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恐襲後對荷蘭的影響有多大?

2021-02-17 華僑新天地

昨天早晨在布魯塞爾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瞬間奪去了許多無辜者的生命,也造成許多平民受傷。襲擊者使用了「骯髒的」重磅釘子炸彈,許多傷者因有釘子嵌入體內而傷勢嚴重,預計死亡人數還會繼續上升。襲擊瞬間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襲擊也將改變我們的思想、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恐怖襲擊帶來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

荷蘭、比利時之間火車恢復運行

昨日恐襲後,荷蘭-比利時之間的火車運輸因安全原因而中斷。今早荷比之間的火車又恢復運行。荷蘭方面又發出前往比利時的大力士高速火車,早上7時前第一輛前往布魯塞爾的NS國際列車也投入了運行。

不過鐵路工會組織對NS的決定表示了很大的擔憂。他們特別擔心在Roosendaal至比利時安特衛普路段之間的安全。但是NS宣布沒有員工退出今日的工作,所以與比利時之間的火車今日起恢復正常運行。

出於安全原因,比利時鐵路運輸公司MIVB限制了在布魯塞爾周圍火車的運行時間,火車運行的時刻會由此發生改變。建議旅客出發前要先檢查下實時的出行時刻表。

今天在布魯塞爾的汽車交通仍然還會受到較大的影響。一些隧道仍然被關閉。在市中心比利時政府所在地、及歐盟辦公機構所在的街區也仍然被關閉。

嚴格的邊檢導致邊境公路塞車

由於嚴格的邊檢措施,昨晚荷蘭與比利時邊境地區的公路曾出現了總共長達35公裡的塞車。

今早由於嚴格邊檢的繼續,在E34公路(荷蘭境內A67,埃因霍溫Eindhoven方向)出現8公裡長塞車,駕車時間延遲至少3刻鐘。在E314(荷蘭境內A76,Heerlen方向)有延遲半小時以上的塞車。安特衛普至Breda之間的高速公路也有數公裡塞車。

荷蘭與德國之間的高速公路交通沒有出現塞車。

荷蘭中學取消比、法學校旅行

布魯塞爾發生的恐怖襲擊給荷蘭中學的出行計劃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位於Breda, Tilburg en Deventer的學校紛紛取消了其計劃的布魯塞爾之行。他們不想冒任何風險。

而昨天在恐襲發生時,一組海牙的中學生正在火車站等待前往布魯塞爾的火車,準備參加三天的旅行。恐襲消息傳來後,他們的旅行即刻被取消了。

其他一些中學也取消了去巴黎的旅行。

(綜合NOS、AD報導。)


