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實施454個項目幫扶黔東南和恩施州群眾

2020-12-26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杭州12月23日電(記者 李平)記者23日從杭州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獲悉,2020年以來,杭州市共安排12.71億元財政資金實施454個扶貧項目,幫扶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群眾脫貧攻堅。

據杭州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以來,杭州市累計引導204家企業到黔東南州和恩施州投資,共建36個產業園區,建立了325個扶貧車間。

為幫助兩個貧困地區群眾穩定脫貧,今年以來,杭州市幫助1050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到浙江省就業,接收1185名貧困學生到杭州市就讀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組織4408人次參加致富帶頭人培訓,其中創業成功2366人,帶動貧困戶就業2.8萬餘人。

據了解,2013年2月,杭州市開始對口幫扶貴州黔東南州;2016年10月,開始對口幫扶湖北省恩施州。隨著對口幫扶工作的啟動,杭州市與兩州積極溝通、密切配合,通過產業扶貧、勞動力扶貧、智力援建等方式,全力幫助兩州可持續脫貧。截至今年11月,黔東南州和恩施州共23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記者23日從杭州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獲悉,2020年以來,杭州市共安排12.71億元財政資金實施454個扶貧項目,幫扶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群眾脫貧攻堅。

相關焦點

  • 9個杭州網絡公益項目落地黔東南!這個「杭黔樣本」有點暖
    這樣的場景,通過「網際網路+公益」的創新,正在連結杭州和黔東南兩地——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杭州,有許許多多慈善組織和網際網路企業正在用「網際網路+公益」的方式激發善心、促成善行。近日,由杭州市委網信辦牽頭的「助力黔行」大型網絡公益活動帶著9個優秀網絡公益項目落地黔東南州。
  • 大哥幫二哥 浙江對口幫扶4省80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浙籍企業入黔,浙商帶頭建立幫扶項目,開辦扶貧車間工廠,提供公益性崗位,建立的就近就業體系。近3年,黔東南州實現有組織輸出貧困勞動力赴浙江就業2.76萬人,「要打工到杭州」成為當地年輕人的首選。今年4月,寧波市政府、市人社局和各區(縣、市)與黔西南州對應籤訂了11份穩崗協議。
  • 杭州包機往返黔東南:當飛機再次划過天際 留下了濃濃的「幫扶情」
    2月20日上午,杭州市幫扶黔東南州工作隊的163名隊員搭乘包機前往貴州省。在他們到達的兩個小時後,貴州返杭復工人員乘坐同一架飛機,原路返回。當天9點半,杭州市幫扶黔東南州工作隊的隊員在蕭山機場大廳整裝待發。
  • 恩施州基層婦聯幹部赴杭州學習培訓
    開班動員開班儀式上,杭州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呂芬芳對恩施州、黔東南等地的婦聯幹部表示熱烈歡迎,並針對基層婦聯幹部如何聚焦問題抓實整改、深入基層聯繫群眾及珍惜本次學習機會等提出要求,號召基層婦聯幹部要傳承發揚千鶴婦女精神
  • 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2016年,馬倌屯村開始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餘杭區結對幫扶鹹豐縣後,這個項目深深刻上了杭州印記。2018年至今,餘杭區已投入資金1100萬元,建設智能化溫室大棚和農業指揮中心,使農產品種植過程管理和追溯信息化。如今,鹹豐-餘杭現代農業產業園設施完備,技術成熟。「農業產業園+合作社模式,讓全村村民變為股民,為100餘戶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
  • 恩施有所需 杭州盡所能 ——杭恩攜手扶貧成典範
    相隔1200公裡,杭州市恩施州兩地在脫貧攻堅中結緣。4年多來,杭州市累計投入財政援助資金12億元,精準投建950個幫扶項目,覆蓋恩施州88個鄉鎮和111個深度貧困村,直接帶動23.36萬人脫貧增收,助2.22萬貧困人口在浙江穩定就業。2020年9月26日,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舉辦的減貧與南南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上,《杭恩攜手扶貧新模式》成為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領域唯一入選案例。
  • 恩施有所需 杭州盡所能——杭恩攜手扶貧成典範
    相隔1200公裡,杭州市恩施州兩地在脫貧攻堅中結緣。4年多來,杭州市累計投入財政援助資金12億元,精準投建950個幫扶項目,覆蓋恩施州88個鄉鎮和111個深度貧困村,直接帶動23.36萬人脫貧增收,助2.22萬貧困人口在浙江穩定就業。
