的女人使喚來使喚去,這便有了無法調和的婆媳矛盾和尷尬的家庭氛圍。而很少有人能悟透包容和接受才是最好的解決途徑。

之後徽因父親的去世更是讓其感受到了未來公爹梁啓超的關心,和思成願意放下一切陪伴左右的關切,同時,生命的脆弱和莫測也讓她對人生和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其實我們所有的人也都是這樣,在讀此書時,我不時會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和徽因一樣在愛情中失落的自己,向愛人宣洩的自己,向公婆妥協的自己,為愛人隱忍的自己。讀《林徽因傳》的同時,也是在讀自己。

愛,不僅僅是花前月下,兒女情長;愛更是患難與共,是彼此的扶助和共同的承擔。「

相關焦點

  • 自古婆媳難相處,姑嫂亦是,看了這個故事,或許能讓你驟然淚下!
    自古以來,在一個家庭中最難處理的就是婆媳關係,有多少夫妻離異是由婆媳關係不合導致的,大家應該都心知肚明。圖片:兒媳生出怨懟之意劇照不過我們今天不具體講婆媳關係,而是另一個大家普遍認為也很難搞的姑嫂關係。
  • 男人看見婆媳爭執,伸手打了妻子一巴掌,第二天卻慌了神
    在上述片段的兩人爭執之後,大偉的母親便開始一心勸他離婚,甚至拋出了各種誘惑條件,譬如再給他介紹年輕漂亮姑娘、孩子自己一手全包,總而言之就是只要大偉肯和沈妮妮離婚,什麼要求母親都滿足。可大偉卻還對沈妮妮心存留戀,他雖軟弱、怯懦,卻不是那等忘恩負義之人,和沈妮妮結婚,就是奔著白頭偕老去的。
  • 何超欣和奚夢瑤同場比美,奚夢瑤曬照只曬自己,姑嫂關係生疑
    姑嫂關係,和婆媳關係一樣,都不是那麼容易經營的。近日,某國際大牌舉辦品牌活動,邀請各位上流人士參加,包括國際導演張藝謀,超模奚夢瑤,以及奚夢瑤的小姑子何超欣。也不知道奚夢瑤為什麼沒曬何超欣的照片,是不想讓何超欣像她哥何猷君一樣被過度關注,還是因為她們姑嫂關係不是很好?從奚夢瑤嫁進四房後,和何超欣,何超盈這兩位姑子,鮮少同框。去年新年奚夢瑤和四房的幾個兄弟姐妹一起合影,奚夢瑤站在最邊上,被網友嘲在何家沒地位,而在c位的是何猷君和何超欣,兄妹親密無間。
  • 婆媳關係太難應付,「不如相忘於江湖」,才是婆媳相處最好的狀態
    當然婆媳之間也不乏關係好得跟一個人的,但是畢竟是少數,要想讓婆媳關係相處起來最自然,婆媳之間還是不要有太多交集的好。小米和小晴是一對閨蜜,兩人從小在一起長大,特別巧的是小米和小晴結婚的對象還在一個小區,兩人結婚之後依然天天在一起玩耍。兩人沒結婚之前整天聊的是最近又出什麼包包啦,我們去哪裡吃飯啦!
  • 家庭關係:為什麼婆媳會成為「天敵」?
    婆婆和媳婦同為女人,都守候著同一個男人,但是她們之間的關係卻紛爭不斷。都說「女人何必為難女人」,這句話在婆媳關係中可以得到最真實的負面闡述。有的時候,婆媳關係不好,會導致兩個女人之間的紛爭延伸至婚姻之中,最終讓這段婚姻終結。
  • 林徽因和她的時代
    這本書以林徽因和她的生命世界中所能觀察到的複雜時代和價值選擇為線索,勾勒出民國初期留學歸來,致力於家國建設、民族獨立富強的一代知識分子群像。再現他們在劇變的、憂患的時代下的命運軌跡,浮沉與思考。《風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時代》是一部67.1萬字的大傳。作者陳新華是林徽因資深研究者,早年就寫過一部林氏傳記,這次更加翔實完整。
  • 《婆媳》//以第三章「夾心餅乾」來解析婆媳的調節劑到底是誰?
    《婆媳》是作者鄭沄在2009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主要講述了良好的婆媳關係和經營和睦的家庭關係需要三方的努力——婆婆、兒媳和兒子,而這三方需要怎樣正確的處理婆媳之間的矛盾。以最嶄新的視角、最親切可信的語言將影響婆媳關係的每個側面詳加解析,讓讀者能夠胸有成竹、無懼無畏地走入婚姻,也能救讀者於婆媳關係的水火之中。看到這本書我就在想:怎麼不早點盤它呢?
  • 徐志摩死於飛機失事,禍根到底是林徽因還是陸小曼?
    在徐志摩短暫的一生中,他曾用真心愛過兩個女人,其一是夢中情人林徽因,其二是一代名媛陸小曼。非常巧合的是,他的死也與這兩個女人息息相關。換句話說,若不是因為心中同時愛著林徽因和陸小曼,徐志摩根本不可能遭遇那場墜機事故。為什麼這麼說呢?徐志摩死前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 父母愛情:若你有婆媳困擾,或許可以看看安傑和德華的相處之道
    這幾天,追著《父母愛情》刷了幾遍,越看越喜歡,劇中沒有什麼出軌小三,也沒有什麼狗血婆媳。但這部劇卻又集夫妻關係、婚姻關係、親情和姑嫂關係,從平凡生活中娓娓講述著平淡而溫情的人生。現在很多姑嫂和婆媳矛盾無法和解,大多緣於彼此內心缺乏包容度,相互記恨,甚至越界想要拆散夫妻,盼著他們離婚。德華雖然一直看不慣安傑,甚至覺得安傑是家裡的外人,但她卻從未想過要拆散哥嫂,嫂子早產,她會發自內心為她著急;哥嫂分居,她會想盡辦法撮合夫妻在一起。
  • 婆媳關係緊張怎麼辦
