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的1994年9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公出去歐洲,公務之餘遊覽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布魯塞爾,德國的科隆,亞琛等地。
第一次出國,從深圳羅湖口岸到香港,在香港啟德機場乘坐漢莎航空的飛機離港,當時看什麼都新奇,所以才有此張照片。
我們要去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轉機。
我們原本計劃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找當時的機械工業部在比利時的辦事處聯繫工作。
因為當年國內通訊不發達,行前始終沒能打通辦事處的電話,聯繫不上。
我們在香港時,找到新華社駐香港辦事處,要到了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的地址。
到了布魯塞爾,打的去了大使館,通過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得知機械部駐比利時辦事處已經搬到安特衛普了。
為此我們馬上到布魯塞爾火車站,坐火車到達安特衛普。
這是安特衛普火車站站臺。
安特衛普街頭衛士銅雕像。
安特衛普城內的教堂。
安特衛普港口,後面尖頂房子是航海博物館。
我們從安特衛普坐火車到了比利時的科特賴克kortrijk,出了火車站在廣場上留個影。
小城歐風十足。
我們去了比利時LVD公司參觀訪問,留學生陶潤之博士給我們當翻譯。
當天我們返回安特衛普。
我們離開安特衛普後,去了荷蘭的工業城市埃德霍溫eindhoven,這裡是菲利浦公司所在地,也是我們要去的DELEM公司所在地。
我們要在荷蘭DELEM公司接受一周的技術培訓,公司門前為我們升起了中國國旗,讓我們感到欣慰。
歐洲的國家早就是一周雙休了,休息天我們上街遊覽,這是埃德霍溫街頭的噴泉。
街頭的教堂正在維修。
無處不在的教堂,類似國內的寺廟。
我們花了一天的時間,從埃德霍溫火車站坐火車去荷蘭港口城市鹿特丹。
後面的紅色的大橋現在成了網紅景點。
二戰殘橋遺址,不知現在是否還存在。
鹿特丹街頭的雕塑。
技術培訓結束之後,DELLEM公司讓愛德文工程師陪我們去阿姆斯特丹遊覽。
這是在阿姆斯特丹水壩廣場的二戰紀念碑前合影。
水壩廣場的廣場鴿,遊客眾多。
但是少有中國遊客,尤其是大陸遊客。
阿姆斯特丹遊艇碼頭,上船時有人給你拍照,下船時交費取走自己的照片,方便了沒帶相機的遊客。
照片上有「AMSTERDAM94」字樣。
遊艇後面就是阿姆斯特丹火車站。
在阿姆斯特丹蠟像館,和美國總統柯林頓,英國首相梅傑,德國總理科爾合影。
荷蘭邊境小城馬斯垂克Maastricht,《歐州聯盟條約》在此籤訂。
德國邊境城市亞琛,工業發達。
德國科隆,以大教堂著名。
當時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萊茵河上的橋,目力所及就能看到四五座大橋。
而當年黃浦江上才剛建成南浦大橋和楊浦大橋二座橋。
科隆大教堂街頭民間藝術家用粉筆在地上作畫,栩栩如生,極其震撼人心。
要是在國內景區地上作畫,一旦被發現立馬就會被趕走。
只是這巨幅畫像不能長期保存,很可惜。
在歐洲的最後一天,我們又回到了布魯塞爾。
這是比利時皇宮,廣場上有騎警。
那時拍彩照是很奢侈的消費,所以沒有能夠拍更多的照片。
布魯塞爾著名景點「小孩尿尿」,很多熱心人給了小孩更多的關愛,給他穿上了衣服和褲子。
1994年還沒有多少大陸人出外旅遊,我們看到的亞裔大多是臺灣人和香港人。
在布魯塞爾皇宮廣場,我們結束了這次的歐洲之旅,趕赴布魯塞爾機場,依然在法蘭克福轉機,借道香港回到國內。
記得在法蘭克福機場,邊檢專門查驗我們的護照,而對白人熟視無睹,想必是當年大陸偷渡客太多的緣故,加強了對我們的防範,讓人感覺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