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很難嗎,我可以告訴你難!而且很難,嗩吶一響黃金萬兩!首先我們學習嗩吶就要了解嗩吶,嗩吶發源地是波斯、阿拉伯一帶,在公元3世紀時傳入中國。嗩吶由碗 杆 芯子 氣盤 哨片組成 。 其中碗的作用是用來擴音的,杆是控制氣流流入的多少來實現改變音的高度,(杆上8孔)芯子用來傳導氣流,氣盤用來承接嘴唇的壓力,哨片用來發音
我們了解嗩吶的結構還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學習嗩吶的必備素質,首先:
1:聲音的感悟,同樣一支嗩吶每個人吹奏的音色都是不同的,(在這裡排除手指技巧)所以音感很重要,學習嗩吶的前期一定要把音準給練習好,不然就是學習一輩子水平也會難有提升,
2:肺活量。大家都知道吹奏嗩吶是非常需要肺活量的,有了足夠的肺活量才能更好的控制氣息和應用,平穩的氣息才能更好的展示嗩吶的豪放
3:手指 手指一定要靈活,因為嗩吶音調的高低是用手指來控制的(學習時間長了可用用嘴唇夾哨片或松哨片來改變音調),嗩吶需要每個手指的協調能力非常好,沒有靈活的手指是無法演奏歡快的音樂的。
大家都知道音樂都有自己的節拍,學習嗩吶也要學習,不然就會和音樂伴奏走到一起,與人同臺演出也會非常的不協調,所以節拍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嗩吶還要學習簡譜,像以前的老藝人都是手把手教的,這邊剛學會那邊一會又忘記了,而且學習曲子的速度非常的慢,加上師傅教徒弟都愛留一手導致許多曲子埋沒在歷史的長河,所以學會簡譜非常重要,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以上的條件都具備之後就是關於天賦了,同樣學習嗩吶,天賦好的一個月就能入門,而天賦不好的可能一輩子都學,不會絕對不是胡說,我身邊就有許多例子,學習嗩吶一般找個師傅教會輕鬆許多,畢竟初學什麼都不懂,包括怎樣拿嗩吶,左手在上還是右手在上(正規都是左手在上)吹奏嗩吶的音調對不對,高了還是低了,怎樣用技巧吹奏更好聽,太多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學習嗩吶是非常辛苦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夏天不用說了非常熱,冬天呢凍的手指凍得捂不了嗩吶眼,這時就難以吹奏了所以說學習嗩吶是比較難的,最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嗩吶進入了大眾視野,許多年輕人抱著好奇心都想學習嗩吶民族管樂得到了發揚光大,既然學習嗩吶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學習嗩吶很苦但是也很快樂。
祝你能早日學成歸來,為民族樂器添姿添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