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歐洲是為了看梵谷,看梵谷當然是去他的故鄉---荷蘭,
去比利時卻不僅僅是因為成都人那句「來都來了」就去周邊再轉轉,
去比利時當然也是為了梵谷、也為了布魯塞爾,以及丁丁歷險記、藍精靈.
說起歐洲行,真的一摸鍵盤就開始興奮起來,那是一個至今回想起來都充滿幸福的經歷,這裡又要謝謝我同行的小夥伴---最好的朋友沒有之一。
她說我沒去過歐洲,不放心我一個人走那麼遠,所以一定要放下所有工作陪我瘋,也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我們是11月分別從成都、北京飛去阿姆斯特丹的,那時已經冬天了,本來是相隔2個小時的到達時間,卻因為延誤問題一起出現在Schiphol機場的海關,又因為雙方見面太過激動,引起了短暫的小圍觀。
出了海關,便按照之前查好的攻略在機場火車站票務中心買到了市內交通OV CARD,如果需要開通火車功能,就主動告訴工作人員要二等座(一般外國人,他們都辦一等座)。這個OV票🎫在上車、下車時都必須刷卡,巴士、電車前門上車check-in,後門下車check-out,火車是在站臺上的卡樁check-in/check-out,都是同樣的機器或出入口刷卡。check-out成功刷卡後可以看到當次消費金額和卡的餘額。
OV CARD能坐的火車車種是SPRINTER和INTERCITY(IC),坐直達車INTERCITY DIREC 需要補差價,而從阿姆機場去市區可以不補差價。
等我們輾轉到酒店,天已經朦朦亮,那就洗漱一新化好妝,悠哉悠哉吃個早飯,再一起去探索阿姆的美好吧!
生日能在梵谷美術館度過,是那一年最難忘的經歷吧。
你和鴿子還有遠處的梵谷博物館,那麼陰冷的天氣,當時卻也極度美好。
我們在博物館一樓買的這個代替講解器的畫集,已經被我翻爛了。
梵谷博物館旁邊是更寶藏的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 Amsterdam),是荷蘭最大的博物館,於1885年對外開放,以收藏荷蘭「黃金時代」的作品著稱。
倫勃朗的《夜巡》在一個單獨的展廳裡展示,那麼出名的一幅巨製,生動地展現在眼前,周圍和我一起慕名而來的人,用不同的語言小聲交流著,側耳傾聽著,專注凝視著,時間仿佛流淌得很慢,慢到我想用一輩子留在那個學術氛圍裡。
我們在博物館慢慢遊走,看到感興趣的畫作便一起駐足,我會給你講我知道的相關的一切,你會認真又捧場的聽我說,然後各自在轉身尋找對方的時候互相抓拍記錄一下一起到過的地方。
我們這一天在阿姆市區看展的任務好重,
接下來歡迎跟我們來到Stedelijk Museum---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
所有人都不會知道我們在這裡畫下了什麼,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又是逛博物館逛到天黑關門的時候,回酒店休整再出門找找coffee shop😏,哈哈,明天我們要去郊外啦。
第二天一早,我們乘坐公共運輸輾轉到了庫勒-慕勒博物館 THE KRÖLLER-MÜLLER MUSEUM---全球第二大梵谷作品收藏館。
美術館擁有梵谷的90幅油畫和180幅素描,會交替展出其中的約40幅梵谷的傑作。
意義非凡的《吃土豆的人》
給梵谷送信的郵差
那個有點出名的夜間咖啡館
還有他生命最後階段所熟悉的鄉間夜晚。
此外,館內也收藏有現代藝術大師如克勞德·莫奈、喬治·修拉、巴勃羅·畢卡索和皮特·蒙德裡安等人的著名作品。
本身庫勒-慕勒博物館是位於Otterlo的National Park DeHoge Veluwe霍克費呂克國家公園,公園的不同自然景觀為各類動植物提供了生長環境與棲息地。如果夏天來,可以提前預定房車營地,我猜想夏季的公園和博物館一定別有一番風味。
既是森林,也是博物館所屬的室外雕塑園。
坐在館內,可以看見窗外的森林在一片片飄落下枯葉,耳機裡也應景地傳來Ludovico Einaudi的<Una Mattina>,只記得那一刻覺得無限平靜,人生就停在彼時那扇落地窗外的森林了。
博物館餐廳的啤酒也是蒙德裡安的元素設計,必須走一個。
在博物館除了看畫,我最喜歡幹的事就是買紀念品和吃飯了,哈哈哈哈😂
回到阿姆又是夜裡了。
我們也有去紅燈區逛逛,看看特殊的風土人情,出於尊重和當地規定沒有拍照,大家以後自己去看吧。
第三天,我們要離開阿姆去海牙和鹿特丹了,在海牙有個少女在等我。
一大早check out便乘火車去海牙了,到了海牙火車站寄存行李箱,然後朝著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疾步走去。
由於車站的行李寄存箱無法承受日默瓦Trunk的體積,於是我們一路上多了個渾身logo的小跟班😂。
少女的家也不讓Trunk進,我們只能輪流在廣場餐廳裡守著行李箱、去拜訪少女。
寶藏美術館。
見完少女,我得去換雯的班了,並不知道她把自己安排得好好的,還給我提前點了好吃的,要了毛毯,這樣的小夥伴不用來一打,一個足矣。
海牙很美,以至於隨便從哪個窗口望出去,都是這樣的景色:
被莫瑞泰斯拒絕的Trunk,在Bredius找到了落腳點,工作人員非常友善的接待了我們。
Bredius即是Museum Bredius,是學者布雷迪烏斯(1855-1946)的私人收藏品所成立的博物館。
布雷迪烏斯是一位收藏家,也是傑出的研究學者,曾擔任我們之前去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館長長達20年之久。他的私人收藏品中包含200多幅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大師畫作。布雷迪烏斯去世後,他的家人遵照遺囑把這些畫作捐獻給了海牙政府,就此成立了「布雷迪烏斯博物館」。
家庭式的溫馨展館裡掛滿了價值不菲的古董畫作,現在再來整理一遍照片,都覺得我擁有了很多珍貴的記憶。
這一幅畫作是在我做攻略的時候看到官網上展示的,個人很喜歡,所以在實地參觀的時候特別留意,但是一直沒找到。
快離開的時候,實在忍不住問了一下工作人員,優雅的大哥竟然帶我們到地下儲藏室裡取出來給我們看;還給我們講解了手邊其他幾幅有意思的畫,只能說太幸運了!
