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癌生存四十年,抗癌明星鄒淑君實踐了治癌新道路!

2020-12-23 奇妙的本草

提起《戰勝癌症從心開始》這本書,相信每一位癌症患者都是十分熟悉而親切的,因為它的作者就是兩位患上癌症的「老癌」。

這本書不僅傳達了很多關於癌症患者如何積極對抗癌症的方法,也傳遞出一份生活的希望,因為這本書的存在,本身就是癌症患者帶癌生存三十年的一個證據,是激勵無數癌症患者堅持治療的一種動力!

除此之外,書中也提到了抗癌明星鄒淑君,她的存在更是超越了本書作者的一位抗癌四十年的堅強女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鄒淑君的抗癌之路

帶癌生存,是指在經過一系列嚴密的精準治療後,原有的腫瘤或者癌症範圍縮小,可以使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而如今年逾古稀的鄒淑君,過去的四十年間,陸續患上了四種癌症,分別是骨癌、皮膚癌、乳腺癌、胃癌,在不同的治療過程中,她先後失去了一部分胃、左乳、還有背上無數次的蛻皮,但是幸運的是,最後她挺過了每一次的治療,活了下來。

癌症在我們的心裡,一直是一個不可戰勝的魔鬼,而在以往治療積累下來的觀念中,讓我們認為面對疾病一定要完全治癒,根除,才能夠放心地生活。

但是鄒淑君的實例,卻告訴我們,面對癌症這個長期的慢性病灶,或許我們應該轉換思路,嘗試著新道路,那就是——帶癌生存。

鄒淑君第一次查出癌症時,還在邊疆援建,患上癌症對於她而言,就是一個晴天霹靂,這是她積極生活中的一個絆腳石,而且她知道這是一個很難跨越的絆腳石。

但是在隨後的治療中她沒有鬆懈,這才有了後來的鄒淑君。難得的是,鄒淑君一直都十分堅強,她努力積極生活,幫助著病友們建立信心,也幫助人們重拾戰勝癌症的希望,因此在書中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癌政委」和「抗癌明星」。

如今,帶癌生存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抗癌研究方向,也成為我們徹底戰勝癌症的一個新希望!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曾經想過,為什麼同樣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為什麼有的人得了癌症,而有的人卻十分健康?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帶癌生存被如此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內因!

一直以來,癌症的治療都趨向於外部治療,我們所使用的都是放療化療,腫瘤切除等外部手段,忽略了人體內部對於腫瘤或者說癌症的抵抗,這一方面,中醫和西醫相比,前者更有優勢。

在很多的調查研究中發現,西醫手段只能控制早中期癌症,而晚期癌症中醫反而更加有出奇的效果,這個結果令人們震驚。因此,「帶癌生存」要從人體的內部去改善,抵抗癌症的擴散,只要人體這個獨立的環境達到了平衡,抗癌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參考資料:[1]抗癌持久戰:徹底治癒還是帶癌生存[N].科學通報.2017-10-20[2]復原抗癌湯(參杉癌康湯Ⅱ號)影響60例中晚期肝癌生存質量及生存期的臨床觀察[N].中醫藥學報.2011-08-20[3]帶癌生存也可活得很精彩[N].上海中醫藥報.2013-02-01[1]抗癌持久戰:徹底治癒還是帶癌生存[N].科學通報.2017-10-20[2]復原抗癌湯(參杉癌康湯Ⅱ號)影響60例中晚期肝癌生存質量及生存期的臨床觀察[N].中醫藥學報.2011-08-20[3]帶癌生存也可活得很精彩[N].上海中醫藥報.2013-02-01

