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城市市轄區數量大揭秘,「縣改區」適合所有城市嗎

2020-12-11 第一財經

一般來說,市轄區數量越多,中心城市的規模也越大。近年來,撤縣(市)設區,成為了一些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擴大城市管轄空間和增加人口規模的重要途徑。

在我國,哪些城市的市轄區數量比較多呢?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對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部分經濟總量大市在內的39個重點城市統計發現,目前,全國共有12個城市的市轄區數量超過了10個,其中重慶最多,京滬津三大直轄市都是16個。武漢、成都、廣州等大區中心城市擁有的市轄區數量也位列前茅。另一方面,在普通地級市中,唐山、齊齊哈爾的市轄區數量領跑。

12城市轄區數量超過10個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對包括直轄市等在內的39個重點城市統計發現,目前,擁有10個以上市轄區的城市共有12個,分別是重慶、北京、上海、天津、武漢、成都、西安、南京、廣州、瀋陽、濟南和杭州。

其中,重慶擁有26個市轄區,總數在全國遙遙領先。重慶作為我國面積和人口總量最大的直轄市,總面積達到8.24萬平方公裡,人口達到3000多萬,相當於一個中等省份,因此市轄區也比較多。其中,一些市轄區離主城區較遠,比如萬州區到重慶市區距離達到270公裡左右。

今年5月召開的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發布消息,重慶主城區要擴容,構建一個更大的「主城都市區」。擴容之後的「主城都市區」,將包括原主城9區,加上渝西地區12區,共21個區。主城都市區面積、常住人口、經濟總量分別達到2.87萬平方公裡、2027萬人和1.8萬億元。

再來看市域面積比重慶小很多的另外三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和天津目前城鎮化率都已經超過了80%,這三個直轄市目前都已經進入到「無縣時代」,且都剛好是16個區。

中部第一大城市武漢有13個市轄區,位居第五。成都以12個位居第六。西安、南京和廣州均有11個。瀋陽、杭州和濟南都是10個。值得注意的是,市轄區超過10個的城市中,除了濟南外,其餘城市均是城區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這也說明,市轄區越多,往往城區人口規模也越大。

另一方面,除了杭州和濟南,其餘10個城市要麼是直轄市,要麼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大區中心城市,這也說明,這些大區中心城市集聚了更好的教育、醫療、交通、人才、產業等資源,城市發展基礎好,城市規模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線城市和超大城市的深圳,只有9個行政區。在9個行政區之外,深圳還有大鵬新區和深汕特別合作區。深圳本土面積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裡,加入深汕合作區之後,深圳總面積達到了2465平方公裡,仍是目前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市域面積最小的。

此外,近年來,隨著人口向一二線大城市集聚,大城市擴張的過程中,也在紛紛將下轄的縣市撤縣(市)設區,進而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臺。目前不少城市已經進入到「無縣時代」,包括北上廣深這四大一線城市,也包括了天津、南京、武漢、廈門、佛山等二線城市。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對第一財經分析,一些大城市撤縣設區,可以提高經濟集約程度。從經濟發展角度來講,中國還是在加快城市化進程,特別是一二線城市,可吸納的勞動力、人才、產業投資等方面,都具有天然優勢。因此,一二線城市把下轄的縣改區,對這些縣是有好處的。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分析,像一線城市城市規模超千萬,鄰近的一些縣市如果改成區以後,有利於市域的統一規劃,包括交通、產業布局、空間配置、土地的利用等。這樣作為中心城市來說,土地和空間資源配置就大了,就有更多的迴旋餘地、更大的配置空間,「這是利大於弊,改區所需要支付的這個成本可以承受,而且收益大於成本。」

表:39個重點城市市轄區數量

縣改區應當謹慎

相比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普通地級市數量要少很多,這也說明,相比這些城市,普通地級市的城區規模普遍相對要小不少。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有100多個普通地級市市轄區數量達到或超過3個。其中最多的是唐山和齊齊哈爾,均為7個。有8個普通地級市的市轄區數量為6個,分別是邯鄲、張家口、汕頭、包頭、洛陽、桂林、鶴崗、雞西。而像蘇州、無錫、佛山、常州這些經濟大市市轄區數量都只有5個。

這些普通地級市中,除了蘇州、無錫、佛山等少部分二線城市外,大部分都是三四線城市。近年來,不光是一二線大城市,一些三四線城市也紛紛將下轄的縣改區。比如,今年以來,煙臺、邢臺、蕪湖等地都通過撤縣設區,實現中心城市平臺的擴大,提高城市能級。