看,這就是博物館的儲藏室。
以上兩個寶地,就是我們在海牙實地去了的Museum,除此之外,海牙還有坐擁世界上最多蒙德裡安作品的市立美術館;以及連我偶像梵谷都曾贊過的梅斯達格全景畫美術館---一座為了一幅可以360度觀賞的畫而專門建造的博物館。只能留給下次去的我了。
告別海牙,我們繼續火車直奔鹿特丹,今晚要在奇特房子裡過夜。
我們今晚住這裡
建於1984年的立體方塊屋,由40棟方塊房子傾斜45度連接而成,其實也是一座過街天橋,如巨大的魔方相互排列,算是鹿特丹的經典地標建築了。
從裡面看,是什麼樣子呢?
房間是節能設計,沒有空調,晚上睡覺也不覺得冷,洗澡只有五分鐘的洗澡水供應,五分鐘過了就每隔一分鐘斷一次水,提醒你節約能源。😂
由於一天的時間安排了兩個城市,等我們到鹿特丹已過了博物館開放時間,今晚就專心在附近吃吃喝喝,在熱情的人間找尋藝術的原型吧。
帥氣的雯和我在Marktal拱廊市場找吃的,富麗堂皇的屋頂內部貼著超過4000種不同顏色的瓷磚,有點像現代版的西斯廷教堂。
這裡很多餐館,價格比較適中,還有很多攤販在售賣時令蔬果、麵包甜點、鮮花、海產品,是一座玲琅滿目又很具藝術感的市集。
今天結束🔚荷蘭的行程暫告一段落了,要去比利時了,既不舍今天,又期待明天。
比利時在梵谷那個時代,與荷蘭、盧森堡等地同屬於尼德蘭地區,所以梵谷當「赤腳」牧師那會兒去比利時礦區布道,也不算是出國吧;那麼我們今天也去這個後來的漫畫王國看看吧!
初到布魯塞爾的印象,竟然是,冷清、陰森、吸血鬼日記.因為那天是周末😂
我們在酒店附近的街區閒逛,準備按手機導航步行去美術館,著實把自己嚇得夠嗆,周圍的古老房子都關門閉戶,街上極少有人,也沒有營業的商店;我倆嘴裡嘟囔著比利時經濟那麼差了嗎?難道歐洲經濟低迷成這樣了?
其實我們真的想多了。
先來一座皇家美術館吧。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藏有20多幅魯本斯的油畫,有專門的魯本斯廳;是一座非常具有歐洲古典格調的國家級美術館。
一二樓以聖經畫為主,大多晦澀難懂,但並不影響單純欣賞畫面顏色和幾百年來的構圖進步。
走下階梯,便可以來到現代藝術的世界,馬格利特必定是比利時現代畫家的代表。
可我不愛這個沒有臉的男人,所以沒有怎麼照相哈哈哈哈。
對了,這裡還有一幅課本上著名的《馬拉之死》哦!
下面我們換一個輕鬆的博物館看看吧。
比利時漫畫藝術中心
這裡誕生了我童年的回憶,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
這裡也誕生過表姐童年的回憶《丁丁歷險記》。
玲琅滿目的紀念品,讓人挪不開腳邁不開腿。
逛完我們要去找吃的啦,路上碰到一家成人漫畫藝術商店,丁丁歷險記再創作的,有點KAWS的意思呢,哈哈。
精不精彩,刺不刺激?
快到飯點兒的布魯塞爾街頭
布魯塞爾到了夜裡更精彩,城裡所有的人都出來了。
更像吸血鬼城市的感覺了呢。
就到這裡吧,旅途的精彩並不及幻變的人生,
生活在別處或此處,生活一樣都會持續。
(END)
喜歡請點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想繼續看我自言自語就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