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將至,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第二任期的安全團隊人事安排輪廓逐步明朗,在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可望留任、海基會董事長將由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出任後,如陸委會第一副主委與發言人邱垂正確定調升為臺灣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將由現任海基會副秘書長兼發言人蔡孟君升任。臺灣島內有部分輿論解讀,蔡英文是藉此向大陸釋出善意,實踐她曾承諾過的「不挑釁、不冒進、不激化、維持現狀」。但與此同時,蔡英文放任網軍出徵、「獵巫」任職陸媒的臺灣人,這種兩手策略令人質疑她的誠意。
海陸人事布局打穩定牌
有關人士透露,蔡英文當局的海基會、陸委會人事安排是「穩」字訣為首要原則。雖然兩岸官方談判已中斷,仍由「老藍男」李大維出任負責一線談判的海基會董事長。蔡上任至今,已陸續任命田弘茂、張小月出任海基會董事長,李大維是第三位。張與李皆為「老藍營」人士,兩岸立場皆相對溫和,其中李大維更因「老藍男」背景,被「獨派」批評多次。
部分輿論指出,海基會董事長目前只剩象徵意義,由李大維執掌此職,向大陸釋出的訊息就是,蔡英文並無挑釁意圖。
此外,如邱垂正確定進臺灣安全會議出任「諮詢委員」,將由蔡孟君接替其職務。雖然兩岸當下對抗性升高,但自蔡孟君出任海基會發言人以來,經歷諸多重大兩岸新聞事件,她在回應記者與有關新聞發布上,表現平穩。
蔡孟君曾任民進黨大陸事務部副主任及「小英基金會」幕僚,2016年「5·20」後出任陸委會主委辦公室主任,這是她再度回鍋陸委會。而邱垂正一旦出任臺灣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將與蔡英文最倚重的兩岸幕僚、「諮委」傅棟成一同提供兩岸決策參考。
黑白兩手策略缺乏誠意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各級官員都以「武漢肺炎」稱之,即使世衛組織以避免歧視為由建議大家改名,蔡當局仍不為所動。但到了4月9日,蔡英文前往臺南視察陸軍砲兵部隊時,改口以「新冠肺炎」稱呼;接受美國《時代雜誌》(TIME)邀稿,向國際社會分享臺灣成功防疫經驗時,用的也是新冠病毒的英文名稱「COVID-19」。有部分輿論認為,蔡英文是刻意向大陸釋出善意。
但與此同時,蔡英文卻放任綠營側翼網軍和「政府」官員塑造「仇中」、「抗中」的社會氛圍,令人不解。例如美國總統川普曾多番指責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應對疫情不力、污衊大陸隱匿疫情等,綠營網軍也傾巢而出,在社交媒體上以種族歧視的不堪字眼大肆攻擊譚德塞、攻擊大陸。
過沒多久,川普在記者會上問上海東方衛視記者張經義「你是哪兒來的?」張經義答:「我是臺灣人。」結果兩天後,民進黨當局強調張經義違規任職,最重可開罰50萬元新臺幣。臺灣當局與美國一搭一唱演出雙簧,操作痕跡實在過於明顯。
蔡英文在1月11日勝選之夜對兩岸關係提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蔡英文如真想要向大陸伸出橄欖枝,就從修正對大陸的兩手策略做起才是正道,想要一邊啟用相對溫和的海基會、陸委會人事,另一邊要想聯美抗陸,這種黑白兩手策略註定走不遠。
海峽導報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