  • 來自杭州的「陽光教室」照進恩施州天明希望小學
    杭州網訊 新年伊始,恩施州新塘鄉峁山村天明希望小學多了一個「陽光教室」,這是峁山村「名譽村長」王夢婷為學校捐贈建設的專業藝術教室,從此,這所農村學校的學生也能像杭州的學生一樣,舒舒服服地在專業的教室享受到專業的藝術課堂教育。
  • 2020年全國扶貧日杭州市主題活動昨日舉行 杭州對口幫扶的所有貧困...
    杭州日報訊 昨天,2020年全國扶貧日杭州市主題活動暨扶貧產品推介展示會在蕭山區舉行。記者在活動現場獲悉,杭州對口幫扶的貴州從江縣和榕江縣均已達到脫貧摘帽標準。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
  • 青力扶貧,聯創夢想——共青團浙江省委副書記赴恩施州傳遞「浙愛」
    8月11日至13日,共青團浙江省委副書記、浙江省青聯副主席、浙江省青科協會長陳積明一行赴恩施州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調研並對接幫扶工作。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長吳槐慶,州政府副秘書長孫偉參加了相關活動。共青團湖北省委青少年發展與權益維護部長李潺,共青團恩施州委書記沈浩然、副書記陳瀟,建始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張作明,縣委常委、副縣長汪欒陪同調研。
  • 雙百村結對行動,杭州高新區(濱江)4個網際網路公益幫扶項目落地景寧...
    9月19日,杭州高新區(濱江)黨委統戰部 「雙百村結對行動」暨「濱濱有禮·景寧鄭坑行」籤約儀式在景寧鄭坑鄉舉行,4個公益幫扶項目落地景寧畲族自治縣。為更好助力「雙百村結對行動」,杭州高新區(濱江)統戰部與景寧縣委統戰部聚焦「助農、助醫、助學」,積極引導公益組織、網際網路企業參與「雙百村結對行動」,打造公益幫扶助力民族鄉村振興的「濱江樣本」。9月19日,杭州高新區(濱江)統戰部組織抖音、丁香園、中國正能量網紅·同心薈等單位負責人走進景寧畲鄉,籤訂公益項目合作協議並開展實地走訪落實工作,為民族鄉村攜手奔小康添一分力。
  • 好嗨喲~ 黔東南這些山貨賣成了「爆款」
    2013年,杭州市拱墅區對口幫扶黃平以來,充分利用當地人口多、市場大、銷售旺等優勢,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通過指定攤位、開設專賣店、電商銷售等多種方式,使黃平出產的牛肉乾、糯小米、優質土雞蛋等農產品源源不斷地走出大山,走進杭州市民的餐桌。
  • 黔東南農信奮力書寫脫貧攻堅答卷
    萬元,協調發展項目152個,協調貸款資金10332萬元,幫助化解村民矛盾糾紛393起,為村民解決困難、問題1078個,幫助9365人脫貧致富。金融助力,易地搬遷增動力為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助力脫貧攻堅,黔東南農信社加大對搬遷點教育配套和醫療衛生建設項目建設提供有效金融支持,通過採取設立物理網點、「村村通」助農服務點,布設POS機、黔農e付掃碼牌,開展助農脫貧流動服務站、金融夜校等方式,實現集中安置點金融服務全覆蓋
  • 再訪黔東南 這裡有東西部扶貧協作中普通人的故事
    都市快報記者跟隨浙江採訪團,再赴由杭州市對口支援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實地走訪了丹寨、雷山、臺江、劍河、岑鞏、鎮遠6個縣,親身感受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脫貧成效。初秋的黔東南,暑熱未退,驕陽似火。在碩果纍纍的吊瓜架下,在依山傍水的苗寨門外,在鮮味撲鼻的菌菇冷庫,在熱火朝天的女鞋車間,在爭奇鬥豔的玫瑰花房,在面目一新的居民樓前……我用鏡頭記錄下一個個在這裡生活的普通人。
  • 黔東南農信:決勝脫貧攻堅書寫合格「答卷」
    掛牌督戰,凝心聚力戰貧困今年初,為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黔東南農信成立了5個掛牌督戰工作專班,對從江、榕江兩縣及有剩餘貧困人口的黃平、岑鞏、天柱、錦屏、黎平、劍河、臺江7個縣進行督戰,要求各行社落實主體責任,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建立問題和短板臺帳,確保逐一對帳銷號。
  • 杭情施意丨杭州笑迎恩施務工者
    3月18日,恩施州開出兩趟特殊的大巴——一趟從鹹豐縣出發,載著71名鹹豐籍務工人員,目的地杭州市餘杭區;一趟從恩施市出發,來自恩施州8個縣市的75名務工人員,趕往杭州市蕭山區。這是疫情發生後,首批恩施籍員工跨省赴杭州返崗復工,也是今年恩施州首次點對點開通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的免費就業扶貧專車。
  • 恩施州「家家幸福安康」項目走進社區(村)活動持續中,速來圍觀
    恩施州婦聯、恩施市婦聯、恩施州啟航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聯合實施「家家幸福安康」項目,將在恩施市城區23個社區(村)各開展5類(4場)線下活動,以及線上家庭教育指導。 8月25日-26日,在桂花園社區、楓香坪村等14個社區(村)各開展了1場服務活動。 接下來,跟小編一起去回顧下25日-26日服務活動吧! 「家家幸福安康」項目家庭教育類服務活動走進桂花園社區、民族路社區、解放路社區、航空路社區、勝利街社區等5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