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患上「癌中之王」 胰腺癌,中西醫並用帶瘤生存十年

2020-12-22 瀟湘晨報

被確診為胰腺癌。「胰腺癌,癌中之王,惡性程度最高,大部分人活不過一年」,這些話語深深的扎進趙先生心理,惶恐、悲傷、憤怒各種情緒撕扯他,最終絕望無奈的他逐漸接受了這個事實,並開始配合醫生治療,萬幸的是經診斷後醫生判定是早期,有手術機會。

2010年5月4日,趙先生行胰腺癌手術,手術很成功,此後趙先生順利的度過了術後的三年,與死神擦肩而過趙先生覺得非常的幸運。然而2014年08月定期複診的他再次被重重一擊,被診斷為肝轉移,隨後行了第二次肝臟腫瘤切除手術,術後行一次化療。然而,這次卻沒有第一次手術那麼幸運,一年不到,2015年09月08日趙先生例行複查發現肝內出現了多發轉移瘤。

此時的趙先生充滿了悲傷絕望,趙先生不斷的去諮詢去查閱,有人推薦他去看看中醫,於是他懷著無比複雜的心情走進了湖南省腫瘤醫院的中醫科診室,在這裡他遇到了梁慧主任醫師,梁慧主任醫師詳細的詢問了趙先生的病情,並通過中醫舌脈診進行了全面的評估,運用中醫辨證論治的方法給他開具了中醫湯藥,在梁慧主任醫師的治療下趙先生病情穩定的度過了三年,笑容重新回到了趙先生的臉上。

2017年1月,趙先生又被發現腰骶椎多發轉移,但他並沒有放棄中藥治療,一直堅持下來,肝、骨轉移最終被穩定控制,他的生活狀態一直保持良好,空閒時還經常參加釣魚等各類活動。2018年12月初趙先生複查CT發現肝臟腫塊較前增大,趙先生對中醫治療動搖了,充滿期待的參加了一項臨床實驗研究,但是僅僅只有半年就因為病情再次進展而提前結束臨床試驗。

停用半年的中藥治療後,趙先生又來到梁慧主任醫師求助。梁慧主任給他制定了中藥聯合靶向藥的治療方案,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趙先生開始了新一輪的中藥治療,並開始服用靶向藥物,幸運再次降臨,複查顯示肝臟轉移病變明顯縮小,這堅定了趙先生繼續治療的信心。

靶向藥物所帶來了頭暈、血壓升高、手腳蛻皮開裂等一系列不良反應,經過梁慧主任對中藥進行了調整後,也得到了有限控制,又是2年過去了,趙先生的病情仍然很穩定,現在趙先生又重拾了美好生活的信心。

「是中藥讓我延續了生命,我現在很好,大家都說看不出來我是個晚期腫瘤病人。」從被宣判胰腺癌至今已10餘年,趙先生很感恩,如今,他經常笑著和旁人說。

湖南省腫瘤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一科主任梁慧主任醫師介紹,中醫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對癌症臨床表現的描述,中醫藥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在防治腫瘤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腫瘤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能抗擊腫瘤,提高自身免疫力,還能降低放化療、靶向、免疫等治療的各種毒副反應,改善患者症狀、延緩腫瘤發展,延長生存期。

