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案札記65:隱名股東股權轉讓中的系列問題

2020-12-14 麋鹿說法

案件概述:A、B系胞兄弟關係,兩人共同看好飲品行業發展前景,故而AB合意共同出資設立公司對外經營,後A經過B同意將名下股權轉讓C但是因為C個人原因該部分股權仍然由A代為持有但是雙方約定所有的股東權利均由C實際享有,後C將該部分股權又轉讓B並籤訂《股權轉讓協議》,A也根據協議約定配合B辦理了股權變更登記,但是B至今未能履行支付款項義務,C欲提起訴訟。

案件疑問:本案股權轉讓協議效力?B是否應當按照約定履行付款義務?

案件回答:本案股權轉讓協議有效,B應當按照約定支付股權轉讓款項。

首先解決本案的問題必須捋清楚的幾個問題是:

一、C是否具有原告主體資格?

本案中C可以作為原告提起訴訟,並不需要以A的名義去提起訴訟,而且考慮到AB系胞兄弟關係,估計A也不會主動提起訴訟。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本案中C作為實際出資人轉讓該部分的權利義務之後,B是否付款與其存在直接利害關係,故而C具備提起訴訟的主體資格。

二、本案中C為涉案股權的合法持有者。

根據案例可以發現C所轉讓的股權系從A處受讓,儘管因為個人因素未能在工商登記中顯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股東資格的確認並非以工商登記作為唯一依據,因為工商登記僅具有證明登記的效力,但是不是設權登記。而且A作為涉案股權的原合法持有者在未侵害B的優先購買權的情況下,通過股權轉讓協議出讓給C的整個過程也並不存在無效情形的,那麼本案中C即可以認定為涉案股權合法持有者也就具有了原告的主體資格。

三、本案中C作為隱名股東有權出讓股權。

本案的特殊性在於C將其所有的股權出讓給了B,而B早已知曉C的隱名股東的身份,所以C將該部分股權直接通過A轉移給B也並無問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C將股權出讓給公司內部股東以外的第三方時,那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法律風險問題。

第一種情況:對外轉讓股權不顯明化

這種情況下根據《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協議的效力是沒有問題的,實際出資人將其與名義股東之間的權利義務進行轉移行為合法有效。但是這種情況下受讓方實際接受的僅僅是實際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嚴格意義上並不是公司的股東,而且此時受讓人最好還是能夠與名義股東另行籤訂相應的股權代持協議約定好各方的權利義務。

第二種情況:對外轉讓股權顯明化

這種情況下受讓人想要顯明化依然還是需要受到《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四條第三款的限制,即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籤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故而作為受讓人也應考慮到不能顯明化的風險。

至於有無侵害股東的優先購買權的問題,因為名義股東一直是A,所以本質上實際出資人權利義務的轉讓並不會影響形式上公司人合性的問題,而且實際上這種轉讓也並未破壞公司的人合性,否則《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四條也不會確認代持股協議效力的合法性。

四、名義股東之間轉讓股權,實際出資人能否向受讓人追討轉讓款?

如果本案中C實際是受D委派受讓A名下的股權,之後C再轉讓給B,那麼D能否提起訴訟追索該部分的股權轉讓款?我認為D依舊可以提起訴訟,但是D需要提交與C之間的委託協議並提交C與A之間的股權轉讓協議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證明B不付款直接導致了其本人利益受損。

五、名義股東之間轉讓股權,實際出資人能否向實際受讓人追討轉讓款?

即本案案例變更為D委託C將股權出讓B,而B系受A委託受讓該部分股權,那麼D能否直接提起訴訟跟A索要款項?

