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村的重視,各種惠農政策以及脫貧攻堅戰役打響,為建設美麗鄉村做出了許多努力。其中關於農村搬遷、拆遷都有非常規範的標準,當然各地存在情況不同的原因,在國家標準基礎上有些許調整。
那麼農村搬遷有何補償呢?
搬遷不等於拆遷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搬遷」不等於「拆遷」,這是概念不同的問題。「拆遷」是政府因公共設施用地需要,在城市規劃區內,或者道路建設,需要佔用農民宅基地的,按國家徵佔補償標準對農民房屋和宅基地進行經濟補償安置後,將農民房屋拆出,宅基地歸國家使用的政府行為。而「搬遷」是指農民將自己的家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居住,其中有政策移民搬遷和農民自行搬遷。說簡單點,拆遷你的補償就會多,搬遷你的補償就會少。
這是因為「拆遷」和「搬遷"後宅基地性質歸屬不同。這是因為拆遷後農民的宅基地多半歸國家使用,屬於國有用地性質。搬遷後農民的宅基地歸村集體所有,屬於集體用地性質。也有搬家不拆房的情況,這種情況搬家後宅基地依法歸農民使用。
那麼搬遷農民有何補償呢?
一、一般針對異地搬遷,會給予一定的「搬遷費」,這個搬遷費有的地方是以「戶」為單位,有的是以「人」為單位,自然如果針對家庭人數比較多的來說,以「人」為單位的費用肯定比較多,一般情況下,每人補貼差不多為1萬元,如果這個家庭有5口人,那麼一次性補償5萬元。當然各地標準有所調整。
二、現金補償
另外還有現金補償,不過補償金額各地不一,諸如沿海農村補償標準肯定和北方不同,北方搬遷現金補償標準和邊疆地區也會不同。有的地方是每戶補貼18萬,有的是只有10萬,但是這個補償的費用主要是給你用來建房子的,按照政府統一要求來建房子。
三、住房補償
還有一種情況便是住房補償,如果要求你搬離原來的地方,現在大多數情況是政府會在指定的地方給你蓋好房子,讓你「拎包入住」,如果這個房子面積比你原來的小,一般還會有一定的差額補償。不過如果有了住房補償,那麼現金補償可能會沒有或者減少。
一般只針對這三種情況進行搬遷補償
一、因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搬遷的村莊。諸如修建三峽水電站的時候,就搬遷了不少農村住戶,尤其是一般修建大壩、修水庫、建發電站、修高鐵路、修公路等,就會根據民生工程需要進行搬遷,針對這種情況會進行搬遷補償。
二、人口流失特別嚴重的村莊。現在許多村莊甚至是「獨村」,或者一座山上只住了1戶人家,對於改戶的管理不方便,因為地理原因,不可能為一戶村莊單獨牽一條電線、天然氣管道等,所以會鼓勵這些偏遠地區的村民搬遷。
三、生態脆弱地區的村莊。現在國家對環保等比較重視,許多村莊以前居住習慣在某一個地方,那裡基礎設施不到位,而且自然環境比較惡劣,這些地方位於荒漠化、自然災害多發生的地段,針對這種情況,會號召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