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癌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其優勢也獲得了國內外醫療專家廣泛的認同。
中醫治癌如何獲效?
南京太乙堂中醫院腫瘤名家戴春海主任認為:中醫治癌要取得滿意效果,關鍵在於解決好兩個矛盾。這兩個矛盾解決好了,就能幫助患者實現消除癌瘤或是帶瘤生存的目標。
首先是解決主要矛盾,即辨證論治
戴春海主任介紹說,中醫治癌中所謂的「解決主要矛盾」,就是辨證論治。
辨證是中醫的特色,所謂辨證,就是「辨」寒熱(病性)、虛實(病機)、正邪博奕情況(病勢)、表裡臟腑(病位)等因素。
辨證論治就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辨別患者究竟是屬虛證、實證還是虛實夾雜證,之後根據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用藥。虛證指人體因精氣不足而出現的正氣虛弱的證候;實證是指人體受外邪侵襲,或因痰火、瘀血、蟲積、食積、水溼等阻滯所引起的實性證候;虛實夾雜是指由於病情複雜,既有虛證又有實證的現象。臨床常見各種虛、實證候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氣滯、血瘀、溼聚、痰凝、熱毒、溼熱等,對於虛實夾雜的情況,治療上要兼顧虛實。
辨證論治是治本,旨在解決癌症的主要矛盾,其核心是扶正祛邪。那麼是先扶正,還是先祛邪?戴春海主任認為並無定論,應根據患者機體正氣和邪氣雙方博奕的結果而定。正氣不足是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內在條件,所以古人說:「正虛則成癌。」而癌毒生成後,反過來又會損害正氣,如果癌症患者正虛嚴重,則宜先扶正補虛培本,通過益氣養陰、補益脾腎、調整陰陽來恢復正氣,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以實現「正足邪自去」的目標。
如果癌症處於早期,患者正氣尚可而邪氣猖獗,則應果斷去邪,以祛逐邪毒,緩解病情,減輕痛苦,消散癌塊,最終實現邪去正安的目標。
「辨證論治如用兵,一定要抓住戰機,該扶正時扶正、該祛邪時祛邪。該扶正而祛邪,無疑於火上加油、雪上加霜,往往事與願違,帶來可怕的後果,該祛邪而扶正,則容易失去攻邪時機,等到患者正氣渙散時再想攻邪,則雖華佗再世,亦無能為矣!」戴春海主任提醒說。
其次是解決突出矛盾,就是辨症而治
解決突出矛盾,就是辨症而治。「症」是什麼?「症」是症狀、體徵,指患病後出現的背離正常生理範圍的異常現象,如發熱、惡寒等,是人體出現疾病的反映。症既是證候的構成要素,又是臨床急需解決的問題。對於癌症患者而言,「症」就是癌症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大量出血、嚴重感染、血管栓塞、代謝危象等症狀和併發症,這些都是屬於癌症急症,應予以及時對症治療,以免危及生命。如果說解決主要矛盾是辨證論治,那麼解決突出矛盾就是辨症而治。辨證論治是治本,辨症而治則是治標。
戴春海說,就人體與癌灶而言,人體是本,癌灶是標;;就癌灶與症狀而言,癌灶是本,症狀是標。在辨證治癌過程中,一旦出現緊急危重之證候,這時應當先治療急症,即辨症而治。否則就會危及患者的生命,或是影響下一步治療。如消化道腫瘤或肺部腫瘤發生急性大出血時,其本雖在癌腫,出血為標,但若不及時止血,患者就會有生命的危險。只有在經過緊急止血等治療後,才能繼續考慮抗癌治療。若患者的病情較平穩,暫無緊急危重的證候,則應主要針對癌腫以治其本。
總之解決癌症的主要矛盾,就是通過辨證論治達到正復邪去、消除癌瘤或是帶瘤生存的目標;而解決突出矛盾,則是處理辨證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併發症、急症,確保辨證施治能夠順利進行,最終實現治病留人的終極目標。南京太乙堂中醫院在這一法則指導下,在解決主要矛盾的同時兼顧解決突出矛盾,在臨床上取得了卓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