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從業者年終心語: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021-01-08 第一電動網

【編者按】回首2017,展望2018,您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政策、市場、投資、技術有哪些思考與判斷?總結得失,把握新趨勢、新變化和新機遇,第一電動網自媒體平臺"大牛說"發起策劃徵文,誠邀有識之士,各抒己見!我們每周將對最受歡迎的前三名獲獎好稿給予現金獎勵。【註冊或登錄大牛說投稿】

在新能源行業經歷各種政策變動帶來陣痛的這一年年末,想起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裡有幾句話: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或許可以作為對廣大新能源從業者未來發展的一個側面描寫。

很多事件未來可預期的一些發展方向趨勢,其實已經隱藏在過去的種種表象下,就等著有心人去撥雲見日。個人有一個習慣,喜歡回過頭翻出之前的各種資料、新聞和預測研究,尋找其中的可能線索與暗示。2017年初不少機構都認為,整個年度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會在75-80萬輛左右。筆者年中曾撰文《為什麼那麼慘?新能源商用車今年產銷大滑坡分析》,在新能源商用車大幅滑坡的情況下,這個銷量單憑不成熟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是沒有辦法實現的。

正好最近看到新聞說,全國乘聯會將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下調低至70萬輛。結合1-11月的銷售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完成63.9萬輛和6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9.7%和51.4%。其中新能源客車11月銷量為18662輛,環比增長62.4%。加上商用車領域的反彈,可以認為今年全年完成70萬量的目標是沒有問題的。

一到年底,關於補貼政策的變動及何時落實、技術要求更改等就會段子與信息齊飛,謠言共新聞一色。在這種繁複冗餘的各種信息背後,還是能夠看到裡面最本質的東西。關於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首達百萬級別的預測,從雙積分政策的落地實施,到能量密度、續航裡程提升對普通消費者的吸引。再從限購限行城市的擴容到兩辦發黨政機關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公務用車新規。無論是從政策本身出發,還是從產品本身競爭力的加強來看,縱使有政策變化帶來補貼金額的退坡,在多管齊下的作用下對明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都是非常強的一劑強心劑。

