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大家對於高考必考英語感到很迷茫。心想著我將來也不出國,也不加入外企,為什麼就必須考英語呢?特別是那些其他科目優異,唯獨英語偏科的學子們,對於這種情況的抱怨聲更加強烈。畢竟如果不考英語的話,他們的成績可以名列前茅,但是當英語納入總分之後,英語嚴重偏科的他們不得不接受被別人甩在身後的無奈現狀。
那麼為什麼大家呼籲了這麼久,英語還是沒從高考中廢除呢?下面給出4點原因:
1、翻譯文獻需要
到了大學階段,按照當前的就業形勢,很多學子都會選擇攻讀研究生。畢竟現在本科生普及率太高,一般本科生根本不具備競爭優勢。而且部分高考發揮失利的學子也想通過跨校考研來實現自己的人生逆襲。不過到了研究生階段要想順利從事科研工作,發表學術成果,那麼英語就顯得至關重要。因為很多學術前沿的文獻都是英文的。如果你一點都不懂英文,單純地依賴於翻譯軟體,那麼就很容易犯低級錯誤。特別是針對專業性比較強的領域,軟體翻譯與真實含義天差地別,那麼到時候你又如何開展自己的科研工作,發表論文又何從談起呢?
2、工作的需要
在上大學之前,誰都不知道自己未來會從事怎樣的工作。誰也不能保證一輩子不和外國人打交道。那麼對於那些將來會在外企工作或者工作之中與外國人有交集的人而言,如果沒有掌握英語這項技能,那麼很多工作都無法開展。雖然目前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但是英語卻是使用國家最多的語言。畢竟要和外國人做生意,不會別人的語言就真的很難。同時企業為了節約成本,不可能每次都單獨請一個翻譯吧,如果自己公司就有這方面的人才,那豈不是更好。所以,英語在部分工作領域也很重要。
3、大到跨國合作小到旅遊出行的需要
此外,如果我們想針對某前沿科技進行跨國合作,那麼首先需要解決的便是語言溝通問題。如果每說一句話都得等著翻譯逐句翻譯,那麼這個工作效率不要太低。原本1個小時能解決的問題,最終要花兩個小時,那麼最終時間就這麼白白浪費掉了。同時,對於想要出國旅行的人們而言,懂一些英語和完全不懂是兩回事。整體感受也天差地別。有一定外語基礎,那麼心裏面就會踏實很多,也不用一直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4、不以考試形式大家不上心
那麼英語能否當作一個愛好,而不是作為考試科目呢?很遺憾地告訴你,不行!不管大家是否承認,如果不以考試形勢逼迫大家,大家幾乎很難主動去學習英語。因為學習語言的過程確實太無聊了。但是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英語對於國家發展,科研合作創新等大方向的幫助很大,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所以,如果要保證學子們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其納入考試中。尤其是納入高考中,這時候就是不學也得學,大家的重視程度就上去了。
有網友說,將英語納入高考會埋沒一些英語偏科的人才。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將來他還是不會英語,但是需要進行國際合作交流,那他就得一直依賴於請人翻譯嗎?以前是沒有學習的條件,現在有條件學習了,還不認真學,那就真的是態度問題了。
如果因為英語偏科就呼籲從高考中剔除英語,那麼那些數學偏科的學子是否應該呼籲從高考中剔除數學呢?畢竟他們也可以說今後做的工作與數學無關。
對此,大家怎麼想的呢?