不過,對於一些離市中心比較遠的縣是否改區,仍需謹慎研究。這其中,昆明市東川區曾因「無先例的逆向申報撤區設市」而廣受關注,2018年,東川區提出撤區設市的設想,區民政局牽頭開展撤區設市前期工作。近日,當地民政部門在答覆網友時透露了區劃調整的消息顯示,當前,《東川區撤區設市工作實施方案》已上報完畢,但是東川區仍達不到撤區設市條件。

資料顯示,1998年12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地級東川市,設立昆明市東川區。城區面積5平方公裡,距昆明市區140公裡。2018年7月17日,東川區民政局在雲南省人民政府網站上發布了關於舉行《東川區撤區設市可行性調研報告》,東川撤區改市,有利於發揮東川比較優勢,服務和融入國家和省市發展戰略。

牛鳳瑞說,近年來,撤縣(市)設區被當作發展中心城市的一個重要舉措,表面上,改區是為了擴大中心城市的空間範圍,但是,離城市主城區比較遠的地方改區以後,資源配置的權力小了,獨立性大大降低,這樣反過來不利於這些改區縣市的發展。

竹立家認為,昆明畢竟是省會城市,有不錯的帶動能力,對吸引人才、投資,都會有一些基礎。因此,東川未來的發展,還是要和昆明緊密結合在一起,發展前景才會更光明。如果撤區設市的話,在吸引人才、提升城市化水平方面還是會受到制約。

竹立家說,是否撤縣設區,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二線城市的縣改區,對這些縣是有好處的。但如果三四線城市或者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城市,把距離較遠的縣市改為區,對中心城區好處比較大,但對縣和市好處不大,因為即使改成區,也會面臨著發展能力、資金人才等不足的情況。

也就是說,是否改成區要看中心城區的輻射範圍和帶動能力。「要看帶動能力。要看有沒有客觀的必要性。」牛鳳瑞說,我國有些縣就有一兩百萬人口,有足夠的資源配置空間,這些縣改成區,而且主城區離它距離又比較遠,這樣的改區只是名字改變,實際的經濟聯繫並沒有多少改變。「但是這個行政區劃一調整,多大的成本?另一方面,改區後,它的資源配置權力受到限制,包括用地,項目的審批權限,一切都要經過市,弱化了發展的主動性。」

「一些三四線城市通過縣改區,人為地擴大自己的轄區,其實原來那個縣改成區後還是縣,沒有實質性的改變,農村還是佔很大比重。」牛鳳瑞說。

市轄區不斷優化調整

另一方面,對一些城市來說,由於城鎮化較早、市轄區較多,但每個區的人口總量不大,也有調整優化的必要。以伊春為例,伊春市共轄15個區,領導1個縣,代管1個市。2019年7月13日,伊春市召開動員大會,宣讀《國務院關於同意黑龍江省調整伊春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撤銷了15個市轄區,新設立了湯旺縣、豐林縣、南岔縣、大箐山縣和伊美區、烏翠區、友好區、金林區8個縣區。

伊春之外,鶴崗、雞西市轄區數量都達到6個,齊齊哈爾達到7個,阜新有6個。總體來看,東北不少以能源重化產業為主的城市,工業化和城鎮化較早,過去城市規模在全國位居前列,但近年來,這些城市大多面臨著收縮的局面。

繼去年4月國家發改委官方文件中首次提及「收縮型城市」概念後,今年4月,發改委印發的《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再度提到收縮型城市要瘦身強體。

在瘦身強體的過程中,對原有市轄區進行優化調整是一個重要內容。牛鳳瑞認為,從城市發展規律來看,資源型城市隨著資源枯竭,城市萎縮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象,如果政策上要讓這些城市轉型,那就要看有沒有相應條件,沒有條件硬要轉型就只能財政支持,但是效果不會樂觀。

「這種情況下,我們承認這種現實,用一個平常心態去看待這種現象,收縮型城市該收縮就收縮,因為人口少了,也不需要原先龐大的公共機關來提供服務。所以適當瘦身,包括削減一些街道、居民點都是可以考慮的。」牛鳳瑞說。

不止是收縮型城市,一二線大城市在城市發展和擴張的過程中,將原有的主城區合併優化也時有發生,包括北上廣都曾合併過原有的市轄區。比如廣州,過去東山、芳村、蘿崗原為老七區之一,後來先後因合併而撤銷。

「這也是順應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竹立家說,區劃調整的最終標準還是要適應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通過區劃改變能爭取提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實力。隨著中心城市的擴大,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通過適當合併,提高管理和運行效率,城市運行效率高的話,城市發展的質量就高,人民得到的實惠就多。

