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淺弋道歷史
「經濟危機隱藏快,商店東西漲價快。柴米油鹽醬醋茶,當鍋賣盆沒錢買。」
從封建時期的「農業為主、自給自足、物質匱乏」到現在的「機遇多多、百花齊放、物質充足」,從沉睡的雄獅成為了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國,一路發展而來的經濟成果有目共睹。
中國的進步是各行各業人士共同努力的結果,如今的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備受認可、綜合實力有口皆碑,人們的物質生活、精神層次得到了極大提升,國泰民安的環境中,人們會驚訝地發現:眾人所使用的人民幣面值越來越大,工資雖然高了、物價也越來越高。
80年代是怎樣的時代
看似一片繁榮的狀況下,現代人們的幸福感不一定有80年代的幸福感高。中國現在經濟的發展成果得益於新中國成立後改革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將「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短時間內與國際接軌,使國內的各行各業逐漸發展完善。
短短42的時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上世紀80年代,人們的生活還處於物質匱乏的狀態,工資只有幾十元,幾十元在時下都不能吃頓大餐,在七八十年代卻是一家人的收入開支。
今天為大家普及的就是在:1985年,50元的工資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八十年代沒有人人自危的職場競爭、沒有高到離譜的房價、沒有天價彩禮,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是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也是一個思想開放、單純善良的時代。50元不僅可以己用,也可以他用。50元能買些什麼呢?
85年的50元價值幾何
1985年,50元的價值遠不僅於此,為了能夠更加直截了當地讓大家了解它的潛在購買力,我們以豬肉做參照物。
通過參考相關記載我們可以得知:1985年,豬肉的價格是每斤1.7元左右,50元錢大概可以購買25斤左右的豬肉。
如今,豬肉的價格大概是每斤20元左右,這20元還是拋除瘟疫、管控等各種因素的價格,買25斤豬肉大概需要500元。
以豬肉作為參照物,其實並不合理、並不科學,豬肉的價格隨著各種環境影響而有浮動。就像前段時間豬肉價格猛漲,眾人紛紛感慨:豬肉高過牛肉,已然吃不起。
以大米作為等價物又有多少購買力?
1985年,一公斤大米0.3元左右,每斤0.15元左右,50元則可以購買大約350斤的大米。
現在市場上的米價平均為每斤3元左右,350斤大米則需要大約1050元。
食品受天災、人禍影響較大,我們以電器來作比較。
1985年,由於科技落後,冰箱、洗衣機、電視機對家庭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開支,當時的流水線還不成熟、科技還不發達,很多電器生產依靠原始人力,成本高、質量一般。
一臺冰箱大概就要600到800元,想要買一臺冰箱幾乎要用工薪階層工人一年的工資。
當時的購買力相當低下,電器對家庭來說是奢侈品,而反觀現代社會:科技生產力發達,冰箱的成本也在一降再降,一臺冰箱兩三千塊錢,一個人大半個月的工資就足以購買。
八十年代因稀有,所以昂貴,而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電器更新換代極快,像智慧型手機、智能電器、智能家居等已進入到千家萬戶,成為了很多人家中的常用品。
1985年的50元和今天的5000元,哪個更幸福?
從起初的幾分錢到現在的幾元錢,物價在飛速提升,80年代的人們想著如何把錢用到最舒心狀態,現在的人們想著如何把錢用到最優化的狀態,尤其在競爭激烈的一線城市,沒有足夠強大的承壓能力,很少有人可以堅守到底,不然怎會有人說「不努力賺錢,去到城市去當臥底嗎?」錢已經成為了衡量「幸福感」的最大標準。
以實物作為等量換算物,其實並不合理,我們結合背景來看一下當時的工資。
1985年,國有單位的年薪為1148元、城鎮集體企業的年薪為1213元、其他企業為967元,在後期的不斷改革中,全國各地工人的工資普遍有了提升,普通工人的月薪大概為60到80元。
反觀現代社會中的工資,全國就業人員平均年薪大概為75229元,城鎮非私營企業就業人員平均年薪約為95000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年薪約為53604元、去年全國的平均工資月在4000元左右,貨幣的比值大概是1:20,也就是說:1985年的50元,相當於現在的1300多元。
小結
短短35年的變化,貨幣面值就迅速增長,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追求提升了,但人們的生活壓力也在急劇增長。生怕在更新換代極快、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稍有不慎就被淘汰。這是一個不相信眼淚、不認可脆弱的時代,生活在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的城市中,一切向「錢」看齊。
人們對物質的需求已遠遠高於1985年,無論是車子、房子都被訂上了「錢」的標價,甚至連婚姻也要以錢去衡量。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工資越高、壓力越大的原因。
壓力與個人的欲望有關,欲望越大、壓力自然越大,畢竟現實和夢想都有一定的差距,只要自己知足常樂,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
現在的節奏極快,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優勝劣汰已成為了生存的常態,唯有不懈前進、堅持奮鬥才能緊跟社會潮流,為後代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節奏快是中國進步的表現,也是人們潛力的發揮。
如果可以穿越,你願意生活在每月拿50元工資的80年代,還是生活在每月拿5000元的現代社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