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中汽協會正面回應晶片短缺及其對汽車產業的影響

2020-12-09 騰訊網

近幾天,「晶片短缺影響中國汽車生產」的話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事實上,車用高端晶片的供需矛盾並非新話題,多年前就已備受關注。2017年4月份CCTV經濟半小時就做了「聚焦供給側改革『發動機』:誰來填補晶片空白」的專題節目,主要內容講到「汽車晶片的短缺問題」。汽車業內近一年來亦對此始終保持著密切關注。

為了更好地幫助業界認知晶片短缺對中國汽車生產可能造成的影響,《汽車縱橫》日前採訪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

李邵華表示,作為汽車行業組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晶片供應事宜,始終與主要會員企業和供應鏈中代表性企業保持著密切溝通。在此次輿論發生之際,中汽協會又第一時間通過多種溝通方式,對具有代表性的逾60家整車生產企業、零部件生產企業和相關科技公司等就晶片供應及其對企業生產的後續影響進行了集中調研,並把調研結果形成報告呈報給相關的主管部委。

李邵華坦言,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媒體集中報導的晶片供應短缺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但並沒有部分媒體報導的那麼嚴重。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導致晶片供需矛盾在這一時間段集中顯現。

結合調研企業的反饋,中汽協會對部分企業出現晶片供應短缺的主要原因歸納如下:

(一)近年來,全球晶片行業產能投資相對保守,供需不平衡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就已經有所表現。疫情加劇了產能投資的謹慎,上半年晶片行業對消費電子和汽車市場預測偏保守,對今年下半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趨好預判及準備不足。

(二)在5G技術發展推動之下,今年消費電子領域對晶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晶片產能遇到挑戰,搶佔了部分汽車晶片的產能。且這種趨勢在2021年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同時許多晶片領域製造商都在消減汽車行業的必要的資本開支,提升價格,降低汽車行業晶片的生產配額。

(三)歐洲和東南亞受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主要晶片供應商降低產能或關停工廠的事件陸續發生,這進一步加劇了晶片供需失衡,導致部分下遊企業出現晶片短缺甚至斷供的風險。

(四)伴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車用晶片的單車價值持續提升,推動全球車用晶片的需求將快於整車銷量增速,這也直接造成了晶片的供需失衡。

事實上,車用晶片的供需失衡不是最新出現的矛盾,也不僅僅體現在中國汽車產業,這是一個全球汽車產業和相關行業共同面臨的課題。

李邵華分析認為,由於晶片供應短缺,部分企業的生產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受到較大影響。不過,就明年全年而言,晶片短缺的影響將不會太大,目前尚難以做出定量估計。他還提醒,由於產業鏈各環節企業都在加長備貨周期,加之短期內晶片產能依然不足,晶片價格出現上漲或將不可避免。

但是,李邵華也強調,中國汽車產業的各個環節應該理性看待晶片供需失衡這一矛盾,市場層面的影響因素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步得到緩解。當前,汽車生產企業已在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合理安排生產節奏,調整備貨周期,增加供應商選擇,優化供應鏈布局,中國汽車產業走過了疫情影響最嚴重的階段,相信有足夠的韌性面對後疫情時代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作為國家級行業組織,中汽協會始終強調,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是汽車產業安全的基礎,是我們實現汽車強國的根本保障。今年10月份,中汽協會在西安舉辦了主題為「構建安全可控產業鏈」的「2020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在發布會議五大成果時,強調指出,構建暢通、安全、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是中國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基所在。

「2020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現場

因此,維護中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是汽車產業所有參與方的共同責任。抓住後疫情時代產業變革機會,提升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是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的核心任務。

而客觀理性地評價供應鏈風險,給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的輿論環境,則是汽車媒體共同的責任。為此,《汽車縱橫》作為中汽協會旗下行業官方媒體,向媒體界同仁建議,針對當前晶片短缺可能對我國汽車生產造成的影響,我們要本著尊重新聞規律,實事求是的原則,發揮媒體輿論陣地作用,不發布與實際情況不符或主觀臆斷的結論,避免為行業發展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和恐慌,堅持客觀公正地報導汽車行業,更好地推動我國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中汽協會和《汽車縱橫》全媒體平臺將密切關注事態進展,隨時與各位行業人士共享最新信息。