腫瘤屬於複雜難治的疾病,大部分情況下,單一的治療很難根除腫瘤。梁慧主任醫師介紹,我們提倡與現代醫學最新進展相結合,中西並用治療惡性腫瘤。像趙先生這樣的長期帶瘤生存的病例科室治療了很多,每當看到患者能獲得好的療效,大家都倍感欣慰,「作為醫師,我們團隊也希望能夠盡我們所學、盡我們所能,讓更多的患者活得長,活得好。」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彭璐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這3個表現是胰腺癌給你的警示!
    胰腺癌是一種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多發於中老年人,男性高於女性,發病隱匿,手術切除率低,發展迅速,死亡率高,被稱為癌中之王,病死率已躍居所有腫瘤的前5位。胰腺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呢?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一個患胰腺癌的患者,那麼該家族中其他人患胰腺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群的4倍。
  • 全面解密胰腺癌:「癌中之王」並非不可戰勝
    癌症,被稱為眾病之王,人人聞「癌」色變;而胰腺癌,則被稱為「癌中之王」。胰腺癌有多兇殘?有人說,有多少人診斷出胰腺癌,就有多少人死在胰腺癌上。知名如蘋果前CEO賈伯斯、歌王帕瓦羅蒂、香港知名藝人沈殿霞,也都被胰腺癌擊倒。面對胰腺癌,我們該怎麼防範,如何及時應對爭取最大的生存希望?
  • 郝迎旭主任告訴你,何為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又何為「帶瘤生存」
    但在目前醫療水平發達的當下,我們並不一定要與癌症「決一死戰」,我們還可以「帶癌生存」!我們時常可以在新聞或電視中看到有人帶癌生存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有的人甚至還自愈了。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主任郝迎旭醫生、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郝迎旭,就中醫是怎麼看待「帶癌生存」的。以此來了解一下帶癌生存究竟是什麼呢?
  • 「人狠話不多」的「癌中之王」—胰腺癌,最容易發生在8類人身上
    「說是胰腺癌,發現沒多久人就沒了……」 胰腺——腹部深處有一個非常不顯眼的小器官,卻是人體的第二大消化腺,掌握著消化與調節血糖的兩大特權。 胰腺癌患者預後差,中位生存期短,死亡率高,被稱為「癌中之王」。
  • 「癌中之王」胰腺癌,到底可怕在哪裡?
    核心提示:臨床上,胰腺癌具有發病率逐年增高、死亡率高、術後復發率高,以及早期診斷率低、藥物有效率低、手術切除率低等特點。正因為如此,胰腺癌才有了「癌中之王」的稱號,讓人聞風喪膽。 小A的父親退休2年了,平時喜歡跟朋友喝喝小酒,到公園下棋。
  • 必死的癌症胰腺癌,發病率幾乎等於死亡率,中醫專家創造生存奇蹟
    胰腺癌一直有著「癌症之王」的稱號,因為早期診斷率不超5%,而且我國的醫療條件設施不夠完善,各地的治療也不是非常統一,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很多的家庭一聽說是胰腺癌,還是晚期,直接就放棄了治療的希望,以上的種種就是胰腺癌發病率約等於死亡率的原因,「癌症之王」也因此而來。
  • 胰腺癌是什麼病?為什麼它被稱為「癌中之王」?
    胰腺癌一直被稱為「癌中之王」,其實胰腺癌是屬於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在惡性腫瘤中發病率並不是很高,也只排在全球癌症排行榜中第6位,但是能被譽為「癌症之王」的原因在於胰腺癌的死亡率是所有癌症中的第一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胰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最近我們收治的胰腺癌病人也有所增多。而且患者的年齡都趨向於更年輕化,惡性程度也越來越高。胰腺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是人體的哪個器官,但是說橫肝也許大家更容易理解。胰腺就是人體的橫肝,位於右上腹部,胃和十二指腸交界處的後面。
  • 不想被「癌中之王」胰腺癌「纏身」,這幾點你得牢記在心