可以。在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民終346號案件中,最高院認為:

經審查,本案系股權轉讓糾紛,雖轉讓人為黃燕,但對於黃燕與申銀公司之間的代持股關係,各方均無異議,申銀公司作為案涉股權的實際權利人,在瀋水才未依約支付股權轉讓款的情況下,直接以自己的名義提起本案訴訟,主體資格並無不妥。同時,雖股權變更登記之後的持股人為沈鵬並非瀋水才,但《公司股權重組、增資協議》載明,該股權的實際控制人為瀋水才,對此瀋水才籤字確認,故申銀公司直接起訴案涉股權的實際控制人瀋水才,要求其支付相應股權轉讓款,亦無不妥。

最後列舉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終18號案件,其中關於隱名股東轉讓股權的主體資格問題、協議效力問題均作出了回答,供參考:

一、關於《股權認購協議書》的效力以及毛光隨是否享有石圪圖煤炭公司合法有效股權的問題。

根據本案已經查明的事實,毛光隨與石圪圖煤炭公司於2009年1月12日籤訂了《股權認購協議書》,並蓋有石圪圖煤炭公司印章,焦偉及毛光隨亦均籤字捺印。根據該協議書中首部的內容可以認定,石圪圖煤炭公司已經確認焦偉與毛光隨享受石圪圖煤炭公司股東的權利及義務。在該認購協議書的具體條款中,石圪圖煤炭公司進一步確認毛光隨的股份佔該公司總股份的12%,還明確了「現公司股權以本協議為準,與工商註冊無關」以及「此協議是確認股東身份的唯一依據」等內容。

……

第二,對於毛光隨是否具備股東資格的問題,從《股權認購協議書》首部內容看,焦偉於2008年3月19日與石圪圖煤炭公司全體股東籤訂了《準格爾旗川掌鎮石圪圖煤炭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協議書》,但依據石圪圖煤炭公司的工商登記材料,焦偉始終未出現在石圪圖煤炭公司工商登記的股東名冊中。據此,可以認定石圪圖煤炭公司存在登記股東與實際股東不一致的情形,因此,不能僅依據工商登記之有無而斷定毛光隨是否為石圪圖煤炭公司的股東。本院認為,在公司內部涉及股東之間的糾紛中,法律並未明確規定未經登記的股東不具備股東資格,而是應當結合其他證據綜合認定。石圪圖煤炭公司以籤訂《股權認購協議書》的形式,確認了焦偉及毛光隨股東之身份,並認可該二人享有公司股東的權利及義務,據此,可以確認毛光隨系石圪圖煤炭公司隱名股東這一身份,其股東資格不因未工商登記而被否定。

第三,對於《股權認購協議書》中確定毛光隨持有12%的股權是否有效的問題,本院認為,對公司外部而言,公司的股權應當以對外公示的工商登記為準;而在公司內部,有關隱名股東身份及持股份額之約定等屬於公司與實際出資人或名義股東與實際出資人之間形成的債權債務的合意,除非隱名股東要求變更為顯名股東以外,該約定不會引起外界其他法律關係的變化,亦不會破壞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故一般應當認可其有效性。在案涉的《股權認購協議書》中,石圪圖煤炭公司確認了毛光隨享有12%的股權,明確了其投資份額,無論此協議的籤訂是基於其他實際出資人股權之轉讓抑或其他原因,該協議所確定之內容均不違反法律法規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應當依法確認其合法性。因此,就本案糾紛而言,毛光隨依據《股權認購協議書》享有以隱名股東身份持有12%的股權。