相關焦點

  • 中汽協:明年一季度會有車型受到晶片短缺影響
    SMM網訊:12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最新產銷數據顯示,汽車產銷延續了增長勢頭,產銷量均創年內新高,分別達到284.7萬輛和277萬輛,環比增長11.5%和7.6%,同比增長9.6%和12.6%。至此,我國汽車產銷已連續8個月呈現正增長,其中銷量已連續七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 汽車晶片衝擊波:價格水漲船高,短缺或蔓延至2021年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易揚 編輯:潘卓倫12月7日,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和博世集團紛紛表示,局部區域需求上升,以及疫情導致晶片產能不足等原因,汽車行業晶片短缺或將持續至2021年。11月26日,全球最大的車用半導體供應商之一的恩智浦也表示,受制於疫情影響、產品材料價格上漲等原因,公司將提高產品價格。汽車晶片短缺持續發酵,不少車企都在近期傳出生產中斷傳聞。不過從車企的回應來看,晶片短缺雖然確實存在,但真正距離無「芯」可用的時刻還未到來。
  • 晶片短缺背後:汽車業「八仙過海」搶資源 自主研發是場長戰役
    小小晶片,成為撬動國內汽車產業鏈的大支點。日前有報導稱,由於疫情對全球產業鏈造成的影響,全球晶片產量嚴重不足,大眾汽車部分車型的關鍵零部件因為晶片短缺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對此,大眾中國回應稱,晶片供應確實受到影響,但情況還沒有傳聞中那麼嚴重,相關車輛交付未受影響。
  • 短缺、被漲價、停產,汽車晶片被「卡脖子」之痛
    12月4日,中國汽車協會發布消息:11月國內汽車預估銷量將完成273.3萬輛,並表示11月後乘用車市場進入旺銷期,增長動力將進一步增大。 就在這種形勢下,大眾汽車國內合資車企卻被曝出因汽車晶片短缺將停產的消息。
  • 「缺芯」問題籠罩全球車企:自主汽車晶片發展或迎良機
    對此,大眾汽車集團方面也回應稱,雖然晶片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目前已與總部、相關供應商展開協調工作,相關車輛的交付沒有受到影響。「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媒體集中報導的晶片供應短缺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但並沒有部分媒體報導的那麼嚴重。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導致晶片供需矛盾在這一時間段集中顯現。」
  • 全球汽車製造商均面臨不同程度晶片短缺問題
    打開APP 全球汽車製造商均面臨不同程度晶片短缺問題 宋際金 發表於 2021-01-15 11:43:46 今年年初,半導體晶片供應短缺導致很多車企工廠停產
  • 美國汽車製造商正在要求政府幫助解決晶片短缺問題
    集微網消息,據彭博社1月16日報導,美國汽車製造商正在要求美國政府幫助解決晶片短缺問題。晶片短缺導致全球各大汽車公司減產和關閉某些生產線,而且這種狀況有可能會持續到今年秋天。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APC)是主要為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美國)負責遊說的組織,該組織目前正督促美國商務部和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向東亞晶片代工廠施壓,要求這些晶片工廠為北美的汽車廠商重新分配晶片供應額。
  • 汽車缺「芯」待破局:企業需終結「單打獨鬥」
    隨著「南北大眾」陷入停產傳聞,「晶片短缺影響中國汽車生產」「我國汽車晶片自給率不足10%」等話題被推至輿論焦點。汽車缺「芯」大考來臨,現狀如何?停產會成為常態嗎?「卡脖子」階段何時休?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中國汽車晶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原誠寅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要改善中國自主汽車晶片「卡脖子」的局面,急需打造自主汽車晶片創新生態,推動國產晶片自立自強。缺「芯」現狀如何?近日,消息稱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都在12月進入停產狀態。
  • 90秒車訊|晶片短缺對車企造成影響 ?五菱凱捷將推定製版
    2020/12/9 周三 90秒車訊速覽中汽協:晶片供應短缺將對車企造成影響12月8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表示,近期媒體集中報導的晶片供應短缺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但並沒有部分媒體報導的那麼嚴重。
  • 「汽車晶片的卡脖子問題,要比手機更加嚴峻」