相關焦點

  • 歐得洋行善磨三年 帶40癌友登玉山
    歐得洋(前排右)帶癌友登玉山但對身體不適的癌症患者卻是「知易行難」,甚至放棄生命,讓周遭親友跟著惋惜痛苦,因此《臺灣抗癌協會》在衛福部及教育部體育署指導,並由交通部觀光局及臺灣基督門諾醫療財團法人協辦下,並找來歌手歐得洋領軍,將於2015年6月14日至6月16日連續三天,針對癌症患者舉辦「越玉勇士,抗癌登峰」活動,藉由玉山登頂活動,向世人宣告癌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動,而讓生命在指尖中悄悄流逝。
  • 神奇的治癌神藥中九丸
    八月,他長期研究與實踐的結晶——《外科十三方考》在《華西醫藥雜誌》上連載,引起中醫外科同人的極大重視。  《外科十三方》是中醫外科的著名方劑,但歷代醫家對這些方劑秘而不宣,社會上只有抄本流傳。而且抄本各異,真假難辨,使人不易掌握。有鑑於此,張覺人花費10年心血,搜集各種抄本,結合自己長期臨床實踐的經驗,加以驗證整理,然後確定公布。
  • 為啥得了癌症後,有人能帶癌生存,而有的人很快會死?原因找到了
    但是這種想法是錯的,因為在身邊還是有一些癌症患者能夠帶癌共存,成功度過5年生存期,有的人是多年都沒有出現復發轉移。這些人是怎麼做到的?今天一起來走進他們。為啥得了癌症後,有人能帶癌生存,而有的人很快會死?
  • 中醫治癌如何獲效?中醫治癌,須解決兩個矛盾!
    中醫治癌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其優勢也獲得了國內外醫療專家廣泛的認同。 中醫治癌如何獲效? 南京太乙堂中醫院腫瘤名家戴春海主任認為:中醫治癌要取得滿意效果,關鍵在於解決好兩個矛盾。
  • 三大治癌新療法:基因檢測、免疫療法及質子刀,各有什麼優勢?
    明星科技崛起的間隔愈來愈短,癌友的路愈走愈寬。2016年,48歲的許先生腰痛在臺中看骨科,卻檢查出小細胞肺癌晚期合併骨轉移,「痛到走路都很費力,」他苦笑。根據統計,能活過2年的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不到一成,他轉到臺北就醫時,醫師熱療、放射線治療、化療、免疫療法多管齊下,一一收拾各處腫瘤,現在每2週回醫院用靜脈滴注打一次免疫治療藥物,控制良好。
  • 百年傳承,中醫抗癌典範—江蘇省國醫館·太乙堂中醫院
    人民網報導:中醫扶正祛邪 治癌療效明顯江蘇省國醫館·太乙堂中醫院歷史悠久,歷經幾代傳承,專注於醫治各種疑難雜病,特別對治療中晚期腫瘤領域取得顯著成績,開創了治療中晚期腫瘤的神奇組方「扶正祛邪·抗癌消瘤體系」,有效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及癌痛,抗復發防轉移,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改善生活質量。
  • 「癌」字的由來
    此外,正式用「癌」來翻譯「cancer」乃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處的事。  ( 但患上了「癌」,患者和家屬不能變成「呆(ái)」,一旦變成呆,病入膏肓,無藥可醫……)(轉自wujianting的新浪博客)【說文解字】「癌」既不是一個新字,也不是一個新病,古已有之。
  • 早篩早診早治!這家醫院乳腺中心的原位癌早篩率達20%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實習生 楊楚瀅近10年來,隨著抗癌治療的不斷進步,乳腺癌的治療理念已經從大掃蕩式的切除,轉變為既要保命又要保乳。生存率提高的同時,患者亦能儘快回歸家庭和社會。乳腺中心聯合體檢中心,早篩原位癌檢出率達到20%據記者了解,全球頂尖的乳腺中心對乳腺原位癌檢出率有客觀評價指標,即原位癌在所有乳腺癌類型中約佔20%-25%。從2016年至今,省醫乳腺二科每年數據都在20%,原位癌檢出率與歐美國家基本持平。省醫乳腺二科就診的乳腺癌患者中原位癌佔20%20%的原位癌檢出率究竟意味著什麼?
  • 麥苗汁真的能抗瘤治癌嗎
    抗癌?不靠譜「歐美醫生使用麥苗汁,輔助治療癌症,幾乎百分之百的患者,都能治癒」這句話距離上電視,大概只差了一個偽專家。事實上,有相關治療的研究,國內學者對大麥苗體外對抗小數S-180瘤細胞研究,發現他無直接抗腫瘤的作用,反而有促進腫瘤細胞增長的作用,並且隨著大麥苗濃度的增加,對腫瘤細胞的促增長效果更明顯。
  • 《釜山行》女星緊急送醫 胰臟癌病逝
    #釜山行演員李尚玉去世#曾參演《釜山行》(Train to Busan)第一集、《潘朵拉》等戲劇的韓國女演員李相玉在28日因胰臟癌死亡她生前已是胰臟癌晚期,因病情加重被送往急診室,可惜最後仍回天乏術。據韓媒報導,李相玉雖然多飾演一些小角色,但參與作品無數,是相當稱職的綠葉演員。她在2005年因演出電影《愛情》出道,也曾參與包括《釜山行》第一集、《希望:為愛重生》、《索命人孔蓋》、《花衣魔笛手》、《對不起 我愛你 謝謝你》、《純情》等電影。
  • 古今醫案研讀:國醫大師朱良春自擬「利膈消癌散」治食道癌案