表2:市轄區數量達到5個及以上的普通地級市

相關焦點

  • 四川的這些城市,每個市最有可能改區的縣是哪一個?
    其中,增加最多的是區,基本上每年都會有一個縣改成區。較近的兩三年裡,綿陽、德陽、成都、宜賓等多個城市,均有縣改成區。那麼,還有哪些城市的縣或將就近改區呢?  成都,作為四川第二大城市,成都的市轄區數量雖然最多,但是成都將有改區動向的縣或縣級市也非常多。彭州、簡陽、都江堰、金堂都有傾向撤縣改區。  綿陽,綿陽共有9個區縣,目前有三個市轄區,其中安州區是撤縣改區而來。
  • 專家:「撤縣設區熱」該降溫,城市簡單粗暴合併有四大副作用
    不完全統計顯示,近10年,全國共撤銷了138個縣,同期增加了112個市轄區、17個縣級市。四大一線城市以及南京、武漢等省會城市,已進入到「無縣時代」。那麼,中心城市為何熱衷增設「市轄區」?這一股熱潮的背後實質是什麼?聽聽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怎麼說。
  • 南通海門撤縣設區 城市為何競逐「無縣時代」?
    南通素有「北三縣」「南三縣」「一市區」,北三縣是海安、如皋、如東,南三縣是通州、海門、啟東,而南通市區規模卻小的可憐。2009年3月23日,通州市正式成為通州區,南通市轄區面積、人口翻番;2018年,海安縣變成海安市,2019年海安市憑藉1100億元GDP成功入圍全國百強縣30強。
  • 縣改市或縣改區之後有哪些好處,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導語:縣改市或縣改區之後有哪些好處,這兩者有什麼區別?隨著我們國家現在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壯大,我們也是看到了城鎮化越來越明顯了,不斷的湧現出很多的城市,那麼國家愛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以及適應城市的繁榮與發展,也是在不斷對縣進行調整的,將恩典的縣改為市或者區。那麼對於縣改成市或者是縣改為區,到底是有什麼區別呢?在這當中應該也是有著一定的標準的,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來看一下吧。
  • 雲南已有16個縣(區、市)入選全國文明城市
    (新華網 蘇怡璇 攝)  新華網昆明11月28日電(譚晨)據27日舉行的雲南省全國文明城市新聞發布會消息,在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79個縣和縣級市中,雲南省景洪市、石林縣、楚雄市、澄江市4個城市成功入圍。至此,雲南省129個縣(區、市)已有16個縣(區、市)成功進入全國文明城市大家庭。在當日的發布會上,相關城市分享了創文的經驗和亮點。
  • 鄭州總體城市設計啟動,規劃面積7567平方公裡!撤縣(市)設區還要多久?
    ,也需要通過撤縣改區從而擴大市域面積完成人口的集聚目標。 此外,也有專家指出規劃編制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城市發展規模受限。鄭州與其他國家中心城市相比,市轄區規模偏小,無法切實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職能。 那麼在鄭州市總體城市設計正式啟動的背景下,鄭州會否乘上這個東風,實現撤縣(市)劃區呢?
  • 昆明已有7個市轄區,剩下縣市,哪兒可能最先設市轄區
    但是,昆明想躋身全國最強城市的陣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城市規模是衡量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綜合指標,比如澳門,非常發達,但體量太小,對區域的影響力不大,影響了綜合評比。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許多城市都在積極謀求做大做強,努力躋身大城市行列,而在進入大城市的進程中,擁有市轄區多少幾乎成了顯示城市地位、大小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
  • 市轄區最多的22個城市:廣東、河北、黑龍江各2個
    中國目前的城市組成中,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市轄區,一部分是市轄縣(縣、縣級市、自治縣)。現實中,市轄區一般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是城市的核心區域。一般而言,一個城市的市轄區數量越多、面積越大,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城市越發達。
  • 太谷區、懷仁市……撤縣設區和撤縣設市有啥區別?
    ,市轄區和縣級市的級別一致,都屬於縣級行政區。那麼,為什麼有的縣是撤縣改區,而有的縣則是撤縣改市?撤縣設區和撤縣設市有啥區別? 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以下幾點: 一、適用地區不同 縣級市適用於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較快的地區;市轄區適用於城市化程度高,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達的地區。
  • 成都一縣今年成功「撤縣設區」,加入市轄區行列,未來發展被看好
    世界這麼大,該出去看看,你好,我是汪哥哥,帶你看遍祖國城市。現在「網紅」這個詞已經是運用非常廣泛了,不少的城市也都成為了網紅城市,吸引了不少的外地遊客前來,像是幾年前的一首歌《成都》更是讓成都這座城市爆火,讓這座西南地區發展非常好的城市成為了人們旅遊的首選城市。
  • 江蘇僅有「市轄區」的城市,沒有縣更沒有縣級市,地位比肩成都
    我國如今一個城市的發展進步是很明顯的,雖然不是說所有的城市都能得到大的提升,但在小部分的城市發展來說,它們的發展進步是可以用驚喜來形容的,今天要講的是江蘇僅有「市轄區」的城市,沒有縣,更沒有縣級市,地位比肩成都,是你家鄉嗎?
