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科技部火炬中心網站刊登的一則短訊,傳遞出不同尋常的信息。
這則短訊是一次會議報導:科技部火炬中心研究推進硬科技發展工作。該會議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其召開背景,是「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部領導關於硬科技發展的指示要求,充分發揮國家高新區在促進硬科技發展方面的發源地、集聚地作用,紮實推動硬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培育具有硬科技特點的科技型企業」。
在報導結尾也提到: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主任在總結髮言中表示,推動硬科技發展是當前科技工作面臨的新機遇和新要求,火炬中心將認真落實部領導關於促進硬科技發展的指示精神,積極擔當、勇於作為,扎紮實實謀劃開展硬科技發展工作。
這說明,科技部主要領導已對推動硬科技發展做出了重要批示,批示的內容包括且不限於「充分發揮國家高新區在促進硬科技發展方面的發源地、集聚地作用」。
▲2019年10月16日在京召開硬科技發展工作座談會。| 圖片來源:科技部火炬中心
硬科技概念自在西安提出後,旋即得到許多城市、許多區域的響應和認同,包括北京、杭州、成都等地區,紛紛採取行動,諸如成立硬科技發展基金或者把硬科技寫入政府規劃文件。但在中央層面,由中央部委明確提出向全國的國家高新區推動硬科技發展,還是第一次。
在這之前,雖然科創板推出以來,已推動了一大批「硬科技公司」成功上市,形成了資本市場上的「硬科技」現象,但證監會並未對此明確表態。
國家高新區由科技部歸口指導管理,在宏觀上,科技部肩負擬訂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針、統籌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組織擬訂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的規劃、政策和措施等重要職能,具體到科技部火炬中心,則承擔了研究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化及高新區發展的狀況和問題、為科技部宏觀決策提出建議和對策;研究提出火炬計劃、國家高新區的發展規劃、計劃及有關政策建議等重要工作職能。
根據科技部網站信息,中國目前共有168個國家高新區,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高新區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最重要平臺。按照科技部火炬中心2018年年底的評價排名,全國高新區(含蘇州工業園區)排名前十位是北京中關村、深圳高新區、杭州高新區、上海張江高新區、武漢東湖高新區、蘇州工業園、成都高新區、合肥高新區、廣州高新區、西安高新區。
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曾提到:國家高新區經過30年的發展,經歷了創業發展、二次創業、創新驅動戰略提升三個階段,正邁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新時代國家高新區要努力做到「四個率先」,即率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率先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更多突破;率先開展體制機制創新,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率先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引領開放新格局。(摘自2018年12月26日國家高新區建設30周年座談會發言)
▲2018全球硬科技產業博覽會現場。| 圖片來源:新華社
10月16日的會議上,北京市科委、西安市科技局、上海張江高新區管委會、西安高新區管委會等機構都出席並參加了座談,參會的智庫或企業代表則涵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中科院戰略諮詢研究院、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華為、騰訊等。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在總結髮言中表示,推動硬科技發展是當前科技工作面臨的新機遇和新要求,火炬中心將認真落實部領導關於促進硬科技發展的指示精神,積極擔當、勇於作為,扎紮實實謀劃開展硬科技發展工作。
① 加快研究和制訂推動硬科技發展的相關工作方案;
② 深入開展專題研究,提出支持硬科技發展的政策舉措,研究建立硬科技的技術領域、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
③ 推動開展硬科技發展工作交流,加強工作協同;
④ 積極協調各方,共同主辦好「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
這也說明,在科技部層面,「推動硬科技發展的相關工作方案」,以及,「提出支持硬科技發展的政策舉措,研究建立硬科技的技術領域、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這些工作很快將得到推動開展。這些工作的目標,是要讓168個國家高新區發揮好促進硬科技發展方面的發源地、集聚地作用。
會議報導還稱:與會專家就發展硬科技形成高度共識,認為當前抓硬科技工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有利於推動完善我國技術創新體系和科技計劃體系的布局,有利於引導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的支持,培育實體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有利於倡導良好作風學風,營造重視技術創新、鼓勵科技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與會代表建議,針對目前社會上對硬科技認識不清晰、不統一、不到位等問題,科技管理部門應進一步加快對硬科技的系統研究,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加強對硬科技發展的頂層設計,引導地方加大對硬科技的重視和支持,凝聚全國硬科技資源和力量,形成推動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攻關和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明確指向「關鍵核心技術」的硬科技概念,走向全國的第一步已經邁出,更廣闊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也已在醞釀。一個有意思的小細節是,下周即將在西安舉辦的2019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相關官方表述中,「硬科技」的一詞的英文翻譯,已從過去的「Hard & Core Technology」,悄然改為「Key & Core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