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圖,侵刪)
在俄羅斯歷史上,一共有兩個人獲得過大帝稱號。一個是彼得大帝(彼得一世),另一個就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
「假如我能活到兩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這句歷史上有名的狠話便是出自這位女沙皇之口。
她可是絕對有底氣這樣說的。要知道,她在位時期治國有方,功績顯赫,使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國。因此,她的統治時期也被稱為是「葉卡捷琳娜時代」。
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原名索菲亞,1729年生,普魯士人。
1744年(15歲),被挑選為俄羅斯皇儲彼得的未婚妻。
1745年(16歲),與彼得結婚並皈依東正教,改名葉卡捷琳娜。
1761年(32歲),彼得繼位,是為彼得三世。
1762年(33歲),發動政變,推翻並囚禁彼得三世,登基稱帝。
俄劇《葉卡捷琳娜大帝》
1767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召開會議,起草頒布了女皇訓令,主張實行開明專制和嚴厲的法制,並且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葉卡捷琳娜二世深知俄國農奴制的危害,所以想進行改革,但遭到當時許多貴族的反對只能放棄。
此外,執政期間還修改了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
俄劇《葉卡捷琳娜大帝》
在位34年,三次瓜分波蘭,奪得波蘭4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使這個國家在地圖上徹底消失。
兩次俄土戰爭,擊敗土耳其,打通黑海出海口,併吞並了克裡米亞汗國。
在位期間,共使俄羅斯增加67萬平方公裡的疆域,統治範圍逼近歐洲心臟地帶。締造了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令整個歐洲為之膽寒。
葉卡捷琳娜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