  • 撤縣設區對當地人有哪些影響?
    縣城變轄區,鄉鎮變為街道辦,村子變社區,然後你就是城裡人了。最近幾年,作為行政單位縣的數量正在快速銳減。但是市轄區的數量卻在不斷的增長,民政部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全國一共撤銷了141個縣,同期增加了110個市轄區。
  • 全國已掀起城市擴容浪潮!
    2018年2月,鄭州市政府公布的《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曾明確提出,「優先完成中牟、滎陽、新鄭的撤縣(市)改區,加快推進新密組團、登封組團、鞏義組團建設,儘快實現全域城區化。」
  • 成都市地廣人稀的市轄區(縣)是誰?
    成都市,又稱「錦官城」、「錦城」、「蓉城」,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全市轄區面積為14335平方公裡,截至2020年,成都市轄12區、3縣、5縣級市,2019年末其中,12區,指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龍泉驛、青白江、新都、溫江、雙流、郫都、新津,5縣級市,指簡陽、都江堰、彭州、邛崍、崇州,3縣,指金堂、大邑、蒲江。
  • 事關撤縣設區!安徽一地明確回復!肥東、肥西撤縣進程曝光,誰最有可能是下一個?
    全國撤縣在加快,合肥還遠嗎?2021年,全國撤縣進程在加快。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已有6地撤縣設市獲國務院批覆,涉及新疆、四川、雲南、廣西、陝西、湖南6大省份。圖/來源於攝圖網全國正在掀起一股撤縣熱潮,自從放寬撤縣設市門檻之後,各地都在積極申報撤縣設區/市內。撤縣好處巨大,除了一些行政上的變化。據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表示,撤縣設區後形成的「無縣」城市幾乎都是國家經濟中心或重要節點城市。
  • 廣西這5市5縣正式參評全國文明城市!快來給他們加油!
    為展示文明城市創建豐碩成果,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化拓展,根據中央文明委工作安排,從2020年8月起,中央文明辦部署啟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工作。8月以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明委申報推薦,經中央紀委辦公廳、中央政法委、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公安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嚴格審核,報中央文明委審定批准,263個提名城市(區)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參評資格。
  • 官方:鄭州撤縣設區正在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究竟有啥用?
    2018年2月,鄭州市政府公布《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明確提出,「優先完成中牟、滎陽、新鄭的撤縣(市)改區。」2018年3月6日,在十三屆人大會議的河南代表團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胡荃建議:國務院以及相關部委應大力支持鄭州市撤縣(市)設區,進一步擴展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空間。
  • 滎陽撤市劃區,對鄭州建設中心城市版圖有多重要?
    這些天,滎陽撤市劃區的消息持續發酵……起因是6月1日,有網友向鄭州市市長王新偉留言諮詢「滎陽撤市劃區問題」,五天之後,鄭州市民政局的回覆亮了:我市的撤縣、市設立市轄區的區劃調整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中。撤縣劃區,就是直轄市或地級市將所轄的縣改為市轄區,落位到滎陽,就是滎陽市(縣級市)變為滎陽區,成為鄭州市的一部分。從字面上也能很明顯看出,撤縣劃區對縣來說,行政級別上升級了。滎陽劃區以後,滎陽人也可以很驕傲地拍著胸脯說:「俺也是鄭州人了!
  • 河北廊坊下轄的2市6縣,誰會是第一個撤縣設區的?
    百年後的今天,廊坊市轄兩個區、兩個縣級市及六個縣,總面積642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92.05萬人。,必須擴大城區面積,增加人口數量,那麼撤縣設區就是必然了。轄區總面積643平方公裡,總人口71.02萬人。香河縣是河北省廊坊市下轄的一個縣,縣名「香河」因遍種蓮荷,香氣馥鬱而得名。區位優勢明顯,四面與京津接壤,素有「京畿明珠」之美譽。交通便利,全縣可半小時進京,一小時入衛。總面積458平方公裡,人口35萬,連續多年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 江西徒有虛名的城市,將軍和進士數量全國第一,卻是個四線城市
    我國各大城市都在積極地建設和發展,城市綜合實力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今天要介紹的是江西,江西徒有虛名的城市,將軍和進士數量全國第一,卻是個四線城市。吉安市,江西省所屬地級市,古稱餘陵,吉州,江西省中部,西面湖南省,羅霄山脈中部,贛江中遊,據富饒吉太盆地介紹,井岡山是江西最早的古軍之一,江西文化發源地之一,世界聞名的革命搖籃,吉安自古就是人文淵源的故鄉,這裡的風土造就了3000名進士,自封的降雨如陵文化有"莊園之鄉","將軍詩","才子之鄉","麗陵風光反訴"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