    一個多月以來,國內外車企紛紛遭遇車載晶片短缺問題,大眾、豐田、本田、福特、日產等國外廠商先後傳出因晶片供應不足部分產線停產或減產,國內合資車企的部分車型也因晶片問題受到影響。  雖然多家國內車企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紛紛表示,晶片供應短缺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嚴重,但卻足以讓汽車行業和半導體行業再次重視起「缺芯」問題。
  • 臺積電產能或已到極限 全球面臨晶片嚴重短缺
    全球晶片業正面臨嚴重短缺,汽車、電視、智慧型電話等各種產品生產均受拖累,多間晶片生產商包括全球知名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亦被指產能已臨近極限。不過,歸根究底卻是目前8吋晶圓廠的投資不足,當5G產品、手提電腦、汽車等各樣需求急速增長時,晶圓廠擴充產能卻出現困難。報導引述歐洲業界消息人士指,現時晶片供應短缺主要是晶圓生產已達到極限,更點名行業巨頭臺積電。其產能已到臨界點。臺積電雖然拒絕回應,但據該企主席所言,其產能亦是緊張。
  • ...官方回應來了|大眾汽車|停產|晶片|半導體晶片|上汽大眾|大陸集團
    這是金屬加工(mw1950pub)發布的第12303篇文章編者按近日,一條關於大眾汽車停產的消息迅速引發了多方關注。有消息稱,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該消息究竟是否屬實呢?
  • 汽車遭遇晶片荒 多公司宣布減產
    如今大多數汽車都至少應用40多種晶片,而高端車型更是多達150種,只要零部件有缺,就會影響生產。業內人士預計,汽車晶片緊缺會延續至一季度。 多車企患上「芯病」 早在去年年末,大眾發表聲明正式承認了電子元件短缺的問題。大眾汽車已經宣布將減少在中國、北美和歐洲的產量。
  • 德國大陸集團:晶片短缺導致的汽車供應鏈瓶頸可能持續到明年
    鞭牛士BiaNews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受到海外疫情的影響,晶片生產受阻、供應短缺。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表示,晶片短缺導致的汽車供應鏈瓶頸可能持續到 2021 年。
  • 【影響】路透社:8英寸晶圓短缺嚴重影響未來手機、電腦和汽車的...
    【影響】路透社:8英寸晶圓短缺嚴重影響未來手機、電腦和汽車的出貨量
  • 汽車晶片短缺 汽車晶片概念股或將迎來機會(附股)
    受益的汽車晶片概念股出爐  物以稀為貴,受到晶片短缺的影響,汽車晶片供應商已經開始抬價,龍頭NXP恩智浦近日向客戶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恩智浦面臨產品嚴重緊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
  • 中汽中心與長城汽車聯合發布說明 正面回應碰撞測試異常問題
    12月24日,官方初步判斷車輛在碰撞時處於斷電狀態所導致,經過進一步排查及技術分析,12月31日,長城汽車與中汽中心在北京中國汽車研究中心聯合舉辦記者發布會,就此事發布聯合調查說明,將側碰試驗異常的調查結果進行公示。
  • 【汽車人】年終歲末話晶片
    自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尤其是川普政府制裁華為公司以來,「晶片」二字成為媒體上炙手可熱的詞彙。大家先是從具體應對之策予以關注,然後是反思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工業發展路徑,其後是對晶片的技術、產業攻關予以具體討論,再後是關注晶片對具體產業發展的重要影響。令汽車產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本年度即將結束之際,所謂「晶片短缺」竟然能立即出現,並且實實在在地對全產業產生了影響。
  • 晶片短缺拖累全球汽車業復甦,大眾集團將調整全球汽車生產
    過去的一個周末,德國大眾汽車、大陸集團以及博世集團等汽車及零部件巨頭不約而同地發聲,預警用於汽車製造的晶片短缺可能會影響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汽車生產,而且這種影響將會一直持續至明年。隨著一些地區慢慢擺脫疫情影響,全球企業難以跟上各地區、各行業參差不齊的經濟復甦步伐,這預示著明年的增長可能並不均衡,有可能出現短期挫折。據了解,此次汽車晶片短缺主要是由上遊晶片企業受疫情影響陸續停產,意法半導體公司罷工,東南亞晶片組裝工廠停工等多重因素導致,造成全球市場半導體缺貨嚴重。
  • 大眾汽車承認「缺芯」 會否影響中國車市回暖?
    當時大眾中國回應稱,「雖然晶片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目前正在尋求解決辦法。」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徐穎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一些特定汽車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中國市場的全面復甦也進一步推動了需求的增長,使得情況變得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