……

綜合上述分析,一審法院作出的《股權認購協議書》合法有效的認定正確,毛光隨享有石圪圖煤炭公司12%的股權合法有效,其有權轉讓該股權。

法條連結:《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四條

相關焦點

  • 辦案札記68:股權轉讓中公司決議效力的問題
    並未表態,但是在股東會決議中C仍然與B形成共同決議同意B對外出讓股權,但是在股權轉讓後幾年後A提起訴訟認為本次股東會決議並非其本人授權籤署,本次股權轉讓侵害了其自身優先購買權利。而且股權轉讓至今已經數年,AC作為夫妻A不可能不知曉公司股權轉讓以及股東變更事宜,其在股權轉讓數年後提起的訴訟本身也有違日常生活邏輯,畢竟法律不能保護權力上的沉睡者。
  • 一文了解股權轉讓!|股權轉讓協議|股權|股東
    事實上,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在證券交易所內交易,其價格明顯與出資額並無絕對關係。十九、隱名股東(實際投資人)是否有權轉讓股權?答:隱名股東是指為了規避法律或出於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但在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中卻記載為他人的出資人。《公司法解釋(三)》將隱名股東稱為實際投資人,將名義出資人稱為名義股東。
  • 隱名股東的出資瑕疵有什麼,是怎樣的?
    隱名股東是指為了一定的目的或出於某種原因,在有限公司中實際出資認購公司股份卻沒有被記載於公司章程、股東名冊以及工商登記材料中的自然人或法人,即以他人名義來實施出資或認購行為的人。那麼隱名股東的出資瑕疵有什麼,是怎樣的?
  • 辦案札記69:股權轉讓後能否免除原股東出資責任?
    案件概述:A公司和B公司因看好飲品行業的發展故而共同出資成立公司C對外開展營運活動, 但是經營期間A因為某些原因意欲轉讓該部分的股權且B公司作為股東對此沒有異議,但是在股權轉讓時A的認繳出資義務期限已到其並未能夠按照約定履行出資義務,後D公司依照約定受讓A
  • 如何認定是股權轉讓or股權代持?
    風險提示本案中雖李某稱楊某由公司顯名股東變更為隱名股東,但楊某沒有在《股東會決議》上簽字認同代持股關係。而且楊某將30萬元支付給公司當時的登記股東之一李某,即使如李某所說其為楊某代持股權,但其中也涵蓋了李某先將其所持公司股權部分轉讓給楊某,再由李某予以代持的意思。
  • 辦案札記71:防止公司解散的良藥——股權轉讓的提前設計
    如果可以通過內部股權轉讓甚至股權對外轉讓或者減資的方式來化解矛盾,那麼不僅可以避免了公司解散還可以真正意義上使得各方股東之間的損失降到最小,保全這種社會財富避免生產要素的價值貶損。在東北亞公司股東發生矛盾衝突後,薈冠公司試圖通過修改公司章程改變公司決策機制解決雙方糾紛,或通過向董佔琴轉讓股權等退出公司的方式解決公司僵局狀態,但均未能成功。即使薈冠公司向東證公司轉讓部分股權,也由於薈冠公司與董佔琴雙方的衝突歷經訴訟程序方能實現。同時,一審法院基於慎用司法手段強制解散公司,多次組織各方當事人進行調解。
  • 未經實際出資人同意,名義股東對外轉讓股權是否有效?(裁判規則+...
    問題在於,當第三人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條件且實際出資人對名義股東的無權處分行為未予追認時,名義股東未經實際出資人同意對外籤訂的股權轉讓合同是否有效?本文通過一則法院的經典案例,揭曉這個問題的答案。裁判要旨名義股東未經實際出資人同意處分股權,事後實際出資人未予追認,且受讓人受讓標的股權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條件的,股權轉讓合同無效。
  • 隱名股東能申請解散公司嗎,隱名股東可不可以申請解散公司?
    在公司中的股東有可能是屬於隱名股東,這個隱名股東一般來說還是屬於股權的實際控制人,那麼隱名股東能申請解散公司嗎,隱名股東可不可以申請解散公司? 網友諮詢: 隱名股東能申請解散公司嗎,隱名股東可不可以申請解散公司?
  • 強制執行視角下隱名股東的權益保護——《九民紀要》引發的思考
    但是,有限責任公司的隱名股東能否以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使其投資權益顯名化,進而排除對代持股權的強制執行,現行法律並無明確規定,理論界存不同觀點,司法實踐中也存在不同的意見。《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以下簡稱《九民紀要》)的出臺為民商事案件審理中的法律統一適用提供了參考,但本問題的解決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 股權轉讓26個法律風險全解讀
    3.其他股東收到通知後,對股權轉讓行為提出正當異議且在處理過程中的,股東優先購買權仍然存在。 有一起案件反映,轉讓方股東書面告知其他股東股權轉讓事宜,其他股東回函表示,轉讓方存在抽逃出資行為,故不同意股權轉讓,標的公司就此提起另案訴訟。
  • 股權代持的權利架構——股權歸屬與處分效力的追問