    自己和老公每次談到父母都會吵架,公婆關係非常緊張,如果公婆在家裡,自己和公婆沒話說,自己父母在家裡,老公和自己父母也不說話,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其實啊,原生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關係,總是會影響到子女的性格。
  • 為什麼中國的婆媳難相處?歸根結底,還是和婆婆有很大關係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你救誰?」這無異於是男性的送命題。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有著極高的話題度,但同時也是一個非常難解的話題,很多人用「天敵」來形容 婆媳關係。對於很多人來說,婆媳就是兩個女人相互看不上眼,又不得不在一起相處,整天為了自己心裡的小九九而算計或者是爭吵。
  • 婆媳關係怎麼融洽?情商智商缺一不可,伊能靜婆婆來示範
    她們也會面臨居家生活,面對婆媳關係,面對孩子叛逆束手無策。在這個圈子裡,情商智商高的明星也很多,但是在婆媳相處上,伊能靜的高情商示範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自在交流,彼此理解和給彼此空間,能做到這三點,婆媳關係一定差不了。
  •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讀《林徽因傳》有感
    初讀白落梅的《林徽因傳》是被裡面詩意的文字所吸引。「幾場梅雨,幾卷荷風,江南已是煙水迷離。」「涼風吹起書頁,這煙雨讓塵封在書卷裡的詞章和故事瀰漫著潮溼的氣息。」這馨香清淡的文字猶如飄雪裡紛飛的落梅,深深吸引著我。
  • 《父母愛情》裡安傑和德華的姑嫂矛盾是怎樣走向和解的?
    都說婆媳關係是大多數中國女人結婚後遇到的頭等難題,其實姑嫂關係也不亞於此,有時候甚至合二為一,難免火上澆油摧毀家庭關係。這部電視劇裡也有這樣一對姑嫂,從最初的矛盾重重到最後的親如一家,矛盾走向和解,她們是怎麼做到的?一,針尖對麥芒,誰對誰錯?
  • 《春晚》婆婆媽媽:為什麼自古婆媳關係都難相處?
    賈玲和張小菲的婆媳關係因為一些細碎的家庭事務而變得劍拔弩張,但在兒子面前,兩個人卻要表現出和睦相處的樣子。其實在這個小品中婆媳的關係比起現實中很多婆媳的關係要簡單,最起碼還維護表面的和睦,兩個人的矛盾,也能放在桌面上說。
  • 婆媳之間的三層關係
    看待婆媳問題,捋清關係很重要。婆媳關係的第一層,也就是最基礎的一層,是人與人的關係。這裡就先要將身份剝離掉,不是婆婆與媳婦,而是兩個同處一室的陌生人應該怎麼相處的問題。夫妻其實也是如此,有時候要將愛情放一邊,用最基本的人和人的相處之道去構建家庭關係,就會相敬如賓。
  • 婆媳關係讓人頭疼,80後男士忍氣吞聲,換來家庭和睦!
    婆媳關係讓人頭疼,80後男士忍氣吞聲,換來家庭和睦!今天跟大家來聊一下,我們自古以來可以說是千百年來婆媳關係都是一個。一天就的婆媳關係,我們特地邀請來了我們的魏先生!在這裡!魏先生對。我們千!俺年來婆媳的關係。提這件事,您有什麼看法呢!沒看法!沒看法,感覺好像都有很難了是吧!
  • 老娘與新娘的無謂之爭,多角度分析婆媳關係及婆媳矛盾的解決方法
    兒子是解決婆媳矛盾的關鍵,是連接婆婆與媳婦的紐帶。一場婚姻將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瞬間聯繫到了一起,這種關係要求兩個本來毫無關係的人,立即成為親密的合作夥伴。這確實有點困難,有點小摩擦在所難免。你和妻子是獨立的小家,你父母也是獨立的小家,要尊重妻子為小家的付出。要知道她當初獨自一人,離開父母來到你們家,她不再是那個被家人寵著的小公主,變成了為你操持家務生兒育女的小媳婦。對於你和你的原生家庭來說只是多了一個她。
  • 以愛為籌碼,特殊僱傭式的婆媳關係,是否有利於家庭和睦
    閨蜜的孩子現在兩歲,她婆婆會疼小孩,可是平時對孩子交流基本為零。那麼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閨蜜的婆婆是很封閉的人呢?事實上她不是。她去外面買菜,去小區樓下玩的時候都能找到同齡人嘮嗑。但是一回家,判若兩人。總是覺得她婆婆沒有把自己當成家庭中的一員,讓人覺得冷淡的像一個外人。閨密有時會開玩笑的說,她的婆婆是外面請來的。
  • 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沒關係」
    其實,婆媳如何相處,答案就在慧敏的話裡:太把婆婆當媽了。大部分婆媳關係不好,並非婆婆天生一副「惡」心腸,也不是媳婦太挑剔。而是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弄錯了婆媳之間的關係。婆婆和媽媽,有本質上的區別有人說:「母女是血緣關係,婆媳卻是一種社會關係」。眾所周知,大S的婆婆是個比較強勢的女人,但大S和她卻相處得相對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