相關焦點

  • 比利時連環恐襲:各國加強安保 民眾為遇難者默哀
    爆炸致數十人遇難 襲擊者仍然在逃  當地時間23日,比利時檢察官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此次的布魯塞爾連環恐襲爆炸案已導致至少31人遇難,另有約230人受傷,其中61人傷勢嚴重。  各國加強安保措施 嚴防恐襲再次發生  在比利時發生連環恐襲後,歐盟專家表示下周將開會探討如何加強機場安保,但不會提出在全歐盟實施更嚴格的安檢規則。目前上述會議尚無明確議程,但這位歐盟委員會的官員排除了在全歐實施更嚴格安全措施的可能性。
  • 【恐襲】比利時首都發生連環爆炸死傷慘重 歐洲全面警戒
    比利時官員說,兩地爆炸存在關聯,致使至少34人死亡、近200人受傷。布魯塞爾交通運輸隨後中斷。比利時安全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級第四級。「伊斯蘭國」宣布對布魯塞爾的恐怖襲擊事件負責。【自殺式襲擊?】當地時間8時左右,布魯塞爾國際機場航站樓發生兩起爆炸。檢察官弗雷德裡克·萊烏說,現場至少有一名自殺式襲擊者。
  • 一中國人在比利時恐襲中遇難 計劃去斯洛維尼亞
    新京報快訊 當地時間3月25日晨,經向比利時聯邦內政部危機中心和外交部確認,在3月22日布魯塞爾恐襲事件中失蹤的中國公民鄧經泉不幸遇難。  據比利時報紙《新聞報》此前報導,遇難者中有一位名為「deng jingquan」的中國公民,他的英文名是frank(弗蘭克)。
  • 《查理周刊》恐襲案宣判
    上述3名恐怖分子殺害17人後,於2015年1月9日被警方擊斃。檢查官認為,如果沒有14名被告的幫助,這三個人「什麼都幹不成」,因此要求判處14名被告5年到無期徒刑等不等的徒刑。 這是16日審判現場的速寫圖。
  • 曾經被「恐襲」首都的比利時,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大帝的孫輩們籤署了《凡爾登條約》,比利時西部歸屬法蘭西,東部歸屬神聖羅馬帝國。公元1384年佛蘭德(法國北部和荷蘭南部)歸屬勃艮第公國。勃艮第在15世紀陸續取得那慕爾、布拉班特、林堡、赫尼郜、荷蘭、澤蘭和盧森堡等領地,大尼德蘭已經初具規模。
  • 巴黎恐襲主謀膽大包天重返犯罪現場 另一新嫌犯遭通緝
    巴黎恐襲主謀膽大包天重返犯罪現場 另一新嫌犯遭通緝 2015-11-27 11:56:52來源:中國日報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葛雨帆
  • 巴黎恐襲5年後,法國恐襲風險指數調至最高級別
    然而最近幾個月,法國本土接連發生恐襲,政府將恐襲風險等級調至最高水平。 法國國際電視臺France 24援引法新社報導,一位來自國家安全方面的消息人士表示,「由於類似『黃衫』抗議以及新冠疫情等問題的出現,我們有種感覺,就是有關恐怖威脅的問題已經退居至第二位了;然而事實上,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恐襲風險一直維持在高位。」
  •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布對倫敦恐襲負責
    所以說,這一次的恐怖襲擊雖然工具就是車輛以及刀具,但是他襲擊的目標是十分的明確的,造成的影響和構成的威脅是非常大的,充分顯示出來這是一起很典型的恐怖襲擊事件。倫敦恐襲與中東恐怖活動密切相關  歐洲近些年接連遭受恐怖襲擊,從2015年1月的法國查理周刊遭襲開始,接下來巴黎恐襲,此後布魯塞爾、尼斯、柏林等,現在倫敦也發生了恐怖襲擊。
  • 記者觀察:法國巴黎恐襲五周年 恐襲陰雲仍在
    五年前的11月13日,巴黎在一天內遭遇了6起恐襲,共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五年過去了,最近的這兩個月裡,法國再次發生3起恐襲。專家認為,近期的這幾起恐襲與五年前的巴黎恐襲存在關聯,法國仍然面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 2015年法國系列恐襲的起因開始於2015年1月份的《查理周刊》襲擊案。
  • 《恐襲波士頓》:帶你零距離見證恐襲
    文/赤葉青楓11月內地影市最值得一看的電影榜單中,《恐襲波士頓》絕對有資格躋身三甲之列。、真實地還原了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的全過程,令觀眾通過大銀幕零距離見證恐襲。那是一場舉世震驚的爆炸恐襲:兩枚炸彈在波士頓馬拉松終點線附近先後引爆,造成了包括中國留學生呂令子在內的3人死亡,183人受傷。爆炸發生後,兩名恐怖分子又槍殺一名警察奪取槍枝,並且劫持了一名華裔留學生和他的新車,妄圖前往紐約繼續進行恐怖襲擊……經此一事,無數人的命運就此被驟然改寫。
  • 比利時網民發搞笑貓照 「恐中作樂」配合政府