    胰腺,是人體比較小的內臟器官,而胰腺癌卻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預後很差的消化道惡性腫瘤。這種癌症在早期癌變時很難被發現,並且容易轉移,治療難度較高,手術的死亡率高、治癒率低,因此被人稱為「癌症之王」。
  • 「癌王」早篩不是夢?這種常用標誌物,有望用於胰腺癌篩查
    癌 王 胰腺癌素有「癌王」之稱。即便在醫療發達的國家,其治療也充滿挑戰。以美國為例,胰腺癌僅佔每年新診斷癌症的3%,但它卻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 癌王胰腺癌確診即晚期?別忽視:3大症狀,是它的「敲門聲」
    患胰腺癌醫生:救了無數病人,卻唯獨救不了自己「儘管只有一面之緣,我至今仍然時時牽掛王磊醫生的病情。」提及王磊醫生的癌症,80多歲李愛蓉奶奶只剩下惋惜。誰都想不到一位醫術精湛、宅心仁厚的癌症專家,有一天也會被癌症纏上。
  • 「萬癌之王」胰腺癌:從流行病學到治療 每個醫生都應掌握這些知識
    由美國癌症協會、瑞士癌症研究基金會等贊助的 2000-2014 年全球癌症生存趨勢監測計劃(CONCORD)第三階段的數據發表於 The Lancet 上。CONCORD3 涵蓋了 71 個國家共 3750 萬份確診癌症患者的醫療記錄,涉及胃癌、肝癌、胰腺癌等 18 種癌症。
  • 胰腺癌是什麼病?為什麼它被稱為「癌中之王」
    原創 羅思文 羅醫生健康說本文編輯:Daisy胰腺癌一直被稱為「癌中之王」,其實胰腺癌是屬於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在惡性腫瘤中發病率並不是很高,也只排在全球癌症排行榜中第6位。
  • 癌中之王胰腺癌,60%誤認為胃病!學會區分胰腺癌和普通胃痛
    今年58歲的王阿姨經常胃部隱隱的疼痛,她一直以為是自己的胃不好,就去藥店買點胃藥,但是最近發現吃了胃藥也根本沒有緩解。甚至發現吃飯就疼得越厲害了,上廁所小便的顏色越來越深了,王阿姨覺得應該不是簡單的胃痛了,就去醫院進行檢查。
  • 腫瘤防治宣傳周 | 虞先濬:5年生存率不足9%,「癌王」胰腺癌該如何...
    胰腺癌早期診斷困難,惡性程度高,手術切除率低,治療效果不佳,極易復發轉移,因此有 「癌中之王」之稱。近年來胰腺癌在全球和中國範圍內的發病率都有明顯上升趨勢。意味著全球每新增100例癌症患者中,就有21例中國患者;意味著我國每天有超過1萬例癌症患者被確診,平均每分鐘7例。形勢不容樂觀!2030年,胰腺癌死亡率將僅次於肺癌胰腺癌是惡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系統腫瘤之一,大部分患者確診後即使經積極治療,生存情況也很令人失望。究竟胰腺癌的整體發病率及生存率如何?
  • 胰腺癌為何被稱為「癌症之王」?看完你就明白了,胰腺癌不能輕視
    曾經在臨床看來,肝癌就是「癌症之王」,它早期發現難度大、預後效果差,我國肝癌患者五年內的生存率,才不過是12.%而已。到了晚期後的肝癌患者,甚至在一年內就死亡了!但是,現如今,肝癌已經「跌落神壇」,有一種癌症取代它癌王的地位,它就是:胰腺癌!
  • 你知道如何預防胰腺癌嗎?
    雖然胰腺癌在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僅排在第六、七位,但其死亡率卻高居首位!5年生存率僅為5%! 因胰腺癌的發病隱匿、發現晚、手術切除率低、發展迅速、死亡率高、常規放化療效果不明顯等特點,被稱為「癌中之王」!
  • 醫者筆記丨兩位大學教授自述患胰腺癌經歷,這些警示你一定要了解
    談到自己的病情,二位教授悲傷、懊悔----在繁忙的工作中撫養「小癌王」一年多,變成了「大癌王」。A教授,該著名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雖已退休,但依舊繁忙在臨床一線。遇到醫護人員,他侃侃而談,說自己也是同行,為祖國醫療事業奮鬥了一輩子,看過的患者自己都已經數不清了。身體一向很好,每年常規單位體檢,每項指標都很好。
  • 帶癌生存四十年,抗癌明星鄒淑君實踐了治癌新道路!
    而如今年逾古稀的鄒淑君,過去的四十年間,陸續患上了四種癌症,分別是骨癌、皮膚癌、乳腺癌、胃癌,在不同的治療過程中,她先後失去了一部分胃、左乳、還有背上無數次的蛻皮,但是幸運的是,最後她挺過了每一次的治療,活了下來。癌症在我們的心裡,一直是一個不可戰勝的魔鬼,而在以往治療積累下來的觀念中,讓我們認為面對疾病一定要完全治癒,根除,才能夠放心地生活。
  • 如果你指甲上長出這東西就得注意了,當心是「癌中之王」!
    電影《非誠勿擾2》中李香山因黑色素瘤去世,他的一句忠告:「我還要提醒大家一句,以後有黑痣趕緊點了。」讓不少人的心揪了起來,也讓很多人知道了被稱為「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