人生易盡朝露曦,世事無常壞陂復。在整個市場都向著電動化不可逆轉的趨勢下,與其被時代滾滾洪流裹挾向前不如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最後,開頭送給廣大從業者的那段話還有後半句,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浩晨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0222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註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註冊會員登錄後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繫方式,便於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huanghe@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
    >非電部門電氣化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電力部門深度脫碳之儲能產業鏈:儲能產業鏈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一下比亞迪,公司主要從事包含新能源汽車及傳統燃油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比亞迪的汽車業務包括傳統燃油車業務和新能源汽車業務。憑藉領先的技術、成本優勢及具備國際標準的卓越品質,公司的汽車業務實現高速增長,迅速成長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領軍廠商。作為新能源汽車研發和推廣的引領者,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雄厚的技術積累和領先的市場份額,綜合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奠定了公司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行業領導地位。
  • 文鳳汽車創始人張志勇:不能忽視的新能源汽車安全
    習慣的偏見  儘管事實如上所述,但是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引發的反應卻大不相同。  對於傳統燃油汽車,人們普遍的反應是:這輛車怎麼發生自燃了?是駕乘者的失當操作還是汽車企業製造的瑕疵?最激烈的反應是:召回吧!
  • 賭輸了,新能源汽車「狩獵者」三年「熬幹」家底,割股求生
    2014年,在新能源爆發帶來的巨大利潤吸引下,國內眾多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和非汽車業的公司紛紛宣布戰略轉型,通過股權收購的模式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希望能夠藉助補貼獲得短期高額收益。但事實是,隨著2016年以來的騙補調查、補貼退坡、技術快速升級、競爭加劇,以及融資收緊,很多公司在「熬幹」企業家底後,已經無法撐完新能源投資漫長的回報期。
  • 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稅,重慶延長至2022年底
    重慶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政策有效期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今(30)日,重慶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消息,《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日前正式發布。
  • 新能源汽車趨勢未來不可逆,汽修門店暴利時代不再
    燃油車變成電動車之後,那麼汽車後市場這塊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IDC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約542萬輛。新能源汽車2020至202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36.1%。
  • 「2019新能源汽車智新峰會」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年鑑》發行十...
    11月5日,2019年新能源汽車智新峰會在北京裕隆國際酒店舉行,來自政府、高校及企業界的從業者齊聚一堂,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焦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前沿技術,展望行業未來的走向與趨勢,以及見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年鑑》發布十周年。
  • 誠合鑫:新能源汽車「動脈血管」智造者
    7月21日,記者來到位於株洲高新區新馬金谷工業園的誠合鑫,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葉毓常自豪地說,公司正致力成為國內一流的「一站式」新能源汽車電連接方案提供商。在成品測試工位,記者被一條色彩鮮豔的產品牢牢吸引,這便是誠合鑫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線束,掂在手裡頗有分量與質感。當新能源汽車啟動時,這些高壓電連接產品不僅要經受住「瞬間通過200安以上電流」的考驗,還需滿足汽車工作時複雜的工況,如振動、高溫、防水防塵等各種惡劣環境。誠合鑫的產品出廠前,都要100%通過綜合性能檢測。
  • 新能源汽車上牌步驟和流程問題梳理
    新能源汽車上牌步驟和流程問題梳理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的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在買車時候會考慮新能源車,並且新能源汽車上牌指標、購買補貼等等方面都有很多吸引力。那麼新能源汽車上牌步驟和流程怎麼樣的?新能源汽車上牌常見問題有哪些呢?一貓君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些信息搜集和整理。
  • 新能源汽車商戰升級:霸凌者特斯拉or商業機密竊取者小鵬
    問題就出在曹光植離開特斯拉、進入小鵬汽車之前的這段時間。要知道,在2018年12月27日至2019年1月1日之間曹光植仍可登錄特斯拉的網絡。原始碼遺留是疏忽所致,還是為了給小鵬汽車傳遞關鍵信息,雙方各執一詞。
  • 今年汽車產銷2500萬輛左右 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提升至近70%
    原標題:今年汽車產銷2500萬輛左右,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提升至近70%   國家發改委
  • 特斯拉推低價新能源汽車,或許有助於國產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價格或許低至16萬元。  2019年底特斯拉實現國產化後,model3的價格降低至30萬元以內,在2020年上半年,由於model3的擠壓加上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景氣,國產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大跌。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比中國整體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速還要高。
  • 新能源汽車產業受關注 借東方新能源汽車巧布局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由政策導向向產品導向過渡,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成長性備受市場關注。在產業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下,以新能源汽車為主題的基金產品則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搭車」工具,如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混合基金,作為市場上為數不多的新能源汽車主題基金,旨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通過積極主動的資產配置,力爭獲得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收益。。
  • 造車新時代 比亞迪第3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1月9日,比亞迪汽車第30萬輛新能源車正式下線,成為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又一個裡程碑,且獲得了汽車行業內的一致認可。自2008年正式推出全球首款量產雙模電動汽車F3 DM以來,10餘年時間,比亞迪親身參與並引領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前行。
  • 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拓荒者——記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
    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11月24日,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榮獲全國勞動模範。作為「三電」系統的領軍人,代康偉團隊承載者「世界級科創中心」的重要使命。她帶領團隊從零起步,從「無經驗、無資源、無試驗環境的三無困境」中成功破局,成為行業標杆。
  • 新能源汽車的「禁區」:北國的冬季,讓新能源汽車「吃盡苦頭」
    導語:新能源汽車的「禁區」:北國的冬季,讓新能源汽車「吃盡苦頭」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國家戰略層面的產業鏈,得到了政策以及資本的扶持,使得新能源汽車成為了「風口」,各大造車勢力是展現自己「十八般武藝」,想要在這裡面分一杯羹
  •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深度報告:新能源汽車急速狂飆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下降了 45%/39%,同比增長至 24.1/28.9 萬輛,弱於整體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在這段時期從 4.9%降至 3.8%。我們將新能源汽車佔比的下降歸因於補貼的未能延續以及疫情的影響。我們預計 2020 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繼續承受壓力,同比下降 20-25%至 80-85 萬輛,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將下降 15-20%至 96-102 萬輛。
  • 歐洲緣何登頂世界新能源汽車消費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2020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比下滑44%至33.5萬輛,維持了五年的全球銷量桂冠失色;與此同時,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卻看似不符合邏輯地同比上揚52%,以40.33萬輛直接衝到世界第一。為什麼?歐洲「胡蘿蔔加大棒」式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見效了。
  • 新能源汽車「三九天」裡迎春天?
    鞠藝攝 1月11日,比亞迪全球首發自主研發生成的新能源新技術——DM-i超級混動,這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又一項新技術亮相。燃油車不能實現的很多功能,在智能電動車上有可能實現,「智能設備只有在通電的狀況下才能保持實時在線,而燃油車一個小電瓶沒法給汽車中眾多電器實時通電,讓他們保持隨時在線。」 蔚來汽車瞄準BBA燃油車用戶 「如果你想自動駕駛,你會發現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只能在電驅動的方式下進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邏輯。
  • 爭議新能源汽車泡沫
    記者 | 王立峰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特斯拉的股價上周再度大漲近20%,總市值飆升至4641億美元。11月17日,特斯拉被正式納入納斯達克指數,這可以為特斯拉帶來更多被動買入資金。一年之前,特斯拉還是一家不怎麼被外界看好的新能源汽車股。
  • 新能源汽車唱響「狂熱2020」
    8月底,特斯拉進行了以5:1比例的股票拆分,股價調整至442美元,但這依然沒有阻止股價的一路馳騁。截至美東時間12月9日,特斯拉盤中創下新高,收盤迴落至604.48美元,總市值接近3個豐田汽車。年初至今,特斯拉股價已暴漲超6倍。特斯拉CEO馬斯克也在一年間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富豪,僅次於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