    內容提要:股權代持中的股權歸屬與處分問題既涉及到合同法,也涉及到公司法;既涉及到名義股東與隱名股東之間的關係,亦涉及到隱名股東與其他股東、公司以及債權人之間的關係。股權代持的法律性質、股權歸屬和處分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理論和實務上迫切需要解決卻又懸而未決的問題。明確股權代持的法律性質與股權歸屬是理順代持股權處分效力的必要前提。
  • 股權轉讓案件裁判精要
    >   典型案例17夫妻一方以代持為由無償轉讓股權的效力認定——餘某與羅某股權轉讓糾紛案   十一、名義股東或隱名股東轉讓股權的效力   (一)隱名股東及名義股東的法律地位   (二)名義股東未經實際出資人同意向第三人轉讓股權的效力   (三)隱名股東直接向第三人轉讓股權的效力   典型案例18名義股東轉讓股權的效力——崔某某、俞某某與榮耀公司
  • 《民法總則》實施後隱名股東可對抗法院執行(特殊情形)
    齊精智律師提示非基於對登記外觀信任而作出交易決定的債權人對名義股東項下的股權申請法院執行的,實際投資人(隱名股東)可以排除執行。本文不惴淺陋,分析如下:一、民法總則實施前,實際投資人不能對抗法院對名義股東項下股權的執行。
  • 一文了解股權轉讓!
    法人股東股權轉讓需交納企業所得稅(25%)和印花稅(0.5‰)。根據財稅[2002]191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的規定,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事實上,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在證券交易所內交易,其價格明顯與出資額並無絕對關係。 十九、隱名股東(實際投資人)是否有權轉讓股權? 答:隱名股東是指為了規避法律或出於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但在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中卻記載為他人的出資人。
  • 股權轉讓、延長出資期限、違法減資中股東的出資責任
    2014年4月1日,中嘉公司全體股東到會並形成股東會決議,同意宜安公司將持有的3%股權轉讓給昊躍公司。同年4月21日,上述股權完成工商變更登記。2014年5月9日、5月30日,昊躍公司分別支付宜安公司股權轉讓款800萬元、100萬元,尚欠2178萬元未付。
  • 有限公司股權轉讓重點問題解析
    在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過程中,確實存在著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法律適用疑難問題。 本文將根據《公司法》第71條、公司法解釋(四)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公司訴訟實踐中的反映,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實務中的及個重要問題進行解析,以供讀者決策參考。
  • 隱名持股情形下,股權實際出資人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應否支持?
    在實踐中當事人出資但不出名,其原因大致有這麼一些:當事人不願意出名可能基於財富不外露,不願意出名也可能因為避免法律糾紛,也可能是沒有時間參加股東會議等。隱名持股作為一種廣泛存在的經濟現象,帶來了許多法律適用上的問題,吸引著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廣泛關注。《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六條就隱名持股問題專門進行了規定,解決了很多實踐中的爭議問題。
  • 股權轉讓要考慮什麼問題,股權轉讓要考慮的問題有哪些?
    股權轉讓是指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份讓渡給他人,使他人成為公司股東的民事法律行為。那麼股權轉讓要考慮什麼問題,股權轉讓要考慮的問題有哪些? 網友諮詢: 股權轉讓要考慮什麼問題,股權轉讓要考慮的問題有哪些?
  • 股權轉讓糾紛的類型以及最高法院觀點
    3.轉讓瑕疵出資股權引起的糾紛。 4.隱名、顯名股東轉讓股權引起的糾紛。 5.股權的善意取得糾紛。 只有當債務人與債權人履行一定法律程序後,債權才可以轉為股權。 2.合同約定轉讓公司全部股權並資產,在實際履行中僅對股權辦理過戶手續,未辦理資產產權變動手續的,應認定當事人之間實際發生了股權轉讓法律關係。
  • 最高院:隱名股東不能提起損害股東利益之訴
    2016年6月3日,李某蘭未經原告湯某鳳對帳、同意,私自將益壽堂藥品零售有限公司工商註銷,並獨自霸佔公司轉讓款及貨款。李某蘭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原告隱名股東的利益。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因違反法律和公司章程給原告造成的財產損失10萬元。【爭議焦點】隱名股東能否提起涉及公司清算、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