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一般人的工資只有50元,那麼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呢?我們都知道貨幣每一年都是在不斷的貶值,因為每一年物價水平在不斷的增長,所以說在你收入不變的前提下,那麼這個貨幣實際上是貶值的,因為購買力發生了變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這個房地產的價格是不斷的在增長,那麼今天這個房地產的價格,比如說你所在城市平均每平方米的單價達到了1萬塊錢左右,但是我相信兩年以前或者說是5年以前,一定不會是這樣的一個價格,所以說兩年之前比方說你所在城市的這個房地產的單價,可能僅僅只有7000塊錢每平米,或者說5年以前你所在城市,每平方米的單價可能只有5000元,所以說很顯然經過這5年時間的推移,那麼房地產的價格是水漲船高,所以說你手裡面的錢比如說你的收入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那麼是不是這個貨幣的購買力,就會大大折扣也就是縮水了。
其實這個貨幣購買力縮水的問題不僅僅只是體現在房地產的方面,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有所體現,比如說你豬肉的價格,實際上這個豬肉從今年開始就是在不斷的增長,那麼一路,從十幾塊錢漲到了20多甚至最高的高點達到了三十幾元,雖然說今年有所回落,但依然維持在了20多元的這樣的一個態勢,相對於前年來講,那麼只有十幾塊錢增長了不少。
所以貨幣貶值它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論是任何一個方面,食品也好,日用品也好等,各個方面幾乎都是有所增長的,可能你感受到自己所在城市的公交的這個票價沒有增長,那麼這樣的一個案例實際上是比較少的,但是我們畢竟要生活,畢竟要吃喝拉撒,油鹽醬醋樣樣不能少,所以說你手裡面的購買力是減少了不少。
再來說說正題,就是說40年前我們如果月工資只有50元,那麼今天會有多少錢的這樣的一個收入呢?其實如果按照最低工資標準來對標的話,那麼今天的最低工資標準全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是大於了1500塊錢以上,甚至有很多地區已經超過了2000元,所以說我們的工資至少應該在1500塊錢以上,那麼是不是50元就對標是1500元這樣的一個購買力了,其實這樣的一個工資的對標不是很準確的。
其實經過這過去40多年的經濟的發展,包括物價水平的增長,還包括我們貨幣的貶值,那麼實際上這個貨幣大約也就是乘20倍的這樣的一個態勢增長,也就是說過去的50元那麼乘以20倍以後,大致是相當於1000元的水平,是這樣的一個購買力,可能比起我們現在的最低工資水平要低一些,那麼它只能說明物價的增長相對於工資的增長可能稍微還是緩慢了一些,所以說他們二者之間不是一個正比關係,也就是和最低工資標準,其實達不到一個對標的狀態。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