    繼學於蘇州國醫專科學校,並於1938年畢業於上海中國醫學院,師從章次公先生,深得其傳,從醫已逾70載。歷任南通市中醫院首任院長,江蘇省政協常委暨南通市政協副主席,中國中醫藥學會1-2屆理事暨江蘇省分會副會長,南通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等職。
  • 浙江老伯5年確診3癌!最新數據:這五類癌症杭州最多見,警惕11個危險...
    經過活檢,老張這次不是小細胞肺癌復發,而是肺裡又長了一個新的癌,病理為腺癌。梁主任介紹,像老張這樣,5年裡竟長了3個癌,這在醫學上稱之為重複癌。以前重複癌病例不多,隨著癌症療效的提高,人們壽命的延長,重複癌現在越來越多了。但重複癌的治療還是很棘手的,像老張這樣已經無法做手術,也接受過肺癌放療了,再次肺部放療風險相對較大,怎麼辦?
  • 臨床試驗|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三)
    尿路上皮癌 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是全球範圍內最常見的泌尿系統癌症,是指從腎臟出口到尿道的上皮性結構發生腫瘤,約90%~95% 來源於膀胱,即膀胱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UBC)。
  • 倪海廈—— 胰臟炎就是胰臟癌的前身
    (這位病患不知道中醫可以治療胰臟炎,酒是酸性飲料,跟咖啡一樣會傷害胰臟,如果不停止喝酒,最終就是胰臟癌過世了。)(此君再不停止喝酒,不出幾年就是胰臟癌了。)吳整昌指出,這名患者最近再因胰臟炎併發肺炎,在加護病房住一個多月,高燒不退,奄奄一息,一直無法脫離險境,因患者過去打了太多的抗生素,細菌培養發現已有多重抗藥性菌株,即使用到第四線的抗生素,還是無法讓肺炎緩解下來,由於肺部嚴重感染浸潤並波及其它重要的內臟功能,一度發出病危通知。(這位病人於此時如果找中醫來治療,就不會有危險的。)
  • 癌栓比癌症可怕?是的,但我們能消滅它!
    在抗癌路上,我們要發現一個,消滅一個,老虎要打,豺狼、蒼蠅也要打。 癌栓是腫瘤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甚至比癌症還可怕,絕對是會咬死人的「大老虎」。我們都知道,癌細胞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會侵入血管和淋巴系統,導致血液凝固異常,就跟下水道碰到大塊垃圾一樣,會形成堵塞,而堵住血管的腫瘤團塊,就是癌栓。
  • 人生而帶癌,聽聽院士的肺腑之言,防治癌症其實很簡單!
    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認為,人從出生開始便自帶癌細胞,而最終得不得癌的區別在於體內的癌細胞是否失控。本文就帶大家看看,對於防治癌症,專家是怎麼說的。 腫瘤是我們身體對於癌細胞失控的結果! 樊代明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西京消化病醫院院長。
  • 盛錫楠教授:晚期尿路上皮癌的精準與靶向治療進展
    由北京抗癌協會、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主辦的「2021北京泌尿腫瘤青年論壇暨泌尿腫瘤年終盤點」於2021年1月10日以網絡+現場會議的形式隆重召開。會議期間,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盛錫楠教授介紹了《晚期尿路上皮癌的精準與靶向治療進展》。藥物治療在尿路上皮癌領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尤其是免疫治療領域。
  • 抗癌中草藥:馬鞭草
    2、防癌抗癌中藥馬鞭草是一種能預防癌症的特色中藥材,平時把它當食療食材食用能有效預防細胞癌變,也能抑制癌細胞再生,能讓癌症發病率明顯下降,另外中藥馬鞭草還是一種治療癌症的常用藥,那些癌症患者病情惡化出現腹水以後,及時服用馬鞭草就能讓症狀很快好轉。
  • 中國企業家癌症數據揭曉,這種癌佔一半!為啥會這樣?能治嗎?
    許多企業家健康狀況堪憂,越來越多企業家被腫瘤盯上,甚至因癌症英年早逝。 最近,某體檢機構聯合媒體發布了《2020年中國企業家健康綠皮書》,揭開了企業家患癌情況的冰山一角。
  • 牙齒鬆動、牙齦腫脹,警惕牙齦癌!
    1、什麼是牙齦癌?牙齦癌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癌,在口腔癌中僅次於舌癌居第2位,其病理類型多為分化較高的鱗狀細胞癌。好發於40~60歲,男性多於女性。下牙齦癌較上牙齦癌為多見,好發於磨牙區。牙齦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不良口腔衛生、癌前病變、不良義齒修復、機體免疫狀態以及遺傳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