    【環球網綜合報導】比利時22日將全國反恐級別提高到最高的四級,並在布魯塞爾展開大規模突擊行動,拘捕16人,只有巴黎恐襲逃犯Salah Abdeslam仍未落網。據《南華早報》11月23日的報導,正在追捕巴黎恐襲逃犯的比利時官方,呼籲網民不要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行蹤,希望大家支持#BrusselsLockdown(封鎖布魯塞爾)行動。
  • 馬克·沃爾伯格自監自演《恐襲波士頓》
    由彼得·博格執導,馬克·沃爾伯格主演,凱文·貝肯、約翰·古德曼、J·K·西蒙斯、米歇爾·莫納漢、歐陽萬成等眾多好萊塢實力影星聯袂出演的《恐襲波士頓》內地已定檔11月17日。近日,片方發布了「全民英雄」特輯,分享了片中唯一一位虛構人物,由馬克·沃爾伯格飾演的波士頓警員湯米的創作理念及其寓意。
  • 最新消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布對倫敦恐襲負責 反恐怎麼辦?
    所以說,這一次的恐怖襲擊雖然工具就是車輛以及刀具,但是他襲擊的目標是十分的明確的,造成的影響和構成的威脅是非常大的,充分顯示出來這是一起很典型的恐怖襲擊事件。倫敦恐襲與中東恐怖活動密切相關歐洲近些年接連遭受恐怖襲擊,從2015年1月的法國查理周刊遭襲開始,接下來巴黎恐襲,此後布魯塞爾、尼斯、柏林等,現在倫敦也發生了恐怖襲擊。
  • 恐襲後的法國:要安全還是自由
    、開放,並讓安保顧及自由,但這有不小的難度世界說專員 胡維妮 發自法國巴黎過去一年,巴黎兩次遭遇恐襲。如果說巴黎的「一月恐襲事件」屬定點襲擊且目標人群明確,十個月後,製造「11月13日巴黎連環恐襲案」(致130人死亡)的「聖戰分子」朝露臺、足球場、音樂廳裡的人群隨機開槍,你我無論何種信仰都可能倒在他們槍下。兩次恐襲,雖皆由伊斯蘭教極端分子發起,但因性質和規模不同,政府的應對措施也不盡相同。《查理周刊》襲擊發生後,不少人視其為法國版的9·11。
  • 巴黎恐襲後百貨公司門可羅雀 中國遊客「救市」
    23日,人們繼續聚集在巴黎共和國廣場等地追悼「11·13」恐襲案受害者。  全國商業中心理事會(CNCC)的總代表讓-米歇爾·西爾貝斯坦說:「上周末出現了好轉的趨勢,但仍然可感覺得到恐襲的影響。」  恐襲之後的第一個周末期間,全國商業中心(商場)的顧客人數減少了30%至50%,上周一周期間減少了10%,大巴黎地區減少了20%。西爾貝斯坦指出,21日顧客人數仍呈現下降趨勢,但有所好轉,全國商業中心減少了8.6%,大巴黎地區減少了13.8%。
  • 荷蘭+比利時
    去歐洲是為了看梵谷,看梵谷當然是去他的故鄉---荷蘭,去比利時卻不僅僅是因為成都人那句「來都來了」就去周邊再轉轉
  • 比利時為何脫離荷蘭獨立
    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英、普、俄、奧為了壓製法國,防止其稱霸歐洲,將荷蘭與南尼德蘭(比利時)合併,組建了荷蘭聯合王國。1830年比利時脫離荷蘭獨立,荷蘭聯合王國瓦解。那麼荷蘭聯合王國是如何興亡的,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維也納會議
  • 馬克·沃爾伯格自監自演《恐襲波士頓》化身平民英雄
    由彼得·博格執導,馬克·沃爾伯格主演,凱文·貝肯、約翰·古德曼、J·K·西蒙斯、米歇爾·莫納漢、歐陽萬成等眾多好萊塢實力影星聯袂出演的《恐襲波士頓》內地已定檔11月17日。  親歷911 馬克坦言掙扎過後接拍《恐襲波士頓》  此次拍攝《恐襲波士頓》已經是馬克·沃爾伯格與導演彼得·博格的第三次合作,前兩部影片均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此前在內地上映的反映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的《深海浩劫》更是受到廣泛好評,讓人對影片更是充滿期待。
  • 共造成130人死亡,巴黎2015年連環恐襲案明年9月開審
    據法新社12月11日報導,巴黎2015年11月連環恐襲案將於2021年9月8日在巴黎特別重罪法庭開庭審理,預計持續至2022年3月底結束。此案被告人數達到20人,14人將出庭受審,其中就包括目前唯一存活的實施恐襲嫌疑人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此外,參與訴訟的還包括由1750名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屬組成的民事訴訟當事方。
  • 尼斯恐襲:近一半遇難者為外國國籍 來自19個國家
    據法國《費加羅報》7月19日報導,法國外交部於當地時間7月19日宣布,尼斯恐襲遇難者中有38人為外國國籍,他們分別來自19個不同國家。法國外交部發言人羅曼•納達爾(Romain Nadal)補充說,這些外籍遇難者來自的國家為美國、俄羅斯、德國、瑞士、巴西、阿爾及利亞、比利時、義大利、波蘭、摩洛哥、突尼西亞、土耳其、烏克蘭、亞美尼亞、愛沙尼亞、羅馬尼亞、喬治亞、哈薩克